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

“戚兄,你怎麼來了?”一個聲音忽然問道。戚景通擡頭一看,卻是楊慎。

楊慎與戚景通的關係還不錯,一來戚景通當初到東雍,是楊慎在裡面使了力氣,他們之間,有一分舊情在。而且他們在東雍有一分特殊的情況在,就是他們都是雙腿殘疾之人,自然有一分惺惺相惜之意。

不過,楊慎比戚景通講究的多,戚景通不過是要人推輪椅,這輪椅是木頭做的,樸實無華,但是楊慎卻讓四個人擡著軟轎,猶如滑竿一般。與戚景通談話的時候,都沒有下來,只是在轎子上說話。

戚景通說道:“楊相,你怎麼會在這裡啊?”

楊慎說道:“爲此事而來。”

戚景通說道:“這些奴婢的買賣,難道還驚動楊相啊?”

楊慎嘆息一口氣,說道:“數量太多了,不得不重視,從殿下放縱這些攻擊爪哇以來,已經有十萬多奴隸從這裡賣出去了,我不得不來此地查看。”

戚景通即便是再無知,也知道十萬之衆是多少人,不客氣的說,東雍在南都,馬六甲,宋丘三府的戶口有沒有有十萬戶,還說不定的有沒有十萬戶,這短短半年之內,就是十萬口涌入東雍,這不僅僅是問題,而且是大問題。他立即問道:“楊相,此事準備如何處置?”

“還不知道。”楊慎說道:“我這就準備回去稟報殿下,與殿下商議一二,再做處置。”

戚景通說道:“我也隨楊相回去吧。”

戚景通知道,這一件事情,既然已經驚動雍王殿下了,就不是小事情,他買賣奴隸,也不急在這一會兒,只有確定了國家大政方針之後,才能決定戚家到底該怎麼辦,否則一下子撞在雍王的槍口之上,豈不是大錯特錯。

兩人聯袂回去。

楊慎很容易就見到了朱厚煌。

楊慎將在星城看到東西,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朱厚煌。

朱厚煌沉吟一會兒,說道:“楊先生以爲,此事該怎麼辦?”

朱厚煌遲疑了。

奴隸貿易對東雍的衝擊太大了。

首先,朱厚煌的賴以維持統治的雍軍都是出自良家子,都是出東雍,他們之所以忠心耿耿的跟著朱厚煌打天下,不就是因爲家裡的田地嗎?所以維繫朱厚煌統治的是自耕農,而且中國傳統模式之中,皇帝加自耕農,也是中國傳統王朝武力最爲強橫的時候。

不信去看,只有是有足夠的自耕農,再加上徵良家子爲兵的制度,足以橫掃天下,不管是漢代,還是隋唐都是這樣的。

實際上朱厚煌做的也不錯,有這數萬戶自耕農爲基礎,朱厚煌纔打下了這麼大的地盤,否則即便有足夠的財政支撐,他未必能找到這麼甘願效命的將士。

朱厚煌也一直注意維持這個社會結構。但是他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商業社會與這種狀態有些犯衝,不說別的。就從奴隸來說。大量的奴隸涌入,帶來定然是種植園經濟的發展。首先自耕農是排斥奴隸的,因爲他們用不到,當然了以東雍的男女比例,需要一大批女子填充,除此之外,自耕農根本用不上這些奴隸。

但是這麼多奴隸卻有賣,而且很多。讓朱厚煌不得不沉思了。

有人賣,說明市場需要,那麼這個市場在哪裡,就是種植園經濟。

這種經濟模式,朱厚煌也在呂宋做過實驗,當時不過是藉助一下各級官員的財力而已,但是現在看來,東雍的新權貴們,自覺的不自覺的想用種植園經濟,代替自耕農經濟。

這是在摧毀雍軍賴以生存的基礎。

朱厚煌一想到有這個可能,第一時間想的就是阻止,下令禁止。

不過,當了這麼長時間雍王了,朱厚煌也不是白當的,早已明白一點,他雖然是東雍之主,東雍也是他創建的,他在東雍的權威很高,可以說一言九鼎,但是這就以爲他能控制住,所有事情的發展,那就大錯特錯了。

人的逐利之心,是永無止境的。

朱厚煌即便用律法嚴懲,也未必能夠禁止。而且能夠買得起奴隸,而且是大批量奴隸的人,都是些什麼人,都是東雍的權貴,不是權貴,還真沒有那一份財力。朱厚煌這樣強行阻止,會讓他失人心的。

人心這東西,很微妙,一時間不管似乎是沒有事情,但是時間一長就變了。

朱厚煌不得不防微杜漸。

他不願意強行阻止,又不願意坐視不管,他的政治才能,實在沒有什麼兩權之策,只好想楊慎問計。

楊慎沉吟一會兒,說道:“殿下,奴隸大量涌入,對我東雍有好有壞,好處很明顯了,殿下新定都南都,南都附近一片荒涼,甚至糧食都要安南供應,臣觀南都附近沃土不少,但移民太少不能開墾。臣請殿下設官奴,專門負責開墾荒地,營造工程。”

朱厚煌不由的點點頭,暗道:“這方法不錯。”

官奴官奴,將這奴隸掌握在官府手中,畢竟南都附近百廢待興,不用說別的,府與府之間的官道要修一下吧,地理的水利設施要維修一下吧,新建立的城牆要維修一下吧,等等,這些活都用漢人來幹,太費錢了,畢竟已經廢除其他徭役了。只是兵役了。除此之外,使用百姓,就要給錢了。

而這些奴隸卻是不用的。

有了這些奴隸,很多事情都好辦了,而且這也不首創了,當初修建南都城的時候,就用了不少奴隸,不過,那個時候這些奴隸是自己抓過來的戰俘,但是現在的奴隸卻是買過來的戰利品。

朱厚煌說道:“只是丞相府那邊有那麼多錢嗎?”

楊慎一時間也不之地該說什麼了。

東雍一仗打下來,雖然括地不少,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的虧本生意。

東雍府庫之中根本沒有那麼多錢了。如果不是因爲錢的關係,東雍早就揮師爪哇,攻克淡目國了,哪裡會像現在啊,所以,楊慎的官奴計劃,可以實行,但是現在肯定沒有那麼多錢去做。

“殿下。”楊慎又想了一策,說道:“臣記得殿下沒有爲蓄奴制定法律,對嗎?”

楊慎參與了東雍最初建立的那一段時間,對朱厚煌很多事無鉅細的法律法規很有印象,對於蓄奴,似乎沒有做出規定。

朱厚煌說道:“是的。”

在朱厚煌心中想,這都是什麼時代,難道還會回到奴隸社會嗎?對蓄奴沒有直接規定,是想徹底廢除人身依附,只是沒有找好時機,暫時懸空而已。

事實證明,人人平等或許是一句空話,但是法律上的人人平等,卻是不知道多少先行者換來的。

“臣以爲,殿下應該制定這方面的法規,規定庶人不得蓄奴。提高蓄奴的門檻,並可以放出一些低等爵位,必須出錢才能納爵,而且可以徵收奴隸的交易稅。”楊慎說道。

楊慎一連提了幾個方面,都是增加蓄奴成本的,但是,朱厚煌制定,這起不了什麼作用。不過,起不了什麼作用,但是有些事情,還必須去辦,朱厚煌沉吟一會兒,說道:“因爲再設立奴隸脫籍之法,但凡能讀寫漢字者,都可視爲良人,官府可授田。納入戶口之中。”

朱厚煌覺得他這個辦法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雖然說,中國大規模使用奴隸已經很久遠了,但是奴隸一直沒有斷絕在歷史之中,卻也是事實。而且中央的很多法律下去就變樣,更不要說這條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三十章 宣府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十四章 地圖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
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三十章 宣府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十四章 地圖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耿马| 邢台县| 广平县| 仪征市| 澜沧| 东安县| 东台市| 若羌县| 济宁市| 乌审旗| 神木县| 台山市| 鹿泉市| 错那县| 沛县| 乐山市| 禄劝| 敦化市| 新兴县| 西青区| 宜章县| 青田县| 扶沟县| 淮南市| 安远县| 中超| 南通市| 宿迁市| 当涂县| 灌南县| 衢州市| 顺昌县| 普定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丘北县| 新民市| 西和县| 庆阳市| 龙山县| 襄樊市|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