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

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

朱棣率先向他早就看不過眼的士紳集團老巢南直隸重拳出擊。

“(南)直隸北起淮河,南到黃山,西達鄱陽湖,東至長江口,朕以爲各地經濟人口文化風俗差異巨大,強行捏合在一起,管的太多太寬,反而不利於朝廷治理。”

朱棣想要拆直隸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劃分出兩塊用於更化變法的試驗田,還有一層涵義,那就是爲了拆散直隸這個江南士紳階層的大本營在未來有可能形成的抱團認同,防患於未然。

沒有了“直隸”這個統一的行政區劃,只保留長三角精華區,最邊緣的各府迴歸各自行政區劃後,在未來有可能靠著“直隸”凝聚起來的認同,自然會被提前打破。

操作也不復雜,只需把他爹朱元璋強行湊到一起的部分最邊緣府級行政單位,歸還給各布政使司,再按照地域重新整合出一個精簡版的南直隸即可。

“陛下,若是想要精簡直隸,須得把江、淮分開。”剛剛還一直反對的蹇義,此時反而贊同道。

“蹇尚書說的不錯。”

黃福亦是說道:“自楚漢爭霸以來,徐州地方,歷代大規模征戰數十餘次,正是在這個戰場,決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所以古來就有問鼎中原之說.此地歷來與江南互不統屬,委實不該與江南強行湊在一起的。”

對於這個問題,剛纔還在節節抵抗皇帝的尚書們,反而達成了一致。

廟堂的奇妙就在於此,在某些議題上剛剛還吵得面紅耳赤的兩撥人,在下一個議題上就會因爲利益一致而攜手共贏。

把江、淮分開,這絕非是僅僅符合朱棣利益的意願。

事實上,這也是明初大臣們持續跟朱元璋爭取了很久的一個事情,只不過一直被朱元璋壓著不讓分家而已。

淮北跟江南能是一碼事嗎?

朱元璋強扭的瓜雖然爽,用“直隸”這個大筐,把南京周圍的形勝之地都塞了進去,但被強塞進去的各地卻是離心離德,委實稱不上甜。

你以爲光是朱棣不想讓黃淮和江南待在一起?人多富庶且文教昌盛的江南,自己也不想帶著黃淮的貧瘠之地玩呢。

編排出來的童謠“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就沒有暗諷直隸拿著從江南、黃淮收上來的賦稅,供給給朱元璋的淮西老家維持體面,偌大個鳳陽府卻愈發窮困的意思?

建文帝主政的時候,江南士紳階層同樣反映過這個問題,建文帝倒是有意處理,但奈何朱棣提著大刀物理探親的速度有點快,就沒來得及搞。

“黃淮一線,與江南人情殊異,確實該分開。”這邊道衍也是一樣的態度。

而在朱棣和道衍的規劃中,除了長三角,南京四周其他基於防禦性質考慮的緩衝區,肯定還是要保留的。

但是絕不需要把直隸的緩衝區,直接放到淮北!

而在明代以前,黃淮流域一向是與江南分屬不同行政區劃的,極少有合併在一起,便是差異實在太大的緣故了。

所以尚書們其實無論是出於公心還是私心,說的都沒錯,想要精簡(南)直隸,第一步就是剝離黃淮流域的地區。

黃淮不願意待在直隸裡,直隸強拉著黃淮只是源於安全考慮,爲了所謂的“守江必守淮”。

“真·大明戰神”朱棣對此嗤之以鼻。

一羣土雞瓦狗,淮守不住,江也守不住,憑白自縛手腳。

而對於黃淮的軍事劃分,朱棣也早就與道衍做了預案。

同時,解開黃淮在行政區劃上的束縛,不僅有利於黃淮自身的整合發展,對直隸來說,也大大地減輕了行政上的包袱。

朱棣開口道:“朕有意,將徐州,鳳陽府,淮安府,廬州府,也就是淮河流域,以及黃河下游(此時黃河奪淮入海),單獨成立黃淮布政使司,以鳳陽府爲治所。”

頓了頓,朱棣復又說道。

“同時,中都留守司,升格爲黃淮都指揮使司,單獨負責黃淮地區防務。”

朱棣的意圖,固然有爲了削弱肢解洪武開國勳貴集團裡的主力,也就是淮西集團的傳統勢力區,往裡面插自己人,徹底控制江北。

除此之外,也有真的改一改這種糟糕的軍事劃分的緣故。

在軍事上從敵對視角來看,朱棣認爲靖難之役已經證明了,讓直隸直接操控兩淮的防務,簡直就是災難性的。

本來應該地方衛所和都指揮使司,能夠輕而易舉做到的基本軍事調度,都需要反覆向直隸打報告才能獲批,而等批下來的時候,往往什麼都晚了。

之前講過的一件小事,鄭賜彈劾鳳陽府中都留守司守將,動用朱元璋修建的佛寺木頭造艦,在淮河上抵禦燕軍渡河,就是這樣的例子。

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而且如果翻開建文朝廷的記錄,這種糟糕的行政導致軍事失利事情簡直比比皆是.

而這種問題,根本不需要朱棣再提,曾經在建文朝廷效命過的尚書們,對此心知肚明。

所以將黃淮流域的地區,在行政和軍事上從直隸裡剝離出去,沒人有反對意見。

安排好最重要的北面黃淮流域,剩下的就好說了。

朱棣繼續說道:“直隸最西面,長江以北的安慶府劃給湖廣;長江以南的池州府、徽州府劃給江西。”

這是題中應有之義,既然縮減南直隸,那麼最西面這些原來劃轉出來的地方,便該再劃轉回去。

而除此之外,南直隸其他地區顯然就沒有劃出去的必要了,只需要一些零零碎碎的修補和整合

“廬州府劃出巢縣、廬江縣兩個縣,與和州、滁州,一起合併爲滁州府,與東面的揚州府一起拱衛江北。”

“除此之外,諸卿還有什麼意見?”

朱棣敲定了最重要的三個部分,即黃淮獨立,劃回西面三府,合併滁州府。

隨後開始象徵性地諮詢起了尚書們。

不過在朱棣眼裡,不太重要的其他地方,對於尚書們來說,卻有頗多利益糾葛。

“寧國府(宣城)、廣德州,一起合併爲寧國府?”

“也可以把太平府合進去。”

“不妥不妥,蕪湖與當塗皆是拱衛南京的要地,不可與寧國府合到一起。”

“鎮江府、常州府、蘇州府、松江府,需要合併嗎?”

“自是不需要的,莫要犯糊塗。”

經過一番討論,精簡後的南直隸,最終確定了下來。

江北:滁州府、揚州府

長江下游:太平府、寧國府、應天府(南京)

長江入海段:鎮江府、常州府、蘇州府、松江府

龐大的南直隸最終由十四個府級行政單位,縮減爲了九個府,儼然便是姜星火前世的長三角地區了。

南直隸劃分已定,而到了如何劃分北直隸這個話題,諸位尚書顯然就沒有什麼發言權了。

畢竟,北方是朱棣的地盤,皇帝想怎麼劃分就怎麼劃分。

朱棣亦是沒有了剛纔討論劃分南直隸時,還跟尚書們商量一下的意思,直接乾綱獨斷地宣佈道。

“順天府(北京)、永平府(唐山秦皇島地區)、保定府。”

朱棣的語氣堅決而不容置疑:“這個三個府,是支撐朕靖平國難,出人出力最大的地方,理應成爲北直隸的核心區域,重點從山西移民充實。”

“除此之外,山西的宣府作爲長城沿線拱衛北京的邊防重地,必須要劃到北直隸裡。”

“真定府,兵家形勝之地;河間府(天津滄州地區),水陸交通要害,這兩個府,同樣要劃到北直隸裡。”

“再往南的順德府(邢臺)、廣平府(邯鄲)、大名府(魏縣),也應如此。”

“因此朕決意,將順天府(北京)、永平府、保定府、宣府、真定府、河間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一共九府,構成北直隸。”

事實上,這也是姜星火前世歷史上,朱棣劃分出的北直隸,這部分的歷史,並沒有被姜星火帶偏。

只有南直隸出現了與姜星火前世歷史上不一樣的偏差。

若是姜星火在這,一定會感嘆一句,好傢伙,這不就是京津冀與長三角?

尚書們沒有人發表任何反對意見。

北直隸九個府,南直隸九個府,在紙面上還是還是對等的。

雖然此時北直隸無論是經濟、人口還是糧食產量、文化教育,都遠遠地被南直隸甩在身後就是了。

“陛下。”

建議用邊緣地區做試驗田的黃福,最終還是沒忍住,他勸道。

“用南北直隸這種大明核心區域做更化變法的試驗田,是否有些風險太大了?”

老成持重的黃尚書,顯然不懂得“風浪越大魚越貴”的道理。

朱棣聞言哈哈大笑。

“黃尚書,你以爲僅止於此嗎?”

黃福一時愕然,難道除了南北直隸,皇帝還要開第三塊試驗田?

然而接下來,黃福就知道,皇帝下面宣佈的事情,比開第三塊試驗田還炸裂。

“朕打算讓老大和老二,分別去南北直隸主持更化變法的推行。”

(本章完)

第530章 撤軍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150章 稅收的本質,是博弈第487章 攝政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537章 告別第504章 九邊第345章 誅邪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294章 一怒第47章 攤役入畝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533章 託付第314章 雷動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174章 《國運論》第522章 科舉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65章 不顧身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434章 作態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79章 變鈔就能接著玩?真香啊!第289章 飛天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412章 龍場【求月票!】第403章 拍賣第72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207章 打破內心枷鎖的朱棣【求月票!】第522章 科舉第534章 心緒第472章 留學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354章 公告【7K二合一求票!】第431章 濟養第308章 一躍第325章 談判第437章 會審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484章 漣漪第285章 歸京第387章 溫茶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565章 證券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203章 可以燎原【求月票!】第455章 圈套第181章 倖存倭寇的再博弈第522章 科舉第515章 理欲第376章 求榮第394章 決勝第342章 站住【第三更求月票!】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435——436章 抉擇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375章 義利第13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330章 罪證第495章 黃河第263章 炭筆【求月票!】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473章 獻俘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第562章 立儲第286章 妙錦第67章 白銀寶鈔!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433章 回報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475章 比較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407章 哭陵【求月票!】第72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371章 陛見第556章 閱艦五月求票!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346章 炮轟第345章 誅邪第79章 變鈔就能接著玩?真香啊!第322章 民心
第530章 撤軍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150章 稅收的本質,是博弈第487章 攝政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537章 告別第504章 九邊第345章 誅邪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294章 一怒第47章 攤役入畝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533章 託付第314章 雷動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174章 《國運論》第522章 科舉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65章 不顧身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434章 作態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79章 變鈔就能接著玩?真香啊!第289章 飛天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412章 龍場【求月票!】第403章 拍賣第72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207章 打破內心枷鎖的朱棣【求月票!】第522章 科舉第534章 心緒第472章 留學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354章 公告【7K二合一求票!】第431章 濟養第308章 一躍第325章 談判第437章 會審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484章 漣漪第285章 歸京第387章 溫茶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565章 證券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203章 可以燎原【求月票!】第455章 圈套第181章 倖存倭寇的再博弈第522章 科舉第515章 理欲第376章 求榮第394章 決勝第342章 站住【第三更求月票!】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435——436章 抉擇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375章 義利第13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330章 罪證第495章 黃河第263章 炭筆【求月票!】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473章 獻俘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第562章 立儲第286章 妙錦第67章 白銀寶鈔!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433章 回報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475章 比較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407章 哭陵【求月票!】第72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371章 陛見第556章 閱艦五月求票!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346章 炮轟第345章 誅邪第79章 變鈔就能接著玩?真香啊!第322章 民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水富县| 盐山县| 兴隆县| 万宁市| 诏安县| 昭平县| 海兴县| 栖霞市| 凤庆县| 同德县| 长汀县| 镇原县| 株洲县| 澄城县| 绍兴市| 华宁县| 洛隆县| 长丰县| 四会市| 德格县| 佛坪县| 措勤县| 通海县| 金堂县| 青神县| 富顺县| 黄石市| 商河县| 麻江县| 纳雍县| 郁南县| 蕲春县| 桂阳县| 泰和县| 扶余县| 句容市| 大丰市| 开江县| 芷江|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