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章 長孫無忌

長安城每日酉時左右,便會敲響暮鼓,這是提醒所有人出城歸坊的聲音。

鼓聲響徹六百聲後,城門關閉,坊門合攏,長安城進入宵禁時期。

宵禁內,若是走在坊外大街上被金吾衛抓到,便是二十棍子的處罰。

當然,若有公務在身、又或病重就醫,可免刑責。

一輪彎月斜掛樹梢,現在正是宵禁時分。

本該空空蕩蕩的長安大街上,卻到處都是官員的馬車,車檐上掛著一盞紅色的小燈籠。

這些馬車都朝一個方向匯聚,崇仁坊長孫無忌的府邸。

金吾衛們提前得了通知,帶燈籠的馬車或行人,不得盤問,只能眼巴巴望著這羣如同趕集一樣的官員,朝崇仁坊聚集。

裴行儉也在隊伍之中。

他騎著一匹高頭大馬,望著眼前這幅景象,暗暗搖頭:“皇后已立,長孫太尉不急流勇退,反而更加明目張膽的結黨,實在不智!”

他雖然也是前往長孫府,卻和這些世家派系官員不同,另有要事拜託長孫無忌。

衆官員進入崇仁坊後,都來到西街的趙國公府。

趙國公府已開設夜宴,衆官員入府後會被請入席,然後每隔一段時間,便有幾名官員被請入內院,面見長孫無忌。

裴行儉雖是河東世族,卻與蘇定方、李勣走的很近,在世家派系中,很不受歡迎,孤零零一人坐在角落。

他也無心與這些人打交道,一個人自飲自酌,耐心等候了一個多時辰,四顧一看,衆官員已大半散去。

他這纔來到公府管家前,提出求見長孫無忌。

“哎呀,這不是守約兄嗎?我們並未給守約兄送請帖,想不到守約兄竟不請自來,真是難得啊。”

一道聲音從走廊傳來,話中帶著譏諷之意。

裴行儉轉頭看去,來者是個面容俊朗的中年人,和他年歲相近,是長孫無忌的長子,長孫衝。

裴行儉拱手道:“見過駙馬。”

長孫衝冷淡的道:“不必多禮,守約兄大駕光臨寒舍,是有什麼要事嗎?”

裴行儉道:“在下有要事,想面見長孫太尉。”

長孫衝挑了挑眉:“跟我說不成嗎?”

裴行儉拱手道:“駙馬見諒,此事關係重大,需當面向太尉彙報。”

長孫衝哼了一聲,轉身道:“跟我來吧,不過父親正在與韓相、來相議事,未必會見你。”

長孫無忌有一座很大的書房,甚至比一般百姓家的宅子還大,裡面收錄了大量古籍。

他常對人說,將來年老後,便待在這間書房裡,著書立說,以度晚年。

書房內燈火明亮,還能隱約看到幾道人影。

裴行儉已經在門外等候了半個多時辰,長孫衝把他帶來後,便自行離去,不再管他。

忽聽“吱呀”一聲,書房大門被人推開,屋中走出兩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裴行儉認出兩人正是當朝宰相韓璦和來濟,趕忙站到一邊,躬身行禮。

兩人都只瞥了裴行儉一眼,並未搭理他,朝屋中最後走出的一名老者拱手道別。

那老者約莫五十多歲,身材頎長,面容俊朗,就彷彿長孫衝忽然老了二十歲一樣。

他的雙眼深邃如海,沉澱如金,予人一種天塌下來也不會讓他有絲毫動搖的厚重感。

此人便是凌煙閣第一人,趙國公長孫無忌,他的官職爲司空、揚州大都督、太尉、兼檢校中書令、權知中書、門下事。

隨便一個官職,便是普通官員努力一輩子都夠不到的。

長孫無忌目送韓、來二人離去,這才把目光放在裴行儉身上。

他凝視裴行儉片刻,淡淡道:“這不是被李勣、蘇定方欣賞的河東麒麟子嗎,還來找老夫這個行將就木之人做什麼?”

裴行儉道:“下官有一緊急之事,想與太尉商議,此事關乎到長安百萬民衆,還請太尉允我進屋稟告。”

長孫無忌道:“明日就是朔望朝,你若有事,何不朝會再議?”

裴行儉低聲道:“不瞞太尉,下官得罪了皇后殿下,只怕明日就會被御史彈劾,沒有上奏的機會。”

長孫無忌瞇著眼道:“老夫知道你今日被武氏召入宮中,你怎麼不學許敬宗、崔義玄一樣,跪在那婦人腳下,也許將來還能封侯拜相呢?”

裴行儉皺了皺眉,正要說話,便在這時,異變陡生。

後院一名僕人趁著長孫無忌與裴行儉說話的功夫,悄然靠近到長孫無忌三丈之內。

“篤篤篤!”他衣袖中射出幾支弩箭。

只眨眼功夫,弩箭便飛到長孫無忌跟前,周圍之人都難以做出反應。

長孫無忌卻極爲鎮定,手中長袖一捲一帶,將弩箭全部撥開。

然而那刺客已趁著這間隙,奔到長孫無忌身前,手中持著一柄短刀,朝長孫無忌脖子刺了下去。

這刺客速度之快,裴行儉還是第一次見到,連他都來不及趕到長孫無忌身邊救援,旁人更來不及。

長孫無忌眼瞧短刀刺來,卻一動不動,平靜的望著那刺客。

忽聽“唰唰”幾聲,兩根長繩從黑暗中飛了出來,套住刺客雙腿。

刺客在距離長孫無忌三尺距離停了下來,他毫不遲疑,將手中短刀投向長孫無忌。

刀至半途,卻被一隻手捏住了,那隻手正是裴行儉的手,他捏的很緊,手掌已在滲血。

裴行儉轉頭看時,那刺客已被四根繩子套住四肢,懸在半空。

繩子另一端,在四名身穿黑斗篷、頭戴虎頭面具的男子身上。

他們彷彿憑空出現,誰也不知他們之前躲在何處。

忽見人影一閃,長孫無忌到那刺客跟前,伸出一隻手,捏住他頜骨,防止他嘴裡藏有解藥,服毒自盡。

直到這時,長孫衝才帶著侍衛匆匆趕到,急問道:“父親,您沒事吧?”

長孫無忌淡淡道:“能有什麼事?”

長孫衝怒道:“定是武氏那妖婦派人來刺殺您。”轉頭看向裴行儉,冷冷道:“裴縣令,你來的可真是巧啊。”

顯然是在懷疑裴行儉也參與此事。

長孫無忌斜了他一眼,道:“剛纔若非裴守約,老夫已經死了,休得胡亂猜疑。”

長孫衝怔了一下,朝裴行儉拱手以示歉意。

長孫無忌見那刺客嘴裡並無毒藥,鬆開手,朝他問道:“你爲何刺殺老夫?”

那刺客仰天大笑:“長孫無忌,竊弄威權,陷害良善,祖宗有靈,必讓其宗族覆滅!”

長孫無忌臉色大變,急道:“堵住他嘴!”

兩名侍衛飛快上前,用繩子勒住他嘴巴。

長孫衝恨聲道:“父親不必惱怒,明日可帶到朝堂之上,在聖人跟前與武氏對峙。”

長孫無忌擺擺手,道:“把他帶下去關起來,你們也都退下。守約,你跟老夫進來吧。”

長孫衝十分困惑,不解父親爲何沒有追究此事,裴行儉卻心知肚明,這刺客是爲吳王李恪報仇來了。

當年房遺愛謀反,長孫無忌將吳王李恪也牽扯進去。

李恪被處斬時,仰天高呼的就是那刺客說的話,裴行儉當時親臨法場,記憶深刻。

進入書房後,長孫無忌已恢復如常,站在一列書架前,背對著裴行儉。

“守約,你有什麼事,現在可以說了。”

“太尉請看這個。”裴行儉從袖中取出一份公文,遞給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接過看了一眼,眉頭微微一皺。

“你給老夫看這個做什麼?”

裴行儉沉聲道:“長安已有缺糧徵兆,在下希望太尉能將此事上奏聖人,及時處理,方可免去一場災禍。”

長孫無忌盯著他,道:“老夫眼下謀劃的是何等大事,哪有功夫管這種小事?”

裴行儉急道:“長安缺糧,怎能是小事?”

長孫無忌冷冷道:“陛下被妖后蠱惑,朝堂不寧,天下難安,到時只怕大唐江山不保,你說孰大孰小?”

裴行儉道:“在下見過武皇后,她雖氣量不高,卻也是明理之人,當不會……”

長孫無忌怒道:“混賬,你竟敢在老夫面前爲那妖婦搖舌,來人,轟他出去!”

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四十七章 幷州狄仁傑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
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四十七章 幷州狄仁傑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普县| 年辖:市辖区| 台北市| 阿巴嘎旗| 滨州市| 扬中市| 那曲县| 原平市| 黄石市| 长治市| 偃师市| 山西省| 岑巩县| 宁武县| 长兴县| 望城县| 绥阳县| 泊头市| 兴隆县| 崇礼县| 元氏县| 衢州市| 哈尔滨市| 绥德县| 都兰县| 沁源县| 金秀| 双流县| 连州市| 青海省| 文水县| 友谊县| 沧州市| 且末县| 巴中市| 新竹市| 辰溪县| 肥西县| 达尔| 上思县|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