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

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

“國士無雙!”

密室中,朱棣拍椅而起。

而蹇義和茹瑺,此時也唯有沉默。

姜星火,是真正的智者!

這是完全從思維層面造成的碾壓。

讓他們不由地心服口服。

原本,他們以爲姜星火是要從舊的稅種裡撥出一部分,留給地方,作爲地稅。

那當然會在減少中央稅收的同時,加劇地方的離心力。

可沒想到,人家姜星火的思路,就是贏者通吃!

我是贏者,這100枚銀幣,我全都要!

至於剩下的兩個博弈方,給你們找出第101枚銀幣,你們去拿著博弈吧。

第一個,被那第101枚銀幣解決了。

但是解決問題,做不到!

“陛下。”茹瑺補充道:“而且還有一個問題,臣斗膽勸您別估計的太樂觀。”

朱棣這就是裝作聽不懂了。

最後就成了皇帝對不起百姓。

以往面對文官們的陰陽怪氣,朱棣是很難理直氣壯地反駁回去的。

而現在,朝廷給地方留了一枚新的銀幣。

聽完,夏原吉突兀開口。

因爲攤役入畝,並沒有影響士紳本身的免服徭役,只是以前只有士紳免服,現在大家都免服了.這雖然會影響到士紳名下的佃農,但土地和土地的產出,還是在自己手裡的。

“第一點,中央和地方的稅收博弈,解決辦法,便是如此。”

“蹇尚書說得好!”

“忠誠伯,伱說說,咱們大明的稅收,按照那個什麼‘存量博弈’,朝廷做的是不是不夠好啊?士紳是不是拿的多了,反而貪得無厭想要朝廷垮臺啊?”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朱棣笑呵呵地說道,“所以朕覺得,姜星火一定能提出不用百姓苦,又能給朝廷多收稅的辦法,看來蹇尚書也是這個意思!”

“臣不敢妄言。”

“如此一來,唐廷中央便對地方財政的‘收’與‘支’兩條線都加以限制。毋庸諱言,唐廷中央在確定定額尤其是上供定額的過程中,採用預算收支定額的方法進行控管,並配以相關制度對地方預算收支進行審計、監察,主要是爲了達到限制地方財權從而顯現自身支配地位的目的,也確實是行之有效的前提是唐廷中央能夠控制這些地方,而非藩鎮割據地區。”

“接下來,我們講第二點,也就是中央與士紳的稅收博弈。”

此時,朱棣卻撫掌起來。

反正拿百姓做由頭,皇帝也說不出什麼來。

蹇義意有所指地感慨了一聲。

蹇義和茹瑺連連點頭,顯然就是此意。

否則,士紳大概率會在基層操作中,把朝廷想加給他們的賦稅,轉嫁到百姓身上。

你說姜星火面對稅制,提出不瞭解決辦法,他倆倒是還真不信。

“而皇權下不了鄉,所以中央和士紳之間的稅收矛盾,更是無從談起,中央就靠著地方小吏與士紳收稅,怎麼動士紳?”

第二個,收稅,尤其是收富人稅。

攤役入畝加到田稅裡的徭役,就當多交一點點稅了,面對朱棣的屠刀,忍了。

因爲姜星火從制度設計上,就斷絕了這種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如果按照晚唐的中央與地方二級稅制,中央的監管,絕對不會少!

——皇權不下鄉!

第一個,朱棣是真的敢殺人,接著周縉造反案,在江南殺得人頭滾滾。

“宋代王安石主持的變法,裡面的青苗法,可就是個再生動不過的例子。”

本來就是這樣嘛,皇帝要做事就得花錢,要花錢就得收稅,要收稅只能收農業稅,那就只能苦一苦百姓嘍。

至於兩者會不會打起來?

打起來纔好呢,否則中央權力怎麼起到裁判制衡的作用?

地方都和和氣氣,合作對抗中央,那還了得?

而至於士紳會不會因此起來造反?

正如姜星火所說,稅制改革涉及到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大明朝廷和十三布政使司乃至天下的所有縣。第二個,是大明朝廷和天下所有的地主士紳。

但是聽朱棣這個話音,再聯想一下姜星火之前那句“士紳一體納糧”,蹇義不由地打了個哆嗦。

蹇義也跟著說道:“陛下,國家與士紳,在稅制的頑疾,畢竟已經持續了上千年.而且謀國之事,也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做到的,即便再好的提議,到了下面小吏手裡,都會走了樣。”

蹇義和茹瑺認爲,不會!

“無非就是兩點嘛。”

分家,一次性繳納百分比的高額分家公正稅。

不過,他的規勸也僅到此爲止了,多餘的話,並不敢說。

但如今看來.好像跑不掉了。

原本,朱棣搞錢的辦法,跟歷代君王沒區別,苦一苦百姓。

但針對士紳的稅制改革不一樣。

士紳一體納糧,應該就是其中之一,或者說最主要的。

別鬧了,人家家大業大,遠沒到那一步呢,哪朝哪代造反不都是泥腿子活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的?

“所以說,如果真的要改,大明只需要照搬就行了?”

“苦一苦百姓”的定律,怕是要在永樂一朝被打破了。

“好!”

兵部尚書、忠誠伯茹瑺,此時把腦袋埋得低低的,半句話都不說。

而朱棣話裡話外,又把他給帶上了。

看著一臉懵的朱高煦,夏原吉解釋道。

兩位尚書,是相信有可能的。

——————

“有什麼說什麼,兩位尚書覺得姜星火,能提出處理好國家與士紳之間稅收問題矛盾的方案嗎?”

承受慣了罵名的鐵血君王,加上不怕死鬼主意奇多的囚徒。

可搞錢,對於朱棣來說,那可是放在前頭的大事!

《永樂大典》、遷都北京、開鑿大運河,哪個不需要錢?

到那時候,朝廷就會好心辦壞事,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攤役入畝爲什麼能在江南推廣開來?

有兩個原因。

緣由也很簡單,蹇義剛纔說了,不論是出發點多好的政策,到了下面的基層小吏手裡,都會走樣,甚至與政策本身南轅北轍。

這種會被撕扯到粉身碎骨的事情,在洪武朝驚濤駭浪裡走過來的茹瑺,壓根就不想摻和。

“自是如此。”

“從預算收支的角度看,兩稅三分法中只是對三級財政分配方式進行了規定,具體到配額標準的多少,是由中央特派黜陟使與地方官員,在‘以支定收’的原則上,對兩稅預算收入總定額,以及上供、留使、留州的預算收支定額加以確定。”

朱棣那還不知道,這位天官是在勸他,不要想著動士紳。

攝於朱棣的屠刀,士紳們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不從士紳手裡摳這枚銀幣,地方財政支出怎麼辦?那麼多吏員的錢怎麼發?

至於這筆錢會不會最後又轉嫁到窮人身上。

畢竟,此前那麼多例子擺在那裡,別的不說,光是“攤役入畝”,就已經解決了一個上千年的難題了。

朱棣言笑晏晏,但話語裡的意思,卻讓茹瑺驚出一身冷汗。

“這一條,真的能落實下去嗎?”

——————

習慣性的規勸君王,那是文官們的傳統。

朱高煦聽完,倒也明白了過來。

而在於。

不過朱棣現在卻已經知道,有了不需要苦一苦百姓也能撈錢的辦法。

說白了,央稅和地稅的二級結構,到底怎麼進行預算、檢查、管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第101枚銀幣,又不僅僅是一枚銀幣,而是銀幣的正反兩面。

文官的這個邏輯鏈,已經延續上千年了。

他們的立場一致,纔會聯起手來對付朝廷!

對面的夏原吉,也同時想到了這一點。

什麼?你說地方官府會跟士紳同流合污,不收這些稅?

ωωω?тт kān?c o

“跟戶口累進稅、分家公證稅不同,中央與士紳的稅收博弈,就沒有取巧可言了。”

“我終於明白,姜先生以晚唐舉例的深層原因了。”

“本來是救濟青黃不接的百姓,結果最後官吏爲了政績,惡意搞攤派,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見朱高煦沒聽明白,夏原吉仔細解釋。

錯!

以前之所以地方官府會跟士紳沆瀣一氣,就是因爲,他們聯手博弈的對象,是朝廷!

蹇義面色一變。

歷朝歷代,沒見哪個能成的。

其實晚唐的那些能臣幹臣,早就給出方法了!

大明所需要做的,不過是新建“戶口累進稅”、“分家公證稅”兩個稅種,相當於從士紳的身體上挖出來一塊肉骨頭,扔到地上,讓地方官府去啃。

“是不是這兩個意思?”

這枚新的銀幣,需要地方自己去士紳手裡拿!

而這,就是根本的利益衝突!

“唐廷中央在財稅體制層面的改革訴求,主要是爲了鞏固唐廷的中央集權,並削弱地方稅收權力。這種訴求在兩稅法中,集中體現爲中央立於支配地位,利用‘預算定額管理’對地方收支預算加以調控與管理。”

上次夏原吉被百官當靶子打的場景,蹇義還歷歷在目,他不想同樣被當靶子打。

皇權下鄉這件事,上千年來都做不到,你姜星火憑什麼做到?

憑動動嘴,就能做到嗎?

第二個,攤役入畝從本質上講,雖然觸碰到了士紳的利益,但高壓之下,也不是不能接受。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除了定額管理之外,唐廷中央還設立了相應制度,對使級、州級的預算支出進行監督。針對使級預算支出,立有御史監察制度,如若有擅自違背預算支出者,監察御史可向朝廷進行彈劾;針對州級預算支出,立有御史監察及比部(隸屬於刑部,爲審計部門)勾覆雙重製度,既對州級預算支出過程進行監察,又在每年年末對賬目進行審計。”

收士紳的錢,想都別想!

姜星火點點頭。

“找到解決辦法這件事上千年都沒解決了,你們覺得姜先生也解決不了,或者說提出的不見得可行。”

“臣覺得,這位姜先生可能提出的辦法,會有些過於理想了。”

朱棣若有所思:“朕懂兩位尚書的意思了。”

也正是因爲深諳這一點,蹇義和茹瑺這兩位國家重臣纔會認爲,提出解決方案,姜星火或許有可能做到。

不分家,每年給地方官府繳納戶口稅。

任何一個正常人來到這裡,都會做出同樣的判斷,這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所以,朱棣自信了。

這便是因爲稅制改革的難點,不在於稅制方案的本身。

茹瑺心裡暗道:“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見皇帝還盯著他,茹瑺最後只能勉強說道。

對於姜星火能不能提出解決稅制頑疾的辦法。

但問題是,辦法是辦法,實施是實施。

朝廷,是從他們的手裡摳錢!

這時,久久沒有開口的道衍,反而聲音淡然地說道。

“且聽下去,姜先生既然敢講,那就一定有辦法,這個辦法,也一定能落實下去。”

蹇義和茹瑺面面相覷,有些不可理解,道衍大師對姜星火的這種盲目自信,到底從何而來。

這種王安石都幹不成的事情,是誰給的勇氣覺得姜星火能幹成?

須知道,王安石變法,以王安石這種宰相之才,前前後後消耗了心血,最後,不也是落得個人未亡,政就息的結局嗎?

故此,蹇義和茹瑺也不認爲姜星火能夠做到。

因爲這裡面的困難,實在是太大了,比天都大!

wWW?Tтkд n?¢ 〇

皇權不下鄉,千百年來,皆是如此!

(本章完)

第544章 機器第560章 北上第177章 吃煤的鐵馬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458章 假賬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64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569章 決戰第545章 建文第381章 講學第449章 調研第470章 出兵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433章 回報第396章 暴昭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396章 暴昭第10章 君不見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552章 機密第497章 除夕第503章 京營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522章 科舉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526章 經學第523章 南北第555章 佈局第61章 白銀貨幣化第396章 暴昭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求月票!】第65章 不顧身第232章 爲什麼大明與新大陸無緣?【求月票第59章 先生第27章 臣有辦法第497章 除夕第312章 風起第10章 君不見第519章 盡心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第397章 兩界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570章 換鈔第22章 恐怖王朝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319章 疾苦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300章 轉變第106章 憑空增加可供養人口上限!第229章 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倉中一碩鼠【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561章 師徒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217章 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339章 火種第548章 塞北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490章 稅收第350章 銃斃【二合一】第488章 總結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260章 地租 利差 工酬【求月票!】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392章 尋思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238章 團結一致的內閣【求月票!】第496章 原理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421章 開戰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6章 糾結的朱棣第365章 上課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求月票!】第502章 元宵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81章 模擬結束,失態的夏元吉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491章 人事第338章 雙贏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399章 意義第296章 叩闕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515章 理欲第117章 天竺 呂宋很近啊!第463章 伏法第381章 講學第499章 舊港
第544章 機器第560章 北上第177章 吃煤的鐵馬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458章 假賬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64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46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百姓?!第569章 決戰第545章 建文第381章 講學第449章 調研第470章 出兵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433章 回報第396章 暴昭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396章 暴昭第10章 君不見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552章 機密第497章 除夕第503章 京營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522章 科舉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526章 經學第523章 南北第555章 佈局第61章 白銀貨幣化第396章 暴昭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求月票!】第65章 不顧身第232章 爲什麼大明與新大陸無緣?【求月票第59章 先生第27章 臣有辦法第497章 除夕第312章 風起第10章 君不見第519章 盡心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第397章 兩界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570章 換鈔第22章 恐怖王朝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319章 疾苦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300章 轉變第106章 憑空增加可供養人口上限!第229章 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倉中一碩鼠【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561章 師徒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217章 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339章 火種第548章 塞北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490章 稅收第350章 銃斃【二合一】第488章 總結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260章 地租 利差 工酬【求月票!】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392章 尋思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238章 團結一致的內閣【求月票!】第496章 原理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421章 開戰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6章 糾結的朱棣第365章 上課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求月票!】第502章 元宵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81章 模擬結束,失態的夏元吉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491章 人事第338章 雙贏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399章 意義第296章 叩闕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515章 理欲第117章 天竺 呂宋很近啊!第463章 伏法第381章 講學第499章 舊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南县| 奇台县| 吉林省| 乌兰浩特市| 通化县| 桦川县| 离岛区| 湛江市| 舟山市| 嘉义市| 吴旗县| 稷山县| 康保县| 龙游县| 苏尼特左旗| 南部县| 漯河市| 望江县| 谷城县| 曲水县| 三门县| 逊克县| 宁城县| 毕节市| 新营市| 赤峰市| 利辛县| 彝良县| 图木舒克市| 财经| 太仆寺旗| 吴川市| 平泉县| 青岛市| 筠连县| 丰城市| 福州市| 三都| 龙陵县| 湘阴县| 揭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