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

雍國的兵馬分爲縣兵與親軍兩部分,縣兵現在都在聽陸完調遣,而且縣兵都是帶用民兵性質,按規矩,不能遠戍。而朱厚煌的親兵,更是數量稀少,元氣未復。不可能在占城戍守。即便是朱厚煌想答應,也沒有足夠兵力。

朱厚煌說道:“現在沒有,但是將來就有了。”

王陽明心中一轉,說道:“殿下說的可是寧王叛軍?”

“還是王師知弟子?”朱厚煌說道。

其實這並沒有什麼難猜的,東雍即便是透支人力,也組成幾萬大軍,唯有寧王亂軍。從江西流放過來的人,本就是寧王叛軍全家。只需在寧王叛軍整頓一下,就能整頓出幾萬大軍,而安南這個時候,沒有精力南侵,只需駐守幾千上萬,就能震懾安南。

朱厚煌手握這些士卒的家眷,又將這些士卒派到南洋戍守,他們即便是有異心,也不敢背叛雍王。

王陽明說道:“殿下真心要插手安南內亂嗎?”

王陽明看得出來,朱厚煌不會安分到僅僅在占城駐軍,或許會將佔城國駐軍,當成插手安南之亂的一招棋。

朱厚煌說道:“一百萬石糧食,再加上東雍存糧,足夠半年所需了,恐怕除卻占城這個地方,其他地方恐怕找不到這麼多糧食了。不得不爲。”

想要利益,就必須插手南洋事務。

王陽明也沒有再勸。

王陽明想再次拜會佔城國王,占城國王一口回絕了購糧之事,只求兵,不購糧。讓王陽明無功而返。

最後,王陽明與占城國王達成協議,等回到東雍之後,向雍王申請這一件,並且一定保證能成功。

這才讓占城國主鬆了口。可以先送一些糧食去東雍。

其實王陽明不過爲朱厚煌拖延時間,朱厚煌必須等江西移民過來之後,才能組織軍隊戍守占城。

這樣一來,占城的事情就已經辦完了,王陽明並沒有想在占城多待的意思,不過停留二日,就啓程了。

他們下一站,是賓童龍。

南洋好像有一個規律,越往北越強大,越往南越弱小。

占城不是安南的對手,而賓童龍不是占城的對手。安南更是將佔城與賓童龍的當成蠻夷。

雍國艦隊在賓童龍停下來之後,卻沒有一點收穫。很簡單,賓童龍所有糧食都已經被占城預定了,即便是有不敢賣給雍國艦隊。

所以在賓童龍這一次算得上無功而返。

朱厚煌有些失望,王陽明說道:“殿下不要失望,真臘向來富庶之地,向來在真臘並不會無功而反。”

真臘從來富,穀物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即便是現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區,也是重要的產糧區。所以真臘的糧食從來只比占城多,不比占城少。

只是真臘也不比占城,占城與大明有舊誼。但是真臘卻與大明的關係淺薄之極,因爲真臘沒有求於大明,更不要說雍國了。

恐怕此去真臘非得用真金白銀交易不可。

朱厚煌說道:“希望這一次不要再讓孤失望了。”

繞過深入大海的半島,在真臘港口停下來。

真臘的首都在金邊,金邊倒是臨湄公河,但是湄公河河道曲折,不容易行船。大船不好逆流而上。不過金邊離海岸不遠。所以王陽明一行人從港口走陸路而上,一路上就是都是乘坐戰象。

一路上去金邊。朱厚煌仔細觀察情況,發現這個真臘並不簡單。

他有完善的完善的水利工程,密密麻麻的河流渠道。真臘本來就氣候溼潤,再加上合適的水利工程,真臘不愧爲富貴真臘之稱。

不過真臘也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地方。

百姓只能住茅草房子,只有貴人才能住好房子。

走了數日之後,終於來到真臘的都城。

“好大城池。”朱厚煌說道:“沒有想到南洋之地,還有如此雄城。”

真臘的都城非常大,城牆周長七十餘里,比之升龍府不差多少,比占城都城要大的多,而且真臘本地的糧食充足,百姓雖然在貴人壓迫下,但是也過得過去。

一進金邊城,漢人稱做百塔洲。真臘簡直是一處佛國。

城內城外,佛寺繁多,而且佛寺之中高塔林立,所以纔是百塔洲。而且此處比占城更有異域風光,一草一物不類中原。野生動物豐富,朱厚煌一路上看見了玉猿,孔雀,白象,犀牛,等等。

到了百塔洲,真臘也派人來迎接。

真臘的體制之中。國王是全國最高統治者。下設五大臣﹕孤落支﹑高相憑﹑婆何多陵﹑舍摩陵﹑髯多婁。而迎接王陽明一行人的就是孤落支。

而且真臘迎接的規模,根本不如占城迎接的規模。也是真臘國力並不弱,也自持強國,對大明也有是洪武,永樂,大明國力強盛的時候,朝貢過。而如今真臘已經好幾十年沒有遣使朝貢了。

對大明的使者有幾分禮遇,要讓他像占城國王一樣根本不行。

這位真臘大臣,根本不會說漢話。與王陽明說話,也全憑藉翻譯。

真臘大臣嘰裡咕嚕的說了一大番話,旁邊的漢人翻譯,翻譯道:“恭迎上國使者,不知道上國使者來鄙國,不知道有何貴幹?”

朱厚煌也能聽出來,真臘大臣拒人於千里之外的語氣。看來真臘這麼多年來,完全失去了對大明的恭敬之心。

朱厚煌在心中狠狠的給真臘記了一筆,他對湄公河三角洲一帶很是垂涎,那一片可是天賜的福地,王霸之基。

只是現在還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一旦開發出來,單單是湄公河三角洲一帶的糧食,就足夠支持朱厚煌對南洋的征伐,讓朱厚煌不再爲糧食而發愁了。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如果真臘與占城一樣跪舔,朱厚煌還真不好下手,既然他們對大明之威遺忘的如此乾淨。朱厚煌下手的時候,就不會不好意思了。

這爲真臘大臣要是知道,他今日的的舉動,爲了真臘將來埋下了滅國之禍。

真臘大臣與王陽明在毫無意義的寒暄了幾句,最後答應數日之後,真臘國王纔會召見明使。

王陽明與朱厚煌居然被真臘王晾在驛館之中了。

王陽明的臉色並不好看。

可以說大明的士大夫都是自傲的很,王陽明也是如此。王陽明可以對別人謙虛,但是不能被別人謙虛對待。故而他也憋了一肚子氣。只是他涵養好。沒有顯露出來。

但是朱厚煌閒不住,他在驛站之中待了一天,就帶著幾個侍衛,走了出去,去看看百塔城中。

朱厚煌在百塔城之中,發現了很多華人,華人在真臘的地位並不低。甚至到了番人殺華人死罪,華人殺番人罰金而已。

這個時代的華人,纔是真正的世界公民。代表先進生產力。在任何地方都被尊重。

朱厚煌以使者從吏的身份,拜訪了好幾乎大華商。

這些大華商對朱厚煌的拜訪,簡直是受寵若驚。

朱厚煌的拜訪之下,聯絡一下感情,他們對與東雍通商十分高興。幾乎是家家戶戶都爭著要宴請朱厚煌,還送上什麼珠寶,犀牛角這些珍貴的禮物。讓朱厚煌再次嘗試了一次衆星捧月的感覺。

朱厚煌心中暗道:“這一次,即便是在真臘官府這裡一點收穫也沒有,多打通一條商道,就多一份利潤。”

不過朱厚煌心中也知道,不過是自我安慰而已。民間力量怎麼也比不上官方的能力。如果不能借助真臘的力量,本身就是一種失敗。

朱厚煌這樣想,是他已經有不好預感。

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二章 比劍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八十章 先鋒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
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二章 比劍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八十章 先鋒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县| 侯马市| 鹤壁市| 乐业县| 诏安县| 芮城县| 五寨县| 昆明市| 张家港市| 柘荣县| 塔城市| 绥宁县| 藁城市| 新安县| 大化| 图片| 齐河县| 沙坪坝区| 舒兰市| 高要市| 元阳县| 连江县| 自贡市| 蒲城县| 密山市| 甘南县| 焦作市| 胶南市| 莱西市| 镇江市| 紫金县| 西和县| 喀什市| 阜新| 东乡| 米易县| 肇东市| 阜宁县| 古田县| 贵德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