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60章 吃蟹

第460章 吃蟹

隨著淮安府物價的持續上漲和鹽使司衙門暗中的煽風點火,很快,大規模的騷動爆發了。

買不起米的竈戶和市民開始聚集在一起,在欽差解縉所臨時駐節的驛站外抗議示威,要求朝廷立即恢復因刺殺欽差案而受調查的淮安府衙的職權,平抑物價。

“放屁!”

驛站內有隨行官員勃然色變,拍案怒斥道。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纔來幾天?淮安府物價漲成這個樣子,如何能賴到我們頭上?”

“欽差代表陛下,辦案又豈能爲他們所擾?他們以爲朝廷的律法是擺設嗎?國朝威嚴何存?”

“.”

衆人羣情激憤,一頓唾沫星飛濺。

這些官員,都是從京中各衙門抽調過來,協同辦案的,既有都察院的,也有戶部的專業官僚,平素在京中當京官慣了,想的事情未必與地方相妥帖。

這時候解縉卻只是叫人搬來了一張桌子,然後鋪平把紙卷攤開放在桌上,寫了起來。

靜待隨行的官員們不吵了,解縉纔開口。

“諸公聽我一言。”

解縉沉吟片刻,繼續道:“方纔已經派人打探過消息了,這次鬧事的百姓足有上千人,而且其中多爲老弱婦孺,這種情況下,就算強行驅趕走他們,恐怕也會出現傷者?!?

“強行驅趕確實是下策,此事也未嘗不見得背後沒人搗鬼,即便驅散了民衆,誰知道待會兒會不會再來一波?不過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罷了。”

“解大人,莫非你忘記了國師的叮囑了?這件事關係重大,絕不能有任何閃失,否則我等都要受牽累。”

“就算再來,那也得先將他們驅散了再說吧?難不成要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圍在這兒?還辦不辦事了?!?

解縉一席話,引來衆人的議論紛紛,氣氛一時間充滿了火藥味。

“都閉嘴!”解縉厲喝道。

見解縉神態堅毅,來自不同部寺的衆人終於安靜下來。

解縉掃視了下四周,繼續沉聲道:“整頓鹽務乃陛下旨意,不可違背,諸公還是回去準備接下來查賬的事情吧,外面這件事,我會親自負責到底的?!?

聞言,湊在一起的官吏們這才四散離去。

“解大人,您可要考慮清楚啊,若是真鬧的大了,出現了人員傷亡,這麼做會觸犯律法的,如果陛下降罪下來,我等都逃不掉!”

等到衆人離去,有此前相熟的官員才憂心忡忡的勸解道。

“我知道?!?

解縉嘆了口氣,說道。

“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

“嗯?”

那人疑惑不解:“好事?這怎麼還是好事?”

解縉笑道:“鹽使司衙門的一批官吏還在我們手裡,鹽使司也清楚,如果不能及早讓我們打道回府,那麼他們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大,等到有人頂不住的時候,一旦供出一連串的事情,到時候他們的損失就大了.現在這樣,是說明鹽使司衙門也急了。”

“賑濟饑荒,是地方官府該做的善政,如今淮安府的官員大半都戴著刑枷,這件事我們來做,也只會有功而無過?!?

解縉沒說的是,既然國師能在千里之外早早地指點出這裡面的疏漏,就表明他早就料到了,我們根本不必擔心,也無須顧忌什麼,只需將事情辦好就是了。

聽到解縉如是說,那官員頓時恍然,不由佩服起來。

這位解大人可真是聰明,一針見血,說的確實沒錯,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還是有足夠的資源賑濟饑民,平抑物價。

事實上,姜星火早就已經爲解縉準備好了李增枝這條線,吳家的糧食運輸生意已經被割讓給了李增枝,大量的糧食隨時都可以從常州府起運,經揚州府中轉,最終送到淮安府,而常州府和揚州府,都是處於控制之下的。

對於欽差解縉來說,只要將這件事情處理明白了,那他就不用冒險強行驅趕那些百姓,更加不需要爲此付出“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代價畢竟,就算是強行驅趕,也未必能保證毫髮無傷,但如果按照國師指點的方法來操作,就算是遇到了意外,也能順利化解危機——而且還能借此獲益。

解縉對此充滿了信心,這一次,他將藉助國師的力量,將鹽稅被貪墨這件事徹底調查個水落石出!

“朝廷整頓鹽政,讓咱們這些窮苦百姓怎麼活?。俊?

“大老爺,您是欽差大臣,咱們就仰仗你救命了!”

一片喧鬧聲響起,有些人甚至衝到驛站門口砸東西。

驛館裡的趙海川等人臉色鐵青的站在臺階中央,看著門外的情景。

這種情況下,即便他身爲錦衣衛,也不敢貿然出面,否則,他若是強行鎮壓了,恐怕立刻就成爲衆矢之的。

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任由其中有些不知是否被指示來挑事的刁民暗中鼓動,將百姓的情緒挑動的愈發沸騰。

就在這時,後方突然有腳步聲傳來,衆人循聲望去,頓時露出喜色。

“是解大人來了?!?

解縉來得不急不緩,但他一來,整個場面就平靜了許多。

“國師果然厲害,若是沒有這一手準備,恐怕即便推進到了如今的地步,想要更進一步,也是千難萬難。”

解縉透過門縫向外瞥了一眼,看著眼前這幅混亂景象,心中暗自慶幸。

雖然國師如今在京中面臨的困難也很多,但還是給予了他不遺餘力的支持,不僅陛下通過了請求,備倭軍會被調動三個衛,而且後續戶部和大明銀行的專業人士,也在集結準備北上,幫助解縉完成大規模的查賬。

除此以外,糧食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沒有動用儲備糧,而是直接從肥富販賣的日本大米里調運,舍不著孩子套不得狼,這部分雖然是安撫百姓的成本,但實際上,只要能充分發動竈戶,那麼查出來被貪墨的鹽稅,是一定能把這部分糧食成本給彌補回來的。

解縉沒急著出去,而是先組織控場。

由於錦衣衛人手沒那麼多,所以又調用了一部分府裡的衙役,看起來倒是頗具威懾力。

趙海川率領著幾十名錦衣衛,還有一百多名衙役,迅速地封鎖了路口,把這些聚衆鬧事的竈戶和市民驅趕到了裡面,任由他們在裡面大罵,不許離開。

“諸位稍安勿躁,欽差大人來了!”

趙海川站在高臺上,高聲喝道。

聞言,那些憤怒不平的竈戶和市民頓時安靜了許多,畢竟他們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不是江洋大盜,目的達到後,也就不敢造次,尤其那些挑頭的看到他,也不敢亂砸了,乖巧的退到一邊,畢竟解縉代表的可是皇帝。

解縉見狀滿意的點點頭,隨即命人打開大門,走出驛站,朗聲說道:“諸位鄉親父老,朝廷對於兩淮鹽場的鹽稅收入的清理計劃已經確定,現在就是要對各地的鹽稅進行覈算?!?

“近期內,我們已經抓獲了數十名涉嫌貪墨鹽稅的官吏,案件推進的速度大大提高,這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數字。”

“但是,相比於鹽稅調查案件的推進,淮安府各地糧價的暴漲卻是觸目驚心?!?

“諸位父老鄉親請想一想,難道真的是我們的到來,才讓糧價提高了?”

“顯然不是如此!是有人在背後搗鬼,是有人藉著你們這些淳樸的百姓,來向我施壓!”

“但是,我可以向大家承諾的是,朝廷不會不管淮安府,雖然平抑糧價並非我受皇命之一,但這個責任,本官責無旁貸!”

“從明日起,就會有足夠的糧食從南方起運,由官府以此前的糧價投放到市面上,當然了,爲了防止不法商賈大規模囤貨居奇,將以戶爲單位,每戶每日限購?!?

聽著解縉的話語人羣中議論紛紛,有些人覺得朝廷出手太及時了,但也有人覺得這是誆騙他們回去的,一定不會有這種好事。

事實上,在古代,地方士紳對於農村的掌握遠勝於官府,每年的秋季,各地的糧食減產,士紳肯定會及時察覺,然後就是聯合糧商,對糧價進行打壓,導致農民的餘糧被低價收購,繼而開始糧價的暴漲。

同樣,對於糧商來說,只要有了糧食就能獲取財富,但沒有高糧價就什麼都沒有,所以糧商們寧願付出大量的金錢和利益,也希望官府能夠不出手干預和維護糧食的供應,付出哪怕再多也願意,因爲只有保證了他們的利益,他們才能從飢餓的百姓手中獲取大量的財富。

而官府往往是對此不聞不問的,因爲一旦出手平抑糧價,那麼得利階層的空間就會被擠壓,甚至連賺錢的機會都沒有了,這也是官商勾結的基礎。

而這種做法,其實也是朝廷最喜歡的做法,因爲朝廷需要的是吃不飽飯但沒力氣起來造反的饑民,而不是年年風調雨順養起來的健壯農家子。

解縉繼續說道:“這段時間,我們派人在各縣巡視了一遍,結合各地官員上報的,綜合統計後,我們發現了一個很糟糕的情況.”

“糧價上漲,不僅給沒有田地的市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對於有一部分田地耕種的竈戶,同樣影響不小,本官知道伱們當中,就有很多竈戶,在這裡本官要說的是,此前對於竈戶私賣餘鹽的事情,朝廷不會爲難竈戶,而兩淮鹽場南方靠近揚州府的部分地區,也都開始了正常的煮鹽復產,希望你們回去以後,也把這個消息向更多的人說清楚。” 解縉講了很多,民衆的情緒逐漸平復,還有人想挑事,卻往往是一發動,就被錦衣衛挨個拎走。

在解縉的再三保證下,前來此地的百姓逐漸散去。

顯然,這個消息,很快就會傳遍整個淮安府。

皇權在這時代的威嚴,依舊無可挑戰,而欽差代表皇帝,親自做出了許諾,哪怕如今江北諸府都普遍糧價高企,但百姓依舊願意相信,會優先幫助淮安府的承諾。

解縉目送他們遠去,突然眼皮止不住的跳,不禁喃喃自語道:“總算糊弄過去了,不過,更大規模的亂子,怕是也馬上就要來了.”

但他剛坐下沒半盞茶,外面又有錦衣衛進來稟報道:“大人,外面有個人說要見您,自稱自稱是江家的家主?!?

解縉一愣,脫口而出:“江舸?”

他想起來了,幾個大鹽商裡,除了本地抱團的淮商,作爲重要分銷商的淮商,也確實一直沒有主動與他接觸過,而江舸不僅是徽商的頭面人物,而且也有一定的宗室背景。

“這個江舸怎麼會來這時候來見我,難不成”

解縉心裡浮現出一絲猜測,不過他很快就搖了搖頭,將這個念頭摒除腦海之外。

江舸雖然是徽商的重要一支,但說到底,還是商人,除非是吳家那種被背後勢力拋棄的,否則的話,是不太可能背叛自己階層利益的。

想了片刻後,解縉倒也不託大,主動起身走出房門,果然瞧見一人被錦衣衛引著匆匆趕來,神情中有些焦急之色地望著這邊。

“欽差大人?!?

解縉迎上前,擡起他的手。

“不知江家主駕臨此地有何貴幹?”

“唉!”

江舸嘆了口氣說道:“本來這件事我們該報官處置的,奈何如今淮安府衙裡沒人能管事,長話短說吧我家的糧倉被燒了個精光,就剩下些灰燼了。”

說到這,他露出悲痛欲絕的表情:“我們本來想將糧食運往各縣,也算是爲平抑糧價貢獻一些綿薄之力,結果卻無故失火,我只好找到這兒來了.解大人,您是當今聖上信任的忠臣,這些百姓都是陛下的子民,我們江家也想盡份力,您看我們捐些寶鈔,給您分擔些壓力可好?”

解縉心中暗道:“這人得了消息動作的倒是夠快,更是油滑得很,馬上就想把自己撇清干係?!?

不過明面上,解縉卻是皺眉:“江家主,失火的事情我也想幫你,可是這件事卻委實不歸我們調查,這樣吧,我煩請同行的錦衣衛幫忙調查一下?”

見解縉根本就是裝作聽不懂自己話語的意思,江舸哪還不知道這番急急撇清干係,多半是不太成功了,而更甚者,解縉還要派錦衣衛調查,如此“美意”,江舸哪敢接受?

“不過,鹽使司的事情,江家主有什麼想說的嗎?”

江舸哭喪著臉,哀聲道:“我們這羣商人在國朝最低賤不過,哪兒知道什麼鹽鐵使司的事?這件事我是真的無能爲力,希望解大人能體諒。”

“是你江家,還是你們?”解縉敏銳地捕捉到了江舸話語裡的關鍵詞。

若是江舸代表著徽商而來,那恐怕就不會輕易動搖立場了。

“我們。”

解縉點點頭,說道:“我實在是愛莫能助?!?

江舸也曉得世界上沒那麼便宜的事情,沒有牽扯這麼深,還能靠著三言兩語就能輕易脫身的可能,猶豫了下,最終還是決定再觀望一二,畢竟鹽務上面,鹽商肯定有不法的手段,但解縉此番卻不是直接衝著他們這些鹽商來的,就算開中法以後改革,那也是以後的事情,現在倒黴的是鹽使司衙門.鹽稅他們可都是隻往多了交,不往少了交的。

不過眼下他雖然他很看好解縉,但也不能確認,最終是鹽使司衙門繼續屹立不倒,還是解縉能有所突破,倒也不好輕易選邊站隊,如果是國師親自到了此地,那他肯定就毫不猶豫了,但現在他也不僅僅是代表江家,而是代表了整個徽商商幫前來,而且剛剛說了這個“我們”,所以此時倒也不好做什麼承諾。

“若是大人有需要,隨時喚我便是。”

江舸沒有堵死雙方合作的道路,而是留下了個口子,而且還把“我們”悄然間換成了“我”。

徽商,畢竟只是分銷商。

在這場變革的浪潮中,受衝擊最重的,是鹽使司衙門,隨後纔是坐地戶淮商,最後的纔是分銷商徽商。

江舸從驛站返回家中,立刻招集家中子弟。

徽商是客商,但在此地經營數十年,產業倒也做了起來。

“爹,那解縉怎麼說?”

“唉,別提了?!?

江舸嘆了口氣,說道:“自然是不買賬的?!?

“那咱們怎麼辦?”

江舸想了想,說道:“給國師去信,把現在的情況和咱們的困難都說清楚.鹽使司之於國師,那便是蚍蜉一般的存在,跟鹽使司綁一起是沒好處的,如今只不過我們牽扯太深,不好退下來罷了,而解縉有些事情也決定不了,說到底,不過是提線木偶罷了?!?

而他這麼做,其實就是爲了在姜星火那兒刷一波好感度。

上次在拍賣會上,江舸沒少出力,而作爲頂級商人,他對於廟堂的變動,自然是有著敏銳嗅覺的,如今審法寺已經開始動手,那麼接下來,各項商業制度和配套措施,乃至專營商品的售賣制度,定然會跟著出現變化。

大勢已成的前提下,還要以個體去硬抗時代浪潮,是沒什麼好處的。

國師是何等強橫的存在?

即便是在黃淮地方上呼風喚雨的布政使、漕運總督,在他面前也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沒見解縉鬧得這麼大動靜,都沒人敢在朝中吭聲嗎?若是換個別人,早就被弄到灰頭土臉了,還不是因爲打狗要看主人。

而江舸確定瞭解縉的態度,再加上解縉的講話透露出的種種信息,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如今國師的計劃已經開始進入到收尾階段,他必須抓住這個機會,把該劃清的界限趕緊劃清,不然以後恐怕就來不及了。

——————

而隨著解縉講話內容的流傳,以及一些消息的匯聚,鹽使司衙門的官員們也開始忐忑不安了起來。

朝廷的一舉一動,並不能完全繞過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耳目,畢竟他們管轄的區域,實在是太大了。

而不管是北面山東與黃淮交接處的備倭軍的大規模調動,還是南方開始起運的運糧船,都讓施幼敏感到了深切的不安。

一年六七十萬兩白銀的鹽稅,他的團體貪了十年。

這時候被盯上了,再想輕易脫身,那可就太困難了。

原本施幼敏按照上次對付都察院陳瑛的經驗,覺得只要殺掉淮安知府,避免刺殺欽差的事情引火燒身,然後再處理好其他可能追到自己這裡的線索,解縉查不出什麼,也就同樣無功而返了.再然後,憑藉著這麼多年撈的錢,自然可以上下打點關係,去其他地方布政使司任職。

但現在,他卻發現自己錯了。

解縉不僅跟條瘋狗一般,不惜以自身爲餌,掃清來自布政使司和淮安府的障礙,還趁著受傷的這個間隙,順勢做局通過劉富春抓了一批鹽使司衙門的基層官吏,更有甚者,還孤身赴宴,拿下了幾名鹽使司衙門的高層。

而在明面上,作爲被調查的一方,欽差的意思,他是完全不敢違背的,而且還要盡力幫助欽差把事情順利進行下去。

所以這段時間,他故意裝模作樣地配合調查,暗中推動煽風點火的計劃,想要藉助民意和輿論,逼迫解縉退步。

這些竈戶若是留在鄉下,分散在各個鹽場裡,時間久了,高昂的糧價和之前向鹽商出售餘鹽的罪責,必定會引起竈戶巨大的心理壓力,產生騷亂造成災難,而如果把它們的壓力給到解縉,那麼事情就簡單許多了。

當然了,這件事並非沒有風險,稍微不慎,就會招致禍端,比如他自己在這裡面,無論撇的多幹淨,都是脫不開責任的,一旦事情敗露,勢必會遭到嚴懲,屆時即便能僥倖活下來,也會被貶謫充軍,從此一蹶不振,永遠翻不起浪花了但他沒得選擇。

一開始施幼敏有些一廂情願地認爲,今年糧食歉收,江南的存量又大多支援了安南的戰事,江北普遍缺糧,不太可能單獨用大量糧食來平抑淮安一府的糧價,如今看來,卻是大錯特錯了。

直到此前,施幼敏都還有信心平安過關,可事情卻開始向著完全脫離他掌控的軌道前行,如今解縉更是得到了姜星火的全力支持,要人手有人手,要糧食有糧食,這是要把他往死裡整的意思。

中樞的那條線,施幼敏無法肯定一定能起作用。

黃淮布政使有大皇子保,漕運總督有皇帝保,他還能真的完全依靠誰呢?

施幼敏猶豫再三,還是寫了張帖子,喚來下人吩咐道。

“去給我送到東市的郝廚子那,告訴他,我想吃蟹(解)了?!?

(本章完)

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189章 道衍的提議第391章 光明第481章 莫愁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377章 真僞第157章 皇權下鄉的終極武器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323章 審判第506章 棱堡第432章 市場第306章 酷刑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244章 《哲學通信》第527章 自己第562章 立儲第42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191章 月下論天文第294章 一怒第499章 舊港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435——436章 抉擇第147章 我這倆學生到底什麼身份?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498章 新始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513章 辯手第562章 立儲第59章 先生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571章 終章第560章 北上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315章 雨落第400章 反擊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295章 磊落第499章 舊港第523章 南北第430章 光學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397章 兩界第500章 入港第463章 伏法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395章 龜甲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465章 諸事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45章 徭役 糧食 耕牛與種子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259章 開門【求月票!】第467章 主炮第522章 科舉第472章 留學第407章 哭陵【求月票!】第563章 歐洲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441章 反水第175章 陸權論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311章 真兇第323章 審判第93章 立國之本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465章 諸事第255章 千古難題,絕不可能有解!【求月票第347章 殺光【電子喜糖8K大章】第455章 圈套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369章 時代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545章 建文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453章 瘋子第439章 算賬第388章 預熱第336章 搖人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54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256章 農業國的生產【求月票!】第337章 代賑第569章 決戰第198章 日月爲明【求月票!】第567章 上洛第295章 磊落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282章 激糞【求月票!】第557章 建交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284章 冷暖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459章 財色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
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189章 道衍的提議第391章 光明第481章 莫愁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377章 真僞第157章 皇權下鄉的終極武器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323章 審判第506章 棱堡第432章 市場第306章 酷刑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244章 《哲學通信》第527章 自己第562章 立儲第42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191章 月下論天文第294章 一怒第499章 舊港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435——436章 抉擇第147章 我這倆學生到底什麼身份?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498章 新始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513章 辯手第562章 立儲第59章 先生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571章 終章第560章 北上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315章 雨落第400章 反擊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295章 磊落第499章 舊港第523章 南北第430章 光學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397章 兩界第500章 入港第463章 伏法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395章 龜甲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465章 諸事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45章 徭役 糧食 耕牛與種子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259章 開門【求月票!】第467章 主炮第522章 科舉第472章 留學第407章 哭陵【求月票!】第563章 歐洲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441章 反水第175章 陸權論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311章 真兇第323章 審判第93章 立國之本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465章 諸事第255章 千古難題,絕不可能有解!【求月票第347章 殺光【電子喜糖8K大章】第455章 圈套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369章 時代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545章 建文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453章 瘋子第439章 算賬第388章 預熱第336章 搖人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54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256章 農業國的生產【求月票!】第337章 代賑第569章 決戰第198章 日月爲明【求月票!】第567章 上洛第295章 磊落第183章 受到啓發的朱棣第282章 激糞【求月票!】第557章 建交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284章 冷暖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459章 財色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牟定县| 江源县| 和政县| 黎川县| 郴州市| 江油市| 上思县| 永吉县| 洱源县| 榆树市| 阳东县| 栾城县| 炉霍县| 林口县| 扶绥县| 车致| 蓬溪县| 务川| 竹溪县| 留坝县| 铁岭县| 宝兴县| 长宁县| 西平县| 承德县| 嘉定区| 永福县| 丰台区| 政和县| 潮州市| 三明市| 南平市| 岳阳县| 东源县| 贞丰县| 钟山县| 忻城县| 长兴县| 大渡口区| 云梦县|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