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

謝大少爺哪裡見識過這場面,嚇得瑟瑟發抖,但是一想起在房間之中臥病在牀的父親,他猛地挺起了胸膛,說道:“王首領,我謝家欠你錢會還給你的,還請王首領放我家一條生路。”

“呵呵。”王和尚說道:“謝大少爺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區區二十萬兩銀子的問題。如果誰都可以像你這樣應付我王和尚,我王和尚的面子給那放。你就安心的上路吧。”

謝大少爺還準備說些什麼,卻見王和尚一揮手,他身後的彪形大漢一涌而上,將謝大少爺斬殺在地。不過片刻之間,謝莊之中一陣陣哭喊之聲傳來。

王和尚派人將謝家的財物全部收集起來。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謝家在週轉不開,還是有些家底的,別的不說,單單這個莊子,就要好幾千兩之多,再加上寧波城中的宅子,等等,謝家的不動產,少說有數萬兩之多,可惜這些東西都是帶不走,能帶著走也都是一些金銀細軟之類。

王和尚將宗設叫過來,說道:“整個莊子裡的所有東西都是你的,我王和尚就與你兩清了。”

宗設微微一笑說道:“多謝王首領。”

這個莊子裡面的財物遠遠不夠二十萬兩白銀。但是宗設並不太在乎,一來日本物價飛漲,同樣的絲綢,日本的價格要比江南翻出了好幾倍之多,謝家的財物在江南值錢不多,但是運到了日本卻是未必了,而且宗設沒有在意這一單生意的成敗的,他在意的是一條可以得到中國貨物的通道。

他不相信這些海盜是吃素的。與餓死相比,上岸劫掠,是他們必然的選擇。他要的只是貨物,從來不在乎這些貨物之上,到底有沒有沾血。

宗設立即紛紛自己人到處搜查,翻找。

王和尚身邊的心腹,悄悄的湊過來說道:“大哥,我們如此辛苦,真將東西,全給這些倭人嗎?”

王和尚眼睛微微一斜,說道:“謝家可是謝太傅的本家,滅了謝家滿門,在官府上掛了號,今後誰還和我們做生意,所以,須有人給我頂罪。想來這些倭人不會在意的。”

王和尚與宗設兩人心中各有所想。不過他們動作很快,只一個白天,就將謝莊洗劫一空。雖然周圍的村莊也發現了謝家不一樣,但是江南民風柔弱。只是急急忙忙報了官,沒有人敢擅自上門。等寧波知府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一日之後。那時候整個謝莊早就一片寂靜,一個活人都沒有了。

江南承平數百年。早就沒有這麼大案子,一個莊子滿門滅絕。將寧波知府嚇的差點暈倒過去。消息控制不住的傳播開來了。

餘姚謝家。

已經六十餘歲高齡的謝遷滿臉鐵青,坐在主位之上,一言不發。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跪在地面上,一個勁的向謝遷磕頭。

謝遷說道:“孩子起來吧。”

立即有人將這個孩子扶起來,正是謝遷的三子,謝正。

謝遷的幾個兒子之中,也就謝正在讀書上沒有什麼天賦,所以家中庶務全部在謝正的手中。

而這個孩子,就是光裕堂的遺孤,謝茂安。

“孩子,你是讀書種子何必如此?”謝遷說道。

謝茂安說道:“父兄滿門之仇,如果不報,我又有何顏面立於天地之間。”

“好。”謝遷說道:“我會給魏國公去一封信,從此你就在軍中吧。”

謝遷打發了謝茂安離開之後,他本來難看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他狠狠的瞪了謝正一眼,說道:“我家將家事都交給你,你就是這樣做的嗎?”

謝正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孩兒不孝,請爹爹息怒。”

謝遷說道:“你的事情,以後再說,光裕堂再怎麼落魄。也是我謝氏的一員,在大明敢這樣給我面子的人還沒有出生。”

“正兒。”謝遷狠狠的說道。

“孩兒在。”謝正說道。

謝遷說道:“和各家商議,讓他們將他岸暗手全部翻了出來,王和尚一定要付出代價了。”

“是。”

如此大案,也傳到了北京。

嘉靖並沒有多在意,不過是讓下面的人加緊破案。將罪人繩之以法而已。

不過他萬萬沒有想到,下面接踵而來的是什麼?

從謝氏滅門案之後,大大小小的海賊上岸犯案,絡繹不絕。江南的海防薄弱的好像一張紙一樣。

嚴厲的海禁,讓很多海上討生活的人,沒了飯碗。也造成了日本物價與江南物價巨大的差距。凡是在江南搶到的東西,只要能賣到日本,就會大賺一筆。錢財動人心。

這樣情況,江南對北京還有所隱瞞。但是在呂宋視察的朱厚煌也接到了這個消息。因爲來給朱厚煌稟報的不是別人,正是許鬆。

許鬆說道:“殿下,這是極大的機會,只要我們參與進去,江南之地,絕對能鬧大,如今江南武備虛弱已經肉眼可見,殿下,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雖然朱厚煌明面上說過,不想靖難,但是大家似乎都認爲朱厚煌是在口是心非。反而對大明的情況更加註意了。

朱厚煌想了想,說道:“此事早有定計。無須多言。”

現在進攻江南,或許能得手,但是想要靖難功成,卻需要幾十年的征戰。朱厚煌不想得到一個打的一片狼藉的大明。所以朱厚煌絕對不會選擇這個方案。

許鬆說道:“既然如此,我們退而求其次吧。如今日本人就在這海賊身後----”

朱厚煌說道:“你難道想爲他們銷賬嗎?”

許鬆說道:“不,殿下,臣怎麼會如此做?只是有了這些海賊在明面上擾亂朝廷視線,與江南的貿易,可以重新的開始了。”

禁海令需要執行,是誰來執行。還是軍隊,衙役。這一場場亂事下來,將大明在江南的虛弱,顯露無疑,這樣一來,他還封什麼海,禁什麼船。

朱厚煌想了想,說道:“不要參與江南的亂事。這些海賊做的太狠毒,所過一處寸草不留,所以,東雍就不要與這些海賊糾纏在一起了。”

朱厚煌是要名聲的。如果污點太多,對將來朱厚煌入主大明會有很大的助力。

許鬆說道:“殿下的意思是?”

“福建。東雍水師巡視福建海域,不能讓這些海盜南下。我們就從福建轉運貨物。”朱厚煌說道。

這樣的機會,讓朱厚煌放棄,他也覺得有一點太可惜了一點。朱厚煌決定用折中的做法。

“福建也在禁海?”許鬆說道。

黃士龍在福建的走私也是偷偷摸摸的,規模上根本上不去。也頂不了什麼大用了。

“哼。”朱厚煌冷笑一聲,說道:“放心,福建很快就不禁海了。”

許鬆被朱厚煌一點,瞬間明白過來了,他太瞭解這些官員的秉性了,別的不說,這一任浙江巡撫,一定要倒黴了,現在福建巡撫自然要想辦法保住自己的官位。但是要怎麼辦才能保住官位,就是要擋住這些海盜,不讓他們南下。

但是福建水師的實力比浙江水師還不如。

最少浙江水師沒有經過廈門灣一役,傷了元氣。所以他們只能求助於別人,這個時候只能能保住他的位置,很多東西都可以私下放水的,比如說海禁,比如說走私。

許鬆心領神會,說道:“殿下,臣知道怎麼辦了。”

朱厚煌送走了許鬆,心中也無心,在呂宋多待下去了,比較大明要比呂宋重要的多。

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六章 不服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十九章 經緯【2】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章 演武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
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六章 不服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十九章 經緯【2】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五章 演武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定市| 卢氏县| 淄博市| 聂拉木县| 尼勒克县| 治多县| 梁平县| 桑植县| 循化| 新巴尔虎右旗| 牙克石市| 镇宁| 溧水县| 自治县| 静安区| 建始县| 九龙县| 拜城县| 博野县| 南阳市| 长顺县| 桓仁| 玉林市| 琼结县| 壶关县| 运城市| 安康市| 秀山| 临潭县| 夹江县| 盐边县| 盈江县| 石渠县| 无锡市| 东乡族自治县| 夹江县| 班戈县| 南木林县| 阳谷县| 高密市| 大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