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4章 作態

第434章 作態

“朱允炆的蹤跡,可曾找到了?”

對於這個神秘失蹤的上一任皇帝,朱棣始終心中耿耿於懷,畢竟這個找不到蹤跡的人,對他的皇位,是一個重大的威脅。

而朱棣當然不會認爲朱允炆沒死,畢竟對於別人來說,可以相信“朱允炆死於大火中”這個說法,可對於朱棣來講,只要證明不了朱允炆真的死了,那他就是真的還活著。

胡濙作爲朱棣的私家偵探,乾的正是追查建文帝下落的活計。

只不過這種事情一時半會兒定然是沒結果的,胡濙搖頭道:“還在繼續追查中。”

朱棣嘆了口氣:“罷了,等找到他,再殺了他吧。”

朱棣已經不止一次跟胡濙說過類似的話了,而身邊的幾人聽著這輕描淡寫的話,倒也沒誰覺得心頭一哆嗦,畢竟在場的鷹犬謀臣都明白,若是真被朱棣逮住,那朱允炆絕無幸理!

“父皇,您看。”

這時候匆匆回來的朱高燧捧著一封書信,遞了過去。

朱棣接過來看了看,皺眉道:“國師寫給老二的信?這有什麼好看的?”

不過嘴上的話雖然這麼說,但朱棣還是很誠實地拆開了信看了看。

信的內容沒什麼特別的,只說讓朱高煦在北直隸關照一下徐輝祖,甚至直接說明了,是承了徐景昌的情,徐景昌的事情辦的不錯,工場的款子已經開始回了。

“怎麼又是徐景昌?這傢伙剛還跑來請旨,好像非常著急的樣子,莫非出什麼事了嗎?”

“臣猜測,應該是定國公覺得安南方面最近會有動靜,所以先來請旨。”金忠答道。

朱棣放下了書信,擡眼問道:“你是不是收買了榮國公府上的人?”

朱高燧面不改色,他當然不能說這封信就是姜星火剛交給他的,而他的回答顯得十分謹慎,這種時刻,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是安全的。

朱高燧連忙跪下道:“兒臣知罪。”

“都撤了,監視國朝重臣,像什麼樣子?以爲朕是太祖高皇帝嗎?”

隨後,朱棣把信還給了朱高燧,密封火漆這些問題,相信專業的特務機構自然是有辦法重新復原的。

“兒臣告退。”朱高燧恭敬地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朱高燧關上了殿門,胡濙也隨之離開。

殿中只剩下了五人。

朱棣雙手併攏,敲了敲食指,道:“今日招你們來,便是要你們來看看此事,朕總感覺不對勁。”

“請陛下示下。”陳瑛站在旁邊,俯首道。

朱棣把事情大概說了說,也把朱高熾的意見講了出來。

“這”陳瑛猶豫了一下。

他現在管著都察院,作爲皇帝的鷹,他當然是皇帝讓盯著誰就盯著誰,只要皇帝開口,無論怎樣,他都會去做。

原本他是打算在三法司會審裡支持判李至剛無罪的,但若是皇帝態度有所動搖,那他肯定也要隨之轉向了。

如果這樣,刑部不同意,大理寺隨風倒,李至剛的案子就成了一個燙手山芋,最後大概率是要判有罪的。

可哪怕交趾布政使司是個艱苦的地方,甚至能算作流放,但也沒有一部尚書在名義上去那裡戴罪當布政使的規矩,畢竟尚書是正二品,布政使是從二品,只要定罪,不可能只降半格任用。

紀綱這時候開口道:“陛下,臣最近一直在追查暴昭餘黨,這些建文餘孽的組織被重創後,如今的行事已經非常隱秘了。”

“那就把他們引出來,假戲真做也好,故佈疑陣也罷,總得有點頭緒,不然這些人天天跟個蚊子一樣在耳邊叫喚又抓不住,委實讓人心煩。”

紀綱遲疑剎那,方纔抱拳道:“陛下聖明!”

朱棣看出了他的遲疑,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冷冷地盯著他,過了幾息,突然哈哈笑了起來。

紀綱愣住了。

朱棣拍了拍紀綱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朕知道伱的意思,你是想勸諫,不過朕當然是有法子的。”

朱棣如此這般地吩咐了一陣,紀綱方纔恍然大悟。

旁邊的金幼孜聽得心驚肉跳,不敢插嘴。

金忠作爲朱棣的二號謀士,這時候是敢說話的。

金忠接著道:“大皇子的顧慮也不無道理,國師的權勢越來越大,將來或許會難以遏制,但臣以爲還不是現在,李至剛畢竟是要用的,也不宜把這件事拖得太久,便如陛下的策略,既能解決背後在推波助瀾的建文餘孽,又能釣出幾條魚來壓一壓是好事,李至剛知道自己這次過關的不容易,方能對陛下天恩心存感激。”

“不過朕也有別的計較。”

“哦?”金忠愕然道,“願聞陛下教誨。”

朱棣微微瞇縫起眼睛,露出深邃的目光:“這次李至剛是添頭,重要的事情還是在鹽法上,或者說在《大明律》上,國師想要變法,朕也想要變,而要變的這東西,卻不一樣。”

“但無論如何,《大明律》不允許修改,是一定不行的。”

“陛下的意思是?”金忠吃驚地微瞪著雙眼,他隱約理解了皇帝的思路。

“把立法的權力從刑部抽出來,刑部這次抱團的太厲害,朕很不喜歡。”

朱棣其實很清楚刑部這次爲什麼要抱團抵制,他甚至清楚,這是刑部聯手做給他看的戲碼。

立法權這種部門集體利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

不過朱棣懶得管,若是按朱元璋的標準來要求大臣們,那朝堂就空了。

但正好藉著這個機會,朱棣也打算削弱一下刑部的勢力。

朱棣淡淡地吐出一句話:“重設審刑院,不過這次要叫審法寺了。”

審刑院,又稱爲宮中審刑院,宋太宗淳化二年置,掌複查大理寺所斷案件,由知院官與詳議官提出意見後報告中書奏請皇帝決斷,宋神宗元豐三年廢棄。

審刑院是宋朝初期,高粱河車神爲了加強中樞集權所設立的,而如今重新設立的審法寺,職責卻有所變化,目的是爲了單獨負責立法和修改法律。

如此一來,刑部的權力被削弱,只保留根本的審判和監獄兩大職責,稱不上元氣大傷,但實力絕對是跌落一截的。

但站在皇帝的角度,他肯定不這麼想。

對於皇帝來說,底下各部門的權力自然是越分散越好。

“那審法寺的主官?”

朱棣道:“刑部的兩位侍郎雖然有些固執,不過朕仍然十分器重他們,這次犯點小錯不要緊,他們都是聰明人,朕相信他們懂得怎麼選擇。”

“到時候你去當少卿,寺卿空著。”

朱棣點了點金幼孜。

“微臣遵旨。”沒說話的金幼孜頓時大喜,拱手道。

胡儼被放了國子監監正,解縉去了總裁變法事務衙門當副總裁官,內閣衆人各有遠大前程,唯獨他這個堅定的帝黨沒挪窩,確實讓金幼孜有時候覺得心中焦慮,不過如今看來,一切都是值得的。

新的機構,直接擔任少卿,稍稍做出些成績,便可轉任寺卿了,小九卿坐穩當了,再往上的侍郎、尚書,也就沒有那麼遙不可及了。

而這種負責立法和修改法律的機構,陛下顯然是要拿在自己手裡的,這也是這次刑部抱團事件的後果之一這讓剛剛登基一年的皇帝,認識到了自己在三法司系統內的掌控力度還遠遠不夠。

封建時代,按理來說皇帝就是法,但事實上,很多時候皇帝是不方便直接插手司法的,而這時候,各個司法部門的主官到底懂不懂皇帝的意圖,或者說願不願意照著皇帝的意圖去做,就很重要了。

“好了,你們都下去吧,金忠留下,朕還有點事。”

待紀綱、陳瑛、金幼孜三人離開後,殿內只剩下了朱棣和金忠君臣二人。

這時朱棣突然開口道:“朕的兒子們都不錯,但是行事不夠穩健,朕不可能一輩子護著他們,所以遲早有一天,他們得遭遇挫折,朕要他們有所成長金忠,你明白朕的心思嗎?”

“臣,明白。”

金忠的聲音略帶顫抖,他原以爲自己已經很清楚皇帝的意圖了,但當他聽到朱棣提及這話時,還是禁不住打了個激靈,感覺有點害怕。

按照約定,如今二皇子就要北上了,而大皇子和二皇子,將分別負責發展南北直隸。

而打完安南後,大明接下來的重心,將放在北面。

爲什麼?

原因很簡單,第一是帖木兒汗國的切實威脅,第二是如今北方老巢經歷戰亂後急需整頓和恢復。

大明作爲防禦方,在確保安南國被肢解,南線沒有威脅以後,就要全力北顧。

加強西北的防禦當然很重要,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避免草原上的蒙古人重新南下。

如今北元正式解體成瓦剌、韃靼等部,纔剛剛一年不到,黃金家族統治了幾百年,而帖木兒又一向以察合臺汗國正統繼承者自居,如果你是朱棣,你會相信帖木兒傾國來徵,而草原上的瓦剌、韃靼等部無動於衷嗎?

反正我不信。

而且蒙古人並不老實,去年剛剛襲擊了遼東的三萬衛。

依朱棣的性子,當然不可能被動挨打,肯定要先把蒙古人揍老實了,然後再防禦有可能出現的帖木兒遠征大軍。

朱棣之所以讓二皇子朱高煦北上開平衛備秋,也是有這個原因在裡面,先去試探一下。

那麼朱高煦既然要走了,朱棣話語裡的“他們得遭遇挫折,朕要他們有所成長”,指的自然就不是朱高煦了,否則難道要讓朱高煦被蒙古人暴打嗎?

而這也是爲什麼金忠會打了個激靈。

大皇子朱高熾之前跟朱棣說的話,或許惹了朱棣不喜,這能理解,畢竟父子二人在廟堂上就一直維繫著謹慎的平衡.三皇子朱高燧又哪裡惹了朱棣不喜呢?在榮國公府安插探子?這要是沒有朱棣的默許朱高燧定然是不敢的,所以這不是原因。

再往深了,金忠就不敢想了。

“罷了。”朱棣緩緩閉上眼睛,說道,“你退下吧。”

“是。”

金忠默然行了一禮,轉身走向大殿門口,剛邁開腳步,卻又停住了。

他慢慢地回過身來,低聲道:“陛下,有些話微臣不得不說。”

“講。”

金忠小心翼翼地道:“其實大皇子說的話,也不無道理,但換到臣的角度臣以爲所謂的商人、市民、工場主,這些階層在未來如何還不好說,畢竟北宋也沒見商人當國的.眼前切實的問題,是國師跟勳貴走的有些近了,這樣對誰都不好。”

金忠的話沒有說透,但朱棣卻聽懂了。

如果說朱高熾擔憂的是姜星火對大明未來上百年乃至數百年後的影響,那麼金忠擔憂的就是當下,畢竟這麼幾個國公里,榮國公姚廣孝與姜星火關係極爲密切;曹國公李景隆也是把姜星火當知己朋友;定國公徐景昌、魏國公徐輝祖,亦是如今看起來關聯不小;成國公朱能原本跟姜星火有些隔閡,可如今姜星火救了他的命,感激還來不及,哪還有什麼隔閡;琪國公丘福反倒是隻跟姜星火在軍校裡有正副手的關係,沒那麼親近。

這樣算來,再加上姜星火搞的手工工場與對外征服相結合的模式,能給勳貴們帶來巨大的利益,金錢與軍權的組合,怎麼能不讓人擔憂呢?

朱棣沉吟片刻,緩緩道:“朕已有此念,你先去辦差。”

“是。”金忠退了下去。

——————

“長揖蟾宮問素月,清光好似隙駒過。

自嗟白髮嘆年少,唯有丹心日漸多。”

刑部左侍郎馬京站在自己的書房裡,看著手裡這封剛剛收到的來信,字跡很熟悉。

“茅大芳?他還沒死?”

他正在思考這封信出現在自己手裡的原因,他知道這封信的突然出現一定是另有目的。 不過茅大芳只是給自己寫了一首詩,並沒有表露自己的意圖,馬京也沒有興趣琢磨。

丹心,對誰的丹心?對建文帝嗎?

建文帝算個屁,現在人都找不見,生死不知,都當他死了。

所有人都希望他死了,畢竟他活著對誰都尷尬。

他知道這是很棘手的事情,自己不該過問太多,更何況,他壓根也不願意摻和進來。

“老爺,少爺在外面。”管家說道。

“讓他進來吧。”馬京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說道。

片刻之後,一名穿著國子監監生服飾的青年踏入書房。

男子繼承了馬京的國字臉,雙眼炯炯有神。

他正是馬京的長子,馬健。

“父親!”馬健拱手道:“孩兒有件事情想問父親。”

“何事?”馬京淡漠問道。

馬健說道:“孩兒想問一下關於李至剛的事情。”

馬京皺了皺眉:“李至剛的案件牽扯極廣,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你插手,就相當於捲入了風暴之中,這件事情你不要參與。”

“孩兒懂這個道理,所以想懇請代替父親走一趟國師府上,將想法溝通清楚,不然這時候父親也不好與國師碰面。”馬健誠摯說道。

“糊塗!什麼不好碰面?”

馬京怒不可遏,重重地將手上的茶杯放在桌子上。

“公是公,私是私,你以爲這是你們同學見意見相左,還能私下說和的?”馬京反問道。

馬健坦白說道:“孩兒只是看父親大人終日愁眉苦臉,實在是於心不忍,想幫著分擔一些,正好國師給我講過課,也算是有個登門拜訪的由頭。”

“糊塗,你讓陛下怎麼想?”

馬京搖了搖頭,道:“這是朝堂爭鬥,你想躲避都躲避不掉,哪怕你躲到天涯海角,也有無數人逼著你,直到分出勝負爲止。”

“而且,立法是刑部的根本利益所在,《大明律》更是一個字都不能修改,太祖高皇帝祖訓擺在這裡,佔理的是刑部,不是他什麼國師。”

“可是父親大人,世間又豈有萬世不變之法?”

馬健沉聲說道:“只是我不想讓父親大人因爲這件事,而走到了與大勢相悖的方向上。”

馬京都快被氣笑了,送這小子去國子監上學,怎麼還培養出來一個新學門徒來?

馬京不知道的是,像馬健這樣受到新學(實學+科學)影響的監生,其實在國子監內很多,而且數量註定會越來越多。

畢竟實學主張經世致用,而既然都到國子監,而非走的科舉那條路,天然就跟經世致用比較親近看看國子監招生的幾種類型,事實上進入國子監本身就挺“經世致用”了,換句話說,實用主義色彩濃厚。

科學則純粹是年輕人好奇心所致了,這東西對於任何一個有求知慾、探索欲的年輕人,都是一種無法抗拒的誘惑。

誰會拒絕探索世界的真相呢?這簡直泰褲辣!

“大勢,大勢,什麼叫大勢?你給我解釋解釋。”

馬京深深看了他一眼,道:“別以爲你在國子監學的那些東西就是天地至理了,你爹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這裡面水渾得很,你以爲是我和你李伯伯不想退讓?”

馬京乾脆點的透徹:“三法司裡,黃信倒臺的徹底,都察院舊有的那幫人要麼被連根拔起,要麼被調去做了冷板凳,可大理寺和刑部可還紋絲未動.大理寺也是這個意思,《大明律》一個字都不能變,談別的可以,談這個免談,陛下來了也是這個說法。”

“爲什麼這麼說?難道不怕陛下雷霆震怒嗎?”馬健驚訝道。

“這麼簡單的事情,你不是覺得自己學了宇宙至理嗎?居然看不透。”

馬京看著兒子問道:“皇帝是什麼樣的存在?”

“九五至尊。”

“是啊,皇帝是天下至尊,誰能與皇帝比肩?他一句話就能決定不知道多少人的生死,一個李至剛的三法司會審,他豈會放在眼中?”

馬京淡淡說道:“你覺得以當今陛下的脾性,會爲了李至剛大動肝火?他爲的不過是變太祖高皇帝的法罷了,但這件事絕不能皇帝自己提,至於爲什麼,你自己想。”

馬健轉念一想就明白了,自然是因爲朱棣得位不正,正是因爲得位不正,所以他爹朱元璋的很多東西,朱棣看不順眼想改,但絕不敢公然提,這種隱晦的態度,從辯經擂臺賽和太祖忌日時候就能看出來了.一旦涉及到朱元璋的祖制、祖訓,朱棣是不敢在公開場合以自己名義來對著違背的。

畢竟朱棣奉天靖難的最大法理依據,其實就是朱元璋的那句“後世有奸臣作亂,藩王自可帶兵靖難清君側”。

但馬健想清楚了這件事情,反而陷入了更大的疑惑不解之中。

“那如此說來,國師要變法,其實是跟陛下要做的是相同的,而且替陛下做了想做的事情,父親爲何又要反對呢?即便是刑部乃至大理寺上下都不同意,可鄭尚書又沒反對,大理寺少卿也沒反對。”

“因爲必須要表態反對,表態反對,既是做給陛下看的,讓他知道刑部與國師不對付;也是做給有些人看的,讓他們看到不是我們沒盡力。”

馬京似乎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廢話。

可馬健看著家裡的一切,字畫、古董、傢俱,他似乎都懂了。

茶法倒還好說,可鹽法涉及到的利益鏈條實在是太驚人,牽扯到的財富實在是太龐大,刑部上下官員,因爲掌握著對販賣私鹽的判刑和牢獄,從洪武時期開始,不知道收了多少好處,而如今到了改革鹽法的時候一聲不吭,像話嗎?

最起碼堅決反對的姿態,是要做出來的,做給那些淮商、徽商、晉商、陝商乃至粵商們看。

你看看,我們頂著皇帝的巨大壓力跟國師對著幹,甚至不惜以李至剛的案子來做交換籌碼,想要讓國師放棄改革鹽法,只是我們沒成功而已啊。

還能讓我們怎麼辦?去拿頭撞奉天殿柱子?那對不起,你給的錢還不夠。

總之,我們盡力了。

從部門的權威上,刑部必須反對一切試圖更改法律的人;從部門的利益上,刑部必須表態反對修改鹽法。

這就是刑部這次爲什麼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跟姜星火對著幹的原因。

於公於私、於名於利,姜星火都侵犯到了刑部的根本利害,所以無論是從哪個角度,甚至單單是從做戲給皇帝看,讓皇帝看到刑部跟國師不對付,刑部也得這麼表現。

馬健臉色蒼白,喃喃道:“難怪……”

馬健原本以爲自己明白了很多,卻沒料到父親早就洞悉了這一切。

薑還是老的辣啊。

馬健心情跌落谷底。

原本還有一絲幻想,可現在卻全都破滅。

如今看來,自己的父親,勢必要走上與國師對抗的道路了。

“你聽好了,你是我們馬家未來的支柱,你現在的任務,就是順利從國子監中出來走上仕途,國子監裡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少參與。”

馬健低垂著頭,不敢擡起來。

“如今你已經快要走到最後一步了,只要你勤學苦讀,再努力一點,就有希望比你的那些同學起步更高,走的更遠,到時候有官身在身,我們家族纔算有了傳承,明白嗎?”

馬京看向兒子,認真道:“你肩膀上的責任很重很重,未來這個家需要你承擔起來,這一切都要靠你,而且你現在年紀還小,未來的路還遠著呢,千萬不要因爲一時的思潮而影響了自己你對這個世界,還缺乏更深入的認識。”

聽到馬京這番話,馬健雖然覺得父親還是覺得自己是個孩子,但心中暖洋洋的,道:“爹,您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馬京拍了拍馬健的肩膀,道:“好了,趕緊回去休息吧,這段時間好好準備考試,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了。”

“是!”馬健恭敬道,然後轉身離開了。

出了書房後,他腳步一頓,停頓在院中,沉默了良久。

可是,國師的新學裡的哪些思想,又都是錯的嗎?

馬健不是一個非得想要證明自己的人,他很清楚自己今日的一切都來自於父親,可正是因爲清楚,他才分外糾結。

利益與理想,此刻在這個年輕人身上交戰不休。

“少爺。”

這個時候一個僕從來到馬健身邊。

“什麼事?”馬健問道。

“皇宮裡傳來消息,陛下召老爺即刻覲見。”僕從說道。

“深夜入宮?”馬健一時驚愕。

——————

“呼”

秋天一陣涼颼颼的微風吹拂,帶起了地上的灰塵,馬京瞇起眼睛,嘴脣抿得緊緊的,顯然心緒複雜。

來到奉天殿後,馬京跪在地磚上,道:“臣叩見陛下!”

“平身。”

朱棣淡淡道:“馬侍郎,今日叫你來此有件事情。”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馬京恭敬問道。

馬京當然知道朱棣的意圖,但這時候卻還得順著皇帝的節奏來君臣奏對下去,只是他總覺得,今天似乎氣氛有些不對。

“李至剛的事情,你怎麼看?”朱棣饒有興致的看著馬京。

“回稟陛下臣認爲李至剛確實有罪,但陛下若是對其另有任用,這種罪名,恐怕不適合交給朝廷來議,否則會引起朝野紛亂。”

“那你認爲應該如何處置李至剛?”

朱棣目光凝視著馬京,嘴角噙著一抹玩味的笑容。

“這個.臣覺得.”馬京遲疑了。

“說。”

“按照律令,交結朋黨紊亂朝政該殺,若是賣官鬻爵則該流放。”馬京硬著頭皮說道。

“哦?”朱棣似笑非笑道:“這就是馬侍郎的建議?”

“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朱棣的目光陡然變得冰冷,他盯著馬京,語氣森然道。

馬京渾身忍不住顫抖起來,連忙伏地請罪。

然而下一瞬,朱棣卻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李至剛是忠臣,朕不能辜負他,但李至剛畢竟犯了錯誤,如果不懲治他,我朝綱必亂,哪怕是小懲呢?但三法司內部要統一意見,這件案子要登上《明報》,讓天下人來討論討論,李至剛的錯誤,到底證據清不清晰,是不是違背了《大明律》,到底該大懲還是小懲,知道嗎?”

朱棣態度的陡然轉變,如同一道驚雷在殿內炸響一般。

馬京此時腦海裡想法百轉千回,可面上卻波瀾不驚,只是重重地叩首道:

“陛下聖明。”

(本章完)

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404章 階段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124章 化肥仙丹!第531章 夏稅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212章 朱棣:把荀子擡回聖人該有的位置【第372章 對手第117章 天竺 呂宋很近啊!第337章 代賑第554章 西域(帖木兒篇結束)第28章 解縉的質疑第230章 這人不會是鄭和吧?【求月票!】第95章 煉丹?不,這是化學第552章 機密第336章 搖人第486章 彙報第296章 叩闕第564章 屈服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242章 只需姜先生略微出手【求月票!】第30章 姜星火丟了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287章 輿戰第486章 彙報第537章 告別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382章 景隆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第425章 登陸第520章 良知第396章 暴昭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286章 妙錦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528章 條件第140章 第一步就出了岔子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第138章 道衍鍋從天上來第385章 認負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309章 升官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539章 傳首第280章 悟道【求月票!】第237章 第二個方孝孺【求月票!】第433章 回報第298章 懾服第403章 拍賣第299章 發聵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473章 獻俘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233章 馬三保的故事【求月票!】第310章 俱備第174章 《國運論》第342章 站住【第三更求月票!】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425章 登陸第72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479章 鋼材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237章 第二個方孝孺【求月票!】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551章 傾國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318章 民間第263章 炭筆【求月票!】第332章 登樓第534章 心緒第286章 妙錦第544章 機器第450章 勞工第313章 雲涌第47章 攤役入畝第527章 自己第408章 紅日【萬字求月票!】第82章 扯一個彌天大謊!第98章 《‘先驗人性論’的形而上批判》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485章 反省第289章 飛天第528章 條件第339章 火種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446章 京察第432章 市場
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404章 階段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124章 化肥仙丹!第531章 夏稅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212章 朱棣:把荀子擡回聖人該有的位置【第372章 對手第117章 天竺 呂宋很近啊!第337章 代賑第554章 西域(帖木兒篇結束)第28章 解縉的質疑第230章 這人不會是鄭和吧?【求月票!】第95章 煉丹?不,這是化學第552章 機密第336章 搖人第486章 彙報第296章 叩闕第564章 屈服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242章 只需姜先生略微出手【求月票!】第30章 姜星火丟了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287章 輿戰第486章 彙報第537章 告別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382章 景隆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第425章 登陸第520章 良知第396章 暴昭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286章 妙錦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528章 條件第140章 第一步就出了岔子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第138章 道衍鍋從天上來第385章 認負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309章 升官第169章 姜先生還缺學生不?第539章 傳首第280章 悟道【求月票!】第237章 第二個方孝孺【求月票!】第433章 回報第298章 懾服第403章 拍賣第299章 發聵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473章 獻俘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233章 馬三保的故事【求月票!】第310章 俱備第174章 《國運論》第342章 站住【第三更求月票!】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425章 登陸第72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479章 鋼材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237章 第二個方孝孺【求月票!】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551章 傾國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318章 民間第263章 炭筆【求月票!】第332章 登樓第534章 心緒第286章 妙錦第544章 機器第450章 勞工第313章 雲涌第47章 攤役入畝第527章 自己第408章 紅日【萬字求月票!】第82章 扯一個彌天大謊!第98章 《‘先驗人性論’的形而上批判》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485章 反省第289章 飛天第528章 條件第339章 火種第516章 細胞【求保底月票】第446章 京察第432章 市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泉县| 同德县| 宁河县| 遂川县| 会昌县| 衡阳县| 磐安县| 和硕县| 苍溪县| 岳普湖县| 友谊县| 尉犁县| 崇信县| 包头市| 兴山县| 仙居县| 邵东县| 柏乡县| 广昌县| 新闻| 嘉黎县| 永善县| 姜堰市| 和静县| 耿马| 于都县| 临沧市| 秀山| 郯城县| 柳河县| 石狮市| 潢川县| 融水| 青浦区| 南开区| 东阿县| 纳雍县| 中江县| 嫩江县| 鸡泽县| 宁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