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

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

同時,如果黃河和長江真的都變成了南北走向,那麼現在的潼關以東,就會有一條滾滾長江,把山西和河北兩塊區域切割開來,長江的走向,將變成現在的京杭大運河類似的存在。

那麼再加上並沒有產生變動的秦嶺-淮河,整個華夏文明,都會被切割成如同一塊塊零散的田畝。

這也就意味著天然的楚河漢界的形成,會導致任何國家或勢力進行大一統,都變得愈發困難。

華夏的歷史將會被徹底改寫,如孫吳、東晉、宋齊樑陳、南唐、南宋等等政權將會變得不可能出現,或者說出現了,也會非常脆弱。

因爲長江的上游將在北方的掌控中,而一旦突破了淮河,就徹底無險可守。

對於北方,也不是什麼好事。

如果真的是這樣,可想而知,原本用來抵禦更北方草原和沙漠上的遊牧民族入侵的黃河、長江,將變成對方順江而下的快速通道。

到時候不但是農業上隨時都會遭受極大損失,國家的安全也絲毫得不到保障。

這種情況下,除非北方和中原再次建造類似於北宋河北地道長城、金朝關河防線那種需要二十萬帶甲精銳控扼要地,以主牆、護城壕、副壕、馬面、烽燧、邊堡、屯兵城爲一體,耗費國家無數錢糧賦稅才能打造出的防線。

姜星火見他們沒有異議,繼續說道。

事實上,華夏這種內外部的地理環境註定會出現強勢的大一統國家,但也註定對外交流困難,在大一統國家的傳統下,有天朝上國心態很正常,帶著這種固有認知,自然不會去熟悉瞭解世界其他地方。

這一點毫無疑問,如果不考慮尚未發生的地理大發現,那麼蒙古人西征,就是東方向西探索的一次最爲深遠的行程。

這個時候,道衍的目光,忽然望向了他,淡淡一笑,露出了一絲耐人尋味的神色。

他爹朱棣北征蒙古的時候,那時候他還很小,並沒有深入蒙古腹地的經驗,此後雖然率軍出過塞,但也僅僅是在長城內外的範圍,所以他其實不太清楚蒙古高原的具體地理結構,只是模糊地認爲,長城以北全是。

也是東亞範圍內,地理決定論體現的最爲明顯的國家。

作爲這個世界上最爲聰明的人,甚至能夠從姜星火的隻言片語裡,推測出未來的存在。

“從內部來看,朝鮮半島則是有著兩個截然不同的地理分單元,也就是北部的山地,南部的平原丘陵。”

講完了北方遊牧形態國家,姜星火的手指,在沙土地上畫了個半島出來,指著說道。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

“其實主要講的,就是三個,第一,北方遊牧形態國家;第二,朝鮮;第三,日本。”

更重要的是,黃河-淮河-長江地區,對圍繞在周圍的地理分單元,也有著向心力,正是因爲這種向心力的存在,才能把偌大的華夏地區,始終牢牢地聚攏在一起,成爲一個整體。

朱高煦當先說道:“自然是陰山-燕山一線的長城以北,就都是蒙古高原。”

因此,他們都覺得,或許是因爲曹國公臨時的問題,讓姜星火沒有準備好,只是隨口發揮了一下,期待感,也就隨之下降了。

諧音梗倒是挺有意思,朱棣莞爾一笑,他擺擺手說道:“朕認爲,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裡只是簡要地講一講,不會講的太墨跡,最重要的是,讓你們瞭解這個世界上並非是所有國家都是有著華夏這種先天性的地理條件因此,不要用華夏的眼光,去對待和要求其他國家,這也是在對外交往中,華夏文明經常性的習慣。”

姜星火開口道:“從整體上來看,日本是一個純粹的島國,主要由四個大的島嶼和六千多個小島組成,隔海分別和朝鮮、大明、呂宋等國相望。”

姜星火微微頷首,他用手指在地面的沙土上,勾勒著一些圖像。

“所以從大的地理單元來講,蒙古高原是一個整體,而中間又分爲漠北和漠南兩個分單元。剛纔他已經講過了,北方遊牧形態國家由蒙古高原決定了他們的遊牧特性,也因爲兩個地理分單元,決定了他們盛則南下、衰則北上的規律。這就是地理環境對北方遊牧形態國家的決定作用。”

“不是這樣嗎?”朱高煦怔了怔。

“在西面,由蔥嶺延伸向東的崑崙山和過去吐蕃所在的高原以及過去大理國所在的橫斷山脈,由西北向東南形成連續的一條,隔斷了華夏與天竺之間的聯繫。”

顧成微微搖頭,他繼續說道:“山川地形,在軍事上當然也同樣是極爲重要、不可忽視的因素但這個名叫姜星火的後生在開頭所講的,也不過是一種讓人稍微覺得有趣的假設罷了。”

朱高熾說道:“所以,姜先生舉這個例子,是想引發思考:如果構成華夏文明最基礎的地形條件改變了,那麼一切都將隨之變化?正是因爲如此,才說明了地理決定論是有意義的。”

對於自己處於整個已知世界最東方的這個結論,也就很容易地接受了下來。

等他解釋完畢,姜星火繼續說道。

“不過如果遇上漢、唐這樣的王朝,控制了陰山後,漠南草原就所剩無幾了,當中原王朝拿下陰山,漠南草原又養不活數量龐大的遊牧民,遊牧汗國只能往漠北撤退漢代著名的‘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便是指遊牧汗國逃到大漠戈壁以北,受地理阻隔無法再頻繁南下攻掠的場景。”

“華夏整體環境封閉,北面大漠,西面高原,南面叢林,東面大洋,讓華夏成爲了一個單獨的地理單元。”

“但也正是因爲其按照島嶼可以分成四塊,主要島嶼按照山脈又可以分成東西兩部分,有衆多的河流和沖積平原,所以也就註定了,日本很容易陷入到四分五裂的地步。”

道衍開始推測起來,如果從地理決定論出發,像是姜星火所說,是什麼“地緣政治學說”的基礎,但聽起來,似乎也就那樣。

“而正是因爲這種地理環境,決定了日本這個整體的地理單元,跟華夏、蒙古、朝鮮一樣,很容易統一成一個整體國家。”

“漠北一向是北方遊牧形態國家的統治中心,匈奴的單于庭,突厥、回鶻的牙帳,蒙古汗國的都城和林都在這裡。”

他顧成平生所爲,不就是讓西南邊陲之地,順服於大明,維持華夏文明的整體性嗎?

很快,一張簡略的華夏山川地形圖,就出現在了地面上。

原來,華夏之所以成爲華夏,不僅僅是因爲北面大漠,西面高原,南面叢林,東面大洋這個衆所周知的四處隔絕環境。

正因如此,姜星火的話語中,充斥著綿延千載不息的華夏文明,讓人從心底感到的自豪感,也讓顧成的血液,變得滾燙沸騰起來!

“同時,由於地理環境的制約,周邊的地區,比如隴西、巴蜀、江南這些地區,往華夏的中心地區靠攏進行發展,比往外.譬如隴西向西域、巴蜀向雲貴、江南向兩廣,要容易的多得多。因此,天然地黃河-淮河-長江地區就形成了地理向心力。”

“假設,並不能改變什麼。”顧成神色冷峻,“而且如果不考慮這個假設,老臣也無法從他這種尋常到稍微讀過點書的人都知道的言論裡,看出什麼獨特之處。”

“在北面,則是上節課所說的那條季風-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構成了華夏的北部分界線,這兩條由連續山脈組成的分界線。”

李景隆既然是“紙上兵聖”,那麼自然曉得姜星火話語裡的含義,所以由衷感嘆道。

——日本。

道衍已經憑藉著姜星火言語間,草灰蛇線般的線索,隱約追蹤到了姜星火要講這節課的目的。

“從地理分單元上來看,日本可以按照島嶼劃分爲四塊,而在主要島嶼上,則是按照山脈劃分成了兩個部分。”

顧成本身是個武將,對戰爭、對民族、對榮耀都有著狂熱的追求!

而且,在他過去的軍旅生涯中,他曾鎮守貴州將近二十年,討平叛亂數百起,都是誅殺首領,安撫餘衆,蠻族盡皆順從。

說完了外部隔絕的緣由,姜星火又繼續說起了內部向心的原因。

道衍已經基本確定,姜星火所要講的,是關乎到未來大明整個精神風貌的重要理論!

“有趣,環環相扣,算無遺策。”

“漠南還包括宜耕宜牧的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中原王朝比較衰弱時,遊牧汗國往往能控制整個蒙古高原,例如漢武帝之前的匈奴,唐太宗以前的突厥,建立遼國的契丹等等。”

“從內部上看,則是華夏這個整體地理單元內的分單元,依舊有著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這個中心,就是黃河-淮河-長江地區。”

李景隆聽得尤爲認真,因爲姜星火現在講的東西,直接關係到他能不能全須全尾地從日本回來。

“所以,華夏才得以成爲華夏!”

朱高煦和李景隆,看著沙土地面上的地圖,陷入了沉思。

“畢竟,即便是知識再豐富,再淵博的人,他所擁有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因此,姜星火已經講出了這麼多獨特的內容,如果今天只是臨時起意,講了些普通尋常的內容,也不是不能理解。”

朱棣沒有反駁這位老將的言論,他反而附和地點了點頭說道:“到目前爲止,姜星火講的東西,確實有些頗讓人失望的感覺。”

“至於橫亙蒙古高原的大漠,與陰山-燕山中間的草原,則是漠南。”

但即便如此,效用能持續多久,也不得而知。

“如果姜聖的這套理論宣揚出去,配合下西洋,一表一里,那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以前無論是《國運論》裡的‘王朝週期律’,還是‘攤役入畝’,亦或是講經濟之道的‘白銀寶鈔’,姜星火往往都能帶來讓朕耳目一新的點。”

“接下來,要講兩大點。”

正是因爲這種封閉的地理環境,讓華夏上千年來,都能夠形成整體的認同感,即便有數次亂世,但終將一統。

“正是因爲在外部,華夏是一個單獨的地理單元,在內部,華夏這個大的地理單元裡的各種分單元,依舊有著向以黃河-淮河-長江地區爲中心的華夏發源地靠攏的向心力。”

唯有道衍,在此時陷入了深思。

如今聽了姜星火一席話,顧成方纔有所醒悟。

隔壁密室。

千秋華夏,唯我無雙!

密室中,聽著姜星火的吟誦,幾人不由地齊齊一震!

一股難以言喻的豪情,從顧成這位老將軍的心頭迸發出來。

就在兩人沉思之際,姜星火的聲音擲地有聲。

見兩人已經理解,姜星火總結道。

朱高煦點了點頭,李景隆解釋道:“匈奴強盛時北服丁零,而丁零就在北海以南放牧,那裡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到了鮮卑人的時代,便是柔然人居住在那裡.而北海以南、大漠以北的地方,就是漠北。”

姜星火說道:“第一大點,我們講的是地理環境決定國家形成,如今講完了華夏是因爲什麼樣的內外部地理單元形成的,接下來,就是要講華夏周邊的國家,是因爲什麼樣的內外部地理單元形成。”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佈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帶,多爲沖積平原,規模較小,較大的平原有石狩平原、越後平原、濃尾平原、十勝平原等其中面積最大的平原爲關東平原,也就是日本最重要的精華膏腴之地。”

“非是如此。”

“先講第一個,北方遊牧形態國家,對於蒙古高原的地理結構,你們有什麼認知?”

朱高熾看著父皇問道:“父皇是覺得姜星火.姜郎才盡了?”

“在華夏這個封閉的地理單元裡,黃河、淮河、長江穿行於半個華夏的土地,也流經了自然地理條件最好的地帶,這三條大江大河,既能夠提供肥沃的土壤,又能夠提供水運以便商貿往來。”

“這也就意味著朝鮮半島作爲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很容易像華夏、蒙古那樣產生統一的國家,但也由於朝鮮的地理單元結構過於封閉,所以很難對外擴張,會比華夏更容易陷入到閉關自守的境地。”

什麼日本、琉球,它們怎麼產生的,都是順帶一提的事情。

姜星火,根本就不是要講他之前說的表面上的那些東西。

李景隆忽然開口。

“老臣以爲,這種假設本身就是沒有意義的。”

“但今天,至少是目前,朕並沒有感受到。”

“從整體上來看,朝鮮半島,三面環海,一面有長白山(宋代以前叫太白山)橫亙阻隔,因此,也形成了一個單獨的地理單元。”

“從外部上看,根據蒙古人西征的探索,在我們已知的世界裡,華夏處於整個大陸的東部。”

道衍相信,如果姜星火沒有一些自己獨特的東西,是絕對不會講出來的,如果那樣,恐怕他寧願什麼都不講。

正因如此,大明才比別的朝代,更清晰地意識到,這個世界並不小,最起碼向西十數萬裡都達不到盡頭。

今天的《國運論》第二卷,上來並沒有給予聽課的衆人什麼震撼之感。

“第一大點,地理環境決定國家形成!”

甚至在姜星火的前世裡,朝鮮在明朝滅亡後自稱“小中華”,吳慶元、吳熙常父子寫下過《小華外史》:東以小中華見稱於前史久矣,逮至有明御宇,視同內服。涵煦作興於東漸之化者,比古爲盛,政所謂進於中國則中國之者也。

嗯.偷東西的毛病從那時候就開始了。

李景隆問道:“蘇武北海(今貝加爾湖)牧羊知道吧?”

“像是姜郎這般說法,黃河、長江真是華夏文明千金不換的寶貴財富啊!”

可姜星火真的會講這麼無趣、老生常談、沒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嗎?

如果僅僅是爲了讓曹國公了解一下琉球、日本等國家的起源,那恐怕,是真的讓密室裡的人感到失望了。

“而整個大陸的中心,其實就是現今帖木兒汗國所在的位置,也就是我們古人口中的‘蔥嶺’。”

“蒙古高原,是按漠南和漠北劃分的!”

“第二個,便是朝鮮。”

地理環境,確實決定了華夏成爲一個整體。

這一點很好理解,朱高煦和李景隆,都沒有任何遲疑地就表示贊同。

“其國內多山,山地和丘陵大約佔據了十分之七的土地,山地成脊狀分佈於日本的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割爲靠西一側和靠東一側。”

蒙古高原這個詞,兩人瞬間秒懂,毫無障礙。

姜郎才盡?

浮光掠影地講完了朝鮮,姜星火講到了最後一個國家。

姜星火頓了頓,笑道:“所以你看,日本天生就是個適合分裂的國家,而挑動他們分裂的辦法也很簡單。”

“第一大點已經講完了,我們瞭解了華夏以及周邊三個國家,是如何被地理決定成爲獨立的地理單元,而大的地理單元中小的部分,又是如何影響這個國家的。”

“第二大點,這就是我剛纔說的辦法,那就是,地理環境,是如何決定一個國家的精神特質。”

看在日更1萬5的份上,投點月票吧!!!

(本章完)

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23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82章 扯一個彌天大謊!第372章 對手第285章 歸京第535章 捐田第494章 周王第374章 于謙【七月求月票!】第418章 臣服第471章 伏擊第486章 彙報第332章 登樓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521章 餘波第321章 滅門第27章 臣有辦法第55章 全都對上了第530章 撤軍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20章 何謂王朝?第180章 《大國博弈學》第426章 神速第31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466章 呂宋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302章 軍校第550章 玉璽第74章 上架感言第571章 終章第1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568章 京都第444章 潛龍第345章 誅邪第552章 機密第510章 妖書第538章 癥結第323章 審判第441章 反水第360章 交兵【72K大章求月票!】第325章 談判第5章 黑衣宰相第404章 階段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120章 新獄友注意出廠時機第98章 《‘先驗人性論’的形而上批判》第140章 第一步就出了岔子第288章 帥才第26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263章 炭筆【求月票!】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314章 雷動第566章 對馬第180章 《大國博弈學》第348章 崩塌【7K二合一求月票!】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124章 化肥仙丹!第468章 決心第503章 京營第221章 朱棣:爹,你的制度又漏了【求月票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13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260章 地租 利差 工酬【求月票!】第14章 解縉獻圖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531章 夏稅第16章 姜星火難道是謫仙人?第338章 雙贏第397章 兩界第31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5章 黑衣宰相第506章 棱堡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458章 假賬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67章 白銀寶鈔!第15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485章 反省第442章 內幕第275章 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428章 戰象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295章 磊落第445章 嬗變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5章 黑衣宰相第86章 姜星火帶來的歷史偏移第65章 不顧身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268章 朕的大明是如何滅亡的?【求月票!第421章 開戰
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23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82章 扯一個彌天大謊!第372章 對手第285章 歸京第535章 捐田第494章 周王第374章 于謙【七月求月票!】第418章 臣服第471章 伏擊第486章 彙報第332章 登樓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521章 餘波第321章 滅門第27章 臣有辦法第55章 全都對上了第530章 撤軍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20章 何謂王朝?第180章 《大國博弈學》第426章 神速第31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466章 呂宋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302章 軍校第550章 玉璽第74章 上架感言第571章 終章第1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568章 京都第444章 潛龍第345章 誅邪第552章 機密第510章 妖書第538章 癥結第323章 審判第441章 反水第360章 交兵【72K大章求月票!】第325章 談判第5章 黑衣宰相第404章 階段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120章 新獄友注意出廠時機第98章 《‘先驗人性論’的形而上批判》第140章 第一步就出了岔子第288章 帥才第26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263章 炭筆【求月票!】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314章 雷動第566章 對馬第180章 《大國博弈學》第348章 崩塌【7K二合一求月票!】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124章 化肥仙丹!第468章 決心第503章 京營第221章 朱棣:爹,你的制度又漏了【求月票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13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260章 地租 利差 工酬【求月票!】第14章 解縉獻圖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531章 夏稅第16章 姜星火難道是謫仙人?第338章 雙贏第397章 兩界第31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5章 黑衣宰相第506章 棱堡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458章 假賬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67章 白銀寶鈔!第15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485章 反省第442章 內幕第275章 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428章 戰象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295章 磊落第445章 嬗變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5章 黑衣宰相第86章 姜星火帶來的歷史偏移第65章 不顧身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268章 朕的大明是如何滅亡的?【求月票!第421章 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州市| 恩施市| 清河县| 墨江| 札达县| 东山县| 垫江县| 嘉鱼县| 温宿县| 新余市| 青铜峡市| 新绛县| 买车| 正蓝旗| 宕昌县| 扬州市| 额尔古纳市| 林甸县| 祁阳县| 祁门县| 新津县| 苍山县| 宜良县| 中阳县| 莱阳市| 武隆县| 溧水县| 互助| 察雅县| 宁蒗| 锡林郭勒盟| 明溪县| 芮城县| 舒城县| 花垣县| 会同县| 葫芦岛市| 横峰县| 和硕县| 栖霞市| 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