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

朱厚煌沒有說話。

水陸兩軍的主力將領,都表示出對救援舊港的剋制,或者說否定。

朱厚煌說道:“你們有沒有想過,佛郎機人爲什麼頓軍不前?”

黃士龍一點就透,說道:“殿下,以爲敵人就是在等這個機會嗎?陷入進退兩難之中嗎?”

朱厚煌早已將馬六甲海峽兩岸都看做自己的囊中之物,根本就容不得別人在他的嘴裡多食。

“不僅僅是進退兩難,佛郎機恐怕是想先將金洲納入囊中,然後再反攻我軍,那時候敵人有立足之地,比現在更加不好收拾。”朱厚煌說道。

俞大猷皺起眉頭說道:“此戰的關鍵還是水師之中,只要水師能確保後路,臣就敢出徵舊港。”

黃士龍聽俞大猷如此說,一咬牙說道:“殿下,臣願意主動與佛郎機人決戰,殿下座艦也已經修好了,可以一戰。臣願立軍令狀。”

朱厚煌看黃士龍的樣子,反而不敢讓他立什麼軍令狀。

戰爭的勝負是詛咒發誓可以做到,就能夠做到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說過,要怎麼怎麼提頭來見,但是自古以來也只有裡聊齋之中,有提頭來見的例子。

朱厚煌要的是勝利,而不是黃士龍的人頭,他要黃士龍的人頭做什麼?

朱厚煌一擺手止住了黃士龍的話,說道:“無須如此。水戰不筆陸戰,拼的就是船堅炮利,不能讓東雍水師船,炮勝過對手,乃是孤的過錯,而爾何罪之有?不過,我軍水師數量上勝過對手,難道被牽制著所有水軍都不能動了嗎?”

黃士龍心中一動,他好像明白了什麼,說道:“當然不是,臣能抽出一支艦隊。”

黃士龍能抽出一支艦隊已經很不錯了,東雍水師的實力,可以分爲三部分,一部分就是馬六甲現在的東雍主力艦隊,另外就是劉老刀帶的艦隊,是東雍的次一極水師力量,不過這一支艦隊,依舊在大員駐紮,預防敵人的進攻。

這個敵人?就是大明。

所以不能調動,可以調動只有分散在各地艦隊,這一次黃士龍將這些船隻全部給掉了過來了。黃士龍能調動的也就是這些船隻的力量。

朱厚煌說道:“淡目國所在地就是東爪哇,他與金洲之間,有一道海峽,孤命令你派船隻封鎖這一道海峽。試試淡目國的成色到底如何?”

黃士龍頓時大喜,覺得這個方法不錯,說道:“臣遵命。”

朱厚煌說道:“記住,這一次僅僅是試一試敵人的成色,而不是硬拼。”

黃士龍說道:“不知道殿下屬意誰?統領這一支艦隊?”

朱厚煌說道:“就鄭深吧。”朱厚煌的目光轉向鄭深,說道:“此去,以探查淡目國情況爲第一要務,如果敵人勢大,立即退回來。”

“是。”鄭深說道。

朱厚煌想了下想對吳鳳儀說道:“舅舅,你也派人渡海,其餘舊港看看情況如何?舊港還能支撐多長時間?”

朱厚煌不能相信施世安的一面之詞。必須要先探查清楚,再做決斷。

“是。”吳鳳儀說道:“臣這就去安排。”

兵貴神速,鄭深匆匆準備之後,就帶著十幾艘船衝哪裡出去。

黃士龍也派出船隻掩護。

“報。”馬六甲這邊一動,對方立即發現了不對勁,“敵人一支船隊向南而去。”

託梅一時間也揣摩不出黃士龍在幹什麼的,但是凡是敵人人想做的,就是自己一定要泡壞的事情了。

託梅估計艦隊修整的差不多了,立即決定給對方一個好看。

黃士龍在送走了鄭深之後,立即發現遠處一片片帆影,他手心一緊,暗道:“好,我不來找你,你還來找我?”

在黃士龍的指揮之下,船隊開始緩緩的掉頭,在風帆的作用之下,雙方緩緩的靠近。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鄭深還不知道,因爲他的離去,直接爆發了第二次大規模戰鬥。

鄭深先是靠近金洲,放下錦衣衛的探子放上了金洲岸上。

鄭深就繼續向南,想都東爪哇而去。

半路就遇見了敵人,是殿下的阿拉伯大帆船。帆船是斜三角型。

鄭深立即想起所謂的淡目國的船隻,這已經不是鄭深第一次來到這片海域的,不過,那時候這一片海域並沒有這麼強雷的阿拉伯風格。

鄭深放下望遠鏡,說道:“去,將這艘船,給我攔下來。”

好幾艘船飛快的竄了出來,兩面逼住這一艘阿拉伯船。

“轟。”這艘阿拉伯帆船就讓開炮了,讓鄭深大吃一驚。

火炮很好,未來的海軍時代是火炮時代,這一點沒錯,但是火炮並不是太好弄的,最少在這這一帶並是那麼好弄的,否則馬六甲也不會佛郎機人那麼輕易的攻打下來。

而這艘船,卻有火炮。

不過,他的火炮立即引起了正在圍捕的船隻也紛紛開火,一瞬間的這艘船上船帆被炮彈硬生生的撤了下來,還有桅桿經受不住打擊,咯咯吱吱的斷裂開來。

一共不過,小半個時辰,從發現到,到派出戰士衝上去,將這一艘船佔據。

“說說吧。”鄭深說道。“你們是什麼人?是淡目國的人嗎?”

一個帶著頭巾大大鬍子用桀驁不馴的眼睛硬生生的等著他,說道:“真主是不會放過你的。你會下地獄。”

鄭深冷笑說道:“是嗎?”鄭深一腳踹這個人的肚子上,這個人就好像是石頭飛了起來,越過的船舷重重砸在海水之中,“咚。”激起了一道沖天的海浪。

這裡距離海岸並不曬太近,即便他會游泳,也未必能游到岸上。更不要說海上的重重危險。

“你們誰想陪他?”鄭深說道。

鄭深從小在海盜灣裡面長大,冷酷已經深入了他的骨髓。

顯然並不是所有人的骨頭都是硬的。在鄭深的威脅之下。立即有人將所有都交代了,正如鄭深所才猜的。

這艘船就是從爪哇而來的,他就是淡目國的人。

作爲一個新生的回回教國家。正處於宗教狂熱之中,所有人都在致力於將回回教傳播。這一次答應亞齊蘇丹的請求出兵舊港未必不是這種思想的表現。

而且對方跨海而來。這是一艘補給艦,上面還有幾十名士卒。鄭深更是知道,對方的補給船隊一定會經過這裡的。

就是因爲這個是爪哇到舊港比較近的航道。

鄭深想了片刻說道:“派一艘船,將這些人全部帶給殿下,至於這一艘船,就弄沉吧。”

這樣的阿拉伯船,鄭深根本不放在眼裡。

鄭深並沒有南下,反而向西而去,在一道河口隱藏起來,就好幾艘船放在遠,只要發現敵人的船隻,就放狼煙,這裡就是通往舊港的要道。這裡就是穆西河。

而舊港就是穆西河下游。

所以鄭深決定在這裡守株待兔。

就在鄭深在這裡守株待兔的時候,吳鳳儀的手下,已經偷偷的靠近了舊港城。

舊港是一座南洋的中國城池。

沒有到舊港,就看見大片大片稻田,在南洋除卻東雍開拓的稻田之外,很少能看見這樣的稻田了,看著這些稻田,他們心中猛地生出一些親切感,不過,隨即這些親切的感覺,一下子消失來了。

無他,因爲這些稻田看上去快要熟,這就說明一個問題,最少圍攻舊港的時候,糧食不會太短缺。這對淡目國的人是一件好事。但是對雍國來說,並不是一個好事。

再然後就看見淡目國的士卒在外面巡視。

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四百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二章 比劍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
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四百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二章 比劍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山| 象山县| 保靖县| 偃师市| 工布江达县| 广河县| 织金县| 宣恩县| 会同县| 清水县| 区。| 遵化市| 临高县| SHOW| 太仆寺旗| 七台河市| 济宁市| 岱山县| 金乡县| 长宁县| 福清市| 镇江市| 如皋市| 晋城| 富源县| 崇明县| 资阳市| 连州市| 莫力| 云林县| 且末县| 汉川市| 会同县| 长宁区| 荥阳市| 县级市| 科技| 石河子市| 阜南县| 新昌县|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