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8章 噁心

歷史的車輪在把安南像輾蟲子一樣軋過以後,似乎在永樂元年的末梢,微微停頓了片刻,纔會繼續向著未知的前方駛去。

而在此之前,新一輪的內部整頓開始了。

這次是姜星火的回合。

“參見陛下。”

在滿城歡慶中,姜星火來到了皇宮之中。

“將考成法與京察相結合”的這種想法當然不是突然產生的,事實上考成法是於洪武三十五年提出並醞釀的,並於永樂元年上半年正式試點執行後生效,開始向全國推廣,也是永樂新政刷新吏治的重要舉措。

只不過在新政施行初期,因爲種種原因,考成法並沒有進行高調宣揚,只是要求朝廷從上至下各級衙門進行執行,甚至連一些地方都不太重視它的存在。

畢竟對於絕大多數的基層官吏來說,他們只管做手頭那些幾十年不變的事情,然後就可以享受生活,至於朝廷所謂的官員考覈,那些東西離他們實在是太遙遠了,跟自己的生計完全扯不上關係。

說白了,都是日子人。

在這些日子人的眼裡,考成法也無非就是皇帝一時興起而已。

新官上任三把火,朱棣這個新皇帝,自然也得燒上這麼幾次火,再正常不過了。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等皇帝沒了新鮮勁兒,想來也就回歸正常了。

畢竟火燒的最狠的洪武朝,那時候官員數以萬計被處置,可說白了,基層不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嗎?

但這一次,顯然就變得截然不同了。

在明朝前期,京察還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出現了建文朝把京察改爲十年的事情,這就充分說明了,中樞的大小官員都不樂意京察。

但是隻要讀過明史的人,應該都知道,京察在明朝中後期,將會成爲整個廟堂鬥爭的主線節點,每一次京察,只要有黨爭,那必然是血雨腥風。

姜星火也不清楚,他把“京察”這個潘多拉的魔盒打開以後,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怪物。

但眼下既然已經決定在謀朝換代這條路上走下去,爲了日後自己的所有努力不會被士紳文官復辟,爲了自己最後不淪爲王安石、張居正那樣的結局,他也只能打開這個盒子。

“國師來了,說說你的想法。”

朱棣並沒有在別的地方召見姜星火,還是在城牆上。

而這城牆,就是當初姜星火阻止國子監監生們叩闕時,朱棣等人當初站的地方。

只不過與此前不同的是,這裡多了一座固定的大倍數望遠鏡.

是的,皇帝待著沒事又不想出宮的時候,就會在這裡觀察一下太平街對面百姓們的日常生活。

身邊沒有太多大臣,就是兵部尚書茹瑺、吏部尚書蹇義,還有一直沒說話的工部侍郎金忠。

姜星火清了清嗓子,說道:“之前曾與陛下說過,理想中的國家運行,那就是能對各級衙門實行嚴格的綜合覈定,對各級大小官吏實行嚴肅的考察,使從中樞到地方任何衙門,在理論上,都是在有監督有管束的狀況下履行其職能,行使其權責。”

“是,朕有所耳聞,這便是國師在大明行政學院裡,講授的行政管理學所倡導的。”

顯然朱棣並沒有減少對姜星火日常行動的關注,而幾位大臣也都跟著聽著,這都是堂皇王道,倒也沒什麼好質疑的。

“考成法的目的就在於,讓任何官員的公務活動,亦必一一有記錄可憑,政績可考,優劣可核,並據此接受稽查。人有專任、案有專責,事有時效,起訖清楚,處理過程和結果清晰,就會使得一切都在規章制度的範圍內運作,如此纔不會出現各衙門互相踢皮球,敷衍塞責以至於拖沓擱置的情況,而一旦沒有人覈查,最終的結果一定是不了了之。”

嗯,如果打個形象的比方,大明是一臺機器,那麼考成法就是對機器的定時檢修和加機油。

在姜星火前世,張居正改革正是通過考成法的推行,才保證了大明這臺鏽跡斑斑的國家機器重新恢復正常運行,對於萬曆初期長達十年的各項革新,都起到強有力的推動和保證作用。

那麼爲何現在姜星火要來重提呢?

這裡面的道理就在於,變法的第一階段,是爭“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而“該不該變法”的名,已經爭論完了;第二階段,是爭得“實”,在朝廷那裡也就是變法到底能不能富國強兵,能不能給國庫搞來錢;第三階段,就是變法的全面深入推進。

而任何變法政策,落實到了實地,都是由人來執行的,那麼不管是出於目標的需要,還是得爲三階段未雨綢繆,提前佈局人事鬥爭,都是很有必要的。

“但臣以爲,今年的考成法,未必會如預期那般上行下達,繼而國朝一體通達。”

姜星火話鋒一轉,開始唱起了衰,這不由地讓朱棣覺得有趣了起來。

事出反常必有妖.考成法是姜星火提出的,而如今卻另起波折,想來是有什麼算計在其中的。

但吏部尚書蹇義這時候卻也站出來說道:“臣也有話要說。”

“講。”

蹇義行禮說道:“考成法一事,臣以爲是良策,但未必能堅持下來。”

“喔?此言何意,難道天官都認爲考成法無法推行嗎?”

如果說剛纔姜星火的覲見,讓朱棣只是有些意外,那麼此時蹇義的補充,就讓朱棣徹底重視起來了。

畢竟蹇義作爲保守派的代表人物,是沒道理跟姜星火達成一致的,而且錦衣衛始終保持著對朝中重臣的關注,也沒有發現兩人私下裡有什麼交集。

既然不是事先謀劃約定好的行動,那就說明,蹇義確實認爲考成法有些弊端。

可這明顯不符合蹇義的利益,因爲蹇義掌管吏部,而考成法在事實上是對吏部權力的一次極大加強,即便蹇義真的認爲有什麼弊端,也不該說出來,否則是會影響自己的權力的,而手中的權力,無疑是這些大員們的立身之根基。

“空印案。”

蹇義的面色很嚴肅,神色間有些凝重,似乎陷入了對往事的短暫追憶。

空印案是洪武四大案之一,原因就是官員因爲時間成本等實際情況,爲了偷懶,直接在空白的公文上預先蓋上印章,然後後面再填寫上具體內容,有現實需要,但無疑是弄虛作假,被老朱發現以後,老朱相當重視,並且勃然大怒,然後就是人頭滾滾環節。

“從空印案到現在的情況就可以看出,官員的懈怠以及對審查制度的消極對抗,是不避免的,這從秦漢時期的‘上計’制度就開始了,這不是靠殺人能解決的問題。”

京察,在朱元璋死後被改成了十年一次,而考成法的殺傷力,可比京察大得多,反彈也一定是更大的。

目前在很多官員的認知裡,考成法還是皇帝剛登基腦子一熱,想整頓一下吏治,只要消極對抗,沒幾年就自動偃旗息鼓了。

而如果今年不僅考成法對天下官員出重拳,京察也對中樞各衙門再進行一輪優勝劣汰,官員們馬上就會從幻想中清醒過來,繼而人人自危,到時候對考成法的抵制,就會成爲一種普遍共識。

蹇義接下來說的話,就比較難聽了,甚至可以說是當著皇帝的面,在攻擊姜星火。

“老臣以爲,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

“國師建議行考成法以來半年,造冊章奏繁多,各衙門似乎殆無虛日,頗爲勤勉,但敷奏雖勤,而實效多少,還是未知之數。”

“所謂上之督之者雖諄諄,而下之聽之者恆藐藐,大約如此.故而考成法之成效幾何,還請陛下不要報以太大期望。”

不管蹇義是忠直體國敢說真話,還是藉此得了考成法施行權力的便宜還要在這裡賣乖,藉此攻擊姜星火,朱棣心頭都有些不滿。

因爲在朱棣看來,有一萬個理由,都不如好好整治這羣士紳文官來的舒服

朱棣沒說話,但皇帝的嘴替金忠說話了。

“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這是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裡面的一段話,意思也很明顯。

——先幹了再說能不能成。

蹇義被這麼反駁,自然也不會再說什麼,於是焦點又回到了姜星火這裡。

但姜星火卻反而大方地承認道:“蹇尚書說的有理,考成法第一年確實不應該指望有什麼立竿見影的成效,未來也一定會有很大的阻力,但正因如此,纔要重新縮短並啓用京察,將京察與考成法、御史巡視制度結合起來,如此才能從中樞到地方,從三年到每年、每季,形成多梯次全方位的吏治整飭。”

聽聞此言,朱棣的心頭隱約閃過了一絲猜度,在吏治整飭上,朱棣與姜星火的立場當然是一致的,但不一致的是,這個權力到底要握在誰的手裡。

如果是考成法,那麼權力肯定是在吏部的。

而按照洪武朝舊制,京察的權力也是在吏部手裡的。

五品以上的官員是一套,決定權主要在皇帝的手裡,吏部實際負責的是五品以下的官員,包括翰林院、六科給事中、都察院十三道監察御史、各部寺官員,主要環節有筆試和麪試。

筆試就是這些官員的京察資料遞交給吏部以後,吏部考功司會關門查驗覈對所有資料,然後舉行內部會議,會議結束評定後纔開門。面試就是吏部尚書跟相關部寺的主官,對京察官員進行當面考察,所有受考察的人員在吏部大堂集中,按照順序,一個一個過堂唱名,過堂完畢,就算考察結束,然後按照不同的面試評定等級登記造冊交給皇帝,皇帝閱覽無誤,由吏部奉旨張榜公示。

那麼,姜星火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如果姜星火想把京察的權力,挪到總裁變法事務衙門,肯定是不合規矩的,而吏部手握考成法和京察,雖然合情合理但也有些讓朱棣覺得權力過大,所以此前朱棣並沒有考慮過馬上重啓京察的事情。

但姜星火今天的舉動,卻再次出乎朱棣的意料。

“臣以爲可效仿三法司會審,京察之事,五品以上自是聖裁,而五品以下官員,由吏部、內閣、總裁變法事務衙門共同協定,其中以吏部爲初審,內閣爲監督,總裁變法事務衙門爲複審,若有爭議,依舊交予陛下聖裁。”

“這個提議倒是有趣。”

朱棣眼眸一亮,京察的權力很大,交給吏部他不放心,而擴大姜星火的權力他也不放心,可如果能讓吏部、內閣、總裁變法事務衙門三家互相牽制,那麼這件事,總比吏部一家獨大,要強得多。

三法司會審這種模式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已經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得到了驗證。

如果讓京察也走這種模式,顯然對於皇權這個“裁判”來說,是最有利的權力結構。

茹瑺在旁邊沒說話,因爲不關他的事,但是依照他對皇帝的瞭解,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樂見其成的。

而蹇義則是難以察覺地微微蹙眉,他剛纔既是想表達對變法的某些不滿,也是想通過這種訴苦的方式,來給吏部爭取到更大的權力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嘛。

可誰成想,眼下竟是事與願違,姜星火提出的這種類似三法司會審來進行京察的模式,直接分走了吏部的權力。

是的,雖然之前大家都不重視十年一次的京察,吏部自己也覺得是走個過場,可一旦京察被縮短並且重啓,那馬上就會成爲權力鬥爭的核心,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

所以京察自然也就被蹇義這個吏部尚書,視爲了“自己的權力”。

金忠這個嘴替又說話了:“三法司會審行之有效,若京察也以此來進行,倒是不虞有什麼不夠公平公正的地方。”

蹇義作爲事實上的六部尚書之首,此時自然是要維護自己部門利益的,而不是唯唯諾諾不敢說話。

“臣以爲不妥。”

蹇義據理力爭道:“京察一直都是吏部的職責,跟三法司會審性質不同,刑名之事或許還怕不夠公正,可吏部本就是要履行官員考覈獎懲的,若是不信吏部能做的公正,又該信誰?”

而這時候蹇義的老朋友茹瑺,也出來幫襯了一把,雖然茹瑺不會違背皇帝的意志,但皇帝既然沒說話,那麼倒也不妨表達一下自己的意見。

茹瑺說道:“蹇尚書所言甚是,官吏考覈乃是朝廷權柄,怎能輕易分割?”

朱棣哼了一聲,問道:“那蹇尚書認爲該如何?”

蹇義道:“自然還是應按律法來辦!”

蹇義的態度很明確,對於其他只要不觸及底線的變法,他一般都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京察必須要按規矩來,這個是不能隨便動的。

事實上,吏部主持京察也好,內閣、總裁變法事務衙門參加也罷,這兩者都有著各自的優勢。

蹇義說的也沒錯,吏部掌管的就是人事考覈的任免這部分職責,這也是爲什麼吏部尚書能被稱爲“天官”的原因,但從皇帝的角度看,本來吏部手握天下數萬官員任免大權,不誇張的說,只要蹇義一句話,就能決定一個官員的命運,而且是必須服從的命令。

考成法,更加加重了這種威權。

而皇帝是不喜歡看到六部之中,有任何一個部門,不完全聽他的話,或者說手裡的權力過大。

刑部爲什麼會被重重地砍一刀,還不就是因爲三法司系統內部抱團太厲害?

而說白了,至於內閣和總裁變法事務衙門,其實就是皇帝的手裡兩把刀,都是新成立不到一年的部門,即便參與進來,也沒有多少自主權。

至於姜星火剛纔說的御史巡視,都察院是負責整頓天下官場風氣,維持朝綱穩定,但並不能像吏部那樣,直接干預吏治,所以他們雖然擁有著“風聞奏事”這種一般官員難以企及的特權,但在廟堂上並不算頂尖級別,即便是有陳瑛這樣的酷吏掌管,這種時候,只要不搞得太過天怒人怨,皇帝還信任,就足夠讓人忌憚但又不敢如何了。

“陛下,微臣以爲可以試一試,畢竟這也是對朝堂秩序的保障。”

金忠忽然說道,他不是在幫姜星火說話,而是在幫朱棣說話。

金忠的態度堅定,反觀蹇義,他是真的不甘心啊。

“國師,你覺得呢?”朱棣問道。

“回稟陛下,臣還是堅持之前的看法。”

姜星火恭敬地說道:“至於堅持律法,這個京察規定的律法是否還合乎時宜,是要由審法寺來看的,若是不合時宜,自然是要修改的,而且京察就在天子腳下發生,五品以上官員的京察也需要陛下親自來操勞,本來就不是由吏部一手掌控的,既然有三法司會審的模式,那便可以把這個工作分攤出去,吏部、內閣、總裁變法事務衙門共同處理,如此一來,陛下就可以更好地居中權衡。”

“嗯?”朱棣目光深邃起來,“國師莫不是在給自己要權?”

朱棣話語說的不加掩飾,此時姜星火心裡也是一凜。

這是他主動出擊的回合,但既然是要分走吏部的權力,自然是不能說的太露,可如今被皇帝直接點出來,那麼他乾脆承認肯定是不行的。

姜星火神色微凝,低頭道:“臣只是覺得,天下之勢,上常重而下常輕,則運之爲易。今法之所行,常在於卑寡;勢之所阻,常在於衆強。而下之六部諸寺,挾其衆,而威乎上,上恐見議,而畏乎下,如此之風漸成,陛下如何如臂使指?”

這就是在警告朱棣,要小心下面的官員抱團下克上了。

朱棣聞言,不禁來了興致:“這麼說來,國師是爲了打破這種局面了?”

姜星火搖頭:“臣不敢妄言。”

蹇義的面色變得沉重了起來,姜星火短短幾句話,就直接撓到了朱棣的癢處。

皇帝的心思,有的時候跟女人是差不多的,都是海底針。

但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很多時候講道理並沒有什麼用,有用的是對方到底關心的是什麼。

你跟皇帝說弊端,說傳統,這些都沒意義,皇帝真正關心的是自己的皇權。

“哈哈哈哈.”

朱棣大笑起來,眼神中充滿了讚賞之色。

姜星火這番話雖然聽上去像是在玩虛的,可也正合他的胃口——朱棣本就是通過造反的方式篡權奪位,因此他一直都覺得自己得位不正,害怕下面的人聯起手來矇蔽他。

這種矇蔽,並不是說朱棣通過錦衣衛就能解決的,而是一種心理問題。

哪怕他江山穩固,哪怕他龍椅坐的穩穩當當,他還是會害怕。

而姜星火提出的京察三分的辦法,顯然是符合朱棣的制衡之術的,只要姜星火能給他找到理論依據,其他人又能有什麼辦法呢?誰敢質疑?

“好,朕意已決,今年年底就重啓京察。”

朱棣看向蹇義和姜星火:“那麼,伱們就回去好好準備吧,記住,時間可不多了,半月爲期,先把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好,屆時,朕會親自來看的!”

“遵旨。”

姜星火鬆了口氣,趕緊應下來,雖然他在來的時候就知道,最終的結果,肯定是朱棣同意他的建議,因爲這件事情,本身就是符合朱棣的利益,但如今真的得償所願真的通過這次的試探,來獲得了更多的權力,他方纔心裡石頭落了地。

“好了,今日國師還要去大明行政學校吧?莫耽誤了時辰。”

朱棣擺擺手,示意他們可以走了。

然後,等到姜星火和蹇義、茹瑺退下之後,朱棣臉上的表情慢慢淡了下去,他低聲喃喃:“這國師的膽量不錯嘛!居然敢在朕面前玩滑頭!”

金忠站在旁邊,根本不敢說話。

“不過,這倒也省去了朕的麻煩……”

朱棣嘴角浮起一絲冷笑:“正好也是個機會。”

他說著,拿起了旁邊桌案上的信紙,唰唰寫了一封密旨,交給了太監:“去,把這份密旨交給錦衣衛指揮使紀綱。”

“喏。”

太監領命而去,朱棣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這幾日,總算可以輕鬆點兒了.呵呵,京裡的官員們,你們的苦難纔剛剛開始!”

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440章 蛀蟲第122章 炸鍋!被背刺的夏原吉第177章 吃煤的鐵馬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486章 彙報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519章 盡心五月求票!第385章 認負第55章 全都對上了第87章 谷王密謀:突襲詔獄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第223章 東廠西廠?【求月票!】第312章 風起第394章 決勝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292章 投奔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544章 機器第105章 借你項上頭顱一用第275章 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547章 市舶第554章 西域(帖木兒篇結束)第466章 呂宋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350章 銃斃【二合一】第461章 誤會第426章 神速第387章 溫茶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253章 燕校尉的真實身份【求月票!】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466章 呂宋第31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50章 道衍瘋了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216章 《國家管理學》【求月票!】第245章 工業【求月票!】第396章 暴昭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366章 下課【糉子節加更】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538章 癥結第20章 何謂王朝?第136章 輸出大明價值觀第339章 火種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成績彙報兼互動問答第396章 暴昭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556章 閱艦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427章 渡河第90章 絕境第207章 打破內心枷鎖的朱棣【求月票!】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成績彙報兼互動問答第157章 皇權下鄉的終極武器第368章 派系第385章 認負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493章 歲末第235章 改革前夜【求月票!】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400章 反擊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557章 建交第27章 臣有辦法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399章 意義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293章 生亂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480章 弟子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310章 俱備第484章 漣漪第487章 攝政第342章 站住【第三更求月票!】第559章 臨行第402章 大棋第140章 第一步就出了岔子第448章 噁心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285章 歸京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271章 可惜水太涼【求月票!】第23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68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535章 捐田第271章 可惜水太涼【求月票!】
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440章 蛀蟲第122章 炸鍋!被背刺的夏原吉第177章 吃煤的鐵馬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486章 彙報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519章 盡心五月求票!第385章 認負第55章 全都對上了第87章 谷王密謀:突襲詔獄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第223章 東廠西廠?【求月票!】第312章 風起第394章 決勝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292章 投奔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544章 機器第105章 借你項上頭顱一用第275章 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547章 市舶第554章 西域(帖木兒篇結束)第466章 呂宋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350章 銃斃【二合一】第461章 誤會第426章 神速第387章 溫茶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253章 燕校尉的真實身份【求月票!】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466章 呂宋第31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50章 道衍瘋了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216章 《國家管理學》【求月票!】第245章 工業【求月票!】第396章 暴昭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366章 下課【糉子節加更】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538章 癥結第20章 何謂王朝?第136章 輸出大明價值觀第339章 火種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成績彙報兼互動問答第396章 暴昭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556章 閱艦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427章 渡河第90章 絕境第207章 打破內心枷鎖的朱棣【求月票!】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成績彙報兼互動問答第157章 皇權下鄉的終極武器第368章 派系第385章 認負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493章 歲末第235章 改革前夜【求月票!】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400章 反擊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557章 建交第27章 臣有辦法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399章 意義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293章 生亂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480章 弟子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310章 俱備第484章 漣漪第487章 攝政第342章 站住【第三更求月票!】第559章 臨行第402章 大棋第140章 第一步就出了岔子第448章 噁心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285章 歸京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271章 可惜水太涼【求月票!】第23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68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535章 捐田第271章 可惜水太涼【求月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山市| 清流县| 泰州市| 湄潭县| 横峰县| 徐州市| 乌苏市| 会昌县| 屯留县| 信阳市| 阳江市| 宣武区| 沂南县| 天等县| 铜鼓县| 广西| 益阳市| 通州市| 霍林郭勒市| 锦屏县| 来安县| 潼关县| 清原| 临安市| SHOW| 南通市| 晋州市| 绩溪县| 大荔县| 浠水县| 信丰县| 岗巴县| 孟村| 赤壁市| 大竹县| 会同县| 神木县| 洛川县| 阜宁县| 湘阴县|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