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八章 (上)臨河

你點一下收藏,我就有無窮的動力。老醋需要你的鼓勵,嘎嘎。

老醋新書《漢唐天下》http://www.17k.com/book/53323.html,期待大家的光臨。

-----------------------------------------------------------------------------------

楊京龍率軍達到永定河時,天已大明,細看永定河,寬僅數十丈,水勢並不急,遠比不上真定的滹沱河。河岸附近,雖有幾家茅屋小房,但空無一人,想是昨夜敗兵驚攏,已逃到他處去了。

楊京龍吩咐軍兵,讓十幾位善水的軍卒下水,測河之深淺,緩急,以備大軍涉渡,此時天已深秋,雖未結冰,但水已甚涼,軍卒從渡口旁邊小店中,搬來數壇酒,喝了幾口取暖,才脫衣下水,約有半個時辰,才探明渡口附近的水勢。

楊京龍又率軍順河下移數裡,再探水勢,正在心著的時候,忽然軍兵驚叫:“將軍你看,河那邊遼軍。”楊京龍聞聲望去,只見河岸對面遠處,塵土飛揚,數桿大旗隱隱飄於塵土之中,往這邊而來,沒有多久,已可聽到馬蹄敲在路面上的“得得”之聲,響成一片。

楊京龍急令軍兵臨水爲陣,防遼軍衝來。就見對面遼軍約有萬人,盔明甲亮,戰旗飄揚,直向這邊奔來,正中一桿大旗高約數丈,紅旗黑字,大字“蕭”字,旗下數百騎遼軍,簇擁著一員年輕的戰將,銅盔、銅甲,手持狼牙棒,豹頭環眼,黑麪無須,到了河岸,將身下“烏雲蓋雪”的寶馬一提。在河岸上站定,身後軍兵,沿河擺開,楊京龍看大旗上“蕭”字,知道敵將姓“蕭”。但“蕭”姓爲遼國大姓,後世出其門的朝中官將,姓蕭的之多,不知多少,故而不知來者是誰。

那員敵將在河對岸,對這邊看了一會,高聲問道:“對面將軍,可是楊京龍,楊將軍麼?”楊京龍一驚,心道:“如何知道是我。”但轉念一想,已然明白了,自己這邊,征戰數月,有那些將軍,對手自然明白底細,況且旗上大寫“楊”字,那敵人看到自然知道是自己了。

楊京龍在馬上,略一拱手,回道:“正是楊某,不知蕭將軍大名,官居何職?”

那員將官鬨笑一聲,道:“大名不敢當,某姓蕭名亦飛,區區詳穩司詳穩而已。”這將官說的輕鬆,但聽在楊京龍耳中,卻微微一驚,詳穩司大詳穩,蕭亦飛怎麼是他呢?

原來楊京龍在叔父處聽說過遼國衆將中,除了一般名將之外,還有一大將,若戰時遇到,讓楊京龍要小心,此人是遼國名將蕭達懶之子,名叫蕭亦飛。幼年起曾隨父征戰,後其父陣亡於澶州城下,承天蕭太后憐其幼年喪父,又是忠臣之後,將此子養於宮中,請名學大家能學博士,悉心教育。而此子天資聰慧,又專心好學,故而文武全才,深得皇上喜愛,令此人爲詳穩司大詳穩,統領御帳親軍,負責爲皇上警衛。因此人在皇上身邊長大,對皇上感情甚深,忠心耿耿。

自從此人統兵之後,曾率軍數次征戰,雖所遇都不是什麼大敵,但遼國軍中,都已知道此人智勇兼備,且治軍有方,頗有乃父遺風。而且此人所領,爲大遼國一國精銳所在,故而楊文忠曾告訴楊京龍,若遇此人,決不可大意輕敵。而楊京龍看到名聲赫赫的蕭亦飛與自己年紀相仿,居然有這麼大的名聲,自然是有點吃驚了。

楊京龍反應並不慢,立刻哈哈笑道:“原來是蕭亦飛將軍,久仰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副其實。”

蕭亦飛也拱拱手道:“楊將軍客氣了,不過將軍既知我名,那我有一言相勸,不知將軍聽否?”

楊京龍笑道:“將軍有話請講”。

蕭亦飛道:“楊將軍,有道是見機行事,方爲用兵之道,令叔侄這次統領宋軍,挫我大遼兵威,舊日疆界已經恢復,爲宋朝建立不世奇功,保不趁機班師回朝,罷兵息民,豈不是上策,又何進擾我大遼國境呢?”

楊京龍一聽,頓時大笑,揚鞭一劃,喝道:“蕭將軍,久聞閣下見識廣博,用兵有法,這說話卻怎麼如此糊塗,幽雲十六州乃我中原故土,久被爾國霸佔,今日我大軍取勝揚威,正是一舉收復故土之時,怎能輕失良機,收兵回朝呢?倒是將軍,心中既知無法抗我天兵,何不早早歸降,也免得部下將士空亡性命。”

蕭亦飛仰天長笑,用手指著楊京龍等一衆將士,道:“楊將軍,難道閣下叔侄真以爲我大遼無人嗎?雖說楚王喪了三十萬兵馬,就是再送你三十萬,有我蕭亦飛在,也休想佔得幽雲十六州一寸土地。更何況而今宋皇昏庸,權臣當道,又豈容你叔立功於外?有道是識時務者爲俊傑,令叔侄若能於此時回軍,或可保得富貴,若再興兵北進,一旦有失,恐怕不亡於遼境,也會丟命失字在宋朝廷之上。你說令叔侄又是何苦呢?”

楊京龍與蕭亦飛搭話之時,大河以南的原野之上,塵土飛揚,旌旗獵獵,宋軍大隊已陸續來到,約有四五萬之衆,沿河而陣,各隊帶隊將官,陸續來到楊京龍身邊,聽蕭亦飛說話,蕭亦飛話剛停,有一宋將高聲叫道:“閣下既然大言不慚,說有你在,我們無法奪得寸土,而今腳下之地,不知該屬何處?將軍有膽,過河一戰,怎麼一樣。”

蕭亦飛冷笑不已,卻不再喊話,將手一揮,手下近萬精騎往左右一分,各向東北,西北而去,不多一會,永定河北岸已無一騎一卒,南岸宋軍不知其意,皆不敢亂動,等候將領命令,這時集於河岸宋軍,原本分屬三營,各不統屬,都是領元帥令向幽州進發,不意幽州遼軍居然也前進到永定河,故而該進,該止,無人做主。

因楊京龍爲元帥親侄, 又是前軍,雖無明令但按慣例,以前軍將官爲上,故而宋將圍在楊京龍周圍,商討該如何行事,一偏將道:“楊將軍,我大軍既已進至永定河,前面不遠便是幽州,雖然對面有遼軍出沒,但我軍有數萬之衆,徑直渡河,料他們也擋不住,說不定一舉取幽州,也未必不可能。”

另一年紀稍大的將官則連連搖頭,道:“將軍我以爲不可,幽州爲遼國南京重鎮,雖然遼大軍被殲,但幽州兵馬也定不在少數。況且蕭亦飛爲北國名將,所領又是遼軍精銳,既已進到永定河,而不據河而守,反分兵北去,恐怕其中有詐,不能輕易進軍。”

楊京龍見衆將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心中也是遲疑不定,若是據河不進,萬一誤中敵人緩兵之計,豈不錯失良機。但若貿然而前,若遼軍大隊以精騎衝突,宋軍半渡之時,立腳不穩,必然大敗。

正猶豫之間,旁邊一將忽道:“衆位請看,大家順他手指方向看去,只見河對岸七八里以外,塵土沖天而起,號角之聲也隱隱可聞,而且漸向南移,沒有多久,已看到高高飄楊的大旗,隨著匯成一片,響若春雷的馬蹄聲,又有萬餘遼騎疾馳而來。

遼軍將到河岸,也是左右一分,閃出道路,中間二百小隊,擁著數員將領直上河岸,到河岸將馬一勒,齊齊扎住,楊京龍等人一看,正中間那員將官認識,就是攻雄州不克的遼軍御帳親軍都監耶律烏海。

耶律烏海將大槍掛上,笑嘻嘻一拱手,喊道:“楊將軍,衆位,別來無恙乎?”

楊京龍看到耶律烏海,微微一怔,暗道:“這傢伙在兩軍決戰之時率軍先退,以至使本軍大敗,何以仍受重用,統領大隊呢?這中間有什麼文章?”一時間想不出眉目,隨也笑著喊道:“我當是誰,原來是耶律將軍,恭喜,恭喜。”

耶律烏海聽了卻是一愣,問道:“楊將軍,你這話是何意,某有何喜啊?”

楊京龍戲道:“恭喜將軍逃得一條性命回國,免了一刀之苦,難道有什麼不對嗎?”左右宋將一聽楊京龍譏諷耶律烏海爲敗軍之將,一齊大笑不已。

耶律烏海不意楊京龍說出這話,一時間張口無言以對,連羞帶惱,臉色漲成紫紅,探臂從背上取下大弓,一伸手取出一支狼牙箭,雙手一分,搭箭開弓,略爲一瞄,右手一鬆,“鐺“一聲輕響,狼牙箭帶著銳嘯飛向南岸,但畢竟距離太遠,雖然耶律烏海弓重力大,但前到南岸,已然無力,飄落在地。反又惹得宋將又是一陣鬨笑。

楊京龍馬後,少林五大神僧及十八羅漢僧人,先前見衆將官討論進軍事宜,因身份所限不願插言,待耶律烏海一前射過來,雖然到岸邊已沒有力量,讓衆將笑了一頓,但看左右軍兵,指指點點,想是對耶律烏海的臂力都有點吃驚,空見大師眉頭一皺,心想須得還以顏色,長長我軍志氣纔好。

空見大師縱身而起,從馬上掠過衆人,落到耶律烏海的箭前,伸手撿起,慢步回到楊京龍馬前,雙手合十,笑道:“楊大人,老僧不才,願借大人的弓用一用。大人願意嗎?”

楊京龍一見空見大師向自己走來,已知其意,低聲道:“大師要用,自然可以,只是未將的弓力不高,恐怕還不及遼賊的弓力大,大師若用,豈不反讓遼賊恥笑。”

空見大師微微一笑,合十道:“阿彌陀佛,大人好意,老衲心領,只是老衲已有對付之策,大人儘管放心。”楊京龍見他如此說,知空見大師武功既高,又見識深遠,決不會自尋其辱,說有對付之策,那定然不會有錯,遂摘下鐵弓,交給空見大師。

空見大師謝過,手捻弓箭,來到河岸上,右手平託,舉起鐵弓,左手二指,夾著耶律烏海的狼牙箭,往弦上搭,一聲大喝,已將弓拉得如滿月一樣。大師暗運玄功,將真力注滿鐵弓背弦兩處,左手再一用力,將弓又拉開兩寸,這旁邊宋將,都是精幹弓馬之人,不由大奇,這弓拉開,已過了兩寸,早該折了,如何大師用來卻毫無影響呢,衆人不解,其實在大師內力貫注之下,別說鐵弓牛筋弦,就是木弓絲絃,也堅硬如鋼,彎成這樣也未必斷。

大師細細一瞄,左手輕放,弓弦一收,那支狼牙箭已飛了出去,只是在大師真力與弓弦催力作用之下,比往日出弓快了足有一倍有餘。

耶律烏海一看到大師捻箭,心中就是一動,他在雄州已吃過少林和尚的虧,故而對這些和尚頗有戒心,待空見大師回射一箭,耶律烏海心中卻是一寬,他是久經戰陣之人,雖然距離甚遠,但也看得出空見大師所用的弓還不及自己的弓力大,心中輕視,想這才和尚自取其辱,等箭落地,一定讓衆軍也鬨笑他一回。

-----------------------------------------------------------------------------------

wωw ¤TTKΛN ¤c ○

你點一下收藏,我就有無窮的動力。老醋需要你的鼓勵,嘎嘎。

老醋新書《漢唐天下》http://www.17k.com/book/53323.html,期待大家的光臨。

第三十三章 (上)憨童第三十三章 (中)羣毆第十六章 (上)攻城第三章 巢穴第二十七章 (上)瘋魔第二十八章 (上)臨河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二十四章 (上) 近鄉第十八掌 (上) 慧心第三十二章 (中)嗔怒第八張 (下)壓服第一章(上) 出巡第三十三章 (下)除魔第三十二章 (中)嗔怒第三十章 (下)忠心第二十一章(中)大計第二十一章 (又下)議和第二十七章 (又下)錯過第三十六章(下)莽撞第三十二章 (中)嗔怒第三章 巢穴第二十六章 (上) 援手第二十七章 (下)力拼第三十四章 (上)無路第十一章 (上) 阻攔第二十七章 (上)瘋魔第四章 (上) 初戰第三十三章 (下)除魔第七章(下二) 重傷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二十一章 (又下)議和第三十五章 (中)和議第一章(下)拿下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二十二章 (下)潰敗第八章 (上)回莊第三十章 (下)忠心第二十一章 (又下)議和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十一章 (上) 阻攔第十二章 (中)青霜引子第三十四章 (下)南行第二十七章 (又下)錯過第二十四章 (上) 近鄉第三十二章 (上)求情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三十二章 (中)嗔怒第七章 (下一)試陣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二十八章 (上)臨河第十章 (上)雄州第二十六章 (上) 援手第二十五章 (中)夜謀第四章 (上) 初戰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八章 (又下)相見第三十八章(下)紫電第三十三章 (上)憨童第三十五章 (下)隕帥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二十四章 (下 ) 相見引子第一章(下)拿下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八張 (下)壓服第二十一章 (上)堅城第七章 (下一)試陣第五章 (上) 回衙第十五章 (中)相惜第二十一章 (上)堅城第二十八章 (下) 謀渡第十八章 (下)縫隙第八章 (中) 對頭第二十一章 (上)堅城第二十章 (上)智囊第三十七章 (下)聞訊第十章 (上)雄州第六章 妙人第一章(中) 夜客第二十二章 (下)潰敗第十四章(又下)退路第十一章 (下) 駕馭第三十二章 (上)求情第二十一章(中)大計第十章(中) 巧遇第三十七章 (上)護短第三十二章 (上)求情第十章 (又下) 脫殼第三十一章 (上)困獸第二十五章 (下) 動手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四章 (上) 初戰第七章(下二) 重傷第三十一章 (下)殺王第三十一章 (下)殺王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二十五章 (上) 敵友
第三十三章 (上)憨童第三十三章 (中)羣毆第十六章 (上)攻城第三章 巢穴第二十七章 (上)瘋魔第二十八章 (上)臨河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二十四章 (上) 近鄉第十八掌 (上) 慧心第三十二章 (中)嗔怒第八張 (下)壓服第一章(上) 出巡第三十三章 (下)除魔第三十二章 (中)嗔怒第三十章 (下)忠心第二十一章(中)大計第二十一章 (又下)議和第二十七章 (又下)錯過第三十六章(下)莽撞第三十二章 (中)嗔怒第三章 巢穴第二十六章 (上) 援手第二十七章 (下)力拼第三十四章 (上)無路第十一章 (上) 阻攔第二十七章 (上)瘋魔第四章 (上) 初戰第三十三章 (下)除魔第七章(下二) 重傷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二十一章 (又下)議和第三十五章 (中)和議第一章(下)拿下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二十二章 (下)潰敗第八章 (上)回莊第三十章 (下)忠心第二十一章 (又下)議和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十一章 (上) 阻攔第十二章 (中)青霜引子第三十四章 (下)南行第二十七章 (又下)錯過第二十四章 (上) 近鄉第三十二章 (上)求情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三十二章 (中)嗔怒第七章 (下一)試陣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二十八章 (上)臨河第十章 (上)雄州第二十六章 (上) 援手第二十五章 (中)夜謀第四章 (上) 初戰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八章 (又下)相見第三十八章(下)紫電第三十三章 (上)憨童第三十五章 (下)隕帥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二十四章 (下 ) 相見引子第一章(下)拿下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八張 (下)壓服第二十一章 (上)堅城第七章 (下一)試陣第五章 (上) 回衙第十五章 (中)相惜第二十一章 (上)堅城第二十八章 (下) 謀渡第十八章 (下)縫隙第八章 (中) 對頭第二十一章 (上)堅城第二十章 (上)智囊第三十七章 (下)聞訊第十章 (上)雄州第六章 妙人第一章(中) 夜客第二十二章 (下)潰敗第十四章(又下)退路第十一章 (下) 駕馭第三十二章 (上)求情第二十一章(中)大計第十章(中) 巧遇第三十七章 (上)護短第三十二章 (上)求情第十章 (又下) 脫殼第三十一章 (上)困獸第二十五章 (下) 動手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四章 (上) 初戰第七章(下二) 重傷第三十一章 (下)殺王第三十一章 (下)殺王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二十五章 (上) 敵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江县| 松滋市| 托克托县| 靖远县| 德化县| 北川| 贵阳市| 临湘市| 达尔| 楚雄市| 金溪县| 大同市| 墨玉县| 南召县| 同德县| 雷波县| 彭水| 高雄县| 监利县| 沧源| 盐山县| 大城县| 行唐县| 宕昌县| 将乐县| 吉林市| 康定县| 尚志市| 休宁县| 宜兰市| 泸西县| 无锡市| 尤溪县| 青海省| 霍林郭勒市| 马关县| 霍城县| 岫岩| 杨浦区| 抚州市| 乌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