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

平康坊入北門東回,有三曲煙花柳巷,是長安妓女聚居之所,也是京都俠少、文人墨客流連忘返之地。

長安青樓分爲三等。

南曲是最高級歌姬的居所,曲中亭臺樓閣無數,廣植花卉,奇石盆景,極盡雅緻。

南曲大街之上,兩樓對望而建,一座名爲春風樓,一座名爲清風樓。

春風樓是紅樓妓館,清風樓卻是一座酒樓。

狄仁傑站在兩樓之間,望著春風樓內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心中頗受震動。

這是他頭一次感受到長安城最奢靡的一面,歡聲笑語,靡靡之音,不斷從樓內傳來,彷彿裡面是另一個世界。

狄仁傑凝立片刻,轉過身,緩緩走進清風樓。

這座酒樓生意極好,樓中之人分爲三類。

第一類,是剛從春風樓中出來,想散去身上脂粉味、以免回家被夫人發現的富人。

第二類,是想去春風樓,卻又囊中羞澀,只能坐在窗邊過過眼癮,以美色下酒的窮人。

最後一類,是落魄人。

他們對美色已無奢望,只期盼著灌醉自己,麻痹自己,能短暫的忘掉現實中的痛苦。

高有道就是這樣的人。

他已喝的酩酊大醉,一名店夥正在勸他回家,他卻大耍酒瘋,怎麼也不肯離去。

狄仁傑見他滿頭亂髮,鬍子拉碴,實難將他此刻模樣,與當年風度翩翩、恃才傲物的高有道,聯繫在一起。

高有道的右手食指和中指,都被踩變了形,小指也少了半截,再難握筆。

狄仁傑道:“堂倌,這裡你不必管了,我招呼他就是。”

店夥陪笑道:“您也是他朋友?”

狄仁傑目光閃動:“聽你這麼說,他還有別的朋友?”

店夥陪笑道:“可不是嗎?也不知這位高阿郎以前是什麼人,竟有這麼多富貴朋友。”

狄仁傑在高有道旁坐下,道:“能和我說說,他的富貴朋友有哪些嗎?”

店夥搓了搓手指,道:“這個嘛……”

狄仁傑取出一吊百文銅錢,在手上顛了顛。

店夥目光一亮,忙道:“是個少年小郎君,長的俊俏極了,看一眼就知是大戶出身,出手闊綽的很。”

狄仁傑道:“還有嗎?”

店夥笑道:“倒還有一人,不過是幾年前的事了,當時高阿郎剛來我們酒樓,喝的爛醉如泥,身無分文,那人過來幫他會賬。”

狄仁傑道:“可是永徽三年?”

店夥道:“正是訝,您知道?”

“你接著講吧。”

“哎,其實也沒什麼可講的,高阿郎不知好歹,反把那人打了一頓。”

狄仁傑皺眉道:“爲何打他?”

店夥道:“記不清了,也許是發瘋也不一定,他這人本來就瘋瘋癲癲。”

狄仁傑道:“後來呢?”

“嘿,那郎君也是好脾氣,不僅不生氣,還每天過來幫他會賬,又幫他買了座宅子,讓他住下,可把我們羨慕死了。”

狄仁傑道:“他住了嗎?”

“還真沒有。高阿郎又發瘋,將鑰匙丟進渠溝,哼,真是人比人氣死人,要是有人給我送宅子,我給他當兒子都行。”

狄仁傑道:“別說廢話。那位送宅子的郎君叫什麼?”

店夥皺眉道:“隔的太久,記不大清楚了。”

狄仁傑將手中銅錢又顛了顛。

“真的記不起來了?”他問。

店夥用力捶打自己腦袋,過了好一會,驚呼道:“啊,想起來了,好像姓白。”

狄仁傑微微一驚,問道:“是不是叫白孝傑?”

店夥道:“那就不記得了,他沒說名字,高阿郎稱呼他姓白的。”

狄仁傑目光閃動了一會,抗起高有道,將手中銅錢扔給店夥,轉身大步離去。

“這是他的酒錢,多的賞你了。”

那店夥接過銅錢,嘻嘻一笑,道:“您再來!”

……

狄仁傑大步出了清風樓,正想拍醒高有道,問他住處,忽見一名少年騎馬過來。

這少年他見過一面,是鄭貴妃的親弟弟鄭鳴玉。

鄭鳴玉策馬過來時,也瞧見了狄仁傑。

他雖認出,卻扭過頭去,裝作沒看見。

他一名小廝瞧見高有道,朝鄭鳴玉道:“小郎,好像是高郎君。”

鄭鳴玉吃了一驚,轉頭看了一眼,趕忙翻身下馬,來到高有道身邊。

“高郎君?高郎君?”

狄仁傑道:“小郎君認識高兄?”

鄭鳴玉看了他一眼,道:“我和他是知己好友,志同道合,怎能不識?”

狄仁傑道:“既是如此,小郎君可知他住處?”

鄭鳴玉道:“他借住菩提寺,我曾想幫他置一座宅院,卻被他拒絕。”

忽然嘆了口氣,道:“哎,這世上像他這般高潔之人,已沒有幾個了。”

狄仁傑當即和鄭鳴玉一起,將高有道送回菩提寺客房。

高有道躺在牀上,狄仁傑和鄭鳴玉一個坐在椅上,一個站在窗邊,場面頗爲尷尬。

過了好一會,鄭鳴玉畢竟年少沉不住氣,問道:“不知狄少卿是如何認識高郎君的?”

狄仁傑道:“我與他是同科考生。”

鄭鳴玉譏諷道:“哦,這麼說來,狄少卿學問一定比高郎君好了,所以才金榜題名,解褐入仕。”

狄仁傑道:“我才學遠不及高兄。而且以高兄之才,本可高中,只可惜時運不濟。”

鄭鳴玉吃了一驚,擡頭看了他一眼,對他好感大增。

他是家中老三,門蔭入仕的名額被兄長佔據,所以從小被家人逼著唸書,讓他考科舉入仕。

鄭鳴玉因此不喜讀書,對當官也沒有好感。

後來他無意中認識高有道,對他才學推崇備至,知道他經歷後,更是對他極爲同情,厭惡官場黑暗。

他曾暗中打點關係,想幫高有道討回一個公道。

結果褚府派來一名主簿,將他父親警告了一頓,讓他管好兒子,莫要再調查高有道的事。

鄭父見兒子得罪宰相褚遂良,勃然大怒,將鄭鳴玉暴打一頓板子,若不是祖母李氏護著,險些打死。

經此一事,鄭鳴玉雖不敢管了,卻一直暗中接濟高有道。

此刻聽到狄仁傑自承不及高有道,微笑道:“狄少卿倒也是坦蕩之人。”

狄仁傑道:“不知小郎君,又如何認識高兄的?”

鄭鳴玉望著高有道,嘆說:“我是無意中,瞧見他寫的一首詩詞,便敬佩上他了。在世人眼中,他是個邋遢醉漢,可在我眼中,他卻是個神仙一般的人物。”

狄仁傑道:“高兄之才,確當的起如此評價。”

兩人畢竟不熟,一時間,又相顧無言。

就在兩人又陷入尷尬時,外面傳來敲門聲。

狄仁傑過去開了門,只見門外站著一名年輕書生,依稀有幾分眼熟。

那書生睜大眼睛,盯著他看了一會,忽然放聲大笑。

“幷州狄懷英!”

狄仁傑也終於認出那人,朗聲一笑,道:“襄陽杜易簡!”

此人和高有道一樣,也是永徽三年的考生,同樣名落孫山。

只不過,高有道是因得罪了人,杜易簡則是學問差了點,又沒有權貴舉薦進“通榜”。

杜易簡上下打量了狄仁傑一眼,滿臉都是揶揄的笑容。

“最近聽說有個叫狄仁傑的人,託夢天子,連升十級,拜爲大理寺少卿,我還在想是不是你,如今既在長安遇到你,看來是你無疑了。”

狄仁傑苦笑道:“此事休也再提,請進。”

兩人一起進入屋中,杜易簡看到鄭鳴玉後,微微一愣。

鄭鳴玉則霍然起身,滿臉都是厭惡之色。

“狄少卿,我先走了,高郎君醒後,幫我向他問個好。”他朝狄仁傑一拱手,大步離去。

狄仁傑看了杜易簡一眼,道:“杜兄,你與那小郎認識?”

杜易簡摸了摸鼻子,苦笑道:“這小郎身份,你可知道?”

狄仁傑點點頭。

杜易簡嘆道:“這種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世家子,脾氣跟我們不一樣,他不喜做官之人,更厭惡那些熱衷名利之徒。”

狄仁傑尋思:“難怪他那天聽到我是少卿,忽然變了態度。”

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四十七章 幷州狄仁傑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
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三十二章 大唐的待客之道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四十七章 幷州狄仁傑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五十三章 狄仁傑入京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五十一章 越王李貞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五十五章 貴妃省親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德格县| 潢川县| 天长市| 新巴尔虎左旗| 开远市| 金湖县| 桐城市| 和政县| 湖口县| 云霄县| 霞浦县| 余庆县| 榕江县| 泌阳县| 怀宁县| 静安区| 长垣县| 尉犁县| 广丰县| 方正县| 安康市| 阜宁县| 抚松县| 濮阳市| 循化| 盖州市| 利津县| 天等县| 唐河县| 祁门县| 肥乡县| 桃园市| 离岛区| 马鞍山市| 晋城| 法库县| 红原县| 鄢陵县| 石狮市|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