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

王和尚眼睛微微一瞇,手緩緩的按在腰間的長刀之上,隨時準備出手。

在海盜之中,一言不可刀兵相向的人從來不少。而且徐海都說的如此,豈能不讓王和尚心中起疑。

徐海說道:“你知道那個人是誰嗎?是許棟?!?

王和尚眼睛一亮,說道:“許棟,乃至前東雍水師統領許大人嗎?”

徐海說道:“正是?!?

王和尚心中有一番思量。

許棟可以是這些海盜的之中的偶像級人物。

海上大梟除卻方國珍之外,沒有誰的成就能與許棟相比了,許棟一己之力,將自己的妹妹推上王后的寶座,將自己的家族成爲雍王的姻親,所謂的改換門庭是也。而其他混海上的人,即便是手中再有錢,也是見不得光的人。但是許棟卻成功的將自己家,從商人變成了權貴。

即便是東雍小國,但是畢竟是大明皇室嫡傳,比尋常小國高看一眼。

而許棟自己又是身死王事,人死爲大,許棟一死,又被人擡高了一些。

王和尚心中的殺意緩緩的下降,說道:“你的意思是投奔東雍?”

徐海說道:“你以爲我沒有想過,我也投奔過,只是不得其門而入。即便是現在我與東雍國舅,吳鳳儀吳大人還是有些交情的?”

朱厚煌再開啓東雍水師正規化的進程之後,就不再怎麼招安海盜了。

之前是沒有人用,不得已招安了很多海盜,這些海盜在迅速壯大東雍水師的實力的同時,也給東雍水師埋下了很多隱患。現在朱厚煌想一點一點的消除這些隱患,又怎麼會再輕易招收海盜。徐海想投靠也不可的,但是吳鳳儀麾下的錦衣衛,卻要在海盜之中設點,與徐海有些聯繫。

當然了吳鳳儀本人,知道不知道徐海這個人,還是未知數。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在這裡吹牛。

王和尚說道:“你的意思是?”

徐海說道:“東雍兵強馬壯,與當今還有矛盾,現在海貿斷絕,我們這無本買賣也做不了多久,何不爲東雍納一個投名狀,投奔東雍?”

王和尚說道:“什麼投名狀?!?

徐海說道:“就是沈希儀的項上人頭。沈希儀當初將安南狠狠的得罪了雍王殿下,只要將他的人頭奉上,我們一定能得到接納的,當然了即便不得到重用,我們如今這麼多錢財,也足有在東雍做富家翁了?!?

王和尚心中暗道:“多一條後路也不錯?!彼f道:“這沈希儀可不是那麼容易殺的。”

大明都鄙視外國,覺得外國都是蠻荒之地,但是東雍他們大抵上都去過,至少澎湖是去過的,澎湖一地的繁華,不下於大明的任何一個縣城,如今將來混不下去,在澎湖養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目標不大容易達成。

沈希儀爲一軍之中,常常在軍中,根本沒有落單的機會了而且五千廣西兵,都翻山越嶺慣了,戰鬥力相當不俗。不是想打敗就能打敗了,即便是打敗沈希儀部下,也未必能抓住沈希儀。

徐海說道:“無事。我已經與其他幾位首領商談過了。在這件事情上,大家聯手合作?!?

王和尚心中一陣不舒服,按道理他是盟主,卻被最後通知,他立即覺得自己的權威遭到的挑釁??葱旌5难凵裼幸稽c點不同。

但是此刻不是翻臉的時候。

五大巨頭很快決定了,不管有沒有用,有空的話,就拿下沈希儀的人頭試試。

但是海盜從來沒有保密這個觀念,當海盜大軍圍困嘉興城的時候,在海盜之中,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這個消息了。

嘉興城不是那麼好攻克的,在攻守之中,自然有海盜被張經抓住,隨即張經也知道這個消息了。

張經一聽這個消息,不由大吃一驚,這些海盜,哪怕是再多幾萬,在張經看來也不過小問題而已,但是如果雍王參與進去了,那就大大不得了了。

隨即張經拼死派人突圍,將消息傳了出去,整個江南震驚了。隨即北京還沒有得到消息的時候,東雍就得到了。

“啪?!敝刂氐囊化B情報砸在桌子上,朱厚煌厲聲呵斥道:“舅舅,這是怎麼回事?”

東雍重臣都在,朱厚煌本不想給吳鳳儀難堪,但是現在局面太過複雜了,甚至福建那邊很多人都主動與東雍斷了聯繫,他們與東雍聯繫,不過是想賺錢而已,但是如今東雍居然是海盜的支持者,還有改天換日之念,他們奉陪不起了。

不說別的,單單是福建方面供應商的混亂,就讓東雍損失不小了。更不要說,這個消息傳到北京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會不會引發東雍與大明之間的大戰。

朱厚煌不想打仗,最少不想在這個時間與大明開戰?,F在的東雍與大明打,能勝十場,只要敗上一場,就全軍覆沒。得不償失。

所以他也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激憤了。

吳鳳儀滿頭大汗說道:“殿下,我們從來沒有暗地支持這下海盜,從來沒有過?!?

朱厚煌說道:“那麼這個徐海到底是怎麼回事?”

吳鳳儀說道:“臣剛剛查過,徐海是許棟許大人的好友,當初是許大人介紹給我們錦衣衛的,一直以來都是錦衣衛在東海海盜之中的線人,我們很多消息都從他這裡得來的。當然也資助了他不少物資,但是今日之事,的的確確是子虛烏有?!?

“殿下?!蓖蹶柮髡f道:“如今之事,不是商議誰對誰錯的時候,該商議如何補救纔是?!?

有王陽明給的臺階下,朱厚煌也就不追究吳鳳儀了,說道:“王師,你覺得我們該怎麼做?”

王陽明說道:“臣以爲之前坐觀成敗的想法不下了,殿下必須在天下人心中自證清白?!?

朱厚煌說道:“怎麼自證清白?孤即便是提兵將這海盜全部給滅掉,想來他們也不會認爲孤是清白的,或許會認爲孤不過是在隱瞞真相,毀滅證據。”

朱厚煌擔心的就是這個。

怎麼說?朱厚煌在海上的勢力太大了,整個東亞海域,他妥妥的是第一海軍,所以海上面有風吹草動,都會聯想到朱厚煌身上,只是這個時間大海對於人來說太過廣袤了,朱厚煌即便一邊邊清理海盜,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就是他完全清理不乾淨,簡直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隨著朱厚煌重心南移,日本貿易在東雍的經濟板塊之中,越來越不重要了。

朱厚煌也無心在這裡面投入太多了。

難不成爲了自證清白,來一次軍事行動,而且軍事行動之後,也未必能自證清白。

王陽明說道:“殿下,想要自證清白,就必須有人承擔這個責任。有人替殿下被黑鍋?!?

朱厚煌說道:“怎麼可能啊?這海盜的事情,根本是嘉靖自己搞出來的?!?

這一次倭亂,根本就是嘉靖海禁令的反彈,根本沒有人主使,那些強盜也不過沒飯碗的可憐人,當然這些可憐不是他們行兇的理由,更何況所過之處寸草不留。只是似乎真沒有人怎麼指使,他們都是自發的。因爲有高額的利潤在。

王陽明說道:“殿下,這必須有。因爲全天下的人都認爲有。沒有也必須有?!?

很多時候都無中生有的,反正所有認爲有幕後主持,那就必須有,一定要有。朱厚煌不能改變所有的觀念,只能順應。那麼這個能替東雍被黑鍋的人,是誰?

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十三章 狩獵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十章 長史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八章 練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章 元宵宴
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十三章 狩獵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十章 長史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八章 練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章 元宵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海市| 淳安县| 濮阳县| 盐池县| 扶余县| 西城区| 渭南市| 津市市| 松阳县| 延川县| 汝城县| 获嘉县| 宝丰县| 泽州县| 驻马店市| 周至县| 武宣县| 凤台县| 翁牛特旗| 阿荣旗| 浏阳市| 台北市| 扬州市| 神农架林区| 突泉县| 杨浦区| 东港市| 张家港市| 湖州市| 安吉县| 泽州县| 镇巴县| 綦江县| 盘山县| 囊谦县| 山阳县| 疏勒县| 南部县| 横山县| 阳新县| 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