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2章 立儲

清晨的北直隸,河間府,河間縣城外。

太陽剛剛探出地平線,金色的陽光灑在一隊隊京營將士的鎧甲上,閃爍著冷冽的光芒。

所謂“甲光向日金鱗開”莫過於此。

有著北京留守行後軍都督府的公文,被調動起來的軍隊在二皇子朱高煦的率領下,正浩浩蕩蕩地向河間府的治所進發,郊外的寧靜被整齊劃一的腳步聲打破。

之所以朱高煦會出現在這裡,追根溯源還是靖難之役時期雙方的恩怨。

北直隸,目前共有順天府、永平府、保定府、宣府、真定府、河間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一共九個府。

而在靖難之役中,站在燕軍這邊的,是宣府(今張家口)、北平府(即順天府)、永平府(今唐山加秦皇島)、保定府,以及半個河間府,也就是河間府北部的天津三衛和靜海縣、青縣、任丘縣等地再往南就是南軍的實控區了,即建文朝廷所謂的“平燕布政使司”。

暴昭當初管理的“平燕布政使司”,主要是以真定大營爲核心的真定府,以及滄州以南的半個河間府,至於真定府正南方向的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這三個府,因爲管轄地域太小的緣故,加起來都沒真定府大,一般都不太受重視。

所以,北直隸目前一共九個府,其實是4.5個支持燕軍靖難的府,和4.5個南軍控制的府,加在一起整合出來的。

雙方打了四年,不知道多少條人命填在裡面,即便後來燕軍靖難成功了,北直隸南部的這4.5個府的人們,尤其是士紳,對於朱棣的統治還是抱有不滿的至於百姓,則更多的是看到和平的到來感到欣慰,但其中肯定有被徵入軍伍,倒在燕軍刀下的親屬,所以或多或少,也是有些怨恨的。

這很正常,換誰敵對了四年都這樣。

所以朱高煦想要在北直隸加速推進變法,主要的阻力其實不在這些燕軍以前就控制的府,這些府的大地主,基本上都是靖難勳貴武臣,屬於是自己人,一句話的事情。

主要的阻力,在北直隸南部的這4.5個府。

故此,朱高煦第一站來到河間府,也就不奇怪了。

朱高煦騎在一匹高大的汗血寶馬上,這是從帖木兒汗國前鋒軍中繳獲的,他很喜歡不過汗血寶馬似乎也感受到了朱高煦的殺氣,此時極爲安靜。

朱高煦面容冷峻,雙眼如鷹隼般銳利,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決心。

誰攔著他登上儲君之位,誰就得死!

隨著軍隊的行進,周圍的空氣彷彿都凝固了。

縣城的百姓們早早地躲回了家中,只敢從門縫或窗戶裡偷偷窺視這有些似曾相識的場面,因爲四五年前,燕軍和南軍就是這樣拉鋸的。

不過因爲早有風聲,所以有些消息靈通的人知道,這位二皇子此次前來,並非跟以前靖難之役時一樣爲了征戰,而是爲了推行一項重要的政策——士紳一體納糧。

“士紳階層在朝廷和地方上的影響力巨大,但他們的減稅、免稅特權也嚴重影響了大明的稅收和社會公平,因此,二皇子決定親自出馬,在整個北直隸推行士紳一體納糧政策,打破這一不平衡的局面。”

反正打著官腔的北直隸官員都是這麼說的,而這裡面有沒有陰陽怪氣的揶揄成分就不好說了。

隨著軍隊的接近,縣城的城門緩緩打開,朱高煦率領的軍隊並沒有任何停歇,直接穿城而過,來到了縣衙門前。

在縣衙門前,官吏們早已按照品級站好,他們的臉上或多或少都流露出緊張與不安。

被選出來的,在本地有影響力的士紳地主們則聚在一起,低聲議論著,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

他們注視著這位二皇子,想要從他的臉上讀出此行的真正意圖。

然而,朱高煦並沒有磨嘰,他下馬後,走上縣衙的臺階。

在官吏和士紳們看來,就彷彿是一座小山出現在了他們面前,壓迫感極爲充足。

跟以前的那個暴躁小子相比,現在的朱高煦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歷練的增加,開始有了一些從容不迫的意味,或者說這種小場面,完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朱高煦他掃視了一圈在場的人,然後緩緩開口,聲音不大,卻足以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他詳細闡述了士紳一體納糧的政策,包括嚴禁不法士紳包攬錢糧徵收、嚴禁官紳勾連訴訟,以及嚴格監管生員,還有相應的“不法士紳及不法生員名單”等具體內容。

朱高煦唸完以後,直接把公文用短刀插在了衙門的大門上,現場陷入了一片寂靜。

朱高煦看著他們的目光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彷彿在告訴所有人——這場競爭,他勢在必得。

官吏們低著頭,不敢與他對視,士紳地主們則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隨後,他命令手下在城內張貼告示,將士紳一體納糧的政策內容公之於衆,並宣佈將對違抗命令者予以嚴厲懲罰。

隨著朱高煦的離去,河間縣城雖然恢復了表面的寧靜,但實則暗流涌動。

士紳和地主們開始私下串聯,試圖找出對策來應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因爲對於朱高煦的雷厲風行他們根本沒有心理預期,按照原本的計劃,這種政策都是要慢慢試點的。

他們深知,一旦士紳一體納糧政策真正實施,那麼他們的特權和利益將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而朱高煦,並沒有給他們太多反應的時間。

他命令軍隊在縣城四周駐紮下來,嚴密監視縣城的一舉一動。

同時,他還派出大量的士卒和差役,將印刷好的告示分發給整個河間府的各鄉稅卒,深入鄉村和田野,向農民們宣傳士紳一體納糧政策的好處,爭取他們的支持。

這一手“釜底抽薪”讓士紳和地主們開始意識到,這位二皇子並不是在開玩笑,而是真正鐵了心要推行這項政策。

一些聰明的人開始考慮如何在這場變革中保全自己的利益,而一些頑固分子則開始密謀以各種欺瞞的方式進行反抗.他們固然不敢明目張膽地反抗,但偷偷使絆子或者消滅罪證還是敢的。

然而,朱高煦早就在姜星火的提醒下料到這一切。

“士紳地主,既保守又軟弱,你要學會利用他們的弱點。”

因此朱高煦沒有一味使用武力,而是派人通過威逼利誘等手段進行收買,通過深入士紳地主們的內部,打探他們的動向,一旦發現有人圖謀不軌試圖陽奉陰違,就立即予以嚴厲的打擊——爲首者梟首示衆,沒收田宅財貨,家族流放開平衛戍邊。

在這樣的高壓態勢下,士紳地主們各種明裡暗裡的反抗都漸漸平息下來,他們開始接受士紳一體納糧政策的事實,並開始琢磨如何在新的政策下儘可能地維護自己的利益。

而北直隸的百姓們則在這場變革中看到了希望糾正不公平的現象,本身就是對弱勢方的幫助。

自耕農們開始積極響應朱高煦的號召,努力耕種土地,按照稅收要求繳納糧食。

其實現在隨著清田相關工作的展開,在稅收環節,官吏差役上下其手已經基本沒有了,農人不必因爲人爲原因再繳納滯納稅糧,地主士紳對於他們的稅收轉嫁也大大減輕,總體來講,過的日子是逐漸變好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士紳一體納糧政策逐漸在河間府、真定府推行開來,雖然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和困難,但在朱高煦的堅定意志和鐵腕手段下,這些都被一一克服。

但凡有“不法士紳包攬錢糧徵收、官紳勾連訴訟、生員罷學”等行爲,一律列入不法士紳或不法生員的名錄,絕不姑息。

一時之間,這名錄成了民間士紳口中的“生死簿”。

說實話,不讓走科舉,這比要他們去死還讓人難受,因爲這些士紳之所以能維繫家族,就在於能通過科舉源源不斷地培育家族子弟進入仕途,而斷了他們的通天之路,那可就不是某個人死不死的事情了,而是一羣人跟著遭殃。

這裡面不乏有頭鐵或是被煽動的生員公然對抗,但全部都被革除學籍掃地出門。

而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這三個府的士紳們,眼見著河間府和真定府都無力抵抗,不少敢搞小動作的士紳和生員輕則斷了仕途,重則被殺了個人頭滾滾,也就熄滅了反抗的心思。

最終,士紳一體納糧的政策得以在北直隸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推行到位,朱高煦的名聲也在北直隸的士紳中更差了一籌.不過朱高煦也不在乎就是了,成者王侯敗者寇,造反都幹了,這點士紳間的罵名他權當狗叫。

而除了士紳,朱高煦在這場變革中客觀的來說,也贏得了相當廣泛的讚譽和支持。

他的威望和影響力在朝廷和地方上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和鞏固,而且朱高煦在北直隸強力推行的士紳一體納糧政策,對當地百姓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看起來政策是針對士紳的,但實際上這跟清田的道理是一樣的,以清田等政策爲例,在以往士紳階層往往能夠利用自己的特權地位,逃避稅收,但朝廷不可能不收稅,所以這些負擔最終轉嫁到了普通農民身上。

而士紳一體納糧政策的實施,其實也是變相地減少了百姓的負擔。

在以往,士紳階層往往利用自己的特權地位,欺壓百姓,爲非作歹,導致地方秩序混亂。

而這一政策的實施,使得士紳階層失去了很大方面的特權地位,無法再利用自己的地位欺壓百姓,從而有助於整頓社會秩序,減少例如勾連訴訟等不公現象的發生。

當然了,凡事有利就有弊。

士紳一體納糧政策,對於北直隸的讀書人,同樣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自隋朝開設科舉考試以來,考試成爲統治者選拔人才的手段,底層讀書人才開始有可能成爲上層在南北朝的時候,你不是鮮卑貴種或是世家門閥,哪有你做大官的份?

宋真宗趙恆的那首《勸學詩》其實說的就很直白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讀書,就是爲了掙錢買宅買田娶老婆。

過去的歷朝歷代的朝廷給了有功名的讀書人特權,這些讀書人因此成爲士紳,而如今一朝剝奪了大半,這士紳一體納糧的政策就相當於直接打壓了讀書人的地位,他們回到了一開始需要和普通百姓一樣的境地,這對於很多想利用科舉考試獲取特權的讀書人而言,是很大的打擊,引起了他們的不滿。

但還是那句話,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更何況這些讀書人還沒理。

在朱高煦的刀把子面前,任何反對都是無效的。

伱攔著他當大明儲君,他就能送你去見泰山府君。

——————

北京城,西山。

西山一帶自古煤炭資源豐富,開採從遼金時代就開始了,到了元代,西山的煤窯不僅出煤炭,而且還盛產白煤,據《元一統志》載:“石炭煤,出宛平縣西四十五里大谷山,有黑煤三十餘洞,又西南五十里桃花溝,有白煤十餘洞”。

現在因爲大明有很大的工業需求,西山更是成爲重要的煤炭產區.西山煤窯的區域有渾河、大峪、門頭溝和居庸關等。

破曉的霞光如金色的錦緞般輕柔地鋪在山巒之間,將沉睡的山林溫柔地喚醒。

在那西山山腳下的茂密林木中,隱約可見一片被高牆圍繞的工坊——明軍火藥工坊。

此時工坊內已是熱火朝天,有幾個大池子在進行混酸的生產,另一個旁邊的倉庫則儲放著大量的棉花,工人們的吆喝聲交織不停,他們正在生產一種據上官所說名爲“硝化棉”的新式火藥,上官明確告訴他們,這種火藥雖然威力巨大,但同時也極易爆炸,因此生產過程要求他們需要格外小心。

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北京的軍用工坊正在大批量生產新式火藥的事情,很快就被一些北直隸的文官知道了。

而這麼做的目的,也很快被有心之人猜到。

火藥,是南北直隸變法發展競賽那繁雜的指標體系中的一項指標。

而大明在過去基本上只有原始火藥和黑火藥兩種火藥,在整個評價指標體系裡,是把原始火藥的爆炸威力作爲計算標準的,所以黑火藥的權重理所應當地比原始火藥高。

而新式火藥,雖然文官們不清楚爆炸威力有多大,但他們很清楚的事情是這玩意好像是用棉花生產出來的!

這就壞了!

原因也不難猜,那就是現在大明別的沒有,就棉花多。

其他指標,例如鋼鐵、玻璃、黑火藥這種東西,現在北直隸都爆不了多少產量,糧食產量更是非常固定甚至可以說是紋絲不動,而學校短時間也建不了更多了,但這種新式火藥如果靠棉花就能生產,那產量一定是非常恐怖的,再加上威力乘數,一下子就能把南直隸在競爭中拉出一截來。

而北直隸的大部分文官,都是朱高熾一系,跟朱高熾淵源相當深厚,如果朱高熾在儲君之爭中失敗,可想而知,他們現在未必會受到太大影響,但以後的前途肯定不會很光明,畢竟這屬於站錯隊伍了。

因此有人不打算坐以待斃,而是想辦法暗中動手腳,派人潛入火藥工坊,試圖破壞生產過程,以此來削弱二皇子朱高煦最後階段衝刺進行爭儲的舉動。

火藥工坊一天的勞作很快結束了,工人們小心地儲存好了火藥後離開了工坊。

夜幕如墨。

兩名黑影悄無聲息地接近了火藥工坊的外牆,他們身負破壞火藥工坊的重任。

然而,他們還是小看了朱高煦對這裡的戒備。

當兩名從遼東響馬轉職來的特工剛要翻牆而入時,突然,一束束明亮的火把點了起來,緊接著,數十名明軍士兵從暗處衝了出來,將他們團團圍住。

兩人心知不妙,立刻想要撤退,然而他們畢竟只是江湖人士,哪裡能跟訓練有素的明軍士卒相比?很快兩人就要被生擒。

不過這兩人倒是有血性,大約是得了某些承諾,眼見要事泄,直接自己用匕首抹了脖子。

這場查不到指使者的陰謀的挫敗,不僅保住了火藥工坊的安全,也讓遠在南京的朱高熾在儲君之爭中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局面。 ——————

南京皇宮內。

朱棣正坐在書房中,他的眉頭緊鎖,神情嚴肅。

除了兩個兒子不省心以外,最重要的是因爲徐皇后病了。

徐皇后的病,不是什麼突發疾病,而是宿疾累積。

一方面是徐皇后早年連續生子,落下病根,摧垮了身體,要知道朱棣的九名子女中,前七人皆爲徐皇后所出,當初大婚以後,九年時間裡徐皇后便頻繁懷孕生子,相繼爲朱棣誕下三子四女,直到後來徐皇后身體實在是不行了,纔有了庶女常寧公主和早夭的庶子朱高爔。

九年生七個,說實話,不傷身體是不可能的。

而另一方面,則是戰爭時期過度疲憊,作爲徐達大將軍的女兒,徐皇后自幼耳濡目染,也頗有將門虎女之風,朱棣奉天靖難起兵時,徐皇后深度參與了北平的守城戰,當時面對城中兵力缺乏、敵衆我寡的局勢,徐皇后沉著冷靜地與朱高熾及顧成、姚廣孝等人一起謀劃部署守城各項事務。

在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徐皇后發動城中將士、百姓的妻子登城作戰,每個女人都發給一副皮甲,徐皇后親自登城督戰,城中婦女在徐皇后的激勵下,拋石塊、擲瓦礫,支撐到朱棣順利回師,而本就身體不太行了的徐皇后從北平守城戰以後,身子骨就更差了一截。

所以,徐皇后的病根本不是什麼大蒜素或者青黴素能解決的,朱棣也心知肚明,只是抱著能拖一天是一天的想法。

北京那邊傳來消息,火藥工坊遭人試圖破壞,如今正值關鍵時刻,朱棣很清楚這裡面的利害,因此他立刻下令召見大皇子朱高熾。

過了很久後,朱高熾才走進書房,他的臉色有些蒼白,顯然他獲知消息的速度並不慢,也已經知道了火藥工坊的事情.至於他怎麼知道的,就很耐人尋味了。

“熾兒,你知道北京火藥工坊的事情嗎?”朱棣冷冷地問道。

朱高熾連忙跪下,聲音有些顫抖:“此事絕非兒臣所爲。”

朱棣冷笑一聲:“不是你?那你說說,會是誰?”

朱高熾聞言擡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憤怒和不甘,到了這個時刻,眼見著父皇還在懷疑自己,朱高熾心煩意亂,他能肯定不是自己乾的,但他確實肯定不了是不是北京的文官自作主張,這時候只能一口咬定是朱高煦自己策劃的。

於是朱高熾罕見地跟朱棣犟了起來。

“兒臣不知,但兒臣敢問父皇,爲何不是二弟自己做的戲碼?他一直對兒.儲君之位虎視眈眈,此事說不定就是他爲了陷害兒臣而做的。”

出乎意料,朱高熾的頂嘴並沒有讓朱棣雷霆大怒,而是耐人尋味地沉吟片刻,然後揮手讓朱高熾退下:“此事朕會派人徹查,你暫且退下,等朕的消息。”

朱高熾退出了書房,看著大殿關閉的大門,他的心中卻充滿了不安。

要知道,這場儲君之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軒然大波,他必須小心應對,否則一旦落入朱高煦的陷阱,就可能萬劫不復。

面對進一步就能繼承大明江山的機會,這時候已經沒有什麼兄弟情了。

別說他倆本來兄弟情就不多,就算是再親的親兄弟,面對江山的誘惑,也不可能拱手讓人。

哪怕皇權是魔鬼,所有皇子也都願意成爲魔鬼的使徒。

此時,皇宮之外,朝野上下都在關注著這件年度大事——儲君之爭。

大皇子朱高熾與二皇子朱高煦之間的較量已近尾聲,而決定勝負的時刻即將到來。

經過戶部緊張的統計和核算,結果終於揭曉,朱高煦領導的北直隸在變法發展的各項指標上均表現不錯,綜合累計成績更是超過了朱高熾領導的南直隸。

這一結果震驚了朝野,也讓朱棣陷入了沉思,然而朝中的局勢已經容不得他過多猶豫。

朱高煦的支持者紛紛上表陳情,幾乎是九成五的勳貴武臣,都要求按照約定立刻冊立朱高煦爲儲君。

而朱高熾一方的官員也沒有放棄挽回局勢的努力,此時,一份份奏摺如同雪花般飛入朱棣的書房,都是文官們的上書,指責北直隸在變法發展的統計中作弊,他們列出了種種疑點,要求朱棣徹查此事,以還朝野一個公道。

朝中大臣們因爲儲君之爭已經鬧得不可開交,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朱棣看著這些奏摺,眉頭緊鎖,眼見著事態已經逐漸失控,而此時又事關重大,朱棣心頭煩亂,一時難以下定決心,他準備在探望病情的時候去問問徐皇后,畢竟徐皇后不僅是他深愛的妻子,更是足智多謀的“女諸葛”,曾經多次在關鍵時刻爲他出謀劃策.最重要的是,她是兩個皇子的親孃。

——————

坤寧宮內,一股濃重的藥味瀰漫在空氣中,令人不禁感到壓抑。

徐皇后躺在病榻上,臉色蒼白如紙,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憊。

御醫戴思恭站在一旁,緊鎖著眉頭,他和同僚們已經爲徐皇后診治了多次,但病情卻絲毫不見好轉。

他心知肚明,徐皇后的病勢已經沉重到無法挽回的地步,補藥進去就像是一點都沒效果一樣,他雖然號稱神醫,但此時卻束手無策,無法爲她帶來一絲生機。

二十五年前他留不住馬皇后,現在他也留不住徐皇后,無論人生前是何等尊榮,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

此時,朱棣急匆匆地走進了坤寧宮。

他看到徐皇后的樣子,心中一陣刀扎一樣的絞痛,他緩了半晌,坐在牀榻邊,緊緊握住徐皇后的手。

徐皇后微微睜開眼睛,看到朱棣焦急的神情,她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陛下,臣妾怕是不久矣.臣妾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儲君之事。”

朱棣心中一緊,他知道徐皇后一直對冊立儲君之事放心不下。

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全都是從她徐皇后肚子裡出來的孩子,當孃的哪捨得厚此薄彼呢?

朱棣沉默片刻,將最近發生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

然後朱棣低聲問道:“你覺得熾兒和煦兒,誰更合適爲儲君?”

徐皇后微微搖頭,聲音微弱卻堅定:“陛下,儲君之爭關乎國家未來,不能輕率決定。依臣妾之見,不妨先派幾位公正無私的大臣去北直隸徹查作弊一事.若真有此事,則依法嚴懲不貸;若無此事,則還煦兒一個清白。”

朱棣深吸一口氣,他知道徐皇后的這番話是在提醒他,儲君之選不能僅憑個人喜好。

他緊緊握住徐皇后的手:“你放心,朕一定會慎重考慮,選一個合適的儲君。”

徐皇后聽後,微微點了點頭然後閉上了眼睛,她的呼吸漸漸變得微弱而平穩,彷彿已經陷入了沉睡之中。

朱棣默默地坐在牀榻邊,陪伴著這位即將離他而去的皇后,心中五味雜陳。

很久之後,朱棣才走出坤寧宮。

很快,朱棣就派出了由大理寺寺卿陳洽、審法寺寺卿金幼孜、兵部右侍郎師逵這三位他信任的官員前去北直隸調查。

日子在緊張與等待中一天天過去,直到永樂五年的新年,派往北直隸的大臣們,在經過漫長的調查後才終於回來。

陳洽、金幼孜、師逵帶回了一份聯名簽署保證真實性的詳盡調查報告,證實北直隸在變法發展的統計中並未作弊,所有的成績都是實打實的,雖然最後幾個月突擊生產了新式火藥,但確有用處且手續齊全。

朱棣在書房中仔細閱讀了這份報告,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而這份發佈在供官員參閱的《邸報》上的報告,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湖中,瞬間打破了朝野短暫維持了幾個月的平靜。

永樂五年正月,朱棣於奉天殿召開大朝會,由於正值新年,所以除了九邊總兵官這些沒法動彈的勳貴以外,幾乎所有在外的勳貴武臣和中高階文官都被召來了,幾位皇子也都在場。

這一天,就是決定大明未來儲君的日子。

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落在奉天殿重檐廡殿頂的黃色琉璃瓦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奉天殿前,數百名宮廷侍衛身著鎧甲,手持長戟等儀仗武器,威嚴地站立在兩旁。

隨著鼓樂聲響起,文武百官按照品級依次進入奉天殿,他們身著平日裡幾乎不怎麼穿的大朝服,頭戴官帽,神色莊重而肅穆。

這時,隨著禮儀官的唱贊,朝會正式開始。

整個奉天殿頓時安靜下來,只剩下鼓樂聲和內侍的走路聲在空氣中迴盪。

朱棣緩緩起身,用洪亮的聲音宣佈了調查結果,詳細闡述了朱高煦在北直隸的政績和才能,朱棣的話語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透露出對朱高煦的認可。

羣臣聽著皇帝的講述,心中各有思量朱高煦的政績確實卓越,但他的性格和手段也頗受爭議。

然而,此刻無人敢出聲質疑皇帝。

接著,朱棣話鋒一轉,宣佈了冊立朱高煦爲儲君的決定。

“儲君之位,關乎國本,不可輕授,然朱高煦此次變法有成,實乃我朝之福。從今日起,朱高煦便是我大明的儲君,衆卿當盡心輔佐,共保江山社稷。”

朱棣的話音剛落,朝堂上便響起了一片山呼海嘯般的喝彩之聲。

武將們個個面露喜色,他們知道朱高煦若是登基,必將重用他們這些武人。

而文官們雖然心中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只能隨聲附和或是沉默不語。

朱棣看著下方的羣臣反應不一,心中明白這個決定會引起一些波瀾,但他相信自己的決斷是正確的,朱高煦有能力承擔起儲君的重任。

這時,朱高煦從羣臣中走出,跪倒在朱棣的面前。

他激動萬分,眼中閃爍著淚花。

朱高煦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儲君之位來之不易,更明白自己肩上擔負的重任。

“兒臣定當不負父皇厚望,盡心盡力輔佐父皇治理天下。”

在奉天殿內,當朱棣宣佈冊立朱高煦爲儲君的那一刻,朱高熾彷彿被雷擊中,整個人僵在了原地,他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眼神中充滿了失落和不甘。

朱高熾一直以來都是個穩重而仁厚的皇子,他雖然沒有朱高煦那種鋒芒畢露的勇力和脾性,但卻有著自己獨特的執政風格,他重視士紳的聲音,關心百姓的生計,深受文官們的愛戴。

然而,在這一刻,他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化爲了泡影。

朱高熾感到自己的心在滴血,彷彿被無數根尖刺同時扎入,涌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楚。

——父皇還是不喜歡不像他的自己。

朱高熾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努力站穩肥碩的身子,他不能在衆目睽睽之下失態.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平復內心的波瀾。

然而,他的眼神卻出賣了他,朱高熾的眼神變得黯淡無光,目光失焦地望向遠方,彷彿在尋找一個可以逃離現實的出口。

在冊封大典結束後,朱高熾默默地離開了奉天殿,他沒有跟隨羣臣一起向新儲君道賀,而是選擇了獨自離開。

他胖胖的背影在陽光下顯得那麼孤獨和無助,彷彿整個世界都與他無關了。

這場儲君之爭雖然結束了,但朝中的風雲變幻卻纔剛剛開始。

朱高煦被立爲儲君後,整個朝廷都爲之震動,儘管有些文官心中不滿,但無人敢公然反對皇帝的決定。

與此同時,大皇子朱高熾的日子卻越發難過,他原本就身體孱弱,加上這次打擊,更是心力交瘁。

回到府邸後,朱高熾將自己關在書房中,整日閉門不出,拒絕了所有來訪的賓客。

在這段時間裡,朱高熾彷彿變了一個人。

他除了讀書,還開始在府邸中栽種花草,每日親自澆水施肥,看著那些生命從種子一點點破土而出,逐漸茁壯成長,朱高熾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

朱高熾甚至還養了一隻白毛小狗,這是朱瞻基撿回來的。

這些小小的生命彷彿在告訴他,即使遭遇了挫折,也依然有重新開始的勇氣。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高熾的心情逐漸平復下來,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思考自己的未來。

堅韌如他並沒有放棄,而是選擇了韜光養晦,暗中積蓄力量。

朱高熾明白,自己雖然失去了儲君之位,但仍然是父皇的嫡長子,在朝廷中擁有強大的勢力,是父皇用來制衡太子的重要手段。

在這一點上,朱高熾看的反而比朱高煦更透徹。

朱高熾不相信自己這個飛揚跋扈的弟弟能在某些事情上忍得住,因爲太子這個位置,要承受的壓力是無法想象的,上下總得得罪一頭,而很多事情難免與皇帝的立場相悖。

更何況,朱高煦和姜星火兩兩相加,已經足以威脅皇權,他在等著朱高煦廣結黨羽,公然挑戰朱棣的權威,甚至暗中謀劃篡位之事的時候。

這場較量,在朱高熾看來還沒到結束的時候,或許還會持續下去,十年、二十年

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538章 癥結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451章 工會第311章 真兇第227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求月票!】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379章 揭曉第349章 夜亂【74K二合一求月票!】第314章 雷動第379章 揭曉第568章 京都第350章 銃斃【二合一】第540章 鎮海第457章 斷腕第286章 妙錦第512章 思潮第385章 認負第370章 張輔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517章 心性第382章 景隆第255章 千古難題,絕不可能有解!【求月票第93章 立國之本第497章 除夕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49章 晉侯惰玉,見譏無後第434章 作態第72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310章 俱備第412章 龍場【求月票!】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第386章 三楊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397章 兩界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390章 認輸第325章 談判第463章 伏法第315章 雨落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365章 上課第331章 起火第542章 震動第216章 《國家管理學》【求月票!】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173章 仙人竟是我自己?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560章 北上第210章 聖王【求月票!】第242章 只需姜先生略微出手【求月票!】第318章 民間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393章 空戰第336章 搖人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27章 臣有辦法第452章 立法第563章 歐洲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484章 漣漪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447章 吏治第234章 你將成爲大航海時代的先驅者【求月第403章 拍賣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512章 思潮第455章 圈套第295章 磊落第257章 帕累托最優狀態【求月票!】第202章 星辰大海【求月票!】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171章 鄭和:馬爾代夫是哪?第480章 弟子第435——436章 抉擇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310章 俱備第523章 南北第442章 內幕第401章 期貨【11萬字求月票!】第140章 第一步就出了岔子第444章 潛龍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553章 脫困第288章 帥才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309章 升官第203章 可以燎原【求月票!】第379章 揭曉
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538章 癥結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451章 工會第311章 真兇第227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求月票!】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379章 揭曉第349章 夜亂【74K二合一求月票!】第314章 雷動第379章 揭曉第568章 京都第350章 銃斃【二合一】第540章 鎮海第457章 斷腕第286章 妙錦第512章 思潮第385章 認負第370章 張輔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517章 心性第382章 景隆第255章 千古難題,絕不可能有解!【求月票第93章 立國之本第497章 除夕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49章 晉侯惰玉,見譏無後第434章 作態第72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310章 俱備第412章 龍場【求月票!】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第386章 三楊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397章 兩界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390章 認輸第325章 談判第463章 伏法第315章 雨落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365章 上課第331章 起火第542章 震動第216章 《國家管理學》【求月票!】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173章 仙人竟是我自己?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560章 北上第210章 聖王【求月票!】第242章 只需姜先生略微出手【求月票!】第318章 民間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393章 空戰第336章 搖人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27章 臣有辦法第452章 立法第563章 歐洲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484章 漣漪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447章 吏治第234章 你將成爲大航海時代的先驅者【求月第403章 拍賣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512章 思潮第455章 圈套第295章 磊落第257章 帕累托最優狀態【求月票!】第202章 星辰大海【求月票!】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171章 鄭和:馬爾代夫是哪?第480章 弟子第435——436章 抉擇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310章 俱備第523章 南北第442章 內幕第401章 期貨【11萬字求月票!】第140章 第一步就出了岔子第444章 潛龍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553章 脫困第288章 帥才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309章 升官第203章 可以燎原【求月票!】第379章 揭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靖远县| 平武县| 和龙市| 且末县| 泌阳县| 贞丰县| 余姚市| 岗巴县| 左云县| 巢湖市| 长宁县| 长兴县| 巴塘县| 嘉定区| 洪湖市| 汉阴县| 连山| 明水县| 连云港市| 汶上县| 集贤县| 桓台县| 获嘉县| 老河口市| 吉安市| 铅山县| 克山县| 乌鲁木齐市| 六安市| 北川| 贵港市| 长葛市| 侯马市| 措勤县| 湖口县| 莱西市| 子长县| 方城县| 神木县|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