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

不僅許敬宗位列奸臣榜,李義府也赫然在列,剛好排在第二位。

誰能想到,這兩貨在廢王立武之前,名聲竟如此之好?

其實仔細想想,也不奇怪。

一個人開始飄,都是功成名就之後的事了,長孫無忌如此,褚遂良亦是如此。

許敬宗和李義府眼下才剛剛冒頭,以前在朝堂中,都屬於不得志的那批人。

那時候只想著能封侯拜相,建功立業,故而格外愛惜名聲,自然不會犯下太大的錯誤。

當然了,還有一種情況,這兩人也許是被史官給抹黑了,畢竟新唐書、資自通鑑等都是宋朝士大夫所寫。

這幫宋朝讀書人思想極爲守舊,對武則天當皇帝深惡痛絕,凡是支持廢王立武的人,都被斥爲奸臣,包括李勣。

到底真相如何,許敬宗和李義府是忠是奸,也只能等歲月日久,李治親眼去見證了。

就在許敬宗舌戰羣臣時,被李治派出去的金吾衛回來了,還帶回一個壞消息。

監察御史盧博濤竟然死了,在家中服毒身亡,臨死前,寫下一份奏表。

朝堂上的爭辯也因此被打斷,所有大臣都望著李治,準確來說,是望著他手中的奏表。

李治看完之後,緩緩道:“盧博濤以身家性命擔保,希望朝廷召回褚遂良。”

這是一份死諫!

韓璦嘶啞著聲音,大聲道:“陛下,盧博濤以死相諫,您富有四海,安享太平,卻驅逐舊臣,難道還不醒悟嗎?”

李治沉默不語。

他知道韓璦是一個暴脾氣,以前就在朝堂之上,將唐高宗比做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氣的唐高宗將他逐出朝堂。

說出這種話來並不奇怪。

許敬宗等人都被這一手弄得措不及防,他們已經猜到,盧博濤之死與昨晚長孫無忌那場夜宴有關。

許敬宗朝崔義玄打了個眼色。

崔義玄明白他的意思,正準備出列說話時,忽見李治從寶座臺上走了下來。

羣臣都嚇了一跳。

唐高宗性格陰柔內斂,坐朝以來,一直都是規規矩矩坐在龍椅上議政,就算憤怒起身,也很快坐回去。

如此走下寶座臺,還是大娘子出嫁,頭一回。

李治緩緩走到羣臣之間,目光在羣臣身上一一掃過,衆臣皆低頭垂目,不敢與他對峙,只有韓璦瞪著一雙大眼,怡然不懼。

另一名宰相來濟不禁爲他捏了一把汗,朝他頻頻打眼色,韓璦卻當做沒看到。

韓璦也是關隴貴族出身。

他的家族不大,本人也沒什麼才學,但他父親是最早追隨李世民的一幫人,與長孫無忌關係極好。

唐高宗繼位後,他在長孫無忌關照下,步步高昇。

永徽三年進門下省,擔任黃門侍郎。

永徽四年得“中書門下同三品”頭銜,參知政事,列爲宰相。

永徽六年,拜爲侍中,兼太子賓客。

以前有長孫無忌、褚遂良兩位大佬在前頭,韓璦雖是宰相,卻沒什麼露面機會。

如今褚遂良被貶,長孫無忌隱到幕後。

他覺得是時候該自己挑起大梁,從而提高家族在貴族集團中的地位,所以頭鐵的很,一步也不肯退讓。

李治與韓璦對視半晌,慢慢回到寶座臺上,緩緩道:“盧博濤以死明志,令人相敬。薛卿,你親自帶千牛衛走一趟,召盧博濤妻兒到偏殿等候,朕要親自面見他們,再做決議!”

薛仁貴應諾道:“是。”

韓璦急道:“陛下,您何等身份,怎能見一個監察御史的家眷?”

李治瞥了他一眼,道:“盧博濤官職雖低,卻忠肝義膽,一心謀國,朕慰問他的家眷又怎麼了?”

李義府快步出列,微笑道:“陛下仁義寬厚,實乃我大唐之福!”

韓璦臉色急變,與來濟對視一眼,表情都有些不安。

某種意義來說,盧博濤是被他們逼死的。

昨晚長孫府夜宴,衆人商議召回褚遂良之策,卻都想不到太好的辦法。

最終,韓璦提出這個以死相諫的主意。

世家大族能百年不衰,正因他們懂得取捨之道,犧牲一個普通的世族成員,救下世族元老,這是常有的事。

話又說回來,這個自殺人選,又不能隨便找一個,官職太高,死了可惜,官職低微,死了起不到作用。

最終,官職低微、影響卻很大的監察御史,成爲最佳選擇。

然而自崔義玄被許敬宗拉攏後,世家派系的御史就越來越少。

長孫府、來府、韓府都沒有族人擔任監察御史,只能從其他世族中挑選。

最終選來選去,盧博濤這個倒黴蛋被選上了。

范陽盧氏最開始極力抗拒,他們是山東老牌貴族,與關隴集團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不願爲了衆人利益,折一個本家精英。

直到長孫無忌給范陽盧氏開出極優厚的條件,盧氏族長才終於答應。

韓璦並不知道盧氏族長是怎麼說服盧博濤的,但他相信盧博濤肯定死的很不情願,畢竟他還有大好前程。

一個人懷著怨憤而死,家人自然看得出來。

倘若皇帝從中瞧出什麼破綻,只怕要賠了夫人又折兵。

韓璦看向來濟,後者搖了搖頭,表情充滿無奈。

事先誰也不會想到,皇帝會突然不按常理出牌,提出要見一個小小監察御史的家眷,所以他們毫無準備。

現在只看未上朝的長孫無忌,能否提前一步,彌補這個漏洞了。

褚遂良的議題終於揭了過去,這場朝會卻纔剛剛開始。

宰相兼兵部尚書崔敦禮出列,沙啞著聲音道:“陛下,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程知節上奏,因大雨影響,送到前方軍糧不足兩成,請朝廷再運軍糧。”

崔敦禮雖不是朝堂年紀最大的,卻最顯老邁虛弱,說了幾句話,就有些喘不過氣來。

韓璦大步出列,說道:“陛下,程知節奉命出征,已近半年,卻依然逗留鄯州,顯見老邁,無法領兵,臣以爲應該撤去程知節蔥山道大總管之職,另選良將替代。”

來濟出列道:“英國公能征善戰,且在軍中素有威望,正適合擔當重任,臣舉薦李勣接替程知節!”

李勣瞇著眼笑了笑,並未出列替自己說話,因爲他猜到有人會爲他代勞。

果不其然,許敬宗走了出來,拱手道:“陛下,據老臣所知,盧國公行軍不快,是爲等一支奇兵,並非有意怠慢。”

韓璦道:“等什麼奇兵?”

許敬宗微微一笑,朝崔敦禮笑道:“崔老尚書,您是不是還有什麼事給忘了?”

崔敦禮剛剛坐回去,聽到此話,愣了一下,瞪著昏黃的老眼,朝笏板看了過去。

大臣攜帶笏板,其中一個作用便是爲了記錄文字,好防止上朝時將要上奏的內容忘記。

崔敦禮看完後,一拍腦門,又顫巍巍的站了起來。

“哎喲,差點給忘了,陛下,老臣還有事要奏。”

李治道:“老尚書請講。”

崔敦禮道:“燕然副都護‘婆閏’,調集了五千騎兵,想投在程總管麾下,助我軍攻打賀魯。還說自備軍糧,不必朝廷供糧。”

李治愣了一下,隨即恍然。

原來這婆閏是回紇首領,他老爹是第一代歸附唐朝的回紇可汗,後來被侄子烏紇殺死。

烏紇控制了回紇部落,想要投靠突厥人。

婆閏當時二十出頭,在族中毫無威信,根本無法與烏紇抗衡,只得孤身一騎,前往燕然都護府,向唐朝求救。

當時的副都護名叫元禮臣,聽說回紇叛唐,不敢怠慢,點齊一萬多騎兵,在婆閏引路下,找到叛亂的烏紇大軍,將其擊潰。

婆閏親手砍下烏紇腦袋,祭奠在父親靈前,對大唐感激萬分。

他跟著元禮臣,入朝參拜,被李世民封爲回紇可汗,燕然副都護。

自那以後,婆閏率領的回紇,成爲大唐最忠心的小弟,只要大唐在西域用兵,回紇都會自告奮勇,與大唐一起作戰,還自備乾糧,不給人添麻煩。

當然,在大唐的庇護下,回紇的部落也越來越強盛,無人敢招惹。

李治微微一笑,道:“程老將軍不愧領兵多年,定是猜到婆閏會請命出擊,才緩慢行軍。準奏!”

韓璦和來濟對視一眼,都嘆了口氣,朝會開始沒多久,這兩場最關鍵的爭鬥,世家派系卻都落了下風。

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六章 冊封充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丰县| 绥中县| 噶尔县| 延吉市| 泗洪县| 巴林左旗| 衡水市| 华亭县| 吕梁市| 巩留县| 璧山县| 密云县| 长泰县| 聂荣县| 江阴市| 平潭县| 新蔡县| 石棉县| 瑞丽市| 都匀市| 涞源县| 临夏市| 康保县| 盐津县| 海口市| 青浦区| 宁化县| 湟源县| 洛南县| 合阳县| 弥勒县| 太和县| 阿荣旗| 通海县| 沂源县| 呼玛县| 北川| 城固县| 九龙坡区| 邵东县| 资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