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

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

“華夏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這句話,是卓敬在道衍前來探望時,轉述給道衍的,他在某天聽姜星火說起,覺得很有意思,就記了下來。

《姜聖語錄》,道衍明顯是學而致用了。

在這次給未來大明更化變法定調的高層會議上,道衍一開始的謀劃,便不是在大明短時間內全面推行更化變法。

道衍很清楚這是不切實際地。

短時間內全面推行更化變法,不僅僅會發生剛纔蹇義所說的壓指標導致基層失控,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也是之前所說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另一重因素。

沒有足夠數量用於推廣變法的官僚隊伍。

而道衍認爲,如果大明的更化變法想要像商鞅變法、宇文泰變法那樣長久地延續下去,這支用以推廣變法的官僚隊伍,絕不能完全從舊官僚中轉化!

新的官僚隊伍,要滿足幾個條件。

第一,本身就是變法的得利階層!

第二,從思維上堅信姜聖新學理論!

第三,主體應當是新式教育學校所培養出來的學生!

而只有培養出一支規模龐大到足以推廣變法的官僚隊伍,變法才能真正做到不變形走樣,不被扭曲利用,不勞民傷財。

道衍心頭幽幽一嘆:“老衲有生之年,只需播撒下變法的種子,控制好更化的方向,追隨姜聖推翻程朱理學剩下無論是通過教書育人培養出一代人作爲變法隊伍,亦或是真正地讓大明萌芽壯大出新的階層,恐怕都非老衲所能活著見證了。”

可道衍的神情,轉而振奮起來,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雖然他已經老了,可這同樣意味著他擁有無與倫比的資歷,和調配手中多年積累下來豐富資源的能力。

眼下,就是道衍發揮自己能力的時刻了。

從“解決不了扶植新階層就不能更化變法”到“不能全面推行更化變法必須搞試驗田”,無論蹇義是主動還是被迫,此時都被逼出了“試驗田”這三個字。

這也就意味著,以蹇義爲代表的士紳階層文官,被朱棣和道衍一步步逼到了死角里。

但同樣值得注意地是,蹇義這幾位尚書敢跟皇帝討價還價,不是因爲其人如何,而是因爲,他們代表著背後一整個江南士紳階層。

如果朱棣和道衍非要強制地全面推行更化變法,哪怕蹇義等幾位尚書同意,恐怕到時候整個繼承自建文朝廷的官僚隊伍執行起來,更化變法依然會重蹈王安石變法的覆轍。

所以,“試驗田”要搞幾個、“試驗田”的個體規模如何、在哪裡搞“試驗田”、“試驗田”裡更化變法的力度到哪一步,就成了接下來廟堂博弈的焦點所在。

博弈,試探,談判,交換,妥協。

正如雙方心照不宣的遊戲規則那樣,隨著蹇義的一退再退,道衍也適時地放緩了剛纔咄咄逼人的態度。

“陛下,老衲認爲蹇尚書所言極是。”

道衍的三角眼也柔和了下來,微微瞇著,嘴角扯起了笑意。

“便如蹇尚書所說,咱們用化肥種田,尚且要搞幾塊試驗田出來,多少能用來對比,用來看看效果,且能查缺補漏.更化變法自然也不能一口氣吃個胖子。”

朱棣也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便說道:“那諸卿不妨議一議,我大明更化變法,若是用‘試驗田’先試試,該用那些地方做試驗田?”

黃福率先面無表情地答道:“臣以爲,試驗田應選取對朝廷而言,隨時可以割捨的地方,這樣一旦出現動亂,朝廷可以出兵平亂,而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

此言一出,內閣值房裡的氛圍,頓時有些冷了下來。

眼見皇帝面色難堪,鄭賜馬上坐不住了,陰陽怪氣地對黃福說道:“黃尚書莫非以爲,陛下要推行的更化變法註定失敗?”

“臣絕無此意。”

黃福沒有理會鄭賜的挑釁,他搖了搖頭答道。

“那黃尚書是什麼意思?”鄭賜窮追不捨。

黃福瞟了眼鄭賜,淡淡道:“只是爲求萬全罷了。”

夏原吉與道衍對視一眼,旋即站出來打圓場:“黃尚書固然是老成謀國之見,只是臣以爲,既然要推行更化變法,那便不該在隨時可以割捨的地方進行試驗,否則與棄子何異?”

“陛下。”夏原吉對朱棣說道:“既然做化肥時,姜師有‘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區別,那麼臣以爲,更化變法,同樣至少也要有兩組.當然了,不一定是基礎條件相同的兩個地區,反而是基礎條件不同的兩個地區,更具有對比意義。”

聞言,衆人皆紛紛頷首。

這便是說,之所以做化肥需要‘實驗組’和‘對照組’,就是因爲要通過對比才能看出化肥催生的農作物,與無化肥催生的農作物之間的長勢區別。

而更化變法的試驗田,卻天然地就能與旁邊沒有進行更化變法的區域產生對比。

所以夏原吉纔會說,兩個作爲試驗田的更化變法地區,不需要相同。

而是各方面基礎條件不同的試驗田,更有雙重對比的參考價值。

也就是說,試驗田本身就能與旁邊對比出變法效果的情況下,基礎條件好與基礎條件不好的兩塊試驗田,同樣進行更化變法,互相之間的效果對比,則能夠對比出更多的東西來。

這纔是對於更化變法而言,更有用的信息。

“以臣所學的經濟之道來看,推行更化變法的試驗田,第一,不能是朝廷無法實際控制的地區,也就是雲貴等土司羈縻區、塞外部族內附區,都不能是更化試驗田的選擇地。”

夏原吉侃侃而談:“第二,物質地基和人口條件過差的地方,更化變法沒有參考意義,譬如甘肅、河南、山東等地區。”

甘肅是人口極少自不必多說,僅說河南、山東,按理來說都是人口大省,也都有農耕條件,但現在永樂初年的情況是,黃河中下游流域經歷了元朝近百年反覆決口氾濫的折騰,本就元氣大傷,而隨後的元末明初的全國性戰亂,河南山東更是重災區。

更不巧地是,靖難之役期間,南北軍雙方的戰略相持階段,主要的戰線就拉扯在了西起河北真定、中到河南諸府、東至山東德州的這一條彎曲折線上。

無休止的戰亂、徵糧、招兵、徭役,讓黃河中下游流域的社會經濟秩序徹底崩潰,沒有一年能好好耕作,更談不上有什麼收成可言。

所以現在河南與山東這兩個布政使司,人口離散極爲嚴重,戰後重建都來不及,哪還有能力搞什麼更化變法?

幾位尚書都在原則上同意了夏原吉的觀點。

不過在具體的地方上,卻是持續爭吵不休了起來。

沒人敢提“拿蘇鬆嘉湖諸府做試驗田”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話題,主要的討論點,集中在廣東、江西、湖北這幾個人口經濟條件都不錯,且交通還算便利、距離大明統治中心不算偏遠的地方。

眼見尚書們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傾聽了很久的朱棣,此時也明白,是自己這個仲裁者出場的時候了。

? ttk an? ¢ ○

朱棣輕輕地拍了拍手,尚書們頓時停下了爭吵。

“正如諸卿所言。”

朱棣掃視了一眼內閣值房內的衆臣,這場會議,已經到了一錘定音的最後階段了。

“大明,需要變法更化。”

“變法更化,需要試驗田。”

朱棣乾脆站起身來,在室內負手而立,而大臣們也紛紛跟著站起身來。

“南方未經戰亂的地域,肯定是要挑一個出來做試驗田的。”

朱棣接下來的話語很平靜,但卻彷彿在現場扔了一個炸雷。

“直隸就不錯,你們覺得呢?”

“陛下不可!”

這裡便是要說,此時的大明直隸,以南京應天府爲中心,包含了十四個府級行政單位,其中就包括爲最富庶的蘇州府、松江府。

除此之外,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鎮江府、廬州府、徐州(直隸州)等著名地域,皆包含在其中。

“聽朕說完。”

看著羣情洶洶的大臣們,朱棣擺了擺手道:“朕有意設立北直隸,同時縮減南直隸的範圍,把一部分因爲風俗地理等原因強制劃分,確實該交還地方布政使司的地區,都交還回去。”

皇帝平靜的話語,卻代表了大明廟堂版圖的再次劃分。

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無疑是讓這些大明帝國高層決策者,都能看的眼紅耳熱的。

別的不說,光是北直隸,就能讓多少知府原地雞犬升天?

而南直隸,會有多少官職地位驟降?又會有多少官職變得緊俏無比?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又該讓多少人打破腦袋運作,試圖進入將會重新劃分的南北直隸?

這時候,朱高燧適時地搬出了一張事先準備好的大明堪輿圖,眼神示意朱高煦跟他一起拉開卷軸。

大明堪輿圖緩緩鋪開。

朱棣擡起自己強而有力的大手,在地圖上勾勒出了未來南北直隸兩塊試驗田的形狀。

PS:今天還是回家很晚,明早起來碼出來一併補上

(本章完)

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555章 佈局第420章 用意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15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65章 不顧身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244章 《哲學通信》第202章 星辰大海【求月票!】第433章 回報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165章 你管這叫掃盲?第60章 《華夏貨幣史》第1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110章 真·風水學:季風與洋流第494章 周王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476章 礦藏第130章 大河文明與集權體制第14章 解縉獻圖第60章 《華夏貨幣史》第308章 一躍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476章 礦藏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403章 拍賣第534章 心緒第379章 揭曉第163章 普通人的改變第105章 借你項上頭顱一用第527章 自己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545章 建文第550章 玉璽第310章 俱備第551章 傾國第335章 華亭第391章 光明第484章 漣漪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326章 暴斃第233章 馬三保的故事【求月票!】第346章 炮轟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145章 我被竊聽了?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256章 農業國的生產【求月票!】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444章 潛龍第485章 反省第304章 飯否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10章 君不見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389章 殺招第466章 呂宋第285章 歸京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66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407章 哭陵【求月票!】第112章 朱標之死,關中風水不好?第458章 假賬第226章 燕校尉果然不凡【求月票!】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86章 姜星火帶來的歷史偏移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85章 離岸白銀寶鈔體系第492章 禮物第392章 尋思第31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296章 叩闕第298章 懾服第447章 吏治第82章 扯一個彌天大謊!第433章 回報第226章 燕校尉果然不凡【求月票!】第408章 紅日【萬字求月票!】第334章 豪情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361章 決戰【12萬字大章求月票!】第420章 用意第73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
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555章 佈局第420章 用意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15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65章 不顧身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244章 《哲學通信》第202章 星辰大海【求月票!】第433章 回報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165章 你管這叫掃盲?第60章 《華夏貨幣史》第1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110章 真·風水學:季風與洋流第494章 周王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476章 礦藏第130章 大河文明與集權體制第14章 解縉獻圖第60章 《華夏貨幣史》第308章 一躍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476章 礦藏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403章 拍賣第534章 心緒第379章 揭曉第163章 普通人的改變第105章 借你項上頭顱一用第527章 自己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545章 建文第550章 玉璽第310章 俱備第551章 傾國第335章 華亭第391章 光明第484章 漣漪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326章 暴斃第233章 馬三保的故事【求月票!】第346章 炮轟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145章 我被竊聽了?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256章 農業國的生產【求月票!】第107章 大明滅亡:小冰河期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444章 潛龍第485章 反省第304章 飯否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10章 君不見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389章 殺招第466章 呂宋第285章 歸京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66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407章 哭陵【求月票!】第112章 朱標之死,關中風水不好?第458章 假賬第226章 燕校尉果然不凡【求月票!】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86章 姜星火帶來的歷史偏移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85章 離岸白銀寶鈔體系第492章 禮物第392章 尋思第31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296章 叩闕第298章 懾服第447章 吏治第82章 扯一個彌天大謊!第433章 回報第226章 燕校尉果然不凡【求月票!】第408章 紅日【萬字求月票!】第334章 豪情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361章 決戰【12萬字大章求月票!】第420章 用意第73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陵县| 平泉县| 翁牛特旗| 全州县| 富源县| 青阳县| 潜江市| 美姑县| 禄劝| 法库县| 尤溪县| 青海省| 福贡县| 临朐县| 甘泉县| 赤水市| 邮箱| 罗城| 桂阳县| 马龙县| 普安县| 本溪市| 英德市| 邢台县| 宜宾市| 武隆县| 甘谷县| 湄潭县| 巫山县| 宜宾市| 富顺县| 应用必备| 高邑县| 达尔| 延吉市| 高碑店市| 逊克县| 乳山市| 巴青县| 黄梅县|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