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

“細菌、真菌、病毒.細胞核、細胞壁。”

當姜星火解答完畢時,孔希路彷彿走進了新世界的大門,正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不可自拔??紫B返难劬﹂W爍著光芒,那是崇敬和激動並存的色彩,雖然眼前這個男人此刻外表的樣子也僅有二十多歲,但對於半截身子入土的孔希路來說,他已經完全相信了傳說中的謫仙傳聞。

這個世界,真的有仙人!

畢竟,孔希路作爲這個世界上最富有天資的那一小撮人之一,從小受到家族的全力培養,有名師教導,有無數的典藏書籍可供閱讀,如此數十年,站到了人間之巔,而他在經義方面卻猶自敗給了姜星火一招。

孔希路確信,這個世界上不存在能二十來歲就達到這種地步的人,就算是那個曹端,也還差得遠,更何況,他已經大略瞭解了辯經擂臺賽的過程.姜星火不僅深精理學,而且繼承發揚了實學,更重要的是,還在心學開闢了一片天地。

南宋三大學派集於一身,如此可謂是一代儒宗,幾近聖人。

然而這也就罷了,姜星火卻還有商鞅、王安石之才,能夠在廟堂上縱橫捭闔,推動整個大明前進。

更重要的是,姜星火除了學問、政治,竟然還對體物之道有著完整而真切的見解!

你告訴我,數千年來,這種人能有幾個?就算是有,有沒有二十歲出頭就能有這種驚世駭俗之能力的?

如果這還不是謫仙人,什麼叫做謫仙人?

姜星火走了,但孔希路仍然沒能從剛纔那種震撼與狂熱中清醒過來。

在他看來,姜星火傳授給他的知識,簡直就像是神蹟!

孔希路認爲,順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將會創造出許多難以置信的技術,這條體物之路,不僅能向上追溯萬物的起源,而且向下能夠了解到人體的奧秘,甚至可以說,在某些程度上,已經觸摸到了“道”的邊緣!

“如果這條道路能成功的話”

這種想法一旦萌芽後,便再也無法抑制,孔希路激動得身軀都有些顫抖。

既然大蒜素的秘密可以被解釋,那麼同樣,姜星火所說的青黴素,應該一樣能夠解釋,這些藥物的問世,不知道能夠拯救多少生命。

當然,對於孔希路來說,救人不救人這都是附帶的,重要的是,這條路,將完全解析生命的秘密。

不光是大蒜素這樣的東西能被他實現,在姜星火口中,還有許許多多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生物技術也同樣令他驚訝,而且更加讓他感覺興奮的是,對方還有很多沒有時間完成的研究,承諾交給他來進行!

孔希路相信,只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自己將會搞明白這一切,雖然上了年紀,但孔希路從不懷疑自己的智慧。

“孔公,接下來打算做什麼?”紀綱走過來問道。

“我準備繼續研究。”孔希路終於從難以遏制的暢想中回過了神,回答道。

“還需要白酒嗎?”

紀綱有些忌憚地看向孔希路,他搞不明白這個衍聖公之後爲什麼會這麼能喝,甚至比他還能喝!

事實上,姜星火不知道的是,那天他讓王斌轉達的命令,本來是明確無誤的,但紀綱帶著人拿著蒸餾器和大蒜、白酒等物品去找孔希路,結果孔希路提議“喝一杯”,兩人開始喝,喝到了最後紀綱直接醉了過去,醒來已經全然不記得還有口述轉達的部分了.

孔希路舔了舔嘴角。

“再來兩缸。”

——————

太祖忌日這一天,毫無疑問是大明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時刻,但與現在大多數官員認知所不同的是,重要的並不是上午的哭陵事件,甚至下午的奉天殿廷辯重要性都要排在其次,真正最爲要緊的,乃是在晚上於五軍都督府召開的作戰會議。

跟那些繁雜的政務相比,朱棣更爲鐘意戰爭,尤其是對外征服。

奉天靖難那是被逼無奈,開疆擴土重現漢唐雄風纔是帝王該做的事情。

五軍都督府,四位國公,幾十位侯伯齊至。

朱棣頂盔摜甲,腰扶寶刀,上來就給徵安南定了性。

“安南陳氏,乃太祖高皇帝所列不徵之國,世受大明天恩,如今胡(黎)氏父子篡國,蕞爾小丑罪惡滔天,猶敢潛伏奸謀,派細作來我大明窺探情報,其肆毒如此,朕推誠容納乃爲所欺,此而不誅,兵則奚用?”

這便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意思了,同樣身著戎裝的曹國公李景隆率先低頭拱手請命:

“逆賊罪大,天地不容,臣等請伏天威,一舉殄滅之!”

衆將隨後應和道:“願效忠陛下,平叛逆,誅不臣!”

將軍們的嗓門大,五軍都督府內一時驚起無數飛鳥。

朱棣對此非常滿意,很有精神。

隨後他看向成國公朱能,問道:“今命爾等將兵討之,爾等由廣西入安南境內,西平侯沐晟由雲南入安南境內,分爲東西兩路大軍,爾度用師幾何?”

“咳咳咳”

朱能捂著嘴巴咳嗽了片刻,朱棣也不惱,安靜地等這位心腹愛將咳嗽完。

片刻後,朱能的眼神有些歉意,旋即正色道:“臣聞仁不可爲衆也,蓋仁義之師天下無敵,陛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臣等奉揚天威,當一鼓掃滅,而師之多寡,惟上所命?!?

事實上,帶兵打仗是東西路軍主帥朱能、沐晟的事,但計劃調度各路人馬,卻是朱棣作爲統帥的事情,朱能當然不會跟皇帝搶活幹。

更何況,五軍都督府也輪不到他來做決策,畢竟從名義和排位上,他上邊還有淇國公丘福與曹國公李景隆呢。

朱棣點點頭,拿著指揮棒對著地圖上的雲南,緩緩口述道。

“擬旨,敕鎮守雲南西平侯沐晨曰:今興師南伐,敕雲南、貴州、四川等都司,選馬步軍卒七萬,俱隸西平侯沐晟,就雲南操練聽徵。並敕蜀王,於成都三護衛選卒五千,聽爾調遣,大軍合用糧儲須預爲會計,從便規劃,輸運不可後期.另賜晟白金五百兩?!?

旁邊隨駕的金幼孜從容記下,這便是對西路軍規模的確定了,一共是西南三個都司兵再加上蜀王五千護衛,共計七萬五千兵馬。

西路軍從雲南入安南,地形險要,道路難行,而且正是因爲幾乎只有一條道路(即現在的紅河州-老街?。栽]定會遭遇安南方面的重兵把守,而朱棣想要削藩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西路軍屬於三省都司兵+土司兵+蜀王護衛+沐傢俬兵的集合體,死了哪個朱棣都不心疼。

衆將自無異議,隨後朱棣又把指揮棒向東移動,安排起了東路軍的規劃。

“敕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湖廣都指揮使司,調軍八萬。另,福建、浙江屬衛仍精選壯韃軍(明初遺留),令韃官統領,俱赴廣西聽徵?!?

“敕長江南北之滁、壽、泗、揚、徐、廬、宣等二十衛,精選馬步軍一萬,往廣西聽徵安南?!?

“山東都指揮使司,前命將青州二護衛及儀衛司軍校分調各衛,今可精選三千名,遣官統領赴京,隨總兵官南征?!?

等等!

衆將越聽越不對勁,他們不敢看朱棣,但是把目光紛紛投向了幾位國公。

但是不管是作爲東路軍主帥的成國公朱能,還是理論地位最高的曹國公李景隆,都一副茫然的樣子,誰都不知道皇帝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忽然就更改了之前的計劃?

朱棣似乎沒有察覺到空氣中異樣的氛圍,繼續說道:

“命廣西總兵官、都督同知韓觀,於廣西各土官衙門選土軍三萬,於太平府聽徵,仍令觀等詢察安南賊中動靜以聞?!?

“此外,給韓觀口諭。”

“廣西總兵官、都督同知韓觀,今大軍征討胡(黎)賊,合用糧餉,已敕戶部先撥二十萬石,命大理寺卿陳洽押運並赴廣西計議軍事,及至,爾等即與廣西都司布政司規劃,調發軍民,運赴順便去處貯之,俟大軍至,順帶前去,餘令土兵隨軍攢運?!?

後面的命令是極爲正常的,而且是馬後炮式的廢話,因爲早在決定對安南動手之前,五軍都督府就已經給廣西總兵官韓觀下令,令其籌備兵馬、糧餉、情報等事宜了,而十幾萬、二十幾萬軍隊聚齊在廣西太平府作爲出發地,自然要給糧草輜重做好保證,畢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

但衆將疑惑的是,南京附近的軍隊呢?!

要知道,在朱棣剛纔的命令裡,不算韓觀負責的廣西,整個南國可都被調動了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湖廣,除此以外,長江南北的二十個衛也被抽調了,甚至還從山東調了兵當做朱能的直屬部隊,但唯獨南京附近的二十三萬燕軍主力紋絲未動!

他們當然也看出了事情的不對勁,但將軍們雖然粗魯,但不代表憨直,在場的哪個都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去率先點破。

這時候卻是老將淇國公丘福打破了短暫的沉默。

“陛下,臣有個問題……”

“講?!?

“南京附近的二十三萬兵馬,一點都不動嗎?”

“不動?!?

朱棣搖了搖頭,對衆將宣佈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甘肅急報,有亦力把裡商人帶回一條消息,帖木兒汗國在安卡拉擊敗了奧斯曼帝國,俘虜了其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後,有意整軍向東進攻我大明,在商人離開前,撒馬爾罕已經開始向汗國範圍內的土綿(萬戶)們發起了徵召命令?!?

朱棣的語氣很平穩,聽不出什麼沉重感。

“帖木兒汗國若傾國來徵,連同僕從軍、輔兵、牧民,恐有五六十萬衆,兵鋒不遜昔日全盛之蒙古。而北元剛剛覆滅,帖木兒若至,韃靼、瓦剌定會舉兵響應與其匯合,到時百萬控弦之士南下牧馬,大明則危矣而安南不過小國,地方都司兵馬匯聚,亦足以滅其國,所以朕不準備動南京附近這二十三萬主力精銳,打算將其作爲總預備隊。”

這句話讓很多武將感到驚訝,因爲在他們心裡,只覺得帖木兒應該跟北元一樣,這些異族同樣不是大明的對手,可是聽朱棣的語氣,竟然隱約有種忌憚的意味。

全盛的蒙古人,到底是如何橫掃天下的,將軍們當然清楚。

而朱棣對帖木兒如此高的評價,想來也是有緣由的,至於所謂的奧斯曼帝國到底戰力幾何,他們卻並不清楚。

就在氛圍變得很緊張的時候,朱棣話鋒一轉。

“不過倒也不必太過擔憂,帖木兒縱然聚兵,彼之軍馬甚衆,又要跋涉數千裡之遙,途中多是荒漠戈壁,何其難也?便是行軍,一年也難以走完,大明最少還有一兩年的時間進行準備,所以並不耽誤徵安南,徵安南有徵安南的作用,大明也不是要徹底佔領整個安南,不會牽扯太多精力。”

聽人勸,吃飽飯,姜星火給朱棣的建議就是肢解安南取其精華,自然參考了前世的歷史上,大明深陷安南泥潭十幾年,拖累無數兵馬軍費的情況。

事實上,安南這地方就邪性,如果歷史沒有姜星火的干擾,日本人、法國人、美國人,都會在這裡栽大跟頭。

所以把北面漢化程度高的紅河三角洲拿到手就好了,其他全是叢林的土地,真的沒必要佔了給自己找麻煩。

當然了,朱棣收到的消息也不是假的,按照正常的歷史線來說,這時候帖木兒那個老瘸子確實在得知大明發生了內戰後,就準備對大明動手了,他也確實做了精心謀劃,在去年(1402年),剛剛擊敗奧斯曼帝國返回撒馬爾罕不久後,帖木兒就在撒馬爾罕召開了忽裡勒臺(蒙古的諸王大會,又作“忽鄰勒塔”或“忽裡臺”,蒙古語會議的意思,最初是部落和各部聯盟的議事會,用於推舉首領決定征戰,後演變成大朝會),商討遠征大明之事。

管中窺豹,實際上帖木兒雖然用了蘇丹的稱號,但帖木兒在種種施政舉措和政治制度上,還是極力維護成吉思汗一系的正統性,以察合臺汗國繼承者的面目示人,包括娶成吉思汗系公主爲妻;努力撮合子孫與蒙古部落首領女兒的婚事;在頒發的敕令中籤上察合臺系後裔的名字;在發行的鑄幣上銘刻著察合臺系汗王的名字;帖木兒汗國士兵按蒙古人的習慣留著辮子等等。

帖木兒既然自命爲成吉思汗的繼承者,那麼對於大明自然也早有野心,他派遣了不少間諜,命人做了詳盡的軍用堪輿圖,包括亦力把裡到甘肅的重要水源地、城池關隘等等。

而且帖木兒並非帶著五十萬大軍一股腦莽上來A,而是參考了察合臺汗國留下的大量關於華夏的典籍、圖書、筆記後,計劃先率二十萬精銳東征,先打下甘肅和陝西、寧夏,據守潼關,然後留下部分士兵沿途屯田,此後再從中亞逐年調遣援兵。

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現,最起碼帖木兒是立於不敗之地的。

而此時的歷史線走到了永樂元年(1403年),帖木兒已經開始了總動員,他將用一年時間徵集二十萬步兵和二十五萬騎兵的龐大部隊,然後命其孫哈里勒率領前鋒部隊從塔什干出發,在永樂三年(1405年)正月翻越天山,正月六日推進到伊犁河畔。

然後帖木兒患瘧疾噶了。

是的,歷史就是這麼巧合,就是這麼搞笑,世界第一強國和世界第二強國的巔峰對決,在一觸即發的時候以這種荒誕的形式收場了。

而這一切,朱棣並沒有告訴姜星火,他不希望姜星火插手軍事上的事情,打算讓姜星火專注於變法。

如果他早點告訴姜星火,那麼姜星火一定會給一個讓他安心的答案。

當然了,由於姜星火這個穿越者的到來,歷史的軌跡是否跟原來完全一致,恐怕姜星火也不敢保證。

但無論如何,朱棣的謹慎都是有道理的,畢竟之前他收到的消息是隻是流言,而如今是帖木兒是真的要動手進攻大明瞭,既然打安南不需要殺雞用牛刀,那就得把最鋒利的刀,留在自己手邊。

見衆將沉默不語。

朱棣沉聲喝問:“怎麼,你們怕了嗎?”

衆將大多都是靖難四年,跟著朱棣槍林箭雨裡廝殺過來的,哪能受得了這般激將?

當即便有一名身材魁梧高壯的伯爵站出來道:“陛下何必如此說來!末將等雖然不及那古之關張,無萬人敵之能,但也絕非貪生怕死之輩!”

“陛下一句話,臣百死不辭!”

“臣等誓死追隨陛下,粉身碎骨絕無怨言!”

其他諸將聽他如此講話,紛紛附和起來,顯然並無怯戰之意,朱棣欣慰地點了點頭,又看向衆將中,年紀最長之人:“淇國公,你以爲呢?”

老將丘福捋須而笑:“陛下,臣認爲,那帖木兒只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區區烏合之衆,就算加上瓦剌、韃靼,咱們要平定,亦是易如反掌!屆時老臣請掛帥西征,禦敵於國門之外!”

朱棣大笑起來,拍了拍丘福的肩甲上的吞金獸。

“若是帖木兒傾國而來,寇可往,朕亦可往!朕將親赴邊關坐鎮?!?

朱棣突然說出要親征,令在場衆將全部震動不已。

奉天靖難的燕王可以親冒矢石,因爲建文帝要他死,但既然登基成爲永樂帝了,親自帶兵打仗這種事,那就大可不必了吧?戰場之上刀槍無眼,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這大明怎麼辦?

要真是朱棣噶了,親近文臣士大夫的大皇子繼位,那他們這羣勳貴武臣的日子可就沒現在風光了啊!

曹國公李景隆甲冑在身,只能單膝跪倒在地表忠心,連聲勸諫道:“陛下三思??!”

對於曹國公的識趣,朱棣很滿意。

“這只是最壞的情況?!?

說到這裡,朱棣停頓了一下。

“朕已派出諜子秘密潛往亦力把裡,伺機尋找帖木兒軍隊的蹤跡,只待時機成熟我大明即刻揮師向西討伐,決不會坐等帖木兒上門,屆時大明兵鋒所指,帖木兒必退!”

衆將聞言,不禁鬆了口氣。

原本還覺得皇帝可能上頭了,現在想來,皇帝考慮周詳,倒也無需擔心,只是給他們表個態度,激勵他們而已。

但真的是這樣嗎?

解釋了關於爲什麼徵安南不動用燕軍主力的原因後,朱棣繼續剛纔徵安南的軍議話題。

而這次,在調配兵馬和糧草後,開始了點將。

“命成國公朱能佩徵夷將軍印,充總兵官,東路軍主帥?!?

“命西平侯沐晟佩徵夷副將軍印,爲左副將軍,西路軍主帥。”

“命新城侯張輔爲右副將軍,雲陽伯陳旭爲右參將,兩位侯伯協助成國公主持東路軍軍務。豐城侯李彬爲左參將,協助西平侯沐晟主持西路軍軍務?!?

“命都指揮同知程寬、指揮事朱貴等爲神機將軍;都指揮同知毛八丹、朱廣及指揮事王恕等爲遊擊將軍;都指揮同知魯麟、都指揮事王玉、指揮使高鵬等爲橫海將軍;都督事呂毅、都指揮使朱英、都指揮同知江浩、都指揮金事方政等爲鷹揚將軍;都督僉事朱榮、都指揮同知金銘、都指揮事吳旺、指揮同知劉塔山等爲驃騎將軍?!?

這裡的各種將軍號,只是爲了激勵將軍們發放的榮譽稱號,跟漢代的那種雜號將軍還不太一樣,不然最高等級一列的驃騎將軍也不會發給僉事、同知這個級別的武將了。

“陛下,末將請戰,願隨成國公一同前往安南,剿滅那些叛逆!”

“卑職也要請戰,還望陛下恩準!”

朱棣的話音落下不久,就傳來陣陣請戰之聲。

徵安南是滅國之戰,也是靖難結束後第一份大軍功,自然人人都想參與,這份名單實現也有風聲透漏出來,但即便自己沒被選上,關乎到自己的利益,這時候也得努力爭取一把,萬一呢?反正有棗沒棗,先打一桿子再說。

朱棣目光掃視衆將,片刻後,現場鴉雀無聲。

“不在名單上的人,各司其職?!?

隨後,朱棣拍了拍朱能的肩膀。

“雖然南征安南應該不會遇到太多阻礙,不過要記住,蒼鷹搏兔亦用全力!此次任務,務求圓滿,幫助陳天平復國,不許放跑胡氏父子?!?

“臣定不辱使命!”

——————

五月十一,天色漸亮,遠處的朝陽如血灑滿大地,映紅了半邊天空。

成國公府上,朱能已經一晚上沒睡了。

“咳咳咳咳咳!”

“吱呀~”

房門被推開了,朱能站在軍用堪輿圖前沒有回頭,捂著嘴巴低聲怒斥道:“誰讓伱進來的?”

然而進門的人卻沒說話,這不像是僕人的行爲舉止,朱能警覺地回過頭,手已經摸上了肋下的短刀,怕有人刺殺自己。

然而回過頭,卻見是自己的兒子朱勇端著一碗粥走了進來。

“爹,您昨天晚上沒吃東西吧?這是我娘給您熬的粥,快趁熱喝?!?

看到兒子的身影后,朱能臉上的陰沉緩和了許多,但他還是皺眉訓斥:“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這個房間不讓你進來,怎麼就不聽呢?”

“爹,我知道錯啦,我這不是心疼您嘛?!?

朱勇嘿嘿笑著將粥送到了朱能跟前,朱能瞪了眼兒子,但終究還是接過了那碗粥。

雖然只是一碗普通的白米粥,裡面連肉絲都沒加,卻也令他感動不已,他伸出一隻手想把粥放在桌子旁,然而卻突然間抑制不住地咳嗽了起來,差點把粥灑在地上,只好加上了另一隻手。

“爹,您沒事吧?”

朱勇趕緊給朱能拍了拍後背順氣,但似乎沒起到太大的效果。

朱能搖了搖頭將碗放到桌子上,又問道:“對了,今天什麼日子?”

“今天是五月十一啊!”朱勇疑惑地答道。

五月初十是太祖忌日,昨天發生了哭陵、廷辯、軍議,這麼多大事,怎麼爹好像轉頭就忘了?

“咳咳咳咳.”

朱能劇烈的咳嗽著,聲音有些沙啞,胸口更是疼得厲害,就像是要撕裂開來似的。

朱能心中苦笑,他可是馬背上拼殺出來的國公,一向身強體壯,何時竟落到了這步田地,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啊!

但不管怎樣,現在最緊急的問題卻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另一件事。

朱能強忍住肺部被貓撓一樣的刺痛轉過身看向門外,只見太陽已升起來了,今日,應該會是個好天氣,適合出行。

“最遠的部隊在山東,最少三千人,集結到廣西需要多少時日?”朱能考校著兒子。

朱勇大略推算了一下:“八十五日?!?

“不錯!”

朱能點點頭,說道:“今天是五月十一日,也就是說,至少要八九月份,從長江南北抽調的二十個衛的軍隊才能匯聚到廣西,而湖廣、福建等地的軍隊要快一點,七月份就能趕到.進攻安南,就是十月份,知道爲什麼要選這個時間點嗎?”

朱勇那句“秋高馬肥”脫口欲出,但轉念一想,又說道:“十月份天氣涼快,安南的瘴氣和溼熱的環境,對大明的軍隊就沒有那麼多的影響了?”

“你小子倒是不笨。”

朱能說道:“我軍主力皆是北方士卒,到了江淮一帶就已經有些不耐酷暑了,再往南去,戰力定然銳減,陛下不動主力,而是以南方都司和衛所爲主,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父親大人,您的身體”朱勇看著朱能,實在是有些擔心。

朱能擺了擺手,示意並無大礙。

面對倔強的老父親,朱勇並不能再說什麼了,不然真要挨鞭子抽了,要是挨鞭子父親能聽自己的也行,關鍵是捱了也白挨,照樣不聽?。?

“父親,這是?”朱勇的注意力,轉向了白粥旁邊的堪輿圖上。

朱能本能地想要呵斥,但旋即似乎想起了什麼,神色又有些黯然,開口道:“安南的堪輿圖,你看看吧,能看出什麼門道嗎?”

堪輿圖上面已經被朱能用紅墨和藍墨畫了各種各樣的標誌,朱勇在軍校進修了一陣子,當然能看懂。

“富良江!”朱勇脫口而出。

富良江,也就是後世的紅河。

在這裡,宋朝與安南,曾經發生過著名的“富良江之戰”。

當時安南引以爲傲的象兵被宋軍的神臂弩射的大敗,安南軍隊只能靠著數百艘船的水師優勢退守富良江,宋將郭逵見無法渡河,於是故作撤軍姿態,安南軍果然上當,他們以爲宋軍要退兵,便將戰船駛向對岸,士兵開始上岸向宋軍發起進攻。

嗯,鐵血大宋被周邊所有國家都欺負了一圈,什麼大遼、西夏,甚至是大理,所以安南軍也沒把宋軍當人,然而安南軍上岸,宋軍即刻殺將出來,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此戰中,安南遭遇重創,王子李洪真被擊斃,死屍漫山遍野,就連富良江的江水都爲之斷流三日。

但這種歷史上著名的戰爭,一定是會被後人吸收借鑑的。

郭逵用的招數,朱能肯定沒法再用了,安南人又不是傻子。

那麼安南軍隊如果堅壁清野,死守富良江防線,朱能又該如何應對?

靠著兵力優勢強攻當然可以,但恐怕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畢竟安南早就在富良江沿線修築了無數的城池、堡壘,形成了完備的防禦工事。

朱能點著地圖,說道:“我大明天兵將至,安南賊軍必盡空富良江北之地堅壁清野,而後據富良江南岸以拒我師,我師至嘉林,若欲渡江,必要具舟筏,然後可濟,如此豈不曠日勞師?”

朱能興奮地繼續說道:“爲父苦思冥想良久,始終覺得不能如此相持,若想渡江,當以遊騎於嘉林,與安南賊軍相對處往來,一開始用百騎,逐日增加,至五百騎或千騎而止夜間舉火、燒煙、放炮,以?;蟀材腺\軍,如此十數日。而所遣遊擊之將,一定要選嚴密之人,其機只可令該將知之,軍士切勿令知此機,只知道大軍皆來聚此,衆會於嘉林?!?

聽到這裡,朱勇哪還不知道,這是父親在提攜他,給他建立軍功的機會,這個嚴密之人,便是他朱勇了。

“那主力呢?”朱勇問道。

“大軍不到嘉林,還有三日路程,就潛行取道趨富良江上流淺處,與西平侯會合渡江,如此雖費數日之程,然免軍士伐木之勞亦免相持稽緩之久?!?

“爲父會告訴西平侯,如果西平侯先得上流淺處,賊多便不渡,賊少或無賊,即乘其虛弱先渡,以據守渡口,賊來勿與之戰,待東路軍速繼渡,合勢以滅賊衆。”

“如果是爲父先到,那便不必待西平侯至,自可渡江,若是安南賊軍全力防禦西平侯,我東路軍渡江,亦可循江至南岸而上,與西平侯腹背夾攻。”

“這便是爲父的計劃,若是換你做主帥,該如何應對?”

朱能看向了兒子,朱勇沉默了片刻,方纔開口道。

“大炮開兮轟他娘,護我勇士過大江。”

“.”

“咳咳?!?

朱能咳嗽了兩聲,這回不知道是真咳嗽,還是裝的。

八月更新及求票第364章 猜疑第400章 反擊第384章 窮理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404章 階段第531章 夏稅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第365章 上課第227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求月票!】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453章 瘋子第511章 論戰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524章 規劃第441章 反水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14章 解縉獻圖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490章 稅收第217章 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115章 派二皇子去探索新航線?第495章 黃河第441章 反水第351章 戰後【7K二合一求月票!】第147章 我這倆學生到底什麼身份?第396章 暴昭第395章 龜甲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327章 馭龍第544章 機器第301章 科學第300章 轉變第381章 講學第447章 吏治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198章 日月爲明【求月票!】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298章 懾服第28章 解縉的質疑第222章 黃宗羲定律【求月票!】第459章 財色第47章 攤役入畝第472章 留學第515章 理欲第543章 場區第96章 你管這叫增產仙方?第331章 起火第35章 “明堡宗”是誰?!第550章 玉璽第342章 站住【第三更求月票!】第309章 升官第369章 時代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294章 一怒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131章 世界島戰爭第217章 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441章 反水第28章 解縉的質疑第553章 脫困第421章 開戰第257章 帕累托最優狀態【求月票!】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565章 證券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512章 思潮第335章 華亭第432章 市場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392章 尋思第172章 地球儀第548章 塞北第513章 辯手第440章 蛀蟲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220章 徵遼餉?徵麻餉!【求月票!】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481章 莫愁第308章 一躍第158章 詔獄掃盲班第334章 豪情第175章 陸權論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522章 科舉第296章 叩闕第386章 三楊第525章 略懂第16章 姜星火難道是謫仙人?第428章 戰象第399章 意義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303章 尚方第280章 悟道【求月票!】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125章 道衍屠龍第一刀
八月更新及求票第364章 猜疑第400章 反擊第384章 窮理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404章 階段第531章 夏稅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第365章 上課第227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求月票!】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453章 瘋子第511章 論戰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524章 規劃第441章 反水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14章 解縉獻圖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490章 稅收第217章 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115章 派二皇子去探索新航線?第495章 黃河第441章 反水第351章 戰後【7K二合一求月票!】第147章 我這倆學生到底什麼身份?第396章 暴昭第395章 龜甲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327章 馭龍第544章 機器第301章 科學第300章 轉變第381章 講學第447章 吏治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198章 日月爲明【求月票!】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298章 懾服第28章 解縉的質疑第222章 黃宗羲定律【求月票!】第459章 財色第47章 攤役入畝第472章 留學第515章 理欲第543章 場區第96章 你管這叫增產仙方?第331章 起火第35章 “明堡宗”是誰?!第550章 玉璽第342章 站住【第三更求月票!】第309章 升官第369章 時代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294章 一怒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131章 世界島戰爭第217章 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441章 反水第28章 解縉的質疑第553章 脫困第421章 開戰第257章 帕累托最優狀態【求月票!】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565章 證券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512章 思潮第335章 華亭第432章 市場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392章 尋思第172章 地球儀第548章 塞北第513章 辯手第440章 蛀蟲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220章 徵遼餉?徵麻餉!【求月票!】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481章 莫愁第308章 一躍第158章 詔獄掃盲班第334章 豪情第175章 陸權論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522章 科舉第296章 叩闕第386章 三楊第525章 略懂第16章 姜星火難道是謫仙人?第428章 戰象第399章 意義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303章 尚方第280章 悟道【求月票!】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125章 道衍屠龍第一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河市| 阳新县| 内乡县| 昌江| 盐亭县| 井冈山市| 信丰县| 贵阳市| 临朐县| 吉安市| 古丈县| 青海省| 海盐县| 和政县| 深圳市| 德州市| 兴安县| 江达县| 福建省| 英山县| 稻城县| 维西| 西畴县| 西宁市| 南充市| 土默特右旗| 桂阳县| 墨竹工卡县| 哈尔滨市| 辛集市| 临桂县| 潢川县| 新河县| 容城县| 时尚| 德格县| 文山县| 绥阳县| 邓州市| 玉门市|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