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0章 撤軍

陳天平現在身處宮中,雖然新舊兩宮相距不遠,但消息已經被吳娘娘嚴密封鎖繼而送出城去,即便陳天平安排了一些眼線在裡面,也沒有獲知到太多的機密。

不得不說,吳娘娘雖然是女流之輩,這種關鍵時候反倒是沉得住氣。

一方面,向安南國的王宮請求調撥醫師前往救治。

另一方面,則一五一十地將發生的事情傳遞到外面明軍的軍營,隨後關閉了新宮的大門。

“李大帥看著身體強壯,也沒聽說有什麼舊傷,怎麼會突發惡疾呢?”

“莫不是外出打獵,回來卸甲風了?”身邊的宦官猜測道。

實際上,這是這個時代的人們在合理推測下能想到的唯一可能性了。

“卸甲風”,顧名思義,就是將軍打仗之後,回到帳中,因爲身體太熱、又出了很多汗,立即卸去盔甲,貪涼吹風,引起所謂中風之疾.主要是因爲中醫認爲,人大汗之後,腠裡不固,風邪易侵,拘束經絡,使筋脈拘急,氣血不通,不通則痛。

在華夏,這樣的事例並不少,遠的譬如被稱爲“王不過項,將不過李”的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曾經一日力敵五侯二十八將,因熱血沸騰,卸去盔甲,連飲三杯冷酒後忽然倒地,口吐鮮血,不省人事,便是中了“卸甲風”;近的則有大明的開平王常遇春,作爲洪武開國的最重要勳臣之一,將十萬衆,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也曾於洪武二年患上“卸甲風”。

“不對呀,打個獵也不至於吧?”

陳天平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他也清楚一點,眼下若是被大明城外的駐軍察覺到異常,然後採取了不理智的行動,那麼等待他們的必然是滅亡!

想到這裡,陳天平立刻又從牀上站了起來,焦急地吩咐道:“派兩撥禁衛軍,一撥跟著醫師去新宮,問清楚到底出了什麼情況,然後對新宮進行衛戍;另一撥封閉城門,不能讓明軍進城,跟明軍說清楚,李大帥只是突發疾病,與我們無關,有什麼事情明天天一亮,開城門本王當面說清楚。”

從陳天平的角度來看,這樣安排是沒問題的。

因爲新宮除了少量李景隆的親衛力量以外,並無任何武裝力量,而此時一旦李景隆突發惡疾的消息傳播出去,城內別有用心的勢力不知道有多少,而李景隆是絕對不能死在城裡了,一旦死在城裡,那麼對於陳天平來說,就是黃泥粘褲子——不是屎也是屎。

眼下是明軍撤軍前夕,陳天平既然打算原則上同意明軍的撤軍條件,那麼當然不希望李景隆出任何事情,所以陳天平必須要保證李景隆的安全,而如果安南國的軍隊進入新宮,那麼性質就變了,所以陳天平只下令在新宮外圍進行衛戍。

而保證李景隆的安全是一方面,保證自己的安全,也是一方面,所以陳天平下令封閉城門。

陳天平不能將自己的性命和王權,寄託在城外極有可能暴動的明軍不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上面。

而關閉城門,明軍在夜裡攻城成功的概率是不大的。

陳天平相信,只要好好跟明軍溝通,拖過今晚,那麼李景隆不管好沒好,真相都能有個交代。

否則這時候黑燈瞎火的,信息傳遞不暢通,太容易出現各種問題了。

“快去,一定要快!”

——————

升龍城西門附近。

張輔策馬站在城牆下,凝視著黑暗深邃的夜空,眼眸深處盡是陰霾。

他身上披掛著盔甲,手持利刃,冷酷的面容透露著一股強烈的鐵血肅殺之氣。

他已經帶著騎兵在這兒站了兩炷香的功夫,始終沒有動彈分毫。

騎兵,是無法直接攻城的。

而重新整編的安南軍雖然是李景隆訓練出來的,但負責升龍城城門這種關鍵位置的校尉和將軍,都是陳天平提拔的心腹。

這些心腹接到了陳天平的指令,一直在對城下的明軍喊話。

而即便負責守門的軍隊裡,有很多親近明軍的將校,但此時既然雙方沒有發生直接衝突,似乎明軍又被喊話所勸阻住了,那麼自然也不好做什麼。

此時此刻,雙方都在不約而同地耐心地等待著最新的消息。

“轟隆??!”

忽然,遠處傳來了陣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城樓上有許多安南軍的士卒,他們都是緊握武器站著崗位,眼睛直勾勾地望著遠處夜幕下的明軍。

安南軍的衆將士頓時警惕了起來,齊刷刷地擡頭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他們都知道這是明軍大營的方向。

“戒備!”

城門校尉低喝一聲,隨後拔劍指向了遠方。

霎時間,一羣安南軍士卒立即行動起來,他們各自提著器械往前跑去,將城門堵住,以防止明軍強行攻城。

但下一瞬間,他們就知道自己在做無用功了。

“砰砰砰!”

一聲接著一聲的巨響響徹夜空,彷彿雷霆炸裂,震耳欲聾,這是火炮試射的聲音。

城門校尉看了一眼遠方的天空,臉色變得越發陰沉,喃喃自語:“火炮居然都來了”

沒錯,張輔就是在等火炮。

只要大口徑的臼炮和普通火炮一到,想要強行攻城,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畢竟安南軍本來就沒什麼抵抗意志,內部又有很多親明派的軍官,真要硬進城的話,只需要衝著城門開幾炮,就差不多了。

雲陽伯陳旭這時候說道:“新城侯,安南人此時定是緩兵之計,這些該死的殺才,居然敢刺殺曹國公,我請求率軍攻破城池!”

雲陽伯陳旭是靖難勳貴中的一員,於洪武末年嗣其父職,爲會州衛指揮同知,建文元年朱棣起兵,他舉城降燕,當年主要戰績有從徵灤河和力戰真定,建文二年燕軍攻下德州後,令陳旭守德州,同年八月盛庸攻德州,陳旭因兵少勢孤棄城而走,朱棣未問其罪,屬於腦子比較靈活,懂得審時度勢的武將。

沒辦法,明軍內部本來就是各派系林立的,尤其是李景隆確實跟很多靖難勳貴不太對付。

而這時候明軍攻城,李景隆是有概率出個三長兩短的。

顯然,雲陽伯陳旭這時候的建議雖然聽起來非常有道理,而且充滿了義憤填膺的感覺,但仔細品一品,就知道這傢伙是恨不得李景隆死了再叫一聲“好死”。

“不急。”

張輔這時候保持了高度的鎮定,他搖了搖頭,冷漠地說道:“既然調集火炮,那麼想必守城的安南軍也預料到攻破城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我們貿然出擊,恐怕曹國公在裡面會遭遇不測,再等一等,等大隊步兵就位。”

這番話說出了張輔的顧慮,如果冒然出擊,只怕不僅救不了李景隆,反而還會害了他,這是張輔不願意見到的。

“遵命!”

雲陽伯陳旭聞言,便是抱拳退了下去。

“你們說,李大帥會不會已經遇害了?”有將領小聲嘀咕道。

另一名將領則是輕哼一聲,說道:“你別胡說八道了,李大帥驍勇善戰,平素身體也好的很,不會出什麼事情的?!?

其餘的將領也紛紛贊同這名將領的推測,雖然明軍裡面有想借刀殺人的,但其中絕大多數,尤其是南軍出身的,還是李景隆的忠誠部下。

很快,隨著“咚咚”的鼓聲,明軍點起了火龍一般的火把,開始了整隊。

城門外,數千名明軍正在集結,他們按照陣型排開,整齊劃一地列陣而立,列隊完畢才大約數出來一共有五千多人,而這五千餘名明軍,再加上騎兵和炮兵,便是張輔眼下調動出來的了。

剩餘的明軍,有一些是不能夜戰的。

在這個時代,影響一支軍隊夜戰能力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自然是夜盲癥,夜盲癥主要是缺乏維生素A導致的,也就是所謂的營養不良;第二個方面則是跟組織能力以及平時的夜戰訓練有關。

也就是說,哪怕沒有夜盲癥,如果不經過專門的訓練,這時候也是無法進行夜戰的。

因爲對於明軍來說,光湊人數是沒什麼意義的,裝備水平上來了,兵在精不在多,如果沒有夜盲癥但也缺乏夜戰訓練的士兵參與到行動裡,反而會導致整個行動的混亂,那就得不償失了。

“咚咚咚!”“嗚嗚嗚~”

鼓角聲愈發激昂洪亮了,一聲又一聲的戰鼓,令人熱血沸騰。

這一刻,明軍將士都是滿懷期待和興奮,等候他們的統帥的號令。

在距離他們不遠的地方,還擺著很多馬車,後面牽引著一架架火炮。

“報~~”

正在此時,一匹駿馬疾馳而來,馬背上載著一名哨探。

哨探勒馬停下,跳下了馬背,恭敬地說道:“新城侯,奉曹校尉的命令,送來密報?!?

張輔接過通過李景隆身邊的家將轉交的密報,打開細細地閱讀了起來。

看完密報後,他原本陰鬱的臉色瞬間恢復了正常,嘴角浮現出一抹淡笑:“果然如我所料?!?

不過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確實有些丟臉,倒是不好意思大肆宣揚。

張輔將密信收起,扭頭只是對周圍的將領說道:“各位,李大帥確實突發疾病,不過眼下經過醫師的救治,情況已經穩定了下來,何時甦醒尚不得知,但沒有惡化的傾向了。”

“那咱們?”

張輔沒說話,而是陷入了思索。

眼下既然李景隆情況穩定,那麼他的選擇反倒多了一些。

對於大明的利益考量而言,撤軍是肯定要撤軍的,但在撤軍這件事情上能獲得多大的利益,以前是李景隆去做決策,但張輔也未嘗沒有過一些思考。

是否可以藉著這件事情,打了個信息差,將錯就錯呢?

安南人謀害李景隆的膽子,應該是沒有的,即便明軍破城,來彰顯絕對武力,達成威懾效果,安南人想來也不敢去動李景隆。

原因很簡單,一旦這樣的情況出現,那麼李景隆其實就成了他們手裡保命和用來談條件的最後一張牌。

所以現在張輔可以基本確定,即便他這邊開火,李景隆的生命安全,也不會受到影響。

況且,他已經知道了新宮那邊的情況。

安南人雖然把新宮包圍或者說保護了起來,但裡面依舊有相當數量的李景隆衛隊,這些人完成了簡單的工事準備,外牆據守不了,可內部的核心區域,守個一陣子等待支援的到來是沒問題的。

如果能夠輕鬆破城,再次控制升龍城的話,那麼對於大明武力的彰顯,是毫無疑問的。

這種赤果果的威懾,足以讓大明在與安南國的談判中,取得絕對優勢的地位。

——————

月亮一開始隱藏在烏雲中,黑漆漆的夜空中,繁星閃耀,過了許久,月亮才慢慢探出了頭。

隨著烏雲飄走,一輪彎月終於名正言順地高懸在天穹上,散發出皎潔柔美的光輝,銀光傾瀉,灑落人間。

升龍城內的官道上,近千安南國的禁衛騎兵正在快速行動。

騎兵們每人都攜帶著一桿長槍,腰挎橫刀,一個個都神態嚴肅,渾身散發著凜冽的煞氣,就像一柄柄鋒芒畢露的寶劍。

騎兵們穿梭在官道上,不斷地策馬狂奔,發出一陣陣悶雷般的呼喝聲,他們就像一道黑色的風暴席捲了官道。

這支騎兵隊伍,已經是陳天平能調集最親信、最可靠的武裝力量了。

陳天平雖然登基的時間沒多久,但他這一支廢帝血脈,也曾暗中積蓄了一些力量,陳天平回到安南後,就將一部分力量公開化,並且招募新兵,成爲了他禁衛軍的核心,這支部隊,就是由他的親信率領。

他們已經趕到了升龍城的鼓樓。

“城外都是明軍,而且還佈置了很厲害的火器,王上讓我們務必小心謹慎,不要輕舉妄動。”領頭的將軍沉聲說道。

“明白!”

衆將校連忙答應。

就在此時,副將卻說道:“卑職建議還是挖地道用大缸探聽一下,明軍慣用地道配合火藥炸城,不得不防.左右咱們也不能出城對抗明軍,只是負責在各門之間機動而已,不妨派騎卒去命令各城門探聽一下。”

將軍聽了以後微微皺眉,但是很快便舒展了開來。

他點了點頭:“好吧!”

隨後他點了幾人,這幾人拱手施禮,旋即翻身上馬,衝向了升龍府的西門傳訊。

與此同時,升龍府的西門的城頭上,一顆火球突然騰空而起,照亮了夜幕中的城牆。

“啊——”

“救命??!”

“不好啦,明軍開火了!”

“快逃!快逃!”

火光乍現的那一刻,城牆上的安南軍紛紛驚惶失措地四處逃竄,宛若一隻只無頭蒼蠅。

令人繃不住的是,這其實是安南遠征軍接收國內送來新研發的照明彈而言。這種照明彈是一種類似煙花的裝置,它能噴吐出橘黃色的焰火,持續時間雖然不算很很久,但是可以用來給夜戰的戰場進行照明。

然而卻沒想到,嚇唬敵軍,同樣效果顯著。

升龍府城門前發生的事情,自然瞞不過安南禁衛軍,他們馬上便得知了這個消息。

領頭的將軍沒有任何猶豫,立即下令全軍出發,馬上溜回舊宮保衛國王。

誰都不傻,誰跟明軍硬碰硬啊,那不是拿自己的脖頸子往刀鋒上撞。

升龍府西城門,城牆上的守軍見到明軍開始前進,頓時慌亂成一團。

看到這亂糟糟的場景,守城將領的心中頓時涼透了,升龍城守不住了!

轟隆隆!

忽然,從下面傳來了一陣聲響,緊接著,升龍府西面城門放了下來。

“不好了!有人把城門放下來了!敵軍打進來了!”有士兵跑到城牆上,向守城將領彙報。

升龍府守城的士卒見到城門被人放下來,嚇得魂兒都差點丟掉了,紛紛轉身逃跑,任誰也攔不住。

片刻工夫,在親明派軍官的幫助下,明軍很快就“攻克”了升龍城西門,並將殘存的安南軍徹底俘虜。

——————

“安南俘虜出列!”

翌日清晨。

天剛矇矇亮,天邊泛起魚肚白。

新宮外面,安南軍的士兵早早就撤離了此地,而城樓下則堆積著一些雜亂無章的軍事物資。

安南的俘虜們乖乖出列,在明軍的指揮下,開始轉運死者。

死者並不多,也就十幾個人,而這十幾個人裡,一大半都是被自己人擁擠倒地導致踐踏死亡的。

新宮前,張輔騎著戰馬,他身披盔甲,腰掛佩刀,正帶著一羣將士在等待。

“啓稟新城侯,除舊宮外守軍全部投降,升龍城已被我軍拿下!”

這時候,另一名騎兵從遠處策馬過來,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向他稟告。

“好極!”

張輔咧嘴一笑,說道:“傳本將軍令,即日起,全軍輪流休整,兄弟們一晚上沒睡了。”

“遵命!”

周圍將領領命而去。

還有校尉則繼續帶著手下的士兵巡邏,防止升龍府城內還有敵軍作亂。

事實證明他們多慮了,他們的巡邏工作很順利,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就在這時,幾匹快馬從遠處急馳而來,來到新宮前面。

爲首的一騎勒馬停住,翻身躍下了馬背,然後來到張輔面前,抱拳行禮。

“屬下拜見新城侯!”

來者正是李景隆的護衛家將曹阿大,他是奉新宮裡面的李景隆之命特意前來給張輔送信的,也只有他前來,張輔才能確信傳信的真實性。

“屬下是奉了曹國公之命前來。”曹阿大說道。

“曹國公醒了?”

“不錯,曹國公聽說了新城侯的臨機處置,非常讚賞,目前曹國公已經醒來了,就是還有些腰疼的厲害,難以活動,所以委託新城侯全權處理其他事宜?!?

“好!”

張輔聞言點頭,心中鬆了口氣。

雖然李景隆亂吃補藥的後果比預計要輕許多,但畢竟是昏迷了這麼久,現在甦醒過來已算是萬幸,至於腰痠痛,應該是因爲肝腎負擔太大需要慢慢恢復的緣故吧。

想到這裡,他問道:“曹國公可有什麼交代?”

“有!”

曹阿大說道:“曹國公讓我把這封信親手交給您?!?

說完,他取出一封書信,雙手恭敬地遞給了張輔。

雖說宰相門前七品官,但他跟別人擺譜還行,跟這位未來註定會成爲國公的新城侯擺譜可就是不識擡舉了,更何況,多虧了新城侯的果斷救援,不然事態會演變成什麼樣子,誰都說不好。

畢竟,安南人雖然說是爲了保護安全,可畢竟往新宮外面派兵了,誰知道會不會這些兵下一瞬會不會攻進來呢?性命掌握在別人手裡,終歸是不安全的。

張輔接過信,展開看了起來。

從字跡上來看,是李景隆口述的,內容倒是很重要。

“這件事暫且保密,切記勿要讓旁人知曉?!?

看到這封信的內容,張輔基本對李景隆的談判思路和底線瞭解清楚了。

但張輔還是有點緊張。

雖然是少年天才、將門虎子,如今也經歷了不少歷練,可談判還真是頭一遭。

怎麼能讓自己上呢?自己只是一個武官啊,而且自幼就跟隨父親在軍隊生活,對外交這些東西毫無經驗,更別提談判了。

不過張輔還是鎮定了下來,現在優勢很大,哪怕他不懂什麼談判技巧,佔不到口舌之利,只要拿出居高臨下的態度來,也很容易就能取得他想要的。

畢竟有一句話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回去稟報國公,請國公放心,末將絕不敢泄露分毫,請國公安心養病。”

張輔深吸一口氣,平靜下來,恭敬回答道。

雖然張輔年級不大,但他可不像那些初生牛犢般的少年,他經歷過數次戰爭,見識過殘酷,深知自己肩膀上扛著責任,也懂得了一些政治規則,更加明白一個道理——那便是人的權勢,來自於底牌,與年齡無關。

如果你的底牌不夠,哪怕年長之人,也應該小心翼翼,因爲伱的每一步走錯,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而底牌充足,隨手就能甩出來王炸的人,不怕失誤。

張輔很明智地選擇了隱藏自己的情緒,同樣的,他相信李景隆對於他的回答,應該也很滿意。

所謂的“絕不敢泄露分毫”,既是這封信的內容,也是之前李景隆突發疾病的原因。

畢竟李景隆這次回國,既然是重回巔峰,那麼肯定是要大用的。

所以,張輔沒必要得罪李景隆,更不會拿這件醜聞去大肆宣揚。

這就是聰明人的世界。

聰明人永遠懂得該如何選擇,並且不斷地變通,用來獲取對於自己來說的利益最大化。

“謝新城侯,屬下先告辭了!”

曹阿大抱拳,然後翻身上馬,飛速疾馳而去。

等曹阿大走了後,張輔望向舊宮方向,眉宇間浮現出些許憂色。

“新城侯,我們現在怎麼辦?”旁邊雲陽伯陳旭開口詢問道。

張輔沒有立刻回答他,而是陷入沉默。

過了片刻,他突然開口說道:“吩咐下去,不要靠近舊宮。”

“嗯?”

衆人疑惑地看著張輔,有些摸不透新城侯的心思。

新城侯是一員虎將,按照往日,他肯定會趁勝追擊,擴大戰果,直接攻破舊宮,徹底佔據升龍城。

可現在他居然叫大軍不要靠近舊宮,這未免顯得有些反常。

張輔沒有多言,他站在原地,仰望著清晨的太陽,喃喃自語道:“希望我的判斷沒有錯”

張輔的判斷果然沒有錯,很快,他就接到了舊宮那邊安南人的傳訊。

安南的使者,正是白髮蒼蒼的王汝舟。

作爲安南國丞相,王汝舟還是有點牌面的,畢竟他當初幫助了明軍很多,而且在安南國的國內,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明軍並未爲難他,而是護送他來見張輔。

“我家殿下想見見新城侯。”

“一個人?”

“是?!?

張輔也不是慫人,他帶著騎兵很快來到了舊宮前,而這時候正巧看到舊宮宮門大開,陳天平策馬出宮。

雙方單騎對向而行。

陳天平來到張輔面前,遙遙抱拳。

“新城侯!”

“小王想問,大明的軍隊,可是不遠萬里,爲了正義而來安南的嗎?”

“自然如此,胡氏父子篡國無道,大明護送殿下歸國繼位,乃是弔民伐罪,以誅不臣?!?

張輔鎮定自若,淡然道:“正道湯湯,義者無不勝之理?!?

“既然如此,既然小王是大明皇帝陛下親自冊封的安南國國王,那麼今日新城侯率軍進城要討伐小王嗎?”

陳天平此時緊張極了,他很清楚,明軍既然輕鬆奪城,那麼如果張輔真的覺得安南需要換一個國王,這時候也就隨手換了。

因爲明軍行動的動機,是非常充分的,主帥在城裡除了意外,懷疑到安南人頭上,非常正常,出兵攻城也正常,至於攻城以後,會不會在亂軍中死一個安南國王,還不是張輔一句話的事情?光憑他這點禁衛軍,是不可能抵擋得住的。

而陳天平有什麼能拿來跟張輔談條件的事情?之前的撤軍條件嗎?在陳天平看來,現在自己已經是人家刀俎上的魚肉了,就是強壓著腦袋逼迫自己接受,自己敢不接受嗎?畢竟今天和昨天,是兩個情況了。

所以,陳天平認爲自己能依靠的,也就是他被大明承認的合法王位了。

實際上,這就是他和張輔,都有各自的顧慮。

站在陳天平的立場上,他很容易會產生“既然明軍都已經奪城了,那麼把他換掉也是很正?!钡男膽B,而站在張輔的立場上,陳天平這個傀儡雖然不是無可替代,但已經是眼下大明能找到最好的傀儡的,對方在沒有什麼罪責的情況下,把人給處置了,又該扶誰上位?上位了對於大明的利益而言,能比陳天平做的更好嗎?顯然是暫時找不到的。

而既然張輔不打算殺掉陳天平,這時候談判自然就是最好的結果。

“殿下說笑了,當然不是.曹國公方纔就交代了,救人心切可以理解,但讓我等切勿驚擾了殿下?!?

張輔這句話一出口,陳天平頓時有些精神恍惚,若不是死死拽著繮繩,怕是都要在馬上失去平衡了。

李景隆醒了!

這就意味著他之前的舉動並無錯誤,他的王位,大概率也就保住了。

而之後,就是陳天平和張輔的談判環節了。

雖然談判原本預計是在今天的宴會上,但現在顯然不需要了,而這次的談判非常順利,張輔雖然顯得咄咄逼人了一些,但心中早有打算的陳天平並未掙扎什麼,對於張輔提出的條件,基本都選擇了接受。

永樂二年五月,遠征安南的明軍開始撤離升龍城。

從五月至六月,受限於海上運力,數萬才全部裝船撤離完畢。

而休養了一個月之久的李景隆李大帥,也隨著最後一批明軍,撤離了安南。

不過大明在安南的駐軍顯然並沒有全部撤離,清化港完全處於明軍的控制之中,還有少部分明軍駐紮在升龍城的天使區,並且從清化港至升龍城的商道,沿途遍佈著明軍的據點。

明軍徹底完成了對安南的軍事行動,並且獲得了遠超想象的收穫,這種收貨,還是隨著貨物的傾銷而源源不斷的。

第371章 陛見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221章 朱棣:爹,你的制度又漏了【求月票第222章 黃宗羲定律【求月票!】第412章 龍場【求月票!】第518章 中場第510章 妖書第378章 反轉第36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504章 九邊第311章 真兇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80章 朱高煦:亡國俺也修黃河!第467章 主炮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294章 一怒第42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538章 癥結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553章 脫困第558章 傾向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535章 捐田第307章 實驗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318章 民間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537章 告別第115章 派二皇子去探索新航線?第468章 決心八月更新及求票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425章 登陸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420章 用意第397章 兩界第301章 科學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18章 一百萬石!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381章 講學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96章 你管這叫增產仙方?第427章 渡河第370章 張輔第220章 徵遼餉?徵麻餉!【求月票!】第317章 黃浦第435——436章 抉擇七月更新計劃兼求票!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320章 拔刀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163章 普通人的改變第296章 叩闕第531章 夏稅第562章 立儲第456章 僞鈔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457章 斷腕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69章 你只需要‘啊對對對’第426章 神速第454章 遇刺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521章 餘波第261章 兼併?不【求月票!】第88章 詔獄驚變第382章 景隆第535章 捐田第64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58章 有辱斯文第508章 驗收第444章 潛龍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296章 叩闕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296章 叩闕第521章 餘波第182章 軍備競賽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382章 景隆第448章 噁心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285章 歸京第368章 派系第143章 《漢書·高後傳》第365章 上課第445章 嬗變八月更新及求票第289章 飛天
第371章 陛見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221章 朱棣:爹,你的制度又漏了【求月票第222章 黃宗羲定律【求月票!】第412章 龍場【求月票!】第518章 中場第510章 妖書第378章 反轉第36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504章 九邊第311章 真兇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80章 朱高煦:亡國俺也修黃河!第467章 主炮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294章 一怒第42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538章 癥結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553章 脫困第558章 傾向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535章 捐田第307章 實驗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318章 民間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537章 告別第115章 派二皇子去探索新航線?第468章 決心八月更新及求票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425章 登陸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420章 用意第397章 兩界第301章 科學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18章 一百萬石!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381章 講學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96章 你管這叫增產仙方?第427章 渡河第370章 張輔第220章 徵遼餉?徵麻餉!【求月票!】第317章 黃浦第435——436章 抉擇七月更新計劃兼求票!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320章 拔刀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163章 普通人的改變第296章 叩闕第531章 夏稅第562章 立儲第456章 僞鈔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457章 斷腕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69章 你只需要‘啊對對對’第426章 神速第454章 遇刺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521章 餘波第261章 兼併?不【求月票!】第88章 詔獄驚變第382章 景隆第535章 捐田第64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58章 有辱斯文第508章 驗收第444章 潛龍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296章 叩闕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296章 叩闕第521章 餘波第182章 軍備競賽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382章 景隆第448章 噁心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285章 歸京第368章 派系第143章 《漢書·高後傳》第365章 上課第445章 嬗變八月更新及求票第289章 飛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巫溪县| 湖北省| 江北区| 靖江市| 社会| 宁国市| 宁武县| 张家川| 临颍县| 墨玉县| 萝北县| 香格里拉县| 景宁| 竹山县| 阿克陶县| 通海县| 运城市| 衡阳县| 曲沃县| 兰坪| 二连浩特市| 西林县| 岳普湖县| 昆山市| 江油市| 抚州市| 岳阳市| 凤台县| 县级市| 桐梓县| 嘉禾县| 五河县| 休宁县| 伊金霍洛旗| 故城县| 翁牛特旗| 台安县| 海丰县| 厦门市|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