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2章 內幕

第441章 反水

“陛下同意了?”

新組建的大明銀行裡,姜星火正在看著關於寶鈔流通量和近幾期國債回收的數據。

“焉有不同意之理?”夏原吉反而沒多少喜悅,他嘆了口氣。

大明銀行主要是由戶部的寶鈔提舉司、國債提舉司,以及新建立的分析機構、市場監管機構和實體銀行網點組成,目前網點的營業範圍還只侷限在南京城。

由於大明沒有正規的銀行,又面臨著龐大的貨幣回收壓力,所以目前的大明銀行既承擔了央行制定貨幣政策和發行貨幣的職責,又承擔了金融監督、市場監管,以及發行國債和回收兌換寶鈔的職責。

可以說,整個南京城,乃至全天下,這已經是最頂級的金融機構。

姜星火對此並不滿足。

因爲從今年年中開始,就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現象——那便是大明國債開始賣不動了!

一開始的版本里,大明國債是與化肥工坊的收益綁定的,後來的版本則沒有了這種條件,而現在各種國債裡,只有徵安南的戰爭國債,以及綁定了玻璃工坊收益的動態國債(有上限),這兩種賣的比較好,其他的基本都處於半滯銷狀態。

爲了賣國債回籠現在市面上依舊氾濫成災的寶鈔,剛成立的大明銀行可謂是想盡了各種辦法,但收效依舊寥寥,百姓們已經沒有一開始的熱情了,手裡有錢的商人、地主,也會考慮回報率的問題,在有戰爭或者專營商品國債的前提下,他們是不會選擇購買普通國債的。

儘管很努力,但因爲朝廷一直採用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而且這種情況已經維持了三十來年。

好吧,根本就不是什麼“過度寬鬆”,洪武朝那就是無節制的印鈔,大水漫灌那種。

如果再這麼繼續下去的話……

“看看這些數據吧,單靠賣國債,想要控制住大明寶鈔的流動過剩,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做好的數據圖表上畫著大明寶鈔的月回收量,標註著市面上實際的銅錢-寶鈔兌換比率、國債兌換價格等等詳細信息。

夏原吉仔細閱讀了一遍後,又在腦海中勾勒了一番。

“還是要加大禁止金銀交易的力度。”

這是老調重彈了,在今年四月,朝廷就詔敕西平侯沐晟及雲南布政使司,命令雲南地界“以鈔法不通,下令禁金銀交易,犯者準奸惡論,有能首捕者以所交易金銀充賞,其兩相交易而一人自首者免坐,賞與首捕同。若置造首飾器皿,不在禁例”,這是自洪武三十五年以來,最後一個布政使司被下令禁絕金銀交易。

禁絕金銀交易的目的,自然是幫助寶鈔穩定幣值,因爲民間使用金銀等不合法貨幣的流通量越大,寶鈔的流通量就越小。

朝廷雖然有時候爲了方便計算,會把糧食、銅錢、布匹等價值單位,折算成多少多少萬兩白銀,但實際上大明沒有這麼多流通銀子,白銀也不是合法貨幣。

可光是通過禁絕金銀交易,能穩定寶鈔幣值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寶鈔貶值的根源問題在於印得太多,而不在於被其他貨幣擠佔市場,有句話叫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不行,就算把所有競爭對手都給人工BAN了,又能改變什麼呢?

“沒用的。”姜星火說道。

夏原吉有些頹然,他當然清楚這招作用不大,屬於治標不治本,但在傳統的理財術裡面,這已經是唯一解了。

“大明寶鈔的實際幣值有所回升,但距離達到換鈔的程度,還是太遠了。”夏原吉陷入了沉思。

如果要在未來的幾年後,避免元朝的覆轍,不讓換鈔成爲收割百姓財富的工具,而是真正地做到等比例兌換,以白銀價格作爲新鈔的錨定,那麼就必須要把嚴重貶值的寶鈔幣值給擡升回來,必須要大規模地回收市面上氾濫的寶鈔。

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無論是禁絕金銀交易,還是大明國債,都起不到這種效果了。

“現在永樂元年還沒過完,距離過年還有幾個月時間,倒是有充裕的時間準備”姜星火摩挲著下巴,暗自琢磨起來。

整個貨幣體系的調整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任何微小的變量都有可能導致極爲巨大且嚴重的後果,但不管怎麼說,大明寶鈔是一種比較純粹的貨幣,玩法還沒有後世那麼複雜,所以辦法還是有的。

“姜師有什麼辦法嗎?”

央行的緊縮性貨幣政策,無非就是那幾種,第一個是減少貨幣發行量,這個現在大明銀行已經在做了,計劃每年都減少新增的貨幣發行量.直接停止發行肯定是不行的,因爲有貨幣流通需求,打個形象的比喻,就跟人不能爲了減肥,一口飯都不吃一樣;第二個就是國債,這個不用說了;第三個就是央行跟商業銀行的業務,比如控制信貸規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再貼現率,這些現在壓根不存在,因爲大明沒有商業銀行。

雖然沒有可以直接照抄的答案,但姜星火腦海中的念頭,並沒有完全受到束縛。

大明寶鈔作爲唯一的主貨幣——只要有這東西在手裡,大家都可以用。

那麼,怎麼才能讓寶鈔不能用呢?

譬如股票。

有了公司制的出現,股票自然也不難搞,因爲股票在一開始就是在大航海時期給公司融資用的,並不是什麼現代纔有的東西。

在姜星火前世,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永樂元年是1403年),也就是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而股份有限公司這種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就被西方國家廣泛利用伴隨著股份有限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

同樣是東印度公司,1611年該公司的股東們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進行著股票交易,並且後來有了專門的經紀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

沒道理西方人在二百年後能搞的東西,東方的大明推進了公司制以後,早個二百年就搞不了,畢竟原始的股票和股票市場,並沒有什麼技術上不可逾越的難度,而如果論資金等因素,大明恐怕比二百年後的西方還要更強。

姜星火就有這個念頭。

股票市場,確實能吸收大量市面上的寶鈔。

但問題在於,這個世界沒有成熟的相關概念,所以姜星火想要搞,就相當於憑空造物,會有很多不可控因素,註定是要從小規模開始搞起的。

但股票市場規模小了,再逐漸發展,又起不到吸收寶鈔進入池子的作用。

而且經過廟堂不斷的爭鬥,姜星火逐漸對事物有了新的看法,對一些問題的關鍵所在,也變得敏感了起來。

有條件去做股票和股市,不代表就一定要去做,因爲在大明現行的封建王朝體制下,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麼樣,最後就能怎麼樣,而是你想怎麼樣,最後會變得跟你想的完全相反。

他也知道,在大明朝,當大量的財富集中到一起的時候,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這種事情,往往意味著災難。

就像歷史上那些富商巨賈一般,明明手中握著數量驚人的財富,可偏偏皇權意志只要稍稍覬覦,還是要淪爲待宰羔羊,導致家族衰落。

姜星火不願意拔苗助長辛苦做一場,最後被人割了韭菜,畢竟大明現在還沒有成熟的商業體系和金融交易系統。

因此,他在猶豫了良久後,終究還是搖了搖頭。

“嗯?”就在姜星火冥思苦想的時候,他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個念頭,“如果把寶鈔和鹽法這兩件事,當做一件事來辦呢?”

當夏原吉聽到了這個想法後,也陷入了深思。

夏原吉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點,但他的面色變得無比凝重。

什麼叫寶鈔和鹽法兩件事當一件事辦?說白了,就是在滿足了開中法供給邊軍軍糧的前提下,擴大鹽引的發放規模,也就是說商人在民間回收寶鈔,然後再用這些寶鈔去和朝廷兌換鹽引,這麼一來,朝廷就很快地就能做到大量回收寶鈔,然後讓寶鈔的實際幣值接近紙面幣值。

但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政策,那麼,代價是什麼呢?

“這是在透支鹽法的潛力,寅吃卯糧。”

姜星火不同意他的看法,搖了搖頭道:“這是一舉兩得。”

夏原吉還是有些擔憂,他擔心,這樣做不僅會讓鹽法愈發不可收拾,而且一旦弄不好,鈔法也會弄巧成拙,甚至影響到整個國計民生.這不是誇張,鹽引的供應增加了,那麼按照最基本的經濟學常識,食鹽的價格必然會下降,朝廷從食鹽中獲得的利潤會減少,這個價格朝廷當然可以不承認,但這樣做的後果大概率就是官鹽又開始滯銷,而私鹽大規模氾濫。

到了那時候,官府的鹽引價格,就成了另一個版本的大明寶鈔,都是價格虛高,與實際價值嚴重不符。

“納鈔中鹽”的辦法,這就相當於按下葫蘆浮起瓢,而且鈔法的貨幣貶值是慢性毒藥,按照絕對比率,每年只貶個1-3%,洪武朝三十多年才貶值的只剩10%不到,大家都習慣了,最多用銅錢不用寶鈔交易唄。

但鹽價不一樣,這東西如果出問題,百姓吃不起鹽,是要造反的。

“明年可以繼續,後年可以繼續,大後年、大大後年呢?之前也算過了,百姓每年吃鹽的數量是一定的,用增加鹽引來回籠寶鈔,效果會越來越弱,而後果卻完全不可知。”夏原吉明確地表達了他的擔憂。

這種擔憂,姜星火當然是有道理的,但經過一番思考,姜星火還是說道。

“整個貨幣和稅收體系的改革,是系統工程,不能光看某一項或某兩項制度的變動,更不能把國民經濟當做靜止的狀態.安南之戰馬上就要勝利,李景隆已經渡過了膠水,擊潰了安南軍南線的主力,等安南的市場到手,大明的對外貿易規模必然會上一個新臺階,而且周圍這麼多國家的市場,都等著大明去擴張。”

姜星火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夏原吉卻聽懂了他的意思。

姜星火在賭。

ωωω¤ttk an¤¢ ○

他在賭,大明對外貿易擴張和經濟增長的速度,是一定能形成外溢效應。

什麼是外溢效應?形象點比喻,那就是把大明寶鈔的總量當做一個蓄水池,目前是池子裡的水太多,已經遠遠超過了警戒線,馬上就要溢出來了。

姜星火要做的就是,一邊在蓄水池內部減少供水(減少新增大明寶鈔的印刷),一邊通過下水道從池子裡放水(大明國債和“納鈔中鹽”來回籠貨幣),另一邊則是打通蓄水池跟它邊上幾個大小不一的土坑(安南等國市場)的連接,讓這些土坑來承載外溢的池水。

如此一來,三管齊下,只要能在鹽價出現問題之前,快速地把大明寶鈔的幣值恢復過來,那麼“納鈔中鹽”的辦法,就成功了。

這種恢復,甚至不需要完全恢復紙面幣值,只需要恢復個40-50%,就已經達到換鈔的基礎線了。

畢竟鹽作爲大衆必需的消費品,在短期時間,也就是一兩年內,增加供應量是不會對鹽價造成太大波動的,因爲這玩意百姓是可以自己多吃點,或者囤積起來的。

鹽的供應量,只有在超過了百姓自己的食用量增加極限,以及囤積極限後,纔會開始影響市場。

這個時間,最起碼一兩年是能爭取到的。

而即便是食鹽的市場價格被影響,還是沒到比較危險的境地,因爲鹽價很難一下子降下來,鹽場都控制在朝廷手裡,鹽價下降了,明年停止“納鈔中鹽”的額外增量,或者乾脆收緊鹽引數量,鹽價自然也就漲回來了。

但客觀地來講,這種想法有些一廂情願,誰也確定不了“納鈔中鹽”和大明國債、海外市場,三管齊下能不能把積累了三十多年的蓄水池給安全放水到警戒線位置。

“若是失敗了呢?”

不消多說,那麼等待姜星火和夏原吉的結局,就不僅僅是降級或罷免那麼簡單了。 甚至連命都可能保不住。

畢竟,推出一個替罪羊宰了以平民憤,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屢見不鮮,而這替罪羊,不乏就是原來的領頭羊。

姜星火聽到夏原吉的話語後,沉默了半晌,纔開口道:“伱放心吧,只要能整頓好鹽務,是不會出問題的,但這個前提必須是能徹底整頓鹽務,否則再怎麼精妙的設計,底下執行不下去,都得成爲空中樓閣。”

“當然了,‘納鈔中鹽’一開始肯定沒人敢試,正好藉著這次南京各大錢莊由地下轉入地上的機會,讓大明銀行也開展一下業務。”

“姜師的意思是”夏原吉愣了愣,隨即想起什麼似的,臉色猛然一變。

“這筆款子,我打算先借貸給民間作爲專項貸,用於幫助手頭沒有那麼多大明寶鈔的商人。”

姜星火緩緩說道。

夏原吉聞言,眼睛驟然睜圓:“借貸給民間?可是我們哪兒來這麼多錢啊?”

他知道姜星火的意思,但大明銀行不印錢的話,確實沒那麼多的錢。

而且雖然朝廷一直在鼓勵商人做生意賺錢,但這並不代表朝廷會以這種方式資助這些商賈!這很容易被人扣上與商人勾結,損害朝廷利益的帽子。

如今,姜星火剛上任總裁官沒幾天,大明銀行下面主要的部門,也就是從戶部劃撥來寶鈔提舉司,手裡也沒什麼錢,國債提舉司倒是有百姓、商人、勳貴、官員等購買國債得來的錢,但這個錢是不好輕易動用的,畢竟是要還本付息的,而這種窘迫的情況,讓大明銀行根本拿不出更多的錢,支付給“納鈔中鹽”的專項貸。

“這筆錢你不用擔心。”

姜星火淡笑了笑:“我自己有辦法籌措。”

“可姜師手頭”夏原吉遲疑著說道,“恐怕還差很遠吧?”

“沒關係,這件事情你交給我來處置就好了。”

姜星火沒說他籌錢的辦法,只是說道:“另外‘納鈔中鹽’的寶鈔回收量,你也不用太擔心,不會一開始就大力度放鹽引的,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出不了岔子。”

夏原吉見狀,頓覺輕鬆許多,點了點頭道:“那這段時間就得辛苦姜師。”

姜星火點點頭:“戶部還有很多事,你先去忙吧,我看完這份報告就走。”

夏原吉拱了拱手,退出了大明銀行總裁官的房間。

等夏原吉離開以後,姜星火坐在椅子上靜默片刻,突然擡起頭來,喃喃道:“該開張了。”

——————

各大鹽商在南京城裡的會館,也開始逐漸收到消息。

馬京被下獄後沒過多久,更壞的消息就接二連三地傳來。

“準許軍民人等於京師大明銀行庫內報納舊鈔,赴兩淮、長蘆、河東、山東、福建並廣東六處鹽運司,不拘資次,支鹽每鹽一斤,收寶鈔一貫;若兌鹽量大,則兩淮、長蘆每引鈔三百貫,河東、山東每引百五十貫,福建、廣東每引百貫;庶公私兩便,鈔法亦通,如納鈔不足且有意願,大明銀行可提供不多餘三成之專項貸款,爲期一年,後續需用銅錢償還。”

爲什麼“納鈔中鹽”對於鹽商來說,這是壞消息?

因爲兩點,第一,朝廷不僅開了口子,而且門檻設的很低,普通百姓固然不能自己跑去鹽場取一斤鹽,但朝廷並未限制組團託買這種形式,玩法跟後世整村集資炒房是一樣的除此以外,對於寶鈔不足的中小商人,大明銀行還貼心地提供了專項貸款,借給你寶鈔花,最後還銅錢就行了,利息非常低。

第二,通過寶鈔買鹽的人多了,就相當於變相打擊了鹽商手裡的私鹽,因爲但凡能從官府那裡用寶鈔換到,就不需要去鹽商手裡買私鹽了。

南京城中,之前參加過拍賣會的淮商吳家的家主吳傳甲也是慌亂不已,此時的他坐立難安,他不停在屋內踱步,滿腦門的汗水。

桌上的公告,彷彿晴空霹靂般砸在吳傳甲的腦袋上,又走了幾步,吳傳甲只覺得眼前一黑,差點昏厥過去。

坐下緩了半晌,吳傳甲這下是有口難言,他知道自己這次肯定逃不過一劫了,不僅如此,本家也將受到牽連。

“袁珙給我看相,說我四十歲必有一檻,如今看來倒是真應驗了。”吳傳甲喃喃地念叨著。

“大哥,咱們現在應該怎麼辦?”他族弟問道。

現在吳家的商號裡,可謂是人心惶惶。

吳家是規模最大的淮商之一,兩淮鹽場的那些破事,無論是跟竈戶直接買賣餘鹽,還是顛倒納糧和取鹽引順序,跟吳家是脫不了干係的雖然吳家總是把自己摘出去,讓轉了幾層控制權的下屬商號來做,但這是封建皇權時代啊!你以爲沒有證據,就辦不了你?那可太幼稚了。

吳傳甲深吸了口氣,道:“現在咱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讓侯爺說說話了,否則就真的死定了!”

侯爺,也就是淮商吳家的本家安陸侯一脈,這一代的安陸侯是吳傑。

吳傑作爲少數能打的二代勳貴,是名副其實的南軍名將,在靖難之役中,先後跟隨耿炳文、李景隆,與朱棣的燕軍作戰,參加了真定、白溝河兩場大戰,表現還可以,但被當了背鍋的,沒參與靖難之役的後半場。

而吳傑他爹黔國公吳復,雖然名聲不顯,但卻是跟著朱元璋打滿全場的重臣,淮西集團的核心成員,吳傑的姐姐還是齊王妃,安陸侯一脈在洪武朝、建文朝都是頂級朱門,廟堂上能量也很大所以纔有資格扶持老家的支脈成爲淮商領頭羊。

但如今風水輪流轉,淮西集團的核心家族們,除了曹國公府的李景隆勉強重新回到了政治舞臺的中央,其他家族,都有些失意的意味了。

族弟道:“可是.侯爺這時候怎麼可能答應去跟陛下求情?要知道姜星火一出手就是雷霆手段,下令殺了那麼多人,現在就連刑部的侍郎都被抓了起來!”

吳傳甲苦澀地搖搖頭道:“不管怎麼樣,這件事總歸是要解決的!”

吳傳甲想了想,對族弟吩咐道:“你去準備筆墨紙硯,我寫一份文書,咱們家給安陸侯府孝敬了這麼多年,安陸侯府不能見死不救。”

族弟猶豫了下,問道:“大哥,這麼做會不會引起侯爺反感?”

吳傳甲嘆息道:“我也不想這樣,但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我必然要坐牢,甚至殺頭,吳傑雖然現在沒有以前那麼威風,但是他依舊是安陸侯,依舊是五軍都督府的高官,他在朝廷有許多朋友、親戚、門生.更何況,沒了咱們,他安陸侯府怎麼維持這麼奢靡的排場?”

吳傳甲說得不假,這時候吳傑確實是有能力、有可能,來對他施以援手的。

而這其中,無疑包含了某些威脅的暗示。

淮商吳家給安陸侯府孝敬了這麼多年,輸送了這麼多錢財,自然手裡是捏著證據的。

平時可以卑躬屈膝,因爲要靠著安陸侯府的名頭和關係做生意,但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該硬氣,也得硬氣起來。

“那好,我這就去辦。”

族弟轉身出門,片刻之後又返回了房間裡,他的手上已經拿來了筆墨紙硯。

吳傳甲伏案書寫,隨後交給人送往安陸侯府。

然而沒過多久,人就回來了,還帶回來了一封信。

吳傳甲接過信看了幾眼,臉色微變,低吼道:“不當人子!”

顯然,安陸侯吳傑,並不打算對他施以援手。

吳傳甲從隱秘處取出一個木匣,這裡面藏著一份賬本,賬本寫得極爲詳細,把安陸侯府跟淮商吳家之間的財貨往來寫得清清楚楚,還記錄了許多相關人證。

這些證據都是吳傳甲私自留下的,顯然,吳傳甲蒐羅這些證據也是有私心的,這些證據即便不能完全扳倒安陸侯府,也足以讓吳傑構成貪贓枉法的罪名。

這是徹徹底底的自爆打法,若是曝光出來,那就是淮商吳家和安陸侯府玉石俱焚、魚死網破。

“大哥,這東西要是送上去,陛下肯定會龍顏震怒,屆時可就不是死一兩個人的事情了!咱們全族都得陪葬!”族弟急切地勸阻道。

“你以爲吳傑不會猜到我們手裡留了證據嗎?他爲什麼這時候有恃無恐,要犧牲我們保全自己?就是因爲他也像你一樣,覺得我不敢用。”

吳傳甲“咴兒咴兒”地喘著氣,半晌方纔說道:“他覺得以我們這樣卑賤的商人,最看重利益取捨,肯定是寧願犧牲幾人、幾十人,也要保住家族的延續的,但他不知道,我還有別的選擇。”

吳傳甲的話讓族弟驚愕地瞪圓了雙眸。

他不由自主地吞嚥了一口唾沫,顫聲問道:“別的選擇?”

吳傳甲沉默了片刻,緩緩開口道:“你之前說得對,這東西一旦送上去,陛下不會輕饒了我,我們全族的性命很可能都保不住,但如果不送上去的話,我最終還是免不了一死的下場我不想死,我要把這東西給國師,在拍賣會和招待日本商人肥富的宴會上,我跟國師交談過,國師不是一個鄙視商人的人,而且極懂利益取捨。”

族弟聞言,忍不住拍腿道:“大哥,你糊塗啊!如今的形勢你還沒看清楚嗎,就是國師在整頓鹽務,就是國師要我們的命啊,不用國師查,自己主動交代,你這不是給他機會嗎?”

吳傳甲無力地癱軟在椅子上,道:“我知道可是我不甘心啊,我不服!”

吳傳甲半晌才直起身子,扶著雙膝,咬牙切齒道:“這東西只有交給國師,我們跟國師做交易,做國師最想要我們做的事情,他纔會放過我們吳家。”

“大哥,你這是在拿全族的富貴和性命在賭!”

“當然。”

吳傳甲很清楚,他就是在賭,但作爲大明最頂級的商人,他也同樣清楚,他手上有交換的籌碼。

籌碼不僅是這匣子裡的賬本,還有他吳家在淮商裡的資源。

淮商作爲兩淮鹽場的坐地戶,爲了自己的根本利益,定然是抗拒姜星火整頓鹽務的,地頭蛇團結在一起,姜星火的工作,一時半會兒不可能取得任何進展。

而如果吳家能夠跳反,那麼姜星火得到了相關的情報、內幕、資源,無疑就會得心應手的多。

吳傳甲賭的就是他沒看錯姜星火。

這位國師,同樣是個做生意的高手。

(本章完)

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326章 暴斃第96章 你管這叫增產仙方?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483章 王制第460章 吃蟹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310章 俱備第199章 測算太陽?【求月票!】第321章 滅門第557章 建交第256章 農業國的生產【求月票!】第471章 伏擊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462章 瀕死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424章 破關第314章 雷動第174章 《國運論》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386章 三楊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來嘍第201章 《大明星空志》【求月票!】第561章 師徒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第520章 良知第275章 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557章 建交第125章 道衍屠龍第一刀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550章 玉璽第233章 馬三保的故事【求月票!】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88章 詔獄驚變第358章 與共【7K大章求月票!】第479章 鋼材第521章 餘波第438章 私鹽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68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161章 人的價值:消費 生娃 交稅第329章 刺殺第383章 辯經第376章 求榮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498章 新始第88章 詔獄驚變第461章 誤會第397章 兩界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570章 換鈔第310章 俱備第507章 革新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372章 對手第229章 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倉中一碩鼠【第418章 臣服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368章 派系第568章 京都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539章 傳首第477章 煤鐵第292章 投奔第510章 妖書第296章 叩闕第325章 談判第457章 斷腕第558章 傾向第31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272章 欲挽天傾【求月票!】第192章 虛假的天人感應第171章 鄭和:馬爾代夫是哪?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533章 託付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110章 真·風水學:季風與洋流第491章 人事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35章 “明堡宗”是誰?!第37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520章 良知第295章 磊落第337章 代賑第507章 革新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435——436章 抉擇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380章 四策
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326章 暴斃第96章 你管這叫增產仙方?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483章 王制第460章 吃蟹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310章 俱備第199章 測算太陽?【求月票!】第321章 滅門第557章 建交第256章 農業國的生產【求月票!】第471章 伏擊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462章 瀕死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424章 破關第314章 雷動第174章 《國運論》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386章 三楊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來嘍第201章 《大明星空志》【求月票!】第561章 師徒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第520章 良知第275章 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557章 建交第125章 道衍屠龍第一刀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550章 玉璽第233章 馬三保的故事【求月票!】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88章 詔獄驚變第358章 與共【7K大章求月票!】第479章 鋼材第521章 餘波第438章 私鹽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68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161章 人的價值:消費 生娃 交稅第329章 刺殺第383章 辯經第376章 求榮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498章 新始第88章 詔獄驚變第461章 誤會第397章 兩界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570章 換鈔第310章 俱備第507章 革新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372章 對手第229章 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倉中一碩鼠【第418章 臣服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368章 派系第568章 京都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539章 傳首第477章 煤鐵第292章 投奔第510章 妖書第296章 叩闕第325章 談判第457章 斷腕第558章 傾向第31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272章 欲挽天傾【求月票!】第192章 虛假的天人感應第171章 鄭和:馬爾代夫是哪?第144章 當衆訓斥日本天皇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533章 託付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110章 真·風水學:季風與洋流第491章 人事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35章 “明堡宗”是誰?!第37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520章 良知第295章 磊落第337章 代賑第507章 革新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435——436章 抉擇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380章 四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城县| 乐至县| 谷城县| 和田市| 西林县| 隆化县| 浮梁县| 华亭县| 紫金县| 江西省| 平江县| 兴宁市| 成安县| 景泰县| 偃师市| 碌曲县| 浙江省| 石阡县| 彝良县| 东阿县| 靖远县| 郸城县| 乐平市| 陇川县| 嘉鱼县| 邵阳市| 湖南省| 北海市| 庄浪县| 江安县| 柯坪县| 清流县| 洪湖市| 龙山县| 措美县| 庆城县| 安阳县| 那曲县| 龙山县| 木里| 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