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

“運河?”朱厚煌好像一下子驚醒了一般。

作爲貫通中國南北的大運河,在現代徹底沒落了。但是在明代的時候,運河卻是一等一的要地,如果說長江以北最爲繁華的地方是什麼地方?根本就不用說,除卻京師之外,一定是運河沿岸。

當初朱厚煌從北京南下,就一路走馬觀花的觀察過運河沿岸。

朱厚煌立即下令道:“調船從沿海河逆流而上。並傳令東雍,再派兩個營北上。”

一時間朱厚煌覺得能從東雍抽調的機動兵力,也不過是三個營,一萬六七人馬而已。再多東雍的很多地方都不好控制了。

朱厚煌經營東雍三年,也不過將東雍一地經營出熟地而已,而在呂宋,古晉,峴港,星城,馬六甲等地,如果沒有重兵駐紮,轉瞬之間,恐怕就不爲朱厚煌所有了。

所以即便想從這些地方調兵,也需要從長計議。不是說調就能調的。

朱厚煌對自己實力有很明確的估計,等這邊安排妥當,抽調出兵力的時候,恐怕京畿一帶,也已經塵埃落定了。

就在朱厚煌在這裡調兵遣將的時候。準備沿著運河北上,水陸夾擊的時候。楊慎遠遠的看著天津衛城,愣愣的不說話。

左右說道:“少爺,快回去向老爺覆命吧。”

楊慎沉吟了良久,最後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說道:“不,我不回去了,你們快馬加鞭,回去,將這裡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稟報給父親。”

“少爺您準備做什麼?”跟著楊慎身邊的親信都是,楊家的老人看著楊慎長大,對楊慎關心備至。

楊慎說道:“我要回去,去拜見雍王殿下。”

“什麼?少爺萬萬不可,一旦少爺出了什麼閃失,老奴怎麼向老爺交代?”

“我意已決,無須多言,將我的話,原原本本的告訴父親,父親自然知道我的意思。”楊慎說道。

楊慎的意思是什麼?根本就是想與朱厚煌談條件,讓朱厚煌退兵。

不是,楊慎示弱。而是楊慎知道現在是北京政權,是楊廷和最虛弱的時候。

正德當皇帝雖然不大正經,但是有一點卻沒有做錯,就是天下兵馬大權,全部在正德的手裡面,無論是京營,還是邊軍,正德的話遠遠被內閣大佬的話,要管用的多。

楊廷和大肆清洗正德的親信,嚴重的影響了京營的戰鬥力,即便如此,楊廷和對京營的忠誠,也不是多相信,更不要說邊軍這些外軍了。

再者自從何進這笨蛋,在爭權奪利之時,貿貿然引外兵入京。大家都吸取了教訓,不會擅自召喚外軍入京畿的。

楊慎也很擔心,這些外軍在京師城下土人譁變,那就不好玩了。

所以楊慎估計,京師最近,也就是楊廷和沒有完成對京師整合之前,是沒有能力出戰的,因爲將軍隊控制在營地是一回事,如軍隊出戰又是另一回事了。

楊廷和絕對不敢冒著軍隊譁變的風險派人出戰。當然守城也是沒有問題的。只是京師是大明的首都。

這裡有什麼消息,不需要一時半刻。就能哄傳天下。如果楊廷和鬧出新皇剛剛登基,就被軍隊打到了北京城下,縱然無法攻破城池。也是狠狠的給楊廷和兩巴掌,嚴重影響楊廷和的政治威望。

所以楊慎還是思量良久,勸說朱厚煌退兵爲上。

楊慎如此做,並不是沒有把握的,畢竟楊慎對朱厚煌性格,已經對東雍實力的把握,還是比較準的。

“報殿下,有人自稱楊慎求見。”

“楊慎?”朱厚煌重複道。只覺得一股火氣沖天而起,說道:“他還敢來見孤?帶上來。”

“是。”兩名侍衛聽朱厚煌的語氣不好,自然而然的改變了對楊慎的態度。

不一會兒,楊慎就被重重的推倒在堂下。

楊慎擡頭看見朱厚煌,說道:“雍王殿下,這就是對待故人的態度嗎?”

朱厚煌冷冷的說道:“眼前只有仇人,沒有故人。”

皇位失之交臂,朱厚煌故人惱怒且悔恨,但是對楊慎並沒有多少抱怨之意,既然撕破臉了,就是各爲其主。即便楊慎想殺他,朱厚煌也沒有什麼好抱怨了。

就如當初袁紹與曹操是發小,但是最後刀兵相見,心中恐怕也沒有多少怨恨。以爲政爭本就是如此,不過有一件事情,讓朱厚煌久久不能釋懷。

那就是正德之死。

正德對楊廷和如何?朱厚煌明白的很,固然說不上言聽計從,但卻稱得上知遇之恩。只是楊廷和是怎麼回報他的。

在正德屍骨未寒的時候,摧毀了正德所有的心血。楊廷和一人對大明軍事力量的打擊,勝過是個達延汗加起來。

楊廷和所做所爲傳到朱厚煌的耳朵裡面,朱厚煌清晰的判斷出來,作爲一股軍事力量,京營可以從大明武裝序列之中除名了。

可能最近一兩年,還有一些戰鬥力,但是隨著跟著正德這一批老兵漸漸老去,京營絕對連戰鬥的勇氣都沒有了。

失去了京營,大明統治天下就是失去了重要一環。導致一系列變化,比如後世地方坐大,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如果這還只是讓朱厚煌感到怨恨,但是另一件失去,讓朱厚煌更無法原諒楊氏父子,那就是正德到底是怎麼死的。

楊廷和昭告天下的病死的說法,根本不爲朱厚煌所信服。不僅僅是朱厚煌,還有很多人都覺得正德的死太正常,就絕對不正常。腦補出很多的情節,傳的滿天飛,朱厚煌也是將信將疑的。

楊慎說道:“好,那麼下官就一使者的身份拜見殿下,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就是殿下的待客之道嗎?”

朱厚煌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坐下吧。有什麼話快說?”

楊慎起身彈了彈身上的灰塵,在朱厚煌的下首坐下來。說道:“下官先恭喜,殿下攻克天津衛,旗開得勝。”

朱厚煌說道:“廢話少說。說正題。”

楊慎說道:“殿下離開京師已經有十數日了,算算時間興王已經在數日之前,登基爲帝,改號嘉靖了,卻不知道殿下知道不知道?”

朱厚煌冷哼一聲說道:“知道。”

改元這樣的大事,朱厚煌又豈能不知道嗎?

楊慎說道:“新皇已經已經祭祀了祖宗神靈,君臣名分已定,殿下何必做無謂的掙扎了。還是撤軍回東雍去吧。”

按照大明的規矩,如今的興王朱厚熜,不,嘉靖皇帝,就已經是大明的合法君主了。君臣名分一定,再想改變就千難萬難了。

當然了朱厚煌如今要有當初朱棣的實力,也不在乎這個直接進攻便是了。可惜朱厚煌現在沒有這個實力。

有多少實力,吃多大的肉,朱厚煌清醒的很。如果不是如此,朱厚煌在楊慎一見面的時候,就會給楊慎一個大大的下馬威。

正因爲朱厚煌清醒的認識到直接的侷限,所以才留下楊慎。他需要一個可以與楊廷和溝通一下。如果不能在大明狠狠的敲上一筆,怎麼面對今後的艱苦奮鬥。

朱厚煌冷哼一聲,說道:“成王敗寇,有什麼了不起了的,孤只需攻下京師,他們怎麼登基的孤也能再來一次。”

楊慎說道:“成祖修北京城用了三十多年,還沒有完全的完善,城牆堅硬無比,即便是東雍的火炮,也打不穿。可謂磐石之固,下官只問殿下,有幾分把握攻克北京城?”

“這---”朱厚煌一時間語塞。

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三十章 宣府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十章 長史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九百章 影響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四百章 善後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
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三十章 宣府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十章 長史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九百章 影響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四百章 善後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康县| 桑植县| 合作市| 开远市| 百色市| 昌宁县| 寿阳县| 县级市| 闽侯县| 察隅县| 新余市| 阳春市| 久治县| 木兰县| 获嘉县| 仁怀市| 九龙城区| 岱山县| 永德县| 那曲县| 永城市| 阆中市| 昭通市| 钟山县| 定陶县| 吉安市| 金堂县| 靖西县| 庄河市| 兰坪| 论坛| 伊通| 左云县| 东乌| 尼木县| 大理市| 浦北县| 于都县| 深水埗区| 宁乡县|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