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

紅日西沉,朔風漸冷,暮色慢慢降臨。

馬車緩緩行駛在寬闊的大街上,朝著北面皇城而行,王伏勝和張多海趕著車,薛仁貴策馬跟在車邊。

武媚娘與李治並坐車內,將自己探知的情況,一一與李治說了。

李治沉吟半晌,道:“他們這條件倒不算過分,只是這將領人選,倒不好拿捏。”

武媚娘笑道:“何不讓薛將軍去?”

車外的薛仁貴聽到後,心中一緊。

李治道:“讓我再想想吧。”

他倒不擔心薛仁貴能力,而是擔心他過去後,會遇危險。

吐谷渾國內親吐蕃勢力太強,連前任吐谷渾王都被刺殺了,更不提外人。

不過派薛仁貴過去,也有一樁好處。

按照歷史走向,再過十幾年,便是大川非之戰,這也是薛仁貴最慘烈的一仗。

薛仁貴失敗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點可能是高原反應。唐軍對付吐蕃時,最大的難題便是高原反應。

只要唐軍進入吐蕃區域作戰,就容易戰敗,反之,吐蕃進攻大唐,同樣敗多勝少。

所以提前讓薛仁貴適應一下高原作戰,有助於將來進入吐蕃本土作戰。

次日,李治處理完公文,便將薛仁貴喊進大殿,將此事和他說了。

薛仁貴聽完後,拱手道:“臣願意前往吐谷渾作戰。”頓了一下,又道:“陛下,臣有個提議。”

李治道:“你說。”

薛仁貴道:“臣希望不要告訴吐谷渾,我們出兵援助他們的事。”

李治愣道:“你的意思是咱們不出兵?”

薛仁貴道:“臣是想讓他們以爲咱們不出兵。”

李治猛然醒悟,道:“朕明白了,你想出其不意出現在戰場上,打吐蕃一個措手不及!”

薛仁貴道:“正是如此。吐谷渾國內吐蕃細作太多,倘若讓他們知道我們出兵,也相當於告訴吐蕃人!”

李治點點頭,沉吟道:“可不讓他們知道的話,我軍進入吐谷渾時,豈不會被他們誤解?”

薛仁貴道:“我們可以將此事告訴東女國,我軍先進入東女國境內,僞裝成東女兵,與他們一起策應吐谷渾!”

東女國位於四川西北部,與大唐茂州相鄰。

唐朝在鬆州屯有重兵,直接調鬆州兵給薛仁貴,便可先去茂州,再進入東女國境內,再北上援助吐谷渾,神不知鬼不覺。

李治道:“這個主意可行,但軍糧的問題,又如何解決,不讓吐谷渾知道咱們出兵,他們如何供糧。”

薛仁貴道:“可與東女女王商議,讓她找吐谷渾開條件,讓吐谷渾給她們一批軍糧,她們才肯出兵,料來吐谷渾不會拒絕。”

李治道:“甚好,就按你說的做,等皇后回覆弘化公主後,你就去找東女女王。”

當天晚上,武媚娘把弘化公主請入宮中,說大唐天子答應了她的請求,同意派一名將領。

弘化公主大爲欣喜,又請求唐朝派人召集東女羌、黨項羌的使節,由唐朝將領主持,讓三國坐在一起,共商抗吐大計。

李治先派人把李勣請了過來,將作戰計劃和他說了。

李勣聽到天子竟要對付吐蕃,頗爲詫異,不過既然不用本國出太多兵馬,也就沒有反對。

李治又讓他舉薦一名將領,如今薛仁貴不能露面,另需一名將領代表大唐指揮。

李勣舉薦了右領軍衛郎將,程務挺。

程務挺是程名振的兒子,只有三十歲不到,李治覺得他太年輕,怕他誤事。

李勣微笑道:“陛下不必擔憂,那程務挺年少老成,有乃父之風,而且他年紀輕,更容易迷惑吐蕃人輕敵。薛將軍之事,可不必告訴他,也就不會誤事。”

李治這才同意了,命人把程務挺喊了過來。

程務挺是典型的大唐健兒,從小跟在程名振身邊,在邊境長大,人長的彪悍雄健,渾身都是陽剛之氣。

他聽李治讓他統領諸羌對付吐蕃,忙問:“陛下,那臣手下有多少本國兵馬?”

李治道:“沒有,你只負責指揮羌人。”

程務挺急忙擺手,道:“那不成,那不成,蠻夷只認拳頭,不聽道理,我一個兵不帶,他們如何肯聽我的?”

李勣瞪了他一眼,道:“你小子,敢跟陛下討價還價,陛下下了詔,你遵旨就是,哪那麼多屁話!”

程務挺咕嚕了兩句,拱手道:“末將領命就是。”

李治倒很喜他耿直的性子,笑道:“你這次就當個歷練,朕給你派五十名千牛衛,護你安全,吐谷渾有很多吐蕃細作,你可要當心。”

程務挺笑道:“那臣就試試。”

次日,在李勣安排下,程務挺將慕容信、東女女王、黨項使節,都請到郊外一個園子裡,商議聯盟之事。

三人見唐朝派一個毛頭小子,心中不大高興,卻也不敢多說什麼。

程務挺按照李勣的吩咐,只把自己當個中間人,聯絡三國,讓慕容信主持同盟之事,他只聽就是。

慕容信也不客氣,當即分派任務。

他讓黨項羌負責聯絡青海湖東南部分的羌族小部落,舉唐朝大旗,拉攏他們加入同盟。

到時由黨項羌領導他們,作爲北路軍,支援白蘭城。

東女羌則拉攏金山一帶的小部落,作爲南路軍,北上支援白蘭城。

衆人議定之後,賓就女王回到長安城南的一間小院,這是她的臨時住所。

剛過院門,留守女護衛便告訴她,有人來訪,正在大廳等候,還是位熟人。

賓就女王進入大廳,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坐在廳中等候,赫然是那日打敗都布的唐朝勇士。

賓就女王半是驚喜,半是驚訝,笑道:“閣下是奉你家主人之命,來找我的?”

薛仁貴拱手道:“大唐千牛衛中郎將,見過女王殿下。”

賓就女王大吃一驚,錯愕道:“你、你是千牛衛中郎將?那、那你家主人是……”

薛仁貴朝北面一拱手,道:“那日與女王相見之人,正是我大唐天子!”

賓就女王呆愣住了,好半晌,纔回過神來,喃喃道:“難怪他總以主人自稱,原來他竟是大唐皇帝。”

想到大唐皇帝待自己如此友善尊重,心中既感喜悅,又有幾分受寵若驚。

薛仁貴道:“女王殿下,末將奉聖人之命,有要事與你相商。”

賓就女王神色一正,道:“大唐天子如此誠意,東女雖小,願附尾翼,爲大唐馬首是瞻。將軍儘可直言。”

薛仁貴便將計劃說了。

賓就女王聽完後更加欣喜,覺得唐人謀略非常高明,欣然同意。

薛仁貴回宮向李治復了命。

李治琢磨著,出兵吐谷渾的事,怎麼也必須等到明年正月之後。

眼下他需得關注另一件事,軍糧。

長安庫存的糧食不多,程知節的大軍又在不斷消耗,他既不打算去洛陽,就必須儘快解決運糧問題。

要解決此事,就必須大量製造火藥,炸燬三門峽礁石。

最近已經有大臣注意到,他從太醫署調了大量硫磺和消石。

這些大臣並不知道他是爲研製火藥,只當皇帝年紀輕輕,就有沉迷煉丹的趨勢,故而隱晦的勸諫了幾次。

隨著時間推移,虎圈的事遲早會被滿朝文武知道,到時候勸諫的大臣肯定更多,也更直接。

未免麻煩,他決定把火藥的事公開給大臣,獲得他們支持,這就需要一次公開試爆。

另外,這次試爆,不僅是做給大臣看,也是驗證火藥威力,到底能否破開山門峽礁石!

所以還需等一等,等盧承慶和閻立本勘探三門峽回來,讓他們也參與試爆,才能驗證此事。

在等待的第三天,李治收到御史彈劾褚遂良的奏章,說他違規將府宅開在坊牆上。

彈劾之人是個監察御史,也不知是武媚娘指示他,還是王伏勝提醒。

總而言之,李治一直在等這份奏章。

他當即批準奏章,限褚府三天之內,拆除那扇大門。

這也是告訴滿朝文武,他已下定決心,不會再召回褚遂良。

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四十七章 幷州狄仁傑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
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四十七章 幷州狄仁傑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迦县| 蒲江县| 呼图壁县| 桂平市| 保靖县| 肇庆市| 手游| 嘉鱼县| 哈尔滨市| 周宁县| 西充县| 故城县| 浦北县| 普安县| 深水埗区| 嘉兴市| 九龙城区| 唐河县| 清流县| 朝阳县| 溧水县| 石家庄市| 泸州市| 文安县| 兖州市| 济源市| 新密市| 获嘉县| 九龙城区| 扎囊县| 望江县| 汉川市| 甘谷县| 颍上县| 象山县| 南木林县| 江油市| 兴隆县| 绵阳市| 宁河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