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

午時不到,平康坊南街便是人頭攢動,人山人海,被拜壽的馬車擠得堵住了路,難以寸動。

賓就女王的馬車在百丈之外,便無法再進,只好下了馬車,帶人步行來到武府之外。

大門之外,張燈結綵,一派喜慶,不僅朝廷大員來拜壽,還有不少外國使節,紛紛前來祝辰。

一名女護衛低聲道:“看來拜壽的外國人,不止咱們東女國,如此,也不至於太引人注目。”

武府門外,負責招待來客的是一位年輕人。

賓就女王排隊時聽周圍人提起,此人是武府郎君,名叫武三思,憑門蔭入仕,擔任一個叫“直長”的七品官。

那武三思不過二十歲左右,便練就出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的本事。

他原本正在陪某來賓說話,眼角瞟見李義府來了,便撇了那賓客,朝李義府迎了過去。

“李閣老,小侄可算等到您了,父親剛纔還派人來問呢!”

唐朝兩省官員之中,只要年過四旬,階過四品,都可尊稱爲閣老,李義府是中書省副官,當得起這稱呼。

他捻鬚笑道:“本來早該來了,路上遇到一位好朋友,跟他說話去了,就給耽誤了。”

側過身,指著身後一魁梧男子,笑道:“我來給賢侄介紹,這位是吐谷渾第一名將,慕容信將軍。”

慕容信滿面春風,微笑道:“慕容信,見過武直長。”還側頭瞥了賓就女王一眼。

賓就女王目光閃動,暗忖:“都說外使宴會上,慕容信被唐朝安排在首座,如今瞧他與唐朝大官如此熟稔,只怕不假。”

旁邊一名女護衛低聲道:“女王,慕容信看來已得到唐人支持了。”

賓就女王淡淡道:“不急,再瞧瞧看。”

慕容信和李義府一起被武三思親自領了進去。

賓就女王卻受到冷落,只一名武府執事和她說了幾句不冷不淡的話,收了禮,讓她進去了。

武府內部更是佈置得花團錦簇,五彩繽紛,不僅院子裡都鋪著紅布,樹梢上都掛著五色綢緞。

賓就女王進入大殿,走到一個角落坐下,她誰也不認識,根本無人來搭理她。

反觀慕容信,坐在最靠裡的一張桌子上,與同桌的唐朝權貴,談笑風生。

賓就女王等了半天,也不見他過來搭話,一雙冷眉皺了起來。

一名女護衛道:“哼,女王,我看慕容信就是故意顯擺給咱們看,並無跟咱們結盟誠意,不如走罷!”

另一女護衛道:“可不是嗎,他請咱們過來,卻把咱們撂在一邊,哪有這個道理?”

賓就女王道:“一點屈辱都忍不了,如何成大事?先前我不見他,他心中有氣,就讓他出出氣罷。”

便在這時,一名武府執事走了過來,打量了她們一會,低聲道:“幾位之中,可有東女使節?”

賓就女王道:“我便是。”

武府執事笑道:“有位貴人想要見您,還請隨我去後院。”

賓就女王道:“有勞帶路。”吩咐兩名女護衛留在此處等著,跟著執事去了。

武府外面熱熱鬧鬧,冠蓋如雲,內院卻寂靜如斯。

賓就女王跟著那名武府執事,小心翼翼的打量著周圍環境。

不一會,她被帶到一間偏僻的屋子外,那執事朝她說道:“那位貴人就在屋中等您,僕告退。”

賓就女王轉過身,望著執事拐過一座廢棄的假山後,才推門進入屋中。

這是間簡陋的屋子,窗戶開在南面,用布遮住,正中心只有一張小桌。

桌邊坐著名女子,光線昏暗,只能看到一個淡淡的輪廓,似乎是個年輕的婦人。

賓就女王關好大門,再插上門栓,朝那女子問道:“是慕容信讓你來找我的?”

那女子緩緩起身,朝她行了一個吐谷渾禮節,道:“吐谷渾國王妃,李平,見過女王殿下。”

賓就女王吃了一驚,道:“你是那位嫁到吐谷渾的大唐公主?”

弘化公主淡淡道:“我現在是以吐谷渾王妃的身份,站在女王面前。”

賓就女王點了點頭,道:“原來你也來長安了,難怪唐人對慕容信如此禮遇。不必拐彎抹角,說出你們的目的!”

弘化公主道:“相信女王也已猜到,我們想再次與東女羌結盟!”

賓就女王哼了一聲,道:“你們還敢提同盟?當年就是跟你們同盟,我東女羌出兵幫你們對抗大唐,結果伏允自己跑了,害得我三萬勇士,只剩一萬多人活著回來,先代女王也氣死了!”

弘化公主感嘆道:“此事已過去,希望女王能夠向前看。”

賓就女王冷笑道:“憑你一句話就過去,這就是你們的誠意?”

弘化公主道:“這些年來,自‘發羌’建立吐蕃後,先後消滅唐旄、蘇毗、羊同等強國,下一個目標不是你們東女,就是我吐谷渾,難道女王不感到害怕嗎?”

賓就女王沉默了。

弘化公主道:“爲今之計,只有我們聯合起來,才能共抗吐蕃。”

賓就女王忽然道:“你們既想與我聯手,爲何不早派使節來見我,非要等到現在?”

弘化公主嘆了口氣,道:“我們其實已經派過了。我國內部,一直有股勢力,想要投靠吐蕃,每次剛派使節,就被吐蕃人知道,中途給截殺了。”

賓就女王恍然道:“你選在這裡與我見面,就是怕吐蕃人從中阻撓?”

弘化公主正色道:“是的,而且我也不希望他們知道,我們兩國已經同盟。”

賓就女王點點頭。

不讓吐蕃人知道確實是上策,將來聯手對付吐蕃時,便能打他們一個出其不意。

“這裡可靠嗎?”她問。

弘化公主笑道:“我祖母與武府老夫人是多年好友,楊老夫人女兒又是當今皇后,吐蕃人再囂張,也不敢來此處撒野。”

……

都布面帶微笑的走在武府後院,在他旁邊,是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正是武府長男武元慶。

武元慶邊走邊笑,道:“後園中,原本有不少名貴花卉,可惜這時節看不到花開,否則,定讓外使好好欣賞一番。”

都布笑道:“無妨,鄙人聽說令妹冊封皇后,武少卿將來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只要沾沾貴氣,也便滿足。”

武元慶被說的心花怒放。

“承蒙吉言,武某若拜相,必上表聖人,與吐蕃百年和睦!”他笑吟吟地道。

都布笑道:“那可多謝了,回吐蕃後,本人定會再派人送來一份更珍貴的禮物。”

武元慶兩眼放光,嘴上卻謙讓道:“不,不,這次的禮物已經夠貴重的了。”

都布忽然道:“本人與東女國王,也就是賓就女王是好朋友,剛纔還在宴席上看到她,一眨眼就不見了,武少卿可知她去了何處?”

武元慶皺了皺眉,道:“那倒沒有注意,都外使請等一會,我把管家喊來問一下。”

都布拱手道:“有勞。”

片刻後,管家被喊了過來,武元慶詢問賓就女王的事,管家道:“好像就在後院。”

武元慶皺眉道:“誰帶女王來的後院?”

管家道:“是老夫人的人。”

武元慶奇道:“母親爲何要見東女女王?”

管家道:“並非老夫人要見女王,她老人家正在東院佛堂禱告,那位女王被帶去西院了。”

武元慶更加奇怪,問道:“那是誰要見女王,二娘子,還是三娘子?”

管家道:“在下也不知。”

都布微笑道:“那也無妨,還請武參軍帶我過去一趟,女王的朋友,也是本人的朋友,正好拜見一番。”

武元慶點點頭:“也好,都外使請隨我來。”

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
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二十章 武皇后的警告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尔| 昭苏县| 普陀区| 新疆| 沈丘县| 海宁市| 九寨沟县| 毕节市| 美姑县| 长阳| 洱源县| 吴旗县| 达孜县| 县级市| 察隅县| 德州市| 牙克石市| 乌兰浩特市| 镇平县| 沐川县| 板桥市| 吉安县| 长葛市| 麻栗坡县| 剑阁县| 开阳县| 竹山县| 永寿县| 雷山县| 本溪市| 滨海县| 沙雅县| 刚察县| 中方县| 临江市| 汉阴县| 柘荣县| 三亚市| 安宁市| 时尚| 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