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

次日清晨,李治比平日起的更早一些,徐槿伺候他換上朝服,目送著他離開,眼中卻多了幾分憂色。

蝶兒見她神情憂慮,問道:“娘子,怎麼了?”

徐槿回到殿中,屏退其他下人,幽幽一嘆,道:“昨夜陛下找我出主意,我未多想便說了,現在頗爲後悔。”

蝶兒道:“那主意沒出好嗎?”

徐槿坐在榻上,單手托腮,道:“倒也不是,只怕大家以後經常將朝事說與我聽。”

蝶兒嘻嘻笑道:“這不是好事嗎?”

徐槿斜了她一眼:“你不懂。”

伴君如伴虎,徐槿第一次明白這幾個字的意思,是在跟她姊姊徐惠的一次談話中。

世人都以爲徐惠極受太宗皇帝寵愛,就連徐槿以前也是這般想,後來她才知道自己錯了。

太宗皇帝以前確實寵愛她姊姊徐惠,常將朝事說與她聽。

徐惠也盡心竭力,絞盡腦汁爲太宗分憂,提出很多諫言。

她的諫言太宗皇帝大部分都聽了,此事傳揚天下,成爲一段佳話,還被寫入國史。

然而真實情況是,自徐惠經常進諫後,太宗皇帝對她不再寵愛,反而多了一絲提防。

話雖如此,徐惠繼續進諫時,太宗皇帝還是會聽。

後來徐惠才明白,太宗皇帝以前將她看作女人,後來卻將她看作臣子。

他想要維繫的是兩人之間的這段佳話,讓其名留青史,享譽千秋。那點男女之情,則變得輕如鴻毛了。

外人都很羨慕徐惠,以爲她既得到了太宗皇帝的寵愛,也得到了他的尊重。

然而世間之事,哪有兩全。

徐槿與姊姊一番交談後,才明白姊姊已經失去了作爲女人的快樂,這也是她沒有子嗣的原因。

明明是太宗皇帝主動向姊姊詢問朝事,姊姊竭盡全力爲他分憂,他卻疏遠了姊姊。

徐槿當時便覺得皇帝很可怕。

可她姊姊依然死心塌地的愛慕著太宗皇帝,最後甚至殉情而死。

徐槿從姊姊的人生經歷中,明白了君王的喜怒無常。

所以當她受到冷落時,並未自怨自艾,如今受到寵愛,反而憂慮害怕。

這些話不足爲外人道,她只好收拾情緒,開始穿朝服。

今日不僅外朝要開朔望朝,後宮中也要開例會,由武皇后在立政殿主持。

徐槿一邊穿衣,一邊問道:“宮外可來了父親與母親消息?”

蝶兒說道:“昨晚就來了,娘子與大家說話,奴婢就沒有打擾。太翁他們都已進城了。”

徐槿暗忖道:“父親如此心急,只怕也是爲參加今日的朔望朝。”不由又爲父親擔心起來。

徐槿的父親名叫徐孝德,今年五十多歲,出身東海徐氏,本是南陳勳舊,後來中落,落魄爲江南寒族。

他昨天一路緊趕,終於在關城門前入了城,先去吏部領了官袍、魚符,方纔安心回到老宅。

他晚上只略略休息了兩個多時辰,寅時中牌就起了牀。

天還沒亮,便來到丹鳳門外,穿著緋色官袍,佩戴金帶,懸著銀魚符,滿面紅光,意氣風發。

他自幼父親早死,由寡母養大,從小立下宏願,要光耀門庭。

如今身爲正四品吏部侍郎,品高權重,且馬上就是年終考覈,正是大展手腳,建功立業的時候!

不一會,丹鳳門外的朝臣越來越多。

徐孝德曾做過京官,跟著太宗皇帝攻打國高麗,又從不與世家來往,在朝中屬於老清流派。

這個派系屬於中立派中的一支,原本都是馬周的門生或好友。

他們多是寒門子弟,人數少,年紀很大,官階卻不高,與薛元超爲首的少壯清流派,並不往來。

幾名老清流派官員,笑呵呵的圍著徐孝德,恭賀他晉升,還有人打趣他,說他生了兩個好女兒。

這話徐孝德不愛聽,轉移話題道:“聽說新羅派使節來了,遼東情況很緊急嗎?”

凡是跟著太宗皇帝攻打過高句麗的官員,都和太宗皇帝一樣,對高句麗有一種異常的執著。

一名白麪微須、儀表不凡的四十多歲官員笑道:“你消息倒快,來的是金仁問,連夜吊上城牆的。”

此人是秘書少監、兼崇文館直學士上官儀。

徐孝德道:“如此火急,莫非高句麗又發兵攻打新羅?”

上官儀道:“正是如此。”

徐孝德皺眉道:“朝廷正在對突厥用兵,只恐難以兼顧,這可怎麼是好?”

上官儀淡淡道:“讓世家派和許尚書他們操心去吧,咱們想再多也沒用。”

衆人都嘆了口氣,他們這羣人平日雖也能議議國事,在朝堂上,卻並無多少發言權。

有人道:“待會兩派又要爭鬥,咱們該怎麼辦?”

另一人冷冷道:“什麼怎麼辦?默不作聲便是。”

先那人道:“有徐侍郎帶頭,咱們也許能說兩句話呢?”

衆人都看向了徐孝德。

徐孝德想起女兒派人給他送的信,讓他來京後千萬小心,莫要涉入朝堂爭鬥,便沒有吭聲。

他轉頭朝一個黑臉老者道:“劉葫蘆,你怎麼看?”

那黑臉老者名叫劉仁軌,在門下省擔任給事郎,因其骨骼寬大,身材魁梧,倒不像文官,更像武將。

因他平日寡言少語,像個悶葫蘆,朋友便都叫他劉葫蘆。

劉仁軌沉默了一會,道:“不足爲慮。”

徐孝德愣道:“什麼不足爲慮?”

衆人也都紛紛追問,劉仁軌的嘴巴卻像被縫住了,再不肯多說一句話。

又過了一會,官員陸續到齊。

徐孝德悄悄觀察,發現韓璦、來濟等世家官員都顯得很鎮靜,相互之間只偶爾說上一兩句話。

反倒是許敬宗等擁武派官員,個個面露愁容,相互間竊竊私語,顯得非常焦急。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上次朔望朝結束後,朝堂風向開始轉變,許敬宗等人都有些得意忘形。

昨夜城門校尉將消息傳到中書省,李義府和王德儉手下的守值吏員,倒還忠心,前往二人府邸報信。

只可惜,二人都不在府。

李義府在外面包了外房,歇在外室家中。王德儉則與好友去了芙蓉園,遊船曲江,徹夜未歸。

直到黎明時分,還是武皇后派人詢問許敬宗,許敬宗纔得到消息。

許敬宗又慌忙將消息告訴其他人,眼下朝會在即,他們也只能抓緊時間,商議一下對策了。

越是匆忙,頭腦越亂,一時之間,哪裡想得到好對策?

李義府自知犯錯,爲將功贖罪,十分積極的出主意。

“待會他們定會提議撤回徵西大軍,轉而出兵遼東,這事擋不住,咱們只能設法保住英國公,不讓他帶兵就是。”

無論世家派官員,還是擁武派官員,都覺得遼東情況比西域更加重要。

許敬宗沉聲道:“不能主動讓步,就算這一步守不住,也要跟他們掰扯掰扯,消耗他們的精力。”

李義府一拍額頭,道:“許公說的是,是我糊塗了。”

袁公瑜道:“最後總是要商議出兵遼東,咱們提議誰代替李公?”

李義府道:“鄭仁泰如何?”

許敬宗搖頭道:“他能力不足,陛下對他也不信任。”

李義府又道:“契苾何力、任雅相、阿史那步真呢?”

許敬宗還未回答,丹鳳門上的鼓聲響起,崔義玄面色一白,道:“沒時間了。”

遠處韓璦高聲道:“崔大夫,朝會時辰已到,爲何還不押班?”

崔義玄無奈,只好走到門洞口,高聲喊道:“時辰到,百官朝參。”

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四十七章 幷州狄仁傑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
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四章 太子李忠第六章 冊封充容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三十章 李治微服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五十八章 小公主的邏輯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四十四章 正日大朝會第四十七章 幷州狄仁傑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四十九章 箭神薛仁貴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一章 我是唐高宗?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三十六章 李治的詔令第二十五章 英國公李勣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六十章 武皇后的書法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五十章 李治的賞賜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尔夫| 阜新| 开阳县| 叙永县| 元阳县| 二手房| 和顺县| 乾安县| 双鸭山市| 三台县| 喀什市| 永仁县| 常山县| 青河县| 新宾| 吴桥县| 郁南县| 吴桥县| 介休市| 上虞市| 南召县| 夏河县| 磐石市| 安丘市| 天峻县| 峨山| 游戏| 秭归县| 阿拉善盟| 皋兰县| 宜君县| 夹江县| 平阳县| 鹤壁市| 盐津县| 望谟县| 克拉玛依市| 呼伦贝尔市| 炎陵县| 健康| 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