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3章 內閣來了個新人!(4k)

第213章

內閣來了個新人!(4k)

東方欲白,曉風輕拂。

江府。

烏木長幾上,枸杞茶、胡餅、白粥,索粉、炸肉、棗糕,清燉羊湯,盛於六盞小碗。

江昭、江懷瑾、江珩、江珣、盛華蘭、盛淑蘭六人,持箸拈筷。

“呼。”

吹了吹特意泡製的枸杞茶,江昭淺抿一口。

連著幾日折騰,著實是讓人有些發虛。

枸杞茶,羊湯,該補還是得補。

一連抿了幾口,江昭不禁看了一眼盛華蘭、盛淑蘭二女。

陰盛陽衰,陽盛陰衰,陰陽相生。

有人發虛,肯定就有人受補。

盛華蘭、盛淑蘭二女連著被折騰了好幾天,非但沒有絲毫髮虛的跡象,反而面色紅潤,容光煥發,一副受到“大補”的樣子。

一顧一盼,一顰一笑,越發嬌豔。

灌了一大口枸杞茶,江昭暗自一嘆。

短短幾日,竟爲女色所傷,空虛至此。

自今日起,戒之! 或許是察覺到了丈夫的目光,盛華蘭、盛淑蘭齊齊低頭,不敢對視分毫。

二女一齊侍奉丈夫,實在太不符合“名門閨秀”、“書香門第”女子的端莊姿態。

如今一想,還是讓人不自覺的爲之一羞。

殊不知,這樣欲拒還休的樣子,越發惹人憐愛。

江昭瞥了一眼,撤開目光。

金屋藏嬌,軟玉溫香,怎可戒之?

不戒!

女色有沒有害,我難道不知道嗎?

“懷瑾,國子監的學業如何?”嘗著枸杞茶,江昭望向長子。

三品以上大員,可讓子嗣入國子監讀書,也即“蔭補入學”。

作爲江昭的長子,江懷瑾自是毫無疑問的入了國子監讀書。

“二百餘學子,孩兒名列七十七。”江懷瑾迴應道。

七十七? 江昭滿意點頭。

國子監的學生,除了三品以上大員的子嗣外,也不乏一些落榜的舉子。

十歲小孩,考到國子監的中上水準,已經是相當不俗。

“珩兒呢?”江昭望向次子。

“識得七百餘字。”江珩連忙道。

五歲有餘的他,尚在啓蒙。

江昭點頭,慢慢抿茶。

老爹是狀元郎,兒子自然也不可能差到哪裡去。

但凡幾個孩子能繼承他的三成水平,讀書科考,入仕爲官,都不是什麼難題。

“父親,我呢?”江珣瞅了幾眼,見沒有問自己,連忙招手,彰顯存在感。

江昭不禁一笑。

三歲小孩,還挺機靈。

“珣兒呢?”江昭問道。

江珣站直身子,高聲道:“幾十字。”

“厲害。”江昭笑道。

約莫一炷香,一杯枸杞茶飲盡。

一杯飲盡,又添一杯。

連著喝了兩杯枸杞茶,江昭放下茶杯,緩緩起身。

江懷瑾、江珩、江珣,手中竹筷齊齊放下。

“爲父要去上衙,都慢慢吃吧。”江昭平和道。

自入仕以來,已有十二年之久。

世人皆稱道的小閣老,終是取掉了“小”字,就此入閣拜相。

今日,他就要去內閣司職,試一試閣老的生活。

“官人。”

盛華蘭淺步輕移,長裙微擺,手中有一封請柬,輕聲說道:“昨日,權貴官眷小聚,不少人都問我何時設宴慶賀入閣。”

要說官眷貴婦聚在一起有何效用,傳遞消息或許就是其中之一。

特別是涉及低位者向高位者傳遞消息。

如今,江昭已入閣拜相,究竟何時設宴慶賀,肯定有不少韓系官員都心中好奇。

可他們又不敢問。

以內閣大學士的壓迫感,四、五品問一品,這誰敢幹?

這時,女眷就成了傳遞消息的傳聲筒。

“慶賀入閣?”

江昭眉頭微凝。

入閣拜相,實爲一等一的大喜事。

設宴,肯定是得設的。

一方面,起慶賀之效。

人之一生,實在難有比入閣拜相更讓人欣喜的大喜事。

這代表著事業的巔峰期。

另一方面,以慶賀入閣的名義,順帶著也能聚集門生故吏。

設下慶賀宴,僅限於韓系百官參與,無疑是能讓黨內百官的凝聚力更強。

此舉,有利於將來接管老師的門生故吏,傳承百官之首的人脈。

“三月?”盛華蘭建議道。

“三月不行。”江昭果斷搖頭。

三月,註定忙碌。

三月十一,就是春闈大試。

作爲主考官,三月十一以後就要主持科考。

三月十一以前,也沒空。

一般來說,從會試到殿試,科考攏共持續五十天左右。

三月十一春闈,那就得持續到五月初。

萬一歐陽修、呂公著二人主動稱病不出,豈不是讓他倆安穩致仕? 也就是說,趁著歐陽修、呂公著沒有耍花招,就得政鬥一場,徹底打死歐陽修和呂公著。

因此,三月肯定沒空閒。

那就得五月以後。

江昭沉吟著,擺手道:“五月末辦吧。”

五月,章衡、章惇、曾布,以及一些門生故吏,估摸著都已經入京爲官。

一齊慶賀,也不遲。

“還有一封柬帖。”檀脣點紅,盛華蘭輕聲道。

說著,手中請柬遞了過去。

江昭望了兩眼。

王韶的諫帖,主要是慶賀封爵一事。

具體時間,則是三月初八。

“行吧。”江昭點頭應下。

世襲罔替,與國同休,的確是非常值得慶賀的事情。

自拓邊以來,已有五六年之久,王韶可謂是他手底下的核心統帥之一。

花花轎子人人擡。

屆時,要是時間充分,就去玩一玩。

要是時間不充分,那就單純的露個面,喝兩杯酒,算是給個面子。

盛華蘭連連點頭。

中書省,政事堂。

以政事堂爲中心,上下左右有六座建築。

昭文殿、集賢殿、文華殿、資政殿、文淵閣、東閣。

六座建築的名稱,對應內閣的六位大學士。

其中,昭文殿爲東向大殿,傳統意義上以東爲尊,昭文殿大學士的任職者通常就是宰輔大相公。

集賢殿大學士通常是資深閣臣擔任,次之。

文華殿大學士通常爲皇帝經筵講席,次之。

資政殿與文華殿相對稱,次之。

文淵閣存放書籍、奏摺,次之。

東閣存放典籍,次之。

六位內閣大學士,理論上的排序就是昭文殿大學士、集賢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資政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當然,這僅僅是理論上的排序。

實際上,內閣大學士的主要職責都是票擬奏章、草擬詔書、輔助君王決策、統轄三司。

六位內閣大學士,主要職責幾乎一模一樣,也就涉及到了職責重迭的問題。

這就使得除了昭文殿大學士以外,餘下五位大學士的具體影響力,以及權力大小,主要還是取決於政鬥能力,以及政治底蘊。

實權排序,自然就跟理論排序不一樣。

政事堂。

六位內閣大學士,除了偶爾分散辦公以外,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到政事堂集體辦公,以便於處理一些存在意見分歧的票擬。

大相公韓章居於主位,面上淡淡含笑。

自主位以下,左右分列。

集賢殿大學士曾公亮,文華殿大學士吳充、資政殿大學士歐陽修、文淵閣大學士江昭、東閣大學士張升,一一列席。

一眼望去,盡是紫袍金帶,金符魚袋。

此六人,無論是聲望,亦或是權勢,都是人臣巔峰的存在。

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一千二百萬戶黎民百姓的生計。

可能一次滿意的微笑,就是一些紅袍官員的擢升;一次不滿,則是一些紅袍官員的罷黜。

說是言出法隨的“神仙”,也毫不爲過。

區別就在於,沒有神仙的長壽。

六位內閣大學士,除了江昭格外年輕以外,餘下幾人都已兩鬢斑白。

或是仁藹,或是剛正,或是溫厚 無一例外,皆是風度逼人,讓人第一印象就心生好感。

反正,都是好人,都是忠臣,都是無私的聖人。

足足六人,卻湊不出半分真情實感。

一如江昭與歐陽修,兩人可能發生政鬥之事,雙方都心知肚明。

可能兩人心底都恨不得掐死對方,但面上就是沒有半分反應。

一人面色剛正,一人大公無私。

任誰見了都得認爲這倆人是一夥的,而非政敵。

主位,大相公韓章手持奏疏,徐徐道:

“今日,通政司呈遞上來的奏章有九份要涉及擬票,呈奏上去。”

所謂通政司,也即專門轉呈百官奏摺、地方奏疏的衙門。

通政司呈遞的文書,內閣以小紙條擬出意見,呈遞到御書房。

其後,官家予以批示,發回內閣。

內閣轉交六部,亦或是轉交地方上,予以執行。

摸出一份奏疏,望了兩眼,韓章說道: “吏部關於三品以上大員的晉升,已經列出了名單。”

“傳著觀閱吧。”

說著,手中奏疏傳遞下去。

與其說是觀閱,不如說是“覈驗”。

凡是三品以上,紫袍披身,就已經步入了朝廷核心序列。

有資格走到這一步的人,九成九都是六位閣老的人。

觀閱奏疏,主要就是覈驗有沒有落下、缺少的人。

約莫半柱香,奏疏入手。

江昭望了幾眼。

這上面也有他的人。

章衡,熙河路轉運使,遷禮部左侍郎。

張方平,熙河路安撫使,遷禮部尚書。

宋懷,淮南東路安撫副使,遷戶部右侍郎。

吳奎,禮部右侍郎,遷熙河路安撫使。

其中,章衡是越級擢拔。

熙河開邊、熙豐開邊,章衡足足吃了兩次開疆拓土的功績。

而且,還都是吃的主要功績。

熙河開邊,章衡就是除了江昭、王韶以外的“第一文臣”。

熙豐開邊,也是一樣,同爲除了江昭、王韶以外的“第一文臣”。

這樣的履歷,可謂相當不俗。

四十有一,更是相當成熟的年紀。

既是有功績,新帝登基,急於施恩於人,自然越級擢升。

餘下的張方平、宋懷、吳奎都是正常升遷,不足爲奇。

就在江昭要傳走奏疏的那一刻,不經意間卻是瞥見了一道特殊的名字。

王世平! 兩浙路學政遷同籤書樞密院事。

文人遷武職? 江昭擡眉。

王老太師一脈,也真是沒落了啊! 不過,從王世平與王老太太的舉止來看,也怪不得王老太師一脈沒落。

昔年,王若與胡亂行事,開罪了他,王老太太和王世平可是沒有半點表態的跡象。

要知道,那時的他可是內閣大學士韓章的唯一弟子。

單就這個身份,王老太太和王世平愣是不吭一聲,甚至就連致歉的書信都沒有一封。

就這眼力見,合該沒落!

江昭搖搖頭,手中奏疏傳走。

“三月十一春闈大試,禮部呈上了考官名單。”

“主考官、副主考尚未定下。內閣要擬定幾人,呈奏上去讓官家選定。”

一般來說,主考官得是二品大員,副主考官得是三品紫袍。

幾位大學士相視一眼,都並未急著表態。

“江閣老,禮部怎麼說?”集賢殿大學士曾公亮望向江昭,出聲問道。

一般來說,禮部尚書就是春闈大試的主考官,鮮少例外。

偶有例外,副主考也會是禮部的人。

如今,江昭入閣,禮部尚書的位子就短暫的空了下來。

曾公亮之問,主要是想知道禮部究竟是出主考官,還是副主考官。

“掛我的名字上去吧。”江昭平和道。

一言落定,其餘人面色微變。

內閣大學士主持春闈大試? 這就是聖眷正濃嗎?

“司農寺卿,汪輔之。”東閣大學士張升沉吟著,說道。

既然江昭特意掛自己的名字,那就肯定已經內定了主考官。

主考官爭不了,也唯有爭一爭副主考。

“銀青光祿大夫,王安石。”集賢殿大學士曾公亮沉聲道。

最近,王安石要跳級擢升,銀青光祿大夫僅僅是跳板。

不過,虛職從三品,也是三品。

“工部右侍郎杜希。”說著,文華殿大學士吳充不禁望向江昭。

賑災一事,工部右侍郎與江昭結下了不小的仇怨。

“吏部侍郎陳昇之。”資政殿大學士歐陽修最後說道。

最近,他著實是沒有處理政務的心情。

韓章抽出下一份奏章,說道:“五月十五,爲官家賀壽,讓戶部撥錢。”

“撥吧。”江昭平和道。

餘下幾位大學士,相繼點頭。

這是官家登基以來的第一次壽辰,必須得賀。

“戶部上了奏疏,財政告急.”

“王安石呈上奏疏,希望變法強國.”

申時,文淵閣。

丈許長案,一壺清茶。

“元長特意來文淵閣,所謂何事?”一杯清茶移過去,江昭望向連襟蔡京。

蔡京恭謹道:“近日,某讀歐陽修之朋黨論,頗有感悟。”

“不知,可否藉此上奏彈劾於他?”

說著,從袖中掏出一篇朋黨論。

白紙之上,咬文嚼字,盡是批註。

江昭拾過,望了幾眼,面上泛起笑意,點頭道:

“善。”

(本章完)

第210章 世襲罔替,王韶封伯!(加更4)第97章 各方反應!第100章 皇莊事畢!第109章 趙策英有意建功立業!第91章 盛家衆生相!第14章 定親!第90章 名傳天下,編修史書!第215章 江閣老“仁義”,陛下“聖明”!第192章 第二個弟子!神臂弩!(3k大章)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第125章 十三名!第209章 文淵閣大學士!(4k)第42章 萬衆矚目!(5k)第154章 王老太師的門生故吏!第150章 通姦事畢!第16章 遊京!第12章 插釵議親!第21章 會元!第104章 讓我考察好聖孫?第160章 江志病逝!第51章 貴婦衆生相!調整一下作息第229章 報紙,巡查,入京!第11章 返鄉!第62章 趙宗全與趙策英!第86章 誓師,假圍!第53章 勸諫立嗣!(4k)第32章 盛華蘭的嫁妝!第20章 策論第一!第184章 會試名單!第138章 淮南水患!第209章 文淵閣大學士!(4k)第44章 臣是嘉佑二年的進士!(今天更了7k,求點票票)第130章 馬球會!第128章 小秦氏!第213章 內閣來了個新人!(4k)第196章 進軍樂州!(月票加更1)第190章 論江昭十宗罪!(二合一4k)第188章 邊疆,閣老!第101章 喬遷宴!第25章 三蘇佳話,文曲星扎堆!第33章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第190章 論江昭十宗罪!(二合一4k)第66章 康姨母!(二合一)第64章 爲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第175章 高宗皇帝!第190章 論江昭十宗罪!(二合一4k)第225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參知政事,文淵閣大學士,入閣總第205章 二五仔,還是殺了爲妙!(加更3)第8章 遊歷觀政!第152章 江志病重!第162章 汴京衆生相!第72章 一門兩榜眼!(3k)第7章 麒麟才子,淮左江郎!(4k)第205章 二五仔,還是殺了爲妙!(加更3)第88章 論功行賞!第77章 那他官居轉運副使,豈非就連我也要聽他的?第99章 皇莊欠條!第151章 史書修好!第195章 皇帝輟朝!第75章 轉運司,不是轉運使一人的轉運司!第69章 儋州是個好地方!(二合一)第139章 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4k二合一)第76章 大人叫爾等都落座,沒聽見嗎?第116章 門生故吏!(求追讀)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23章 再度揚名!(4k)第37章 第一次上朝!(4k)第162章 汴京衆生相!第73章 皇帝的擔憂!第55章 沾了光的盛紘!第177章 恩科及封賞!第52章 把握不住機會的齊衡,顧廷燁要去讀書?(5k)第91章 盛家衆生相!第22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4k)第130章 馬球會!第12章 插釵議親!第122章 我,顧廷燁,回來了!第49章 江志致仕,馬球會!第57章 常朝逼宮!(4k)第126章 盛長柏與海朝雲?(月票加更2)第226章 老夫要告到內閣去!第96章 娘子,你好香!第38章 兗王與邕王第194章 強勢的趙策英!北伐!(二合一)第118章 科考衆生相!第91章 盛家衆生相!第169章 君臣敘話!第61章 召宗室入京!(二合一)第194章 強勢的趙策英!北伐!(二合一)第209章 文淵閣大學士!(4k)第78章 誰贏,他們幫誰!第192章 第二個弟子!神臂弩!(3k大章)第93章 封蔭妻兒!第211章 以子川之才,朕之韜略,何愁不能幹上一番事業?(二合一)第149章 偶感風寒or落水!第59章 上架感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绥化市| 宁陵县| 灌阳县| 安吉县| 长海县| 化州市| 大连市| 永川市| 闵行区| 迁西县| 大港区| 金堂县| 长沙县| 高邮市| 固阳县| 资兴市| 阜新市| 临湘市| 南华县| 威信县| 德格县| 克东县| 临潭县| 方城县| 泸西县| 永和县| 颍上县| 灵寿县| 吴忠市| 奉节县| 巴马| 中江县| 长沙市| 昂仁县| 册亨县| 晋中市| 湖北省| 都匀市| 长兴县| 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