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

如果不是東雍在琉球囤積了重兵。此刻宋素卿就想殺了他。但是作爲細川氏重要一員,他不能意氣用事。說道:“你來這裡想幹什麼?”

宗設說道:“大內氏與細川氏的矛盾,是日本內部的矛盾,萬萬由不得外人插手。而明寇此來,難道單單是爲了我大內氏而來嗎?東海上的事情,宋大人難道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雍王出海以來,不顧明太祖不徵之國的遺訓,攻伐安南,安南黎氏不過一傀儡而已。如今他大舉來攻,天皇或許能倖存,但是大內氏與細川氏,將何以自處?”

日本與安南都是所謂的不徵之國。

安南的遭遇自然讓日本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廢話少說了。”宋素卿說道:“現在的情況,我比你明白。”

大內氏與細川氏之間的恩怨,分分合合的也是許多年了。

大內氏與細川氏共同扶立了足利義植之後,進入了蜜月期。但是時間不長,彼此之間的矛盾就無法調和,畢竟幕府只有一個,是聽細川的,還是大內的。這纔是關鍵所在。細川氏以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奪得了幕府的控制權。大內義興只能回國。

雙方決裂之後,本來大內氏掌管的勘合貿易,成爲一個懸案。

大內氏掌管勘合貿易,本就是大內氏幫助足利義植的條件之一。現在大內氏出局,離開了京都。但是大內氏實力猶在。自然還想保持勘合貿易權力。但是細川氏不怎麼樣,大內氏既然已經失去了對京都的控制,失去了大義名分,自然也不應該保有勘合貿易之權。畢竟大明與之貿易的主體,是日本朝廷,而不是大內氏。大內氏無法代表日本朝廷的時候,也就自動失去了勘合貿易之權。

這纔是雙方在寧波爭執的原因所在。

如果他們分開來,大明只有覺得日本貿易有些頻繁,不會覺得別的。但是兩方一起到,自然要分辨一個真假了。

當然了大內氏與細川氏的關係,比之十年之前,已經算是落到底谷了。但是情分還在。一點點情分,在軍國大事上,根本沒有一點用處,但是不管什麼原因,東雍征伐日本,掌管幕府的細川氏都必須有所表態。

“我家主上的意思是,請細川氏周旋一二。”宗設說道。

“周旋一二,自然是可以的。大內氏以什麼名義來請我細川氏周旋?”宋素卿說道。

宗設說道:“我大內氏來請細川氏周旋,自然是以大名的身份請朝廷周旋。”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大內氏與細川氏爭鬥之中,足利義植偏幫讓細川氏勝出,大內義興只能灰溜溜的回國,大內氏對日本朝廷就一直心懷不忿。一般大名也就算了。但大內氏作爲西國霸主,他不支撐朝廷,對細川氏也是一個很大的阻礙。

能讓大內氏低頭,也算是有得賺了。

宋素卿微微點頭,說道:“那麼周旋不成,又該如何?”

宗設說道:“周旋不成,大內氏自然不會屈服於明寇。卻不知道朝廷難道任由子民爲明寇蹂躪嗎?”

宋素卿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站在細川氏的立場之上,宋素卿不希望東雍在日本站穩腳跟,但是也不希望細川氏爲了大內氏與雍王大戰,而且細川氏內部的暗潮洶涌,宋素卿也暗暗心驚。不知道,即便是這個時候細川氏想出兵,能派出多少兵力。而且細川氏掌管幕府。如果任由外人來攻,沒有絲毫作爲的話。也會損害幕府的名分。

到底該怎麼辦,已經不是宋素卿能夠判斷的了。

“好。我會將大內氏的意思傳達給我家主上。”宋素卿說道。

宗設深深的跪倒說道:“多謝宋大人了。”

宋素卿看著宗設,忽然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心中暗道:“宗設完了,即便是他完成這一分差事,也將失去大內氏的信重。只是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要步宗設的後塵。”

宋素卿在細川氏的位置,與宗設在大內氏的位置相差不大,不過宋素卿是明人,而宗設是日本武士出身,兩人的做事手法完全不同。宋素卿與宗設暗地裡交手不知道多少次了。雖然是敵人卻勝似朋友。宋素卿忍不住說道:“保重。”

說完也不等宗設說話,就推門而出。

宗設等宋素卿走遠之後,臉一下子攤了下來。雙眼也變得毫無生氣,就好像是活死人一樣。

宋素卿立即向他的主上稟報。

“臣拜見殿下。”宋素卿脫去木屐,穿著白色的襪子,跪倒在地板之上,說道:“正如殿下所料,大內氏的人來了。”

“大內氏的人啊?”細川高國微微一愣,好像想起了當初與大內義興合作的日子。

足利義植利用細川氏趕走了大內氏,反手又任命細川澄元爲細川家的家主。細川高國與細川澄元兩支本就是細川家兩脈,之間的爭鬥延綿好長一段時間。細川高國不得不重新扶植了足利義晴上位,擊敗了細川澄元。重新確立了細川高國對細川家的領導權。

如此想來,還是與大內義興合作的時候,最爲爽利了。雖然大內義興也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是離開了大內義興之後,他的合作伙伴一個比一個不靠譜。特別是他在與細川澄元爭鬥之中,成長起來的一大批家族,比如說六角家。

細川高國一想起這些,對大內義興也生起了幾分故人之情,說道:“大內義興追擊怎麼樣?”

宋素卿說道:“臣不知道,不過據臣所知。大內義興之子,大內義隆已經元服了。”

“元服了?”細川高國說道:“如此說來,我們都老了。”

宋素卿連忙說道:“殿下何必言老,殿下正值盛年,還能領導細川家再奮鬥五十年。”

細川高國笑道:“五十年,怎麼可能啊?好了,大內氏準備怎麼應對明國的進攻。”

宋素卿說道:“大內氏希望我們能爲之周旋一二。”

“周旋?”細川高國說道:“你是見過雍王的,你說雍王是一個可以周旋的人嗎?”

宋素卿想了想他對雍王的印象,說道:“雍王或許不是一個可以周旋的人,但是這一件事情,卻是可以周旋的事。”

細川高國說道:“哦。”

宋素卿立即會意說道:“東雍的本意不想來攻打日本。蓋因南洋之地,地廣人稀,一年三熟,東雍佔據之後,只需移民屯墾,就能納爲東雍之土,但是日本兩千萬之衆,東雍想要征服日本,比如是一場連綿持久的戰爭。東雍奪安南之地,尚且不敢奪黎氏之位而自立。且大明海禁,對誰損失最大,東雍。東雍不可能維持一場持續數年,數十年的戰爭。

這不是東雍本意,也不是雍王本意。而是形式所迫,就有周旋的餘地。”

細川高國點點頭,卻沒有問這個,直接問道:“東雍的兵力如何?”

宋素卿心中暗道:“莫不是殿下生起了與東雍一戰之心,?”立即說道:“東雍陸軍稀少,雖然精銳,但是不足爲論,唯獨是東雍水師實力,天下無雙,本國水師絕對不是對手。”

細川高國說道:“好吧。你就去一趟琉球。”

宋素卿小心翼翼的問道:“殿下的意思是?”

細川高國微微一頓,說道:“我的意思?我的意思就是日本與東雍相安無事?想來他們不會同意。你就幫我問問雍王的意思。”

“是。”

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九百章 影響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九百章 影響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
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九百章 影響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九百章 影響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丘县| 孟津县| 花莲县| 浠水县| 明光市| 江陵县| 肇源县| 旬阳县| 大悟县| 阿克陶县| 凉山| 西青区| 崇州市| 平顶山市| 工布江达县| 青川县| 扬中市| 马关县| 阿尔山市| 三门峡市| 顺义区| 汉寿县| 栾城县| 淮南市| 崇义县| 皮山县| 武邑县| 台前县| 永仁县| 车险| 陈巴尔虎旗| 兰考县| 织金县| 玛曲县| 敦化市| 云安县| 雷山县| 夹江县| 上高县| 新田县|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