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

這一次出使意義重大,王陽明離開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來了。但是朱厚煌並沒有出現。

王陽明送別儀式過去之後。

王陽明的船離開了大員碼頭。

徐愛有些憤憤的說道:“雍王是怎麼回事,先生怎麼說也是雍王太傅,是他的老師。先生離開的時候,他也不來送一送。”

王陽明呵呵一笑,說道:“沒事。也許是殿下最近比較繁忙吧。還是在爲銀子發愁。”

“果然是先生知孤?”王陽明與徐愛轉身一看,發現不是正德是誰。

王陽明頓時板起臉來,厲聲說道:“殿下身負東雍之重,怎麼能白龍魚服,輕身出遊,是覺得臣會有負使命嗎?如果覺得臣承受不了使命,就請另請高明。”

“孤又豈能覺得先生有負使命?先生斑斑大才,孤又豈能不知道啊?只是正因爲孤身負東雍之重,纔不得不親身看一下南洋各國情況。”朱厚煌喟然長嘆說道。

王陽明何等聰明人,轉眼之間,就將朱厚煌的心思推敲出來幾分,說道:“殿下是想在南洋用兵嗎?”

朱厚煌說道:“還是先生知孤,除卻這樣之外,孤不知道怎麼才能彌補東雍的窟窿。”

王陽明長嘆一聲,不再說話了。

按理說,王陽明應該勸諫朱厚煌,不應該輕易動兵,但是王陽明也是明白人,除卻這個辦法之外,王陽明不知道該怎麼辦,要知道這個是一百萬兩銀子以上的缺口。王陽明也不會點石成金之法。

船從大員起航,不過數日的功夫,就來到海防港。準備逆流而上。去升龍府,不過在海防港短暫的停留一會兒。

朱厚煌看著紅河出海口,這一條河是是安南最後的屏障。無數次中原軍隊都在這一條河面前折戟沉沙,朱厚煌自然要好好觀察,並且讓船員測量這裡的水深。

在這裡,安南的人上來交涉。

“外臣,莫少衝見過天使。”一個武將摸樣的人一上船就行王陽明行禮。而朱厚煌早已換了一身學生的衣服,與徐愛一左一右的站在王陽明的左右。

王陽明說道:“莫將軍免禮。”

兩人賓主坐定之後,王陽明說道:“莫將軍可是武川伯家的子弟。”

“不敢當,不過武川莫家旁支而已。”莫少衝說道。

莫少衝與武川伯莫登庸的關係是八桿子扯不到一起的,武川伯莫登庸雖然現在是一個伯爵了,但是他出身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漁民家而已。根本沒有龐大的家族爲後盾,所以真正屬於武川莫家的,不過百十口人而已。大部分還沒有什麼本事,莫少衝與莫登庸的關係,不過都是姓莫而已。不過這阻擋不了莫少衝爲自己臉上貼金。

莫少衝微微一頓,繼續說道:“外臣此次來,是請天使換船去升龍。”

王陽明的眉頭微微一寧,說道:“爲什麼?”

爲什麼,還用問爲什麼?莫少衝恨不得對王陽明說十萬個曹尼瑪,但是不得不忍下來。

這一次王陽明出使,朱厚煌自己暗中跟隨,心中存了示威的心思。所以將整個東雍本部艦隊都帶過來了,以許棟爲艦隊的統領。

面對十幾艘大福船,已經大福船上總計好幾百門的火炮,即便是傻子也不會讓這一支艦隊去自己首都附近,尤其是他們的首都還是臨河的。

“天使的船隻吃水太深了。紅河不堪重負。”莫少衝說道:“天使的船如果非要進入紅河,那麼一旦擱淺就不好看了。”

王陽明說道:“老夫已經考慮過這一點了,所以水師的大船,一艘不帶,只帶一艘小船。”

莫少衝吃驚說道:“外臣沒有看見天使的船隊之中,有小船啊?”

“怎麼沒有?”王陽明說道:“那一艘三桅船不就是了?”

莫少衝看著王陽明,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這一艘船如果在安南水師之中,定然是主力艦,卻被稱做小船。但是莫少衝還是不想讓這一艘船去升龍,因爲這一艘船雖然小,但是依舊有火炮,至少有十門火炮。

莫少衝還想說些什麼,但是王陽明的臉色一板,說道:“老夫已經退步了,將軍不要欺人太甚,有什麼話,讓武川伯來跟老夫說。煌兒,送客。”

朱厚煌被這一句煌兒叫得一顫,很久沒有人敢這樣叫他,他心中翻了個白眼,暗道:“老夫子的惡趣味。”

不過他也不能當著外人的面,不給王陽明面子,立即站出來,說道:“莫將軍請吧。”

朱厚煌在大明久居人上,養尊處優十幾年,自然而然的養出一種氣度,莫少衝本來想留在這裡,但是被朱厚煌這麼一請,感覺有些身不由己的走了出來,等回過神來,就已經在船外面了。

莫少衝本想回去,與王陽明說清楚,這樣就回去的話,他莫登庸面前恐怕不好交代,只是不知道怎麼了,他忽然沒有了面對王陽明的勇氣。

這是大明積威至此。

他嘆息一聲,暗道:“我還是讓大王來做決定吧。”

莫少衝的上報的消息,很快通過河運來到了升龍府武川伯府之中。

莫登庸看到莫少衝的報告,不由大吃一驚說道:“這個雍國的艦隊,就這麼厲害嗎?”

莫登庸的謀主範嘉謨說道:“自從得知雍王來使之後,臣就打聽過雍王的消息,不過沒有聽過雍國水師的實力如何之強,前番還聽說,雍王被佛郎機國逼迫,立下城下之盟。而莫將軍說雍國水師如此之強,他們此來的目的莫不是想尋佛郎機人的麻煩。”

莫登庸想了一會兒,說道:“定然是雍王向他的皇帝哥哥告狀了,纔有現在的水師規模。既然如此讓他一讓便是了,他們區區一艘船,即便是再厲害,在升龍,孤還不信他們能翻了天。”

範嘉謨說道:“大王英明。只是如果雍王真是想對付對付佛郎機人,那麼我們該有一個什麼態度?”

莫登庸說道:“好言好語,打發走便是,孤現在沒有功夫,去關心國外的事情。”

莫登庸雖然現在在安南的權威幾近於皇帝,但是他畢竟沒有皇帝,他在安南並非沒有敵人,比如皇室的黎氏子弟,還有皇太后鄭氏子弟。都是根深蒂固,勢力遍佈整個安南的大族,即便是莫登庸有軍事上的優勢,也不敢輕忽他們。

現在莫登庸的眼中只有安南的江山,他只想平定安南國內局勢,並且將求得大明的冊封,讓安南皇室成功的從黎氏變成莫氏,其他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想。

莫登庸這邊鬆了口,莫少衝這邊自然沒有一絲刁難之意。消息剛剛傳到了海防這裡,莫少衝立即來拜會王陽明,告知升龍的決定。

王陽明也沒有多耽擱時間。幾乎立即起航。朱厚煌與王陽明都知道迫在眉睫的財政危機,所以兩人都沒有在南洋多耽擱時間的想法。

不過一日功夫,升龍府就出現在地平線上了。。

朱厚煌一看望去,心中不由的有一些失望,在他的眼中所謂的府根本不能與山東兩淮的府城?相比,更不是江南名都相比了。

要知道現在的江南,可以說世界上最繁華的地帶,恐怕連西歐也沒有能與之媲美的地帶。

不過他很快就轉換了思路,暗道:“如果將這裡洗劫了,一百萬兩銀子的窟窿大概能填滿了吧。”

雖然升龍府看起來不如大明的府城,但是畢竟是一國的都城,不會連百萬兩銀子都沒有吧。

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四章 豹房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十九章 經緯【2】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
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四章 豹房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十九章 經緯【2】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曲县| 海林市| 阿巴嘎旗| 云阳县| 贺州市| 汶上县| 海城市| 聂荣县| 老河口市| 竹溪县| 龙江县| 资阳市| 炎陵县| 罗源县| 家居| 兴文县| 舒城县| 巴楚县| 修水县| 德钦县| 英超| 丰城市| 琼结县| 磐石市| 丰顺县| 中方县| 黔南| 宿迁市| 大英县| 西青区| 蓬莱市| 射阳县| 东方市| 康定县| 华阴市| 深州市| 绥芬河市| 云霄县| 常宁市| 垦利县| 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