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

南海之上,十幾艘船滿載,正乘風向北走。

許棟時不時的看著船隻的吃水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他萬萬沒有想到,跑上這一趟居然能賺這麼錢。他第一次下南洋,航道不是太熟,用來十幾天纔到了凌牙門。遇見佛郎機人的時候,佛郎機人也大吃一驚,雙方對峙好長時間,差點要大大出手。也是很巧,這個時候託梅正好剛剛從北京回到這裡。

其實託梅離開北京與朱厚煌有著直接的關係。

託梅在正德面前大大得罪了正德。在北京能有什麼好果子吃,磨蹭了一年。一無所獲,最後不得不離開。離開的時候是走得陸路,從北京到廣州,然後在廣州換船重回馬六甲。時間上等許棟來到馬六甲的時候,託梅正在馬六甲休整。

託梅知道許棟是雍王派來的時候,簡直大喜過望。

他纔不願意不名譽的回國,面對突然到來的貿易船隊,託梅力主之下,他們在馬六甲完成了交易。

這一次交易許棟充分發揮了他商人的才能,狠狠的宰了佛郎機人一刀,最後細細算來,他帶了十條船南下,幾乎每一條船的利潤都在萬兩之上,也就是區區一趟跑下來,就給朱厚煌帶來十萬兩的收益。

許棟爲了不空船而回,在馬六甲買了不少貨物,只是不知道什麼好銷售,他買得都不多,不過什麼都有,更多是糧食。一來是許棟實在找不到什麼大宗貨物能裝滿十艘船。二來,許棟也知道,這一段時間,東雍有很大的糧食缺口,與其從福建,江南買,還不如從南洋採購。

許棟這一艘船上裝的東西不多,大多是重貨,十萬兩銀子都在船上。讓他既高興,又擔心。高興這一才南洋之行,滿載而歸。回去之後封賞不會少的,擔心最後出什麼差錯。

這一次回去,不僅僅只有許棟的船隊,還有佛郎機的船隊,跟在許棟後面。許棟一開始還不情願,但是慢慢的也就放鬆警惕,更何況,看海路,現在幾乎要到東雍與澎湖之間了。都到了家門口了。許棟更不擔心了。此時他在想到時候是去澎湖,還是直接去大員啊,因爲這些糧食,即便運到澎湖還得運到大員去。不運澎湖的話,擅自更改計劃,好像不太好吧。

“大人,大人,不好了。”就在許棟默默思考的時候。一個聲音淒厲的叫喊道。

“怎麼了。”許棟擡起頭來問道。這聲音是從桅桿之上傳出來的,是瞭望手的呼喊。

瞭望手的聲音充滿了恐懼,說道:“大人,風暴,風暴來了。”

許棟大吃一驚,出海的人都知道大海無情,在海上一旦遇見了風暴,那幾乎是九死一生的局面。許棟立即往桅桿上爬,想到桅桿上面去看看。他馬上發現他不用這樣做了,因爲風暴來的很快。在船上也看的很清楚。東面的海面上一片陰沉的烏雲迅速覆蓋了海面,正向這邊涌來。

許棟目測距離大喝一聲說道:“轉舵,轉舵,立即轉舵。”

許棟的座艦是整支船隊最前面的一艘,他一轉舵,整個船隊都開始轉舵了。

許棟看得清楚這一場風暴並不是直接朝他們來的,而是向北而去,他立即下令調動回去。

只是風暴來的太快了,許棟根本來不極做其他的。一張張硬帆被砍斷,船隻卷在風浪之中,好像是一塊小木塊一樣。轉眼之間,不知道的飄到什麼地方去了。

大員。

“轟隆隆”的巨響從天邊傳來,一道醒目的閃電,好像從雲層之中打在地面之上,照亮了整個天空。

現在並不是晚上,但是在暴風雨之中,卻漆黑如夜。

朱厚煌席不安枕,他能不著急嗎?他的房子不用擔心,但是下面人的房子就需要擔心了。

朱厚煌是一五一十的建造壘土房子,這樣的房子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畢竟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建築方式,這樣的暴風雨還衝不跨他們,但是唐寅主持建築的那些房子卻不行了。這些房子大部分都是稻草房子,幾乎就是茅草屋,被暴風雨一吹,立即散架。已經出了很多問題了。

朱厚煌在房間之中來回踱步,忽然門猛地打開,唐寅走了進來,唐寅渾身溼透了,花白的頭髮更多了。

朱厚煌立即說道:“雲墨快給唐大人準備乾淨衣服?還有熱水。”

唐寅一把攔住說道:“臣有罪,還請殿下責罰。”

朱厚煌一把拉住唐寅說道:“唐先生,有什麼罪過,天災而已,再所難免。”

“不,臣認爲,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唐寅臉色有些淒涼的說道:“臣爲了儘快開墾荒地,對房屋不太注意,現在幾乎家家漏水,,甚至有好幾家的房子已經跨掉了。臣有罪啊。”

朱厚煌嘆息一聲,說道:“別說這個了,當時的局面有所取捨,也是正常,先說現在的事吧,這雨繼續下下去,下面的房子能支撐到什麼時候。”

唐寅張張嘴,最後說道:“如果這大雨不停,三五日之內,幾乎所有的茅屋都會出問題。”

朱厚煌一咬牙,臉色鐵青。現代的人也許覺得淋一場雨沒有什麼,但是這個時代的人,淋一場雨,幾乎是要半條命,這時候的醫療衛生環境。一定會生一場大病的,更不要說連續淋好幾天雨了。根本是要死人的。

朱厚煌說道:“唐先生,現在不是沮喪的時候,馬上動員壯丁,即便是下雨也要修葺房屋,還有已經沒有房子的人,全部來孤這裡。”朱厚煌轉過頭來,說道:“雲墨,你馬上將所有房間都騰出來,讓他們住進來。”

雲墨有些爲難,因爲朱厚煌的房間本就不大,不過是兩進院落而已,前面辦公,後面住人。十餘間房間,就算是擠也擠不下多少人啊,裡面還有不少的東西,朱厚煌帶了衣服,書籍,還有重重吃穿用度,很多都是朱厚煌的母親吳氏送的,早就堆滿了大半房間。

雲墨說道:“世子,這些房間幾乎都滿了。”

“全扔出去,”朱厚煌冷冷的說道:“天下萬物,以人爲貴,就算是書房裡面的書,也扔出去。”朱厚煌又轉過頭來,對唐寅說道:“所有倉庫也照此辦理。”

唐寅說道:“是。”

朱厚煌立即讓雲墨給自己準備一件蓑衣,他冒雨出去。

巡視大員內外,將他手下的一千士卒全部派了出去,挨家挨戶的修葺房屋。

噼裡啪啦的暴雨,即便是數步之外,都看不清楚東西。朱厚煌不過是走了不遠距離,就已經渾身溼透,走一步鞋裡面都能踩出水來。

有這麼多人冒雨修葺房屋,讓房屋能支持更長的時間,暫時沒有什麼風險了。朱厚煌轉道,去了倉庫哪裡。

一進倉庫,就覺得一股陰涼之意,裡面所有人都渾身溼漉漉的,瑟瑟發抖。

朱厚煌問道:“怎麼不點火啊?”

“沒有柴火了。”

朱厚煌一時間爲之一愣,他在後世從來想過這一件事情,萬萬沒有想到,大雨的影響並不僅僅是這些。單單是柴火問題就是一個大問題。

這樣渾身溼透,又不能烤火,又不能喝熱水,甚至連熱飯都不能吃,要是不生病才奇怪萬分。朱厚煌一咬牙,問道:“將桐油布匹用來引火,自己想辦法生火吧。”

桐油與布匹都不是便宜貨色,用這些引火,幾乎等同於後世用人民幣點菸了。對朱厚煌這一個陷入財政危機的人,更是心痛無比。

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
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恭城| 江阴市| 阆中市| 永寿县| 英吉沙县| 清河县| 江达县| 乌拉特中旗| 民丰县| 罗江县| 大同县| 临沭县| 临颍县| 临西县| 和林格尔县| 慈利县| 嫩江县| 荆州市| 腾冲县| 和静县| 奉化市| 抚远县| 永吉县| 汶川县| 图片| 化州市| 太保市| 洪湖市| 荆门市| 贺兰县| 固镇县| 昆山市| 法库县| 上犹县| 高阳县| 元谋县| 固镇县| 庆安县| 钟祥市| 武穴市| 新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