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

雙方決戰的地點,就在一片荒蕪的農田之上。

大片大片的地面上種植著水稻,在無數只腳的踐踏之下,這裡變成了一片泥濘,大大小小的水坑,一腳踩下去,必定是一腳泥濘。

說實在的。

這裡並不適合作戰。

但是這一帶糟糕的基礎建設,讓這樣的地形是常態,即便是躲也是躲不開,因爲大部分地面都是這樣,選無可選。

無數只腳踩在地面之上,立即顯示出不同來,有鞋穿的,是張翰所部,光著腳的,一層層泥巴在腳上塗出一雙泥鞋的是被徵召的部落兵。

張翰看著自己這邊的陣勢,腦門就一些生疼。

怎麼說啊,除卻他的部下之外,根本沒有一點陣型可言。似乎無數人圍在一起等著打羣架。要不知道張翰將各個部落的首領,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否則他都不知道該怎麼控制這些亂七八糟的,不能稱爲軍隊的人羣了。

不過,張翰看了看對面,忽然覺得心情好多了。

這個世界是一個比爛的世界,有時候你不必比別人好,你只要不比別人爛就可以了。

現在張翰看得出來,對面的人要比他爛。

他這邊最少還他這數千士卒的底子,看上去像一回事。但是對面,每一個人看上去都彪悍異常,但是總體來說,根本是一盤散沙,雖然看上去人非常多,但是人多有什麼用處嗎?在戰場上視線有限的情況下,做不好靈活的調度,人多未必有人少好。

張翰一回揮手,大步向前,深一腳淺一腳,向前緩緩的走去。他壓制著速度,他後面的部下緊跟在他身後,緩緩的向前挪移。但是對面卻不像張翰這麼沉得住氣。

不知道誰高聲大喊一聲:“殺。”

對面的士卒瘋了一樣衝過來。

張翰冷哼一聲,不慌不忙的繼續前進。這樣泥濘的土地之上,即便跑得快,也是無用的。地上的泥濘會阻礙前進的速度。

張翰暗自估計距離,知道在二十步之內,才大喊一句:“殺。”

張翰還沒有怎麼動,張翰身後的士卒就已經將張翰給團團包圍住了。

張翰麾下的士卒雖然不是正規軍,甚至士卒的籍貫多在古晉,不算是能征善戰之輩,不過這支軍隊的訓練,卻是從雍軍之中抽調了不少人手,所以這軍隊之中,有強烈的雍軍風格。即便是在泥地之中,不好完成戰陣配合,但是他們還努力保持著一條陣型。

長槍刀盾互相配合,雖然稱不上天衣無縫,但是也像模像樣。哪裡像對面,簡直就是野人一般。

雙方一交手,就顯露出明顯的不同。

不過片刻僵持之後,張翰所部好像一把尖刀一樣,刺穿了對面的戰陣。將對手逼著步步後退。

臨陣撤軍,在雍軍都是很難完成的科目,更不要說對面幾乎沒有隊形的亂戰了,前面的人被逼著往後退,後面的拼命往進衝,甚至出現了後面的人硬生生將前面的人給擠上槍尖。

一個人勇氣可以無限,有人寧死不屈,但是一支軍隊的勇氣卻不可能無限,人是從衆動物,一旦一點崩潰,剩下的結局,簡直是不可逆轉了。

張翰所部步步緊逼之下,不知道誰先逃走,瞬間演變成一場大崩潰。

不過,這一場大勝,張翰所能做的,也不過是擊潰而已。

張翰的部下太少了一點,張翰甚至不敢將自己的部下分開使用,否則陷入敵人的包圍之中,恐怕就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至於迫於壓力投靠他的部落兵,搖旗吶喊還可以,指望他們拼命是不大可能的。

五千人,僅僅五千人,要全面佔據柔佛一帶,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不過,張翰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他將戰場推進在柔佛,而不是將戰場擺在星城。而且收納了不少部落,他以一支偏師完成了對滿刺加的牽制。

“哼。”滿刺加國王看著手中的信,生氣之極。好一陣才平息下來。

他手中的正是柔佛方面的求援信。

一場大敗,張翰並沒有佔據多大的地方,但卻將這些部落兵給打怕了。他們紛紛向滿刺加國王求援。

但是此刻他哪裡有兵力支援他們,除非從這裡撤兵。

滿刺加國王擡起頭來,看著見過的城垣,不由都在皺起眉頭來,心中暗道:“我是不是該撤退了。”

馬六甲城以佛郎機人的法摩沙城爲中心,外圍一圈都是汪直主修建的圍城,佛郎機人離開之後,汪直就修繕了外城,成爲外城牆。馬六甲城就成爲有內外兩道城垣的城池。不過,總體來說,馬六甲城佔地面積並不是多大的。

內城,也就是法摩沙城,就是城主府。現在的東雍一切政府官員府邸都在城主府之中,甚至將裡面的修道院給猜了,爲朱厚煌建造一處行宮。上有高塔,可以眺望整個馬六甲城,在戰事,也是馬六甲城的指揮處。

外城就是軍營倉庫,還有一些漢民的宅院。

本來以汪直的打算,是不允許百姓進城的,但是大明是一個人情社會,誰也少不了外面有人情債。而城中也的確有地方,也就默許了,不過這些住宅區看管的非常嚴格。這就造成了能住進城中,在馬六甲成爲身份的象徵。

不過這並不是馬六甲城的全部。

馬六甲城外還有大面積的港區。從港口碼頭,到各級商棧,密密麻麻的佈滿了整個港區,這纔是整個馬六甲最爲繁華的地方,整個南洋的貿易中心,乃至佛郎機人的貨物也在在這裡找到,他們似乎對之前那一場戰爭什麼也沒有提。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不過現在看來,這裡的繁華成爲黃粱一夢了。

大片大片的港區就成爲了劫灰,滿刺加的進攻非常突然,當時有不知道多少人潛伏在港區之中,因爲港區是沒有城牆的,所以外人潛入非常容易。無數人潛入港區之中,裡應外合瞬間發動,如此一來,幾乎轉眼之間,港區就已經換了人掌管。

也幸好,汪直反應的快,及時關閉了城門,否則滿刺加人的突然襲擊,就不會這樣輕輕鬆鬆的收場。

不過,汪直也沒有辦法,只能採取守勢,無他,是因爲人手不夠。

馬六甲城雖然不大,但是也不是五千人能將城牆包圓的。所以汪直只能徵召民夫,還好這些民夫大多都是漢人,讓汪直多一點信心。

不過,就在汪直徵召百姓的時候,城外也沒有閒的,他們發動了進攻。

無數人居然扛著竹梯一個個想蟻附登城。

這樣的手段,也太小看汪直的能力了。汪直立即給他一個教訓。無數大大小小的震天雷從城頭上扔下來,城下的士卒幾乎爲之一空。巨大的爆炸之聲,恨不得將城牆給炸了。滿刺加國王不得不下令停止進攻。即便是滿刺加國王並不在乎死多少人。但必須在意,整個軍隊是否譁變。

見識過攻城巨大的傷亡,滿刺加國王也用出幾乎同樣的辦法,驅逐百姓進攻馬六甲,滿刺加軍隊只留在後面壓陣。

不過這些不合格的士兵,只能帶來更大的傷亡,大量的民夫死亡,讓城頭下堆積了大量的屍體,也衍生出太多了慘劇了。要知道這些民夫從什麼地方來的,就是從馬六甲城港區那邊過來的。在之前,城內城外,幾乎都是一個樣的,住在城堡之中,不過拉了人心的手段而已。

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三章 侍衛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十章 長史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八十章 先鋒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九百章 影響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
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三章 侍衛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十章 長史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八十章 先鋒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九百章 影響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宁县| 萝北县| 永仁县| 崇礼县| 龙井市| 朝阳市| 紫阳县| 松滋市| 乌拉特后旗| 哈密市| 荆门市| 平湖市| 银川市| 揭东县| 阿克| 宁远县| 玉田县| 安顺市| 平陆县| 宜兴市| 北海市| 大兴区| 土默特右旗| 嘉黎县| 唐河县| 弥渡县| 垫江县| 长宁县| 波密县| 石棉县| 张家界市| 神木县| 屏东市| 宁陕县| 涟源市| 磐石市| 普兰店市| 娱乐| 萨嘎县| 平凉市| 封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