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

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

“所以,姜先生對抗小冰河期的辦法到底是什麼?”

朱高煦充滿敬意地問道。

在他看來,姜先生這種言談間便是未來數百年大勢,揮斥間即可化解降臨衆生身上的災難。

簡直就是如同話本里古代那些身懷仙術的軍師一般。

神秘,而強大。

李景隆也同時面露期待。

正是因爲通過姜星火的話語,瞭解了風和水的本質,又瞭解了降水線對農耕文明到底是有著何等恐怖的影響,李景隆才更加心懷畏懼。

不知者無畏。

若是沒有姜星火的這一席話,光是告訴他,每年少三寸雨水會如何如何,李景隆定然是根本不信的。

姜星火則微笑著說道:“這些問題,當然也有考慮過。先說後一點吧,其實大明本土的耕地這件事,根本就不用擔心,因爲你可以試想,首先,人地矛盾是始終存在的問題,難道大明百姓生娃的速度你也擔心嗎?只要有地種,多少人都能放開了生出來。”

若是撥雲見日,給他有理有據地描繪出來,很多道理其實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以至於人們經常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難以去放眼未來,設想未來究竟會發生什麼。

姜星火的話語,讓李景隆和朱高煦愈發好奇,這時候他們纔想起來,只顧著討論移民新大陸的可能性,都忘了問新的陸地在哪裡了,他們幾乎齊聲問道。

“只要大明在未來的一到二百年內人口達到峰值前,找到更適宜居住的陸地,把一部分超出耕地負擔的人口遷徙過去,就可以讓這片‘殖民地’成爲大明北方氣候崩潰時最穩固的壓艙石萬事開頭難,只要找到宜居的陸地登陸,並且隨後不斷地拓展宜居的陸地,不斷輸送人口和物資,其實用不了幾十年,很快就可以基本穩定下來並且對大明本土形成初步的反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好處還會越來越明顯,便可以緩解這次持續數百年的小冰河期災害了。”

“不管是上策、中策,還是下策。我們所做的一切討論、暢想,都極爲可能不是現實會發生的事情,所以只討論對策本身可操作的合理性,不討論在當下大明的政治環境下,未來是否能真的實現。”

“要錢不要命的人多了去了,只要有一個開頭的,知曉了那邊天地廣闊,不用再擠在家鄉的一畝三分地上,而是在那邊一個人能種三十畝地,自然有的是人願意去了。”

難道你指望火雞或者美洲羊駝給你拉犁嗎?

所以,這不是成死循環了?

李景隆想了想,繼續深究道。

反正,如果從大明到北美洲,向東行的船舶是應儘可能利用西風漂流選擇最短航程航線的,通常在中高緯度航行時採用大圓航線或混合航線,低緯度航行時採用橫向線航線。

在北美大陸上生活的馬和駱駝,一萬三千年前就滅絕了,而西部牛仔們騎的馬,都是從歐洲引進的。

因此,大明只需要帶上大明本土農作物的種子,就可以放開了種,第一點的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兩人對視一眼,朱高煦開口搶聲說道:“要先聽上策!”

李景隆微微搖頭,在他眼裡,確實是無解的死循環。

——這就是地理大發現的意義!

第一點糧食作物不行能解決,而第二點,輪到了北美本土動物不行。

沒有交通坐騎倒還好說,大不了辛苦點步行,可沒有牛馬等農耕助手,就點不了“鐵犁牛耕”的科技樹,北美土著世世代代都只能停留在最原始的刀耕火種階段。

可就在姜星火沉思之際,朱高煦卻忽然插嘴。

當然了,對於北美土著永遠都解決不了的困難,對於大明來說,不過是幾十艘船的事情罷了。

而之所以衆多學者都認可商朝古人和印第安人的關係,這主要當地出土的文物與華夏的各種古文物高度相似有關,比如陶罐、甲骨文字等。而且根據記載發現,印第安人與商朝在習慣方面也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人物跪坐石雕像就可以證明。

而姜星火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個教育者的角色。

事實上,這也只是姜星火的一廂情願,若是真的實施起來,恐怕趕盡殺絕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這怕不是得幾萬裡之遙吧?”

“另外……”

姜星火點頭說道。

首先,北美大陸東西兩側爲海洋,利於發展貿易與運輸,內陸則有貫穿南北的水系,極爲便於灌溉,還有佔據世界百分之二十淡水儲量的五大湖,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水分條件較好。

當然了,如果想要跨洋航行,風帆肯定也要進行相應的改進。

姜星火所說的,便是從泉州港之類的南方海港出發,在西太平洋順著西風帶直接抵達中美洲,然後沿著海岸線向北,順著環太平洋暖流回到日本。

站在社會金字塔最頂端的那一撥古人,當然並不比現代人傻,只是有些事情他難以理解、從未見識,就彷彿有一層濃重無法看透的烏雲一般擋住了真相,所以才覺得不可能。

未來工業時代所必須的那些石油、煤炭還有各種稀有金屬之類的也先不談,只說在農業時代的土地等自然資源價值。

這是後世比較成熟的跨洋航線,在古代的風帆戰艦時代,更是注重風力的應用,帆船順風不順風完全是兩回事。

而在姜星火穿越前的那個時代,卻證明了北美不是土地不行,只是土著農作物不行罷了,北美大平原的土地條件,小麥、水稻,什麼都可以種,種下去收穫就差不了。

別說什麼能不能從亞洲到北美大陸原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踏入了文明社會的人類,不是沒有可能做到的。

朱高煦聽完,亦是連連點頭,頗爲讚許地瞥向李景隆。

姜星火乾脆說道:“一步一步來,不要想著一次性大規模地就把事情做完,移民其實跟移山一樣,就是個日積月累的工夫你想想,哪有一下子就能把一座大山給搬空的?不都得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頓了頓,姜星火又補充道:“不過,雖然說起來似乎簡單,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同時還需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可謂是福澤萬代,但耗時耗力。”

第一點,也是最尷尬的一點,那就是雖然北美大陸土地肥沃,耕地面積廣大,但是.當地沒有土生土長的糧食作物!

北美本土的可食用作物主要有四種,分別是南瓜、向日葵、菊草、藜(類似於菠菜)。

李景隆認爲,如果不糾結以當下的大明來猜度未來的大明,那麼姜星火所說的這些東西,確實極有可能實現。

這個問題,李景隆認爲光是靠農業增產,是解決得了一時,解決不了一世的。

當然了,這也只是前提條件,最重要的是,印第安人確實和漢人在各種條件上來看,還沒到不可融合的地步,如果是崑崙奴那種,姜星火自然是會做出完全相反的提議的。

單論北美大陸這塊土地本身,就已經是令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極度眼饞的無價之寶了,環境之優越,縱觀全球亦無出其右者。

“所以說,這就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事情,起碼也要三四代人,才能初步建設完成,而第一代人,只需要建立前哨的灘頭駐地;繼而稍微進行探索,在合適的港口處建立貿易站;然後向內陸探索的同時,完善港口設施,建立一座城池;最後纔會考慮大舉進軍內陸,拓寬耕地範圍的事情。”

之所以產生“殷人東渡”的學說,主要是在商朝時有東征的軍隊消失了,而通過對商朝和美洲大陸時間的對峙,發現軍隊消失時,美洲大陸就意外出現了新的文明——奧爾梅克文明,於是這也就讓“殷人東渡”說法更具可靠性了。

而如今,李景隆卻非常清楚,三寸雨,對於北方的耕地,就是生死之差!

故此,李景隆雖然做了一些思考,但是依舊無法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出有什麼辦法,能夠對抗持續數百年的小冰河期。

姜星火沉吟剎那,他要是告訴兩人,在未來其實會有很多人遠赴萬里去淘金,只爲了更好的生活,但恐怕不是現在的例子也沒什麼說服力。

畢竟,人生實在是太短了,一個人所能獲取的人生經驗、閱歷,也是基於當下的時代。

李景隆略微思忖後同意了姜星火的說法。

兩個人看完後,都沉默了。

李景隆發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大明到了未來一百年內的時間段,定然是國力雄厚、人口衆多,就算確實如高、高羽所說,想要移民海外的人趨之若鶩,可是新的陸地,別無它物。”

朱高煦與李景隆都點了點頭。

既然是暢想討論,那當然就默認政治環境允許這種政策的發生。

畢竟……天災這種東西,真不好說啊。

伱把一個現代的嬰兒放回古代,他會被培養成古代人。

“其二便是,新的陸地的那些土著人,也有可能就是華夏先民的後裔,跟我們並沒有極爲不可接受的差異。”

“什麼安土重遷。”朱高煦撇撇嘴,“說白了,不就是冒險的收益,沒達到能讓人豁出命去幹的地步嗎?”

李景隆點了點頭,無論是五胡亂華和後續的南北朝時期,還是諸如沙陀人等北方胡人再次與漢地融合的五代十國時期,亦或是造成了靖康之恥的女真人.不論這些胡人多麼野蠻善戰,最後的結果都是被同化成了漢人的樣子。

先不討論從大明到美洲移民的可行性和具體操作步驟。

正所謂“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北美五十州”。

沒有高產的糧食作物,就沒有繁衍人口的基礎。

而且,即便是有農業增產的辦法,人口也會相應增多啊!

至於爲什麼本地人沒有在農業時代發展出一個龐大的帝國,則是受限於本地兩點奇怪的因素了。

這位仁兄不愧是紙上兵聖,實踐能力怎麼樣不說,起碼紙上談兵的時候,講的還是頭頭是道的,朱高煦覺得自己就沒有這個水平。

“是很遠。”姜星火點頭承認,“但是海上跟陸上畢竟不一樣,在物資充足的前提下,順著風不過數月便可以抵達,而且回來走另一條海路,也是順風。”

這也就是後天教育的意義所在。

姜星火比量了一下他的文字地圖,極右側畫了一下,以作示意。

姜星火的這個說法,便是前世看到的“殷人東渡”學說。

“其次,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必然會有更加高效的、用於農業種植生產的器物出現縱觀歷史,這是必然發生的現象,而我相信,若是大明真走上了海外擴張這條道路,那麼世界殖民和海外貿易這兩件事幾乎是必然而然地同時發生的,反過來,爲了追逐利潤,不管是手工業還是農業,都會有更多提高生產能力的發明創造產生出來。”

面對李景隆的質疑。

而從北美洲返回大明,船舶則是應儘可能避開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和低氣壓,該航線也有兩個變化,是隨季節進行的波動,一般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以避北太平洋的海霧和風暴。

李景隆皺眉沉默了半晌後,忽然擡起頭說道:“若是新的陸地自然稟賦如此優越,開拓新的陸地倒不失爲一條可行的辦法。只不過我華夏素來安土重遷,如何會有人拋家舍業不遠萬里地去新的陸地上討生活呢?”

那麼,培養出一點超越時代的視野,自然也就不足爲奇了。

爲了揭開印第安文明,姜星火前世的科學家做出了很多假設,其中“殷人東渡”是主體,是對北美洲的印第安人起源的一種假說,是否是正確的,姜星火不敢保證,但最起碼確實有其可能性。

“這樣一來,一開始的小規模移民恐怕很難積攢出足夠的資源供後續人使用,大規模移民過去之後,一開始的數年肯定不能依靠耕種自給自足的,如此多的人,如何獲取足夠糧食、衣物等基礎物資呢?總不能讓他們餓死吧。另外,如果真的後續大量移民過去後,大明本土的耕地怎麼辦?還得安排人手維持耕種吧。若移民的都是無地的人口還好,可若是真有利益,就註定會有很多有地之人也會賣地而去,到時候大明本土的糧食反而不夠吃了怎麼辦?這些工作可是浩大的工程!”

反之亦然,如果一個出生在古代的嬰兒穿越到了現代被人收養,接受正常的義務教育,那他如果不考慮身體基因、抗體方面的迭代差距,智力和認知力,有極大可能跟同齡的現代孩子並沒有太大差距。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北美沒有任何可以馴化後,供人交通或協助耕種的本土大型哺乳類動物。

姜星火這麼說,倒也不是聖母心。

姜星火繼續說道:“當地之人,倒也不必一定選擇趕盡殺絕。”

接著,姜星火大概說了一下路線。

實際上,姜星火所說的這片新的陸地,自然就是美洲大陸。

見兩人頷首同意,姜星火開始說道。

在“可馴化”這個前提條件下,能達到“供人交通”的哺乳類動物,包括但不限於牛、羊(羊車)、馬、駱駝,能達到“協助耕種”的哺乳類動物,包括但不限於牛、馬

遺憾的是,北美大陸一樣都沒有。

“其一是華夏文明對人數少的落後民族的同化能力極強,這在過去的歷史中,已經無數次地驗證過了.當然,我不是說這種民族融合是正義的正確的,事實上,這種所謂的‘融合’往往伴隨著無數先民的痛苦與血淚,這裡只說這個結果。”

“不是沒有辦法,相反,辦法不少,上中下三策,你們想先聽哪個?”

姜星火開口緩緩說道:“我可以保證,這塊新的陸地,農耕條件一定是比大明現有的條件更加優秀的,中部有著廣袤的平原和南北貫通的水系,也同樣是雨熱同期,易於耕作。”

“新的大陸究竟在哪?爲何姜先生說有可能是華夏先民的後裔?”

姜星火淡淡一笑,看著兩人目光堅定地說道。

朱高煦疑惑問道:“姜先生爲什麼說對本地人不用趕盡殺絕呢?難道不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嗎?”

而兩點因素,大明恰好都能解決。

“可以,但是有個事先聲明。”

事實上,這無關乎智力,而是真真切切的時代侷限性。

李景隆復又問道:“那移民的物資問題呢?”

對於某些地區來說,永遠都不可能突破的自然上限,只需要其他地區習以爲常的東西交流一下,便可以突破。

教育的,還是古代大明受教育水平良好(雖然有人不願意學)、走南闖北生活經驗豐富(從北砍/逃到南)、參加過實際工作(砍人與指揮砍人)的兩個學生。

姜星火收回思緒,說道。

“上策,作爲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其實是最爲簡單的。”

至於玉米,直到大明這個時代,北美土著纔在東海岸種植了短暫適用於夏季生長的玉米。

姜星火一時語塞,李景隆也是有些尷尬,道理,好像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從西到東來說,西海岸有綿長的山脈,可以如同一道天然長城一樣,有效阻擋寒流的內侵;中部大平原一望無際,極度適合農業種植,耕地面積廣大到約佔世界總耕地面積的十分之一,養活多少人都沒有問題;至於東側則稍微差點,雖然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雨熱同期理論上事宜農耕,但是北美大陸東海岸的冬天究竟是暖是寒,取決於寒流具體的走向,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聽了姜星火的解釋,李景隆這才略微釋然。

朱高煦聽完,感覺這確實是個好辦法。

但李景隆仍然搖了搖頭:“姜先生所說的方式,應該算得上是對抗未來小冰河期一個好辦法,不過太耗費時日精力了,大概需要十幾二十年才能初步見效,且投入巨大,若是沒有朝廷下巨大決心,集一兩代人之力,恐怕是辦不成的。”

“而且,若是如歷代變法那般,支持的皇帝咳咳,恐怕就會還沒做成,還沒見到成效,就會被徹底廢止,而變法的道理便是如此,做成了,培養出來得利的階層,變法就成了;做不成,半途而廢,那自然也就是人亡政息。”

(本章完)

第290章 孤憤第208章 自有道衍爲姜聖辯經【求月票!】第192章 虛假的天人感應第217章 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295章 磊落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234章 你將成爲大航海時代的先驅者【求月第462章 瀕死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237章 第二個方孝孺【求月票!】第322章 民心第499章 舊港第494章 周王第323章 審判第373章 徐家第336章 搖人第44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著第45章 徭役 糧食 耕牛與種子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161章 人的價值:消費 生娃 交稅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295章 磊落第555章 佈局第346章 炮轟第562章 立儲第422章 攻克第510章 妖書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425章 登陸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353章 暴露【7K二合一求票!】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430章 光學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251章 十一衛【求月票!】第143章 《漢書·高後傳》第497章 除夕第346章 炮轟第472章 留學第441章 反水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466章 呂宋第20章 何謂王朝?第530章 撤軍第447章 吏治第353章 暴露【7K二合一求票!】第531章 夏稅第322章 民心第42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282章 激糞【求月票!】第259章 開門【求月票!】第370章 張輔第566章 對馬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90章 絕境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294章 一怒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53章 公平與平等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426章 神速第410章 地球【感謝金主“暖陽1314”的白銀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劇情檢討兼3月爆更計劃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第459章 財色第50章 道衍瘋了第58章 有辱斯文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191章 月下論天文第273章 能歌善舞【求月票!】第316章 四書第329章 刺殺第426章 神速第552章 機密第382章 景隆第322章 民心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469章 佔領第310章 俱備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55章 全都對上了第454章 遇刺第353章 暴露【7K二合一求票!】第74章 上架感言第302章 軍校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354章 公告【7K二合一求票!】
第290章 孤憤第208章 自有道衍爲姜聖辯經【求月票!】第192章 虛假的天人感應第217章 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295章 磊落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234章 你將成爲大航海時代的先驅者【求月第462章 瀕死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237章 第二個方孝孺【求月票!】第322章 民心第499章 舊港第494章 周王第323章 審判第373章 徐家第336章 搖人第44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著第45章 徭役 糧食 耕牛與種子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161章 人的價值:消費 生娃 交稅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295章 磊落第555章 佈局第346章 炮轟第562章 立儲第422章 攻克第510章 妖書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425章 登陸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353章 暴露【7K二合一求票!】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430章 光學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251章 十一衛【求月票!】第143章 《漢書·高後傳》第497章 除夕第346章 炮轟第472章 留學第441章 反水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466章 呂宋第20章 何謂王朝?第530章 撤軍第447章 吏治第353章 暴露【7K二合一求票!】第531章 夏稅第322章 民心第42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282章 激糞【求月票!】第259章 開門【求月票!】第370章 張輔第566章 對馬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90章 絕境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294章 一怒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53章 公平與平等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426章 神速第410章 地球【感謝金主“暖陽1314”的白銀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劇情檢討兼3月爆更計劃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第459章 財色第50章 道衍瘋了第58章 有辱斯文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191章 月下論天文第273章 能歌善舞【求月票!】第316章 四書第329章 刺殺第426章 神速第552章 機密第382章 景隆第322章 民心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469章 佔領第310章 俱備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55章 全都對上了第454章 遇刺第353章 暴露【7K二合一求票!】第74章 上架感言第302章 軍校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354章 公告【7K二合一求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娱乐| 高雄市| 晴隆县| 抚松县| 方正县| 阳朔县| 得荣县| 鹤山市| 宾阳县| 章丘市| 香港 | 江源县| 鄢陵县| 寻乌县| 大邑县| 东光县| 大田县| 亚东县| 东安县| 藁城市| 米脂县| 高碑店市| 白河县| 双流县| 沅陵县| 新安县| 津南区| 新沂市| 赫章县| 高雄市| 行唐县| 光山县| 菏泽市| 时尚| 石狮市| 商城县| 嘉定区| 固始县| 深圳市| 大洼县| 兴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