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

“肅宗死後,兄諱濬即位。就是威穆穆。”說到這裡,範嘉謨語氣之中,有一絲蔑視。好像對這一位,威穆皇帝,著實看不起。

“威穆皇帝好酒色,行暴-政,殘害宗親,使得許多宗室有反意。不過威穆皇帝還是有識人之名,他提拔了武川伯,並升到了天武衛都指揮使。武川伯忠心耿耿,只是威穆皇帝,實在是扶不起的阿斗。”範嘉謨繼續說道:“簡修公黎晭因爲反對威穆皇帝,囚禁在獄中,居然死灰復燃,後與其它大臣一起舉兵弒君。簡國公黎晭,就是誼威皇帝。”

也許是威穆皇帝是他上司武川伯的恩主,所以他嘴裡面還有幾分客氣。但是輪到誼威皇帝,語氣就更不屑了。

“誼威皇帝即位後又發生數次內亂,其喜愛大興土木,使得民衆困苦,士卒疲勞。就在正德十三年,陳皓造反,大臣鄭維?趁機弒帝。鄭惟?立黎光治爲帝,但不久黎光治就被鄭惟?的哥哥鄭惟岱劫持到了西都,亦弒之。而安和侯阮弘裕得知誼威皇帝被弒,舉兵攻打併劫掠了東都升龍,擁立當今爲帝,遷到了西都。大臣黎廣度不服,投奔了陳皓的叛軍。陳皓叛軍則趁機佔據了東都。當今避亂西都之後,就失去了對四方的控制,功臣相互攻擊者有之,與叛逆茍合者有之,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範嘉謨的聲音變得沉重起來。

朱厚煌與王陽明對視一眼,他們同時想到了中國古代的一個時代,就是東漢末年,看來安南現任皇帝是漢獻帝第二。

“時當今尚年幼,各地將領擁兵自重,互相攻伐。鐵山伯陳真發兵驅逐了阮弘裕,控制了升龍。鐵山伯以當今的名義,令阮公度率步兵、武川伯率水兵追擊,阮弘裕逃到了淳祐。武川伯本欲率軍進攻,念及舊誼,才放過他一馬。”

“鐵山伯有平叛大功之後,日益驕橫,連武川伯不等不聯姻以自保。當今在宮中不能自安,遂從外戚之意,於宮中殺鐵山伯,從此天下大亂。鐵山伯固然驕橫,但是還是有功有國家,在宮中以私刑殺之,另天下大將,何以信服。”

“故而鐵山伯舊部黃維嶽、阮敬、阮盎等發動叛亂,劫掠升龍;當今逃到了嘉林菩提津避難,下令阮弘裕率軍勤王,但阮弘裕按兵不動。此時,當今纔想到了武川伯,派遣恭儉侯何文正、檜溪伯黎大堵前往海陽,邀請武川伯出山,並委之以兵權,拯救天下蒼生,按武川伯本意,不願意與舊人兵戎相見,然皇命在此,不得不爲之。武川伯迎當今於菩提津。率水軍駐紮珥河,派人詔諭阮盎等人投降,阮盎回書要求誅殺首禍者。武川伯從之,然其依舊冥頑不靈。”

一旦說起武川伯的舊事,範嘉謨的語氣就高昂起來,一副武川伯不出,乃蒼生何的樣子。

朱厚煌只是聽了一耳朵而已,對於關於武川伯的事情,都是信一半而已。

“武川伯認爲菩提津離陳真餘黨的勢力範圍太近,將當今迎到了寶洲。武川伯又派遣使者說動阮弘裕前來助陣。阮弘裕領清化兵、武川伯領山南兵,攻打阮盎、阮敬于山西,阮弘裕慘敗,自認爲不能得勝,擅自先回到了清化,只留武川伯軍與阮盎等人相持。幸武川伯天授英明這才,維持戰線。去年,戰局開始得到轉機。武川伯先在菩提津大破鄭綏的兵馬,鄭綏退往安朗;不久武川伯又在慈廉掘開堤壩大破鄭綏軍,擒獲魏家殺之。以此功績,莫登庸被封爲明郡公。黃惟嶽、阮盎、阮敬等盡降武川伯,武川伯名震天下,被譽爲安南第一將。”

說到這裡,範嘉謨語氣又是一變,說道:“功高震主,武川伯如此大功,卻被小人中傷,只能在升龍避居,不得干預政事,而外戚鄭氏依舊步步緊逼,簡直不將武川伯逼死不罷休。”

範嘉謨的目光死死的盯著王陽明說道:“先生以爲如何?”

這是明晃晃的試探,試探王陽明對武川伯的觀感如何。朱厚煌有腳趾頭都能猜到他的用意,他用眼睛的餘光看向王陽明。

王陽明有一絲爲難,他絕對不能說出半個字的贊成。虛與委蛇也不行。因爲王陽明是立志做聖人的人,他絕對不會給自己留下污點,說贊成的話,也不符合王陽明的本心。

王陽明喝了一口茶說道:“我爲雍王使者,不是天子使者。”

範嘉謨見到他這個態度,也微微放下心了,避而不談,也算是一種態度。

“貴國久經戰亂,不知道需不需要兵器?”一個聲音忽然說道。

範嘉謨看向說話的人,說話的人就是朱厚煌,範嘉謨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看向王陽明說道:“這位是?”

王陽明與範嘉謨說話的時候,朱厚煌在後面侍立,按理說什麼沒有說話的資格的。只是朱厚煌一來怕王陽明與武川伯一方鬧得太僵,二來也想多賺些錢,他想起了他在北港的鐵作。而且只要有需要,大不了他從大明弄出來一大批就行了。

前提是隻要能賺錢。

現在的朱厚煌早已鑽進了錢眼之中。

“這位是我的弟子,只是被家中寵壞了,我也管不了。”王陽明淡淡的說道,露出一種無奈的眼神。

範嘉謨緩緩的咀嚼王陽明這一句話,暗道:“莫非這位是大明的勢家子弟?”

很多人都用自己的經驗來推斷別人的情況,比如在安南國內,世家大族的力量還是相當強大的,不然你看,安南歷史上,也就是幾個大姓之間的爭執而已。範嘉謨也覺得大明國內也是這個樣子。而且朱厚煌一開口就是兵器生意,凡是涉及到兵器交易,背後的人都是一方大佬。更促使他向這邊想了。

想到這裡範嘉謨的語氣多了幾分客氣,說道:“這位公子,不知道公子能夠提供什麼樣式的兵器,還有能提供多少武器?”

其實範嘉謨的猜測也不能算錯,朱厚煌也沒有聽出來他口中的客氣,因爲朱厚煌已經習慣別人這樣對自己了。

朱厚煌說道:“各種樣式都有,數量是多多益善。”

範嘉謨倒吸一口氣,說道:“茲事體大,需要報之武川伯,幾日之後,是武川伯的壽宴,還請公子賞光。”

朱厚煌說道:“一定。”

也不知道範嘉謨已經把話說完了,還是被朱厚煌帶來的消息給嚇到了,說完之後,立即起身告辭了。

在範嘉謨走之後,王陽明問道:“殿下,你這樣做將來非議不少。”

非議當然不少了,不管怎麼說,武川伯不臣之心,已經昭然若揭了,而且現任安南國主,或者,安南國主的外戚一方,也不是吃素的,看鐵山伯陳真之死,就能看出來,不是誰都有能力將大臣殺死在宮中,畢竟下一個這樣做的人是康熙。

這位安南國主能殺鐵山伯,估計也容不下現在這個武川伯。即便是武川伯莫登庸真是忠心耿耿,恐怕也逃不過安南國主一刀,雙方早晚要鬧翻的,這一點王陽明來之前就知道。

而朱厚煌賣兵器給武川伯,在國內的儒生知道了,定然是罵聲一片,到時候朱厚煌本來不好的名聲,一定會更加狼藉了。

朱厚煌說道:“反正孤的名聲就這樣了,再壞點也無所謂了。只有江西來的移民能不受飢寒就是萬幸了。”

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四十七章禮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
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四十七章禮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南县| 黎平县| 镇远县| 温宿县| 水富县| 乐安县| 浏阳市| 互助| 广南县| 沂源县| 龙岩市| 蓬溪县| 黄山市| 夏河县| 镇江市| 买车| 竹山县| 荆州市| 英超| 晋城| 柳河县| 贵定县| 板桥市| 昌吉市| 如皋市| 五原县| 哈尔滨市| 临朐县| 安溪县| 齐齐哈尔市| 武乡县| 温宿县| 织金县| 建宁县| 沈阳市| 二连浩特市| 九江市| 依安县| 斗六市| 那坡县| 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