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

明代北寇南倭的影響,太深了,一聽見倭亂這兩個字,朱厚煌一現在豎起了身子,打起精神,目光炯炯的問道:“朝鮮倭亂到底是怎麼回事?”

許鬆一時間並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並太注意倭亂之事,對朝鮮倭亂沒有切膚之痛。只是道聽途說而已。面對朱厚煌急切的問題,他仔細回想了一會兒,慢慢的說道:“臣聽說,這一次倭亂,是有幾個倭人在朝鮮抗議朝鮮行事不公,最後僑居朝鮮的倭人發動了叛亂,洗劫了朝鮮好幾個港口。朝鮮朝廷派兵平亂,倭國也派人蔘與,好像是朝鮮將倭國逐出朝鮮了,不過雙方之間的貿易還沒有恢復,臣聽一些商界前輩說,朝鮮與倭國之間的貿易,想回到之前的規模,非幾十經營不可了。臣所帶的貨物,也因爲這個願意在長崎賣出一個好價錢。”

朱厚煌一時間魂飛天外,心中暗暗想道:“沒有想到朝鮮與日本之間,就因爲貿易的關係發生了糾紛,我記得寧波爭貢之役之後,日本與大明貿易斷絕之後,無數海商以倭寇的身份橫行海上,他們最開始的利潤就來自日本與大明之間的走私貿易。”

“朝鮮倭亂與寧波爭貢好像有一點相似,難道寧波爭貢之役,並不是一個獨立事件嗎?還是朝鮮倭亂根本是我造成的蝴蝶效應?”

他前世之時,寧波爭貢之役,倒是聽說過,但是朝鮮倭亂實實在在沒有聽說過。他不過他來來回回的想,不覺得他能影響到日本與朝鮮的關係。

朱厚煌隨即又想道:“日本與朝鮮的貿易斷絕,對我是一個很大的利好消息,也許我可以填補日本貿易的缺口。不過,這裡面有些麻煩要處理掉。”

朱厚煌問許鬆說道:“大兄在路上遇見了倭寇,不知道這些倭寇的戰力如何?”

許鬆說道:“臣不善於作戰,故而每次遇險,全靠許統領指揮作戰。”

朱厚煌扭過頭來說道:“叫許統領進來。”

許棟進來行禮道:“臣海軍統領許棟,拜見殿下。”

“免禮,平身。”朱厚煌立即問道:“二兄,一路上遇見的倭寇的戰力如何?”

許棟說道:“倭寇固然刀法犀利,奮不顧身,漠視生死。但是倭寇沒有大船,不足爲慮。”

朱厚煌問道:“那麼從北港到倭國長崎之間的距離,沒有太大的危險。”

“不,殿下。在海上能威脅船隊的並不是倭寇,而是大明海商。”許棟說道:“從琉球離港之後,臣等遇見了至少三次伏擊,都被臣一一打退,這些人雖然打得倭寇的旗號,但是用大明的船隻,用大明的火器,這些斷斷不是倭寇,只有江南的海商能做到這一點。”

朱厚煌忽然想起來什麼,問道:“大兄,琉球王是何時送得禮單?”

許鬆萬萬沒有想到這倭寇之中,還有這樣的貓膩,有些回不過神來,更沒有想到許棟居然連自己都隱瞞了。聽朱厚煌一說,回過神來,說道:“是在回程的時候。”

朱厚煌立即知道,這琉球王還有想賠罪的意思,否則不會這麼大手筆。朱厚煌冷哼一聲,不再關注琉球了,問許棟說道:“怎麼樣能保護從北港到長崎的航線不受到他們的威脅?”

許棟說道:“江南的海商都是大有背景之人,不然也不敢涉足海上,除非殿下進攻江南,將哪裡的私港封鎖掉,否則無從管制他們進出大海,只有讓分段駐軍。護送船隻,保護航線了。”

許棟也有些無奈。

朱厚煌卻在計算成本,問許鬆說道:“這一次長崎之行,盈利幾何?”

這一句話說到了許棟的老本行上了。許鬆立即將這一路上的花費與盈利報了出來,朱厚煌微微一算,就知道,日本航線即便不如南洋航線那般利潤豐厚,但是即便是除卻護航費用之後,還是有得賺的。

朱厚煌微微閉上眼睛,說道:“大兄,請你跑一趟了琉球國,告訴琉球國王,他的女兒,孤納了,但是這一次的事情,並不是這樣就完了,孤要在琉球駐軍,讓他放聰明一點,否則孤拼著皇兄責罵。也要滅了琉球。到時候不知道誰承受不起。”

“殿下,琉球是否參與伏擊,還沒有定論,這樣做,太傷屬國之心吧。”許鬆說道。

朱厚煌暗地裡面撇撇嘴,心中暗地:“我這個大舅哥,實在太過老實了。”

還不等朱厚煌說些什麼,許棟已經拉了拉許鬆的手說道:“殿下,琉球必然與海賊有聯繫。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朱厚煌纔不講什麼真相,只講利益,其餘的自由心證而已。而且琉球國王的舉動實在過可疑了一點。

朱厚煌掠過這個問題,不再想這個問題。繼續說道:“二兄,你駐兵琉球,掌管北港至長崎的航線。務必保證,北港到長崎的船隊安全。至於江南海商的船隻,你可以自由行動。不過,有一點,孤的艦隊不是海盜,做事情要有底線,凡是沒有孤印章的船隻,你都可以以走私的名義扣押船隻,將船員送到北港來。不過要是負隅頑抗。孤就不管了,過幾日吳行之就來,你去與吳行之商量一個罰沒物資的比例。”

許棟一時間心中五味涼雜。朱厚煌看似給許棟很大的權力,給了許棟極大的自主權,給了許棟獨擋一面的機會,但是也將許棟排擠出雍國的政治中心。

許棟雖然還是掛名海軍統領,但是海軍其實是朱厚煌親自在管了。

不過許棟也承認,這個人任務非常合他口味,說道:“臣遵命。”

許棟在北港修整了數日,將船員輪換了一批。立即再次向琉球而去,通行的還有許鬆。

不過數日功夫,他們就回來了。

琉球王是一個軟蛋,被微微一嚇,就立即答應了朱厚煌的所有要求,許棟就在琉球上佔據了一個上好的港口,成爲雍國第一處在外國的軍港。

許棟留在琉球,許鬆帶著琉球公主尚可兒,回到了北港。

朱厚煌知道許鬆商業上的才華,將少府的很多佈局都告訴了他,朱厚煌說道:“造船,冶鐵,礦業,海外貿易,是少府這些年的重點。記住少府雖然要賺錢,但是少府並不只以賺錢爲目的。”

許松明白朱厚煌的意思,是用海外貿易的錢來養造船,礦業,冶鐵。而造船,礦業,冶鐵,最終要得成果,是船堅炮利。目的就是爲了報佛郎機人的一箭之仇。

許鬆說道:“臣必不負殿下所託。”

朱厚煌剛剛安排好這些事情,又一個問題將朱厚煌給拍暈了。有一大批流民來襲。

這一大批流民的來源,就是正德皇帝金口玉言批下來的,官員將各地流民都流放到東雍去,特別是北方的流民。

不過官府的行動緩慢,這都冬天,北方官員唯恐倒斃的人太多,影響政績,這才行動迅速起來,無數流民就運到了臨海臨江的港口。等待雍國的船隻來運輸。

朱厚煌本以爲他們要將流民-運到東雍,但是萬萬沒有想到他們運到一半,就扔到哪裡了。

對很多官員來說,他們只想將流民移出自己的轄區就行了,至於這些流民會在什麼地方,他們根本不在意。

但是朱厚煌在意,他一定到這個消息,立即坐不住了。他不得不承認,這些牽扯甚廣的事情,根本不是他能解決的。朱厚煌不得不連夜乘船去大員,拜訪楊慎。

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二章 比劍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四十七章禮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七十章 兵變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
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二章 比劍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四十七章禮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七十章 兵變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海市| 淮北市| 长垣县| 潮安县| 靖远县| 高要市| 宜黄县| 秦安县| 富裕县| 普格县| 曲水县| 尚志市| 仁寿县| 锡林郭勒盟| 丹东市| 墨脱县| 嘉荫县| 防城港市| 巴林右旗| 疏勒县| 汾阳市| 宿州市| 瑞金市| 华池县| 双城市| 乌兰浩特市| 桃源县| 石阡县| 滕州市| 东至县| 吉水县| 卢氏县| 醴陵市| 富顺县| 南丰县| 延寿县| 包头市| 承德市| 淮南市| 灵丘县|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