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

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

聽完了姜星火的話,密室內的衆人反應各不相同。

朱棣和朱高熾都感覺匪夷所思,甚至有些驚訝,而道衍和夏原吉則陷入深思之中。

至於李至剛李尚書他沒啥反應,他纔不在乎牆對面的人說啥,只要不把他牽連進詔獄就行。

這些信息對朱棣等人來說太陌生了,至少朱棣從來沒有考慮過,一個鋼鐵做成的馬竟然有那麼強大的功能,又能織布、又能拉貨、又能載人、又能推船。

不管是明代還是此前的朝代,這時候的人類始終不可能意識到鋼鐵機器的強悍之處。

畢竟,這是從未出現過的事物。

鑑於姜星火好像沒有吹過什麼實現不了的牛,朱棣也簡單設想了一下,若是鐵馬真的出現,那麼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戰爭的模式被改變了!

是的,鐵馬拉著人和真正的馬,可以在固定鋼軌的道路上飛馳,只需要餵給鐵馬吃煤炭就可以,那麼人和真正的馬就可以好好休息,如此一來,哪怕遠距離調動兵馬,也可以“以逸待勞”,這是以前根本無法想象的。

其次便是,運輸後勤補給更加簡單了,只要是有這個東西的地方,不需要民夫和輔兵再苦哈哈地推著小推車、驅趕著騾馬運輸糧食輜重了,只需要扔上鐵馬拉的貨車就可以了。

而這一切如果真的實現,朱棣敏銳地意識到,以後這些固定道路的交匯節點,將成爲兵家必爭之地。

特殊時期,特殊政策,爲的就是在百年內彌合南北割裂。

兩人自然點頭。

“這個解決辦法便是,手握兵權的皇帝坐鎮北京,依舊能總攬政務決定權、司法決定權。而制定法律規定歷代儲君都需坐鎮南京,以維繫南北平衡,同時學習歷練接觸政務,而非做最終決定。”

鄭和自然也曉得這個道理,化肥仙丹珠玉在前,誰知道姜星火說的這個“鐵馬”是否就真的不存在?

若是有這東西,別的不說,光是海運,恐怕就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了。

姜星火接下來做的假設,都是隻能在未來實現的,現在驗證不了。

事實上,南京固然沒有北方那種發展工業所需大量煤鐵的得天獨厚條件,嚴格地來說,馬鞍山鐵礦和淮河煤礦是支撐不起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但南京也有一個條件是北方比不了的,那就是財富和人口!

沒有足夠的財富和人口,工業革命根本無法啓動,畢竟大明又不是靠掠奪起家的,用不了外部財富,初始動力只能依靠內部財富。

鄭和搖了搖頭。

——皇權!

皇帝的逆鱗!

朱高煦概念裡的“鐵馬”,也不過是所謂的戰場之王“具裝甲騎”,也就是自南北朝興起,唐朝一度衰落,而復又極盛於宋金夏時代的鐵浮屠、鐵鷂子等等重甲騎兵。

以後的戰役,恐怕就是圍繞這些鐵馬道路的節點所展開的。

可那種“鐵馬”,也是要吃草喝水,甚至要吃豆料、蛋料的,比人都金貴的多得多,根本不可能拿來當運輸工具,更別提什麼拿來下海推進船隻,或是代替人手來紡紗織布了。

至於接下來暢想的科技點,也僅僅是暢想。

因爲只要朱棣沒有給他任何懲罰,那就代表著朱棣對他的容忍度、接受度,足夠到了改造大明的地步。

“也就是‘皇帝-太子’南北都城分權。”

朱棣和朱高熾,朱高熾和朱瞻基這祖孫三代人,爲了既守住北方,又控制南方,便採取了皇帝和太子一南一北的治國方略。

鄭和亦是問道:“通訊怎麼解決?如果政治中心一分爲二,恐怕扯皮都要扯瘋了!”

姜星火繼續講道:“你們可以思考一下,這是關於遷都第二點困難,我做的一些思考.假設鐵馬和軌道作爲運輸工具成立,那麼北京作爲山西煤炭和遼東鐵礦石的運輸樞紐,自然就有了跟南方對等貿易糧食、絲綢、茶葉、瓷器等等的能力,而北方的煤鐵或者是煉出來的鋼材運輸到南方,製造出來的廉價紗、棉,又可以進一步向海外進行貿易,甚至可以賣到極西的鶯歌藍、發郎溪等國。”

觸之者,必死!

姜星火繼續說道,“經濟平等,也就意味著出現了兩個經濟中心,其中任意一個經濟中心承擔政治中心的職責,亦或是兩個經濟中心都分別承擔政治中心的部分職責,也就不足爲奇了。”

朱高煦頓時啞口無言。

姜星火正是參考了歷史上明初特殊時期的南北割裂,導致歷史上的兩代皇帝和太子必須齊心合力,在沒有快速通訊的情況下,都能一南一北共治天下,纔敢提出這種模式。

朱高煦忍不住插言道:“那如果不能造出來鐵馬呢?”

也就是說,姜星火在不知道皇帝對自己容忍度和接受度的情況下,必須主動試探出這一點,才能確定自己出獄後的種種舉措,皇帝能不能容忍、接受。

“政治中心一分爲二,‘皇帝-太子’南北都城分權,俺覺得不太可能吧?”朱高煦蹙眉道。

原因也很簡單,船隻不需要完全依靠順風順水來決定航速了啊!

“姜先生說的‘螺旋槳’,是個什麼東西?”鄭和忍不住問道。

提議本身是爲了試探,而不是爲了實踐。

“喔?”

在姜星火前世的歷史上,爲了彌合南北割裂,明朝皇帝就進行了爲期數十年實際上的‘皇帝-太子’南北都城分權。

“未來?”朱高煦有些不解。

事實上,這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所在。

姜星火給他搖了個花手。

既然姜星火出獄後打算改造大明,那麼毫無疑問,肯定會有很多新的思想、政策、器物,即便能增強大明國力,給皇帝帶來很大利益,依舊是不可避免地會觸碰到皇權的禁忌。

二三十年,就是工業革命建成工業體系基礎,爲點出“有線電報”這個科技點所必須的前置條件。

歷史上既然證明可行,那就可以改良。

而鐵馬道路,極有可能跟現有的交通要道高度重合!

另一側,也是朱高煦的反應更誇張。

“怎麼可能?!”

【千里傳文】就像【鐵馬】一樣,都是姜星火暢想的東西,能不能實現不知道,但既然化肥都實現了,還有那麼多不可思議的事情,諸如鳥糞島、金山銀山都實現了,他們也不敢保證這東西姜星火就弄不出來。

“兩個政治中心?”朱高煦的呼吸愈發急促,他連聲問道:“姜先生,那您說的要備邊,但軍隊不放心遠離統治核心,以及權力分散導致的猜忌,怎麼解決?”

“所以,時間還很長,現在解決不了通訊,不代表以後解決不了。”

“那如果我說,在未來二三十年內,會有這樣一個名爲【千里傳文】的東西出現,只需要把一個個木樁子打進地裡,中間拉上線,如此一來,南北兩京就能實現實時傳輸文字,是否可以滿足‘皇帝-太子’南北都城分權所需的通訊條件?”

但這畢竟是姜先生說的話,此前姜星火發明化肥仙丹,讓農作物畝產量翻倍的事情還猶然在望,於是朱高煦倒也不敢質疑,只是太過難以置信罷了。

“嗖!”

那麼等出獄後,準備大幹一場,結果發現皇帝爲了死死地捍衛皇權,所有改造大明的舉動就變成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到時候不就一腔熱血餵了狗?

畢竟,在永樂時代,如果想脫離高度集權的皇權來進行社會改造,那無疑是癡人說夢的。

若是說二三十年後,有這樣一個仿若仙器一般的東西出現,似乎倒也不是不能搞一下‘皇帝-太子’南北都城分權?

畢竟都能實現實時通訊了,那隔著幾千裡扯皮跟大家現在隔著幾條街扯皮,聽起來區別倒也不大。

“解決辦法也很簡單。”

否則,沒有別的辦法可言了。

而且姜星火還有一層意思,那便是合理畫餅,試探大明帝國高層對自己提議的態度和容忍度。

姜星火先問道:“你覺得建設北京的宮殿城池,然後移民充實人口,到最後達到遷都的所需基礎條件,需要多久?”

如果不現在在詔獄中,提前試探出皇帝對自己的容忍度。

鄭和精神一振,軍權,這可是最難的一點,姜星火竟然說解決辦法很簡單?

姜星火先疊了個甲:“先說好,今日只是隨便說說,獄友聊天,作不得真。”

如果連眼下的‘皇帝-太子’南北都城分權,這種基於永樂時代實際歷史經驗提出的改良,都因爲碰觸到了皇權,朱棣就打算幹掉他,那麼日後的改造大明,自然無從談起。

姜星火怔了怔,說道:“對,大概就是這意思,鐵馬驅動這根樹枝,也就是舵槳,船不就可以向前推進了嗎?”

姜星火答道:“從北方抽調來靖難的軍隊,肯定是需要返回北方的,士卒普遍不習慣南方的飲食,也不耐酷暑.但偏偏軍隊離得遠了,皇帝不放心。”

他們之所以覺得‘皇帝-太子’南北都城分權不靠譜,就是因爲無法解決快速通訊,總不能天天八百里加急吧。

其實無線電臺反而比有線電報更容易搞,無線電這種初中生都能手搓出來的東西,姜星火自然也會,但眼下只是暢想,自然要講點明代人還能理解涵義的東西最起碼有線電報還有個實體吧?

姜星火的眼眸中閃過了一絲異彩。

而朱高煦也是開始變得將信將疑了起來,他作爲職業軍人,職責就是征戰沙場,打敗敵人,平常並不關心這些,對於所謂吃煤就能動的“鐵馬”,更是頭一次接觸到。

“按照現在的通訊情況來推算,確實難以解決,但不代表未來無法解決。”

即便朱棣對此不以爲然,覺得天方夜譚,也都沒關係。

“看明白了嗎?”

姜星火點頭:“我當然確定,不過這種東西,現在暫時一兩年內還不能面世,它需要再更合適的時候出現。之所以提前說出此物的存在,便是關於遷都的聊天討論,我給你們提供一個可行的思路而已,不管究竟覺得可不可行,都只是無聊時的聊天而已,切莫當真。”

北方現在十室九空,本來元氣就沒恢復過來,哪有足夠的財富和人口推動工業化?

“如此一來,在經濟地位上南北不就基本平等了?”

聞言,朱高煦和鄭和兩人將信將疑。

姜星火又從地上撿了三片頗有韌性的枯葉,把它們分開纏在一根小樹枝上。

朱高煦聽得目瞪口呆,張大嘴巴,連話都忘記說了。

“如果沒有產生意料之外的變化,那麼政治中心一分爲二,確實是無解的操作,畢竟,通訊延遲太久本來就會產生誤會,而分權.又會進一步導致猜忌。”

如果直接說隔空發消息,明代人怎麼理解?

姜先生口中的“鐵馬”,竟然能做如此多的事情,而且只需要燒煤炭就行,這不禁讓朱高煦一萬個難以置信。

事實上,這也是大明徵北大將軍朱棣和常務副皇帝朱高熾,甚至是朱高熾和朱瞻基在歷史上的分權模式。

光是擴建皇宮,沒個十年八年就搞不成。

“有了【千里傳文】實時通訊,皇帝依然操縱政務權柄.皇帝不出宮,便知天下事。這一點伱們應該能理解,皇帝處理天下政務看得的奏章,【千里傳文】傳的也是奏章。或者說的再直白一點,日後大明的皇帝一定是住在皇宮幾十年不出來的,那麼對於皇帝而言,信息來源的遠近,其實沒有任何差別,只需要手裡握有軍權、司法決定權、政務決定權就可以了。”

鄭和一拽假鬍鬚,差點把粘在下巴上的長髯拽下來。

Wωω●тTkan●¢ ○

姜星火微笑看著他們,等待他們反應過來。

而這會不會算作主動求死?

姜星火認爲不會,因爲他出發點就不是求死,而是提議做事,朱棣接不接受,懲罰還是獎勵還是視若無睹,那都是朱棣的事情,被砍了也不算主觀動機而是被動實現。

而換句話說,如果連這種給皇權分權的方式,朱棣能忍下來,那就可以改造大明。

換言之,姜星火爲了試探皇權容忍度,開始畫大餅了。

“少則二十年,多則三十年。”朱高煦肯定地答道。

接下來‘皇帝-太子’南北都城分權,是姜星火基於前世的明初歷史史實,構建的設想。

那不成了仙人法術之千里傳音了嘛。

姜星火淡定道:“如果不成功,那就當是我吹牛好了。”

姜星火低頭從地上撿了幾根小樹枝,挨個插在土裡,又用樹葉的梗,依次連接這些樹枝。

畢竟,這個提議涉及到了皇帝的核心利益。

好久之後,朱高煦才遲疑道:“姜先生您確定嗎?”

“這不就是一片變成三片的船尾舵槳嗎?”

這是鄭和最關心的問題,他緊緊地盯著姜星火看。

剎那間,鄭和陷入了呆滯的思索推演。

當然,前提還是【千里傳文】這個東西在未來能搞出來。

隨著手搓小樹枝的旋轉,三片枯葉也跟著轉動起來,漸漸形成了殘影。

“海權,從來都不是指水師或者控制海路,指的是能通過所控制的海路,有效地運輸貨物、人員等資源!”

更別提其他都城所需的配套設施,以及與都城相匹配的人口、農業、水源、道路等等了。

“而【千里傳文】也可以部分解決皇帝與太子的猜忌問題,同時也可以制定太子定期回京,譬如一年多少次的制度來進一步防患於未然,這樣就能做到南北平衡的同時,不耽誤政務處理,也會避免權力分散導致的猜忌。”

“此法雖有些瑕疵,但若非如此,則南北平衡永遠無法破解!”

“沒有此法,大明遷都北京,南方必然尾大不掉,雙方離心離德,爲亡國埋下禍根!”

朱高煦的豹眼,徹底睜圓了起來。

(本章完)

第507章 革新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508章 驗收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493章 歲末第433章 回報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512章 思潮第476章 礦藏第493章 歲末第173章 仙人竟是我自己?第315章 雨落第348章 崩塌【7K二合一求月票!】第358章 與共【7K大章求月票!】第519章 盡心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161章 人的價值:消費 生娃 交稅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567章 上洛第440章 蛀蟲第221章 朱棣:爹,你的制度又漏了【求月票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216章 《國家管理學》【求月票!】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265章 牆塌【求月票!】第541章 仇讎第540章 鎮海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290章 孤憤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求月票!】第489章 捆綁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96章 你管這叫增產仙方?第289章 飛天第395章 龜甲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554章 西域(帖木兒篇結束)第539章 傳首第450章 勞工第293章 生亂第403章 拍賣第327章 馭龍第23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530章 撤軍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288章 帥才第497章 除夕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321章 滅門第88章 詔獄驚變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392章 尋思第146章 密室暴露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139章 完美的計劃第499章 舊港第30章 姜星火丟了第351章 戰後【7K二合一求月票!】第231章 海的那邊有玉米【求月票!】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389章 殺招第64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514章 破窗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568章 京都第404章 階段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568章 京都第476章 礦藏第127章 《國運論》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307章 實驗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460章 吃蟹第461章 誤會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448章 噁心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第226章 燕校尉果然不凡【求月票!】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65章 不顧身第12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384章 窮理
第507章 革新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508章 驗收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493章 歲末第433章 回報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512章 思潮第476章 礦藏第493章 歲末第173章 仙人竟是我自己?第315章 雨落第348章 崩塌【7K二合一求月票!】第358章 與共【7K大章求月票!】第519章 盡心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161章 人的價值:消費 生娃 交稅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567章 上洛第440章 蛀蟲第221章 朱棣:爹,你的制度又漏了【求月票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216章 《國家管理學》【求月票!】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265章 牆塌【求月票!】第541章 仇讎第540章 鎮海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290章 孤憤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求月票!】第489章 捆綁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96章 你管這叫增產仙方?第289章 飛天第395章 龜甲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554章 西域(帖木兒篇結束)第539章 傳首第450章 勞工第293章 生亂第403章 拍賣第327章 馭龍第23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530章 撤軍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288章 帥才第497章 除夕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321章 滅門第88章 詔獄驚變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392章 尋思第146章 密室暴露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139章 完美的計劃第499章 舊港第30章 姜星火丟了第351章 戰後【7K二合一求月票!】第231章 海的那邊有玉米【求月票!】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389章 殺招第64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514章 破窗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568章 京都第404章 階段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568章 京都第476章 礦藏第127章 《國運論》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307章 實驗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460章 吃蟹第461章 誤會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448章 噁心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第226章 燕校尉果然不凡【求月票!】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65章 不顧身第12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384章 窮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安新县| 千阳县| 海门市| 西丰县| 伊通| 老河口市| 土默特右旗| 玛曲县| 舞钢市| 文水县| 龙里县| 岢岚县| 从化市| 新竹市| 仁化县| 华坪县| 伊宁市| 红安县| 台南县| 新巴尔虎右旗| 原平市| 绿春县| 望谟县| 岳普湖县| 铁岭县| 梅河口市| 太康县| 吴川市| 绥阳县| 什邡市| 贵州省| 汨罗市| 新丰县| 潜山县| 象山县| 上思县| 衡阳市| 米泉市| 绵阳市|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