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 (又下)相見

黃沙四鬼”來增援斜山莊,一路經過丐幫佈置的暗卡,四鬼渾然不覺,但丐幫飛鴿早將消息帶到真定府丐幫分舵。分舵主吳世清接報急令手下,到府衙請金正,常明白過來商議,報信人到府衙門口,被防守大門的禁軍小校攔住,這個報信人非常機靈,雖然那守門軍校驕橫至極,尤其見他是個花子,口中更是不乾不淨,但這報信人卻不急不惱,滿臉陪笑,對小校道:“軍爺,我雖是個花子,卻實在重要情況要見金正金大爺。您要不通報一聲,誤了大帥的事,軍爺恐怕是擔不起。

守門軍校將嘴一撇道:“憑你個花子,還能有什麼大事,真是舌頭要翻天,一邊討飯去吧!”倒是另外一個稍爲老成點的軍校,看這花子穿得雖是破爛,但一身正氣,態度謙恭,而且點名指要見金正,他自己又聽他處的軍校說過,昨晚與金大爺並肩禦敵的,有四名高手,也是叫花子。因而他將那軍校拉到一邊,低聲說:“兄弟,我看這花子和一般要飯的不一樣,可能真有點門道,這樣吧,你在這看著他,我去報一聲,若他真有大事,咱誤不了,若沒事,咱們也別輕放了他。”先前那軍校看看報信人,想想同伴說的也對,點頭答應,同伴轉身進去通報。不大工夫,金正、常明白急匆匆地走出來,一見到花子,還沒開口,那花子緊趕幾步,上前施禮,口中道:“金大爺、常大爺,我家分舵主令我請二位過去議事。”

金、常二人一聽,已知有事發生,因此二人也不答言,轉身向城東關帝廟走去。心裡著急,雖然大白天不能使出輕功身法,但練武之人,腳程甚健,半蛀香的工夫,到了關帝廟,由報信人帶路,直向後殿。

後殿中,雖是白天,但殿深門小,依然黑乎的。剛進門,吳世清和司馬三兄弟迎過來,都是熟人,不用寒暄虛禮。金正開口就問:“吳兄弟發生了什麼事?”

吳世清面帶憂色,也不答話,遞過一張小紙條,金正接過一看,僅寫著十幾個字:“北國四武士經雄州南下,功力不低,雄。”隨後吳世清又遞過兩張紙條,一書:“四高手進莊。”另一則寫:“午時四高手進李院。”金正看完,明白這是吳世清派往雄州和斜山莊的丐幫弟子報來的信息。他一言不發,將紙條交給常明白。

得常明白看完紙條,吳世清問金正:“金都頭有什麼看法?”金正沉吟許久,才緩緩答道:“依老夫看來,事情越來越棘手了。”常明白也點點頭道:“依老朽看,這四人功力恐怕不在昨夜交手的四人之下。”

司馬伯問:“常老哥從何而言?”常明白一掠小山羊鬍須,笑道:“不過推測而已,諸位試想,第一次來闖府的那些人,僅有耶律斜的功夫還說得過去,可待我們追去時,就有了三個高手,與我們拼鬥,那個年青的公子哥雖比不上三人,卻也不在耶律斜之下。”

衆人聽他這一番推論,都覺很有道理,如此一來,敵勢大增,我方人手雖未減,但相比之下,卻處於劣勢,考慮到大人還滯留在真定府,而金牌虎符仍在敵手,後邊該如何處理,都是毫無辦法可想,急得金正在房中轉來轉去,不住地嘆氣。

吳世清見衆人都是憂形於色,不由朗笑一聲,劍眉一挑,道:“諸位何必如此,我料遼賊雖然高手從多,但畢竟心存顧忌,即使再來攪擾,以我等幾人之力,也未必就失手於他。”

金正苦笑連連,答道:“吳舵主豪氣於雲,不愧是丐幫後起之秀,只是今日之事,事關國家,若遼賊行險,或傷了大帥或再盜機密,罪過之大都非我等一身可擔。”

吳世清不由長嘯一聲,如龍吟虎嘯,聲振雙耳,他左手向後一伸,拉出一支紫玉笛。這玉笛色呈淡紫,長約二尺半許,仍是由千年紫玉精琢而起,半透明,半不透明,陽光下一照,笛中飛雲流彩,紫霧濛濛。乃是丐幫傳幫之寶,是除幫主綠玉杖之外的又一重要信物,極其珍貴。

吳世清將紫玉笛向上一託道:“此物乃我幫重寶,我憑此笛發誓,但有我吳世清等丐幫弟子一口氣在,決不容遼賊再近府衙一步。遼賊若要進府,先踏過我等軀體。”這幾句話,義正詞嚴,又是以內功送出,司馬伯兄弟及院中弟子聽畢,一齊高呼:“謹遵分舵主之命,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金正聞聽,感動得淚都快下來了,剛要上前答謝,忽然院外幾聲長笑傳來,聲音蒼勁,如同鬆嘯竹風。“哈哈哈,好,好,不愧我丐幫的俠義之徒。”隨著話聲,如飛鳥墜地,一人跳進院牆,緩步走向後殿,此人高個紅臉,頭頂微禿,但鬍鬚卻是又長又密,已是黑白參半,身著灰衫,上面補著十幾塊雜色補丁,腳下麻鞋,手提綠玉杖。

吳世清,司馬伯等人一見,頓時一掃憂色,急趕幾步,來到殿前臺階上,一齊施禮:“參見幫主,屬下接駕來遲,請幫主恕罪。”那老者將手一擺,道:“你們哪,就是禮多,我有什麼駕要你們接。”

金正、常明白等人,也早就迎出來了,但因人家自家人相互見禮,不好**去,待四人行完禮,金正、常明白各自一抱拳道:“周幫主,許久不見了,一向可好嗎?”

“逍遙神丐”周海抱拳還禮:“託二位老哥之福,一時半會還死不了。”三人同時大笑,尤其是常明白,邊笑邊走上前去,左手一拍周海的右肩道:“老哥的身子骨,再活上三十年,也硬朗得很哪。”

但周海卻一邊笑,一邊疾伸左手,一把抓住常明白的右手,口中笑道:“常老哥,你的手又癢了是不是,把我的銅錢還我。”餘人不明所以,怔怔地看著常明白,常明白卻是大笑起來,道:“周老哥,你猜對了,不過沒有在右手,是在這,左手隨即一張,三枚明晃的銅錢整整齊齊排在手掌上。

原來常明白與丐幫諸老都是老朋友,時常開點玩笑,適才借見面之機,左手拍周海肩頭,右手卻是微微一晁,隨即收回,周海以爲他是左手掩護右手動作,因而一把抓住,那知還是著了常明白的道。被他左手從懷中取走銅錢,衆人一見銅錢,都明白了,不由一齊大笑,再也沒有了剛纔的憂慮氣氛。

衆人轉回殿內,金正將情況向周海講述一遍,周海邊聽邊點頭,心裡暗中高興:“看來,世清這孩子確實是忠勇俠義,這個下任幫主我是選對了。”金正最後道:“周幫主,我們正在擔憂力量太弱,不是遼賊對手,恰好幫主就到了,可真是及時雨呀!”

周海連連搖頭,道:“金老哥可真能誇我,什麼及時雨,給你湊個人罷了。”常明白卻說:“及時雨也罷,湊個人也罷,反正你來了,這個重擔就擱在你肩上了,再出了事,江湖之上,沒人說我常明白,只會說你逍遙神丐三逍兩遙之下,功力大減,讓遼賊給打趴下了。”

周海面帶微笑,斜眼看著常明白:“你老哥真會做套,輕輕幾句話,就讓老夫無處可逃了。”

衆人正在說笑,無色卻已是到了傍晚,忽有一名丐幫弟子急步趕了進來,道:“報幫主及名位大俠,外面來了三男一女四人,求見吳舵主,說是少林寺來的,卻是俗家裝束。”

吳世清看看周海,說道:“幫主,既說是少林寺來的,弟子出去見一見。”說罷要走,周海一擺手,“慢,既是少林寺的,何不大家一塊去見見。”衆人一想也是,周海走前,金正等人一齊緩步走出的殿,步向廟門。

周海等人走出廟門,果然門外有八匹駿馬,前面站著四人,三位老者,都是頭戴遮陽斗笠,一位是員外打扮,另兩位則是僕人裝束,那位女子,卻顯而易見,乃是江湖兒女,年歲甚小,卻是豔麗非常。金正詳細一打量,急忙緊走幾步,撲通跪倒,道:“不屑弟金正見過三位師兄。”

這三男一女,正是剛剛趕到真定府的少林寺的三位大師。一見衆人出來,也迎了過來,金正跪下施禮,爲首的空見大師急忙一把拉住,口暄佛號:“阿彌陀佛,二十餘年不見,金師弟也已是蒼然老者了,這一向可好麼。”

金正乍見往日一同習武練藝的師兄,心中激動,聲音硬嚥道:“託師門之福,小弟幾十年來,倒也甚好,只是雜事煩忙,見不到各位師兄佛面,小弟想念得很。”

空見大師拉起金正。空靈、空善也過來與金正相見,寒暄已畢,金正一轉身,對周海等說:“各位,這是我師門兄弟,大家見見。”

其實周海與常明白與三位大師都很熟悉,只不過有金正在,自然該稍後一點而已,這時也過來相見,三位大師摘去頭上斗笠,露出光亮亮的光頭,合十道:“二位老英雄也在此處,善哉善哉。”

周海哈哈大笑,抱拳當胸,道:“三位老羅漢一向不大走動江湖,這回也來湊個熱鬧,真是好得很哪。”常明白卻笑道:“寺中清苦,三位老和尚想必是佛經讀多了,下山渡人上西天的吧!”

空靈長老口暄佛號:“阿彌陀佛,我佛慈悲,普渡衆生,常老施主可要修成正果嗎?”衆人大笑。

周海叫過吳世清等人,與三位大師一一介紹,這幾人都是江湖人,久慕少林寺大名,今日見到三位少林寺長老,雖著俗裝,卻都是寶相**,仍是名不虛傳的佛門高僧,因而畢恭畢敬,向三位大師施禮拜見。三位大師合十爲禮,一一見過。倒把李芷冷落在一邊。

李芷自從衆人出來,就在人羣中找那一個是吳世清,但司馬兄弟幾人都是一樣丐幫弟子,同是英氣勃勃的年輕漢子,因而也不知道那個是,等周海向三位大師介紹時,才知道手持紫玉甾的那個纔是,因而趁大家見禮時,她就一直在打量吳世清,現在雖天近傍晚,但並未黑下來,上上下下,看個透徹。吳世清雖身穿百綴衣,卻洗得乾乾淨淨,無一點污濁之處。臉色俊白,劍眉朗目,雙眼開壹間,神光瑩然,顯然功力不弱,身材適中,烏黑長髮,用木簪綰住,往那一立,氣定神閒,簡直就是濁世佳公子,李芷心中暗叫可惜,這麼俊秀的人,怎麼做丐幫的人,若是換成書生裝束,那該有多瀟灑逸人風流。

她自己在邊上暗自琢磨,那幾人已相見完畢,空靈大師一扭頭,叫李芷:“李施主,還不過來見過各位施主。”

李芷正在自己發呆,空靈大師這一招呼,她才醒過神來,莫名其妙地臉上一紅,緊走幾步,滿面含笑向大家行禮:“華山門人李芷,見過各位前輩。”衆人不明所以,各自還禮,空靈大師道:“李施主乃是河北李雙雄老施主的掌上明珠,自幼就隨華山靜明神尼學藝,剛剛藝成下山,就到這來了。”

周海撫須微笑道:“原來是李大俠的愛女,果然是將門虎女,不同凡響,這樣一來,我們可要看賢侄女的華山利劍了。”李芷聽他稱賢侄女,就知道周幫主必然與乃父相熟,因而問道:“周幫主與家父熟麼?”

周海道:“十幾年前,爲掃平黃河水盜,我與令尊曾攜手並肩,力斬衆賊,只是近年令尊閉門納福,才見得少了,令尊可好麼?”

李芷恭恭敬敬答道:“謝幫主之問,家父身體甚健。”逍遙神丐一生,落拓一羈,最怕俗禮就酬,因而道:“賢侄女,我與令尊交情甚厚,以後不要什麼幫主幫主的,老夫託大,你就叫我周叔叔好了。”

李芷眠嘴一樂,道:“如此,多謝伯父。”

金正見天色已晚,關帝廟中又比較簡陋,因而請衆人到府衙計議,也可就近保護府衙,衆人一想甚是有理,一齊奔衙而來。

第三十二章 (下)兇僧第二十六章 (下) 退路第三十三章 (中)羣毆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二十一章 (又下)議和第三十四章 (下)南行第二章(下) 追蹤第三十三章 (上)憨童第十一章 (上) 阻攔第二十九章 (上) 偷渡第三十六章 (上) 提親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三十章 (下)忠心第十一章 (上) 阻攔第三十三章 (上)憨童第九章 (上)計議第三十二章 (下)兇僧第二十五章 (下) 動手第二章(下) 追蹤第八章 (中) 對頭第二十七 (中)驚醒第三十七章 (上)護短第二十二章 (上) 大戰第四章 (中) 神偷第十二章 (下)國師第九章 (中)對撼第二十八章 (中)滯軍第十章 (下) 揭穿第七章(下二) 重傷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十五章 (中)相惜第二章(上)黃雀在後第二十三章 (下) 離涿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十四章(又下)退路第十三章 (下)前鋒第一章(上) 出巡第二十八章 (上)臨河第十二章(上) 試劍第十九章 (上)夜闖第二十一章(中)大計第二章(上)黃雀在後第十四章 (下)衝陣第三十二章 (上)求情第九章 (上)計議第二十七章 (上)瘋魔第二十一章 (上)堅城第二十九章 (下)雙鵰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二十一章(中)大計第二十一章 (上)堅城第三十章 (上)調虎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一章(上) 出巡第二十八章 (下) 謀渡第二十五章 (中)夜謀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二章(上)黃雀在後第二十一章 (又下)議和第十二章 (中)青霜第五章(下)出援第三十七章 (下)聞訊第二十三章 (下) 離涿第十四章(又下)退路第三章 巢穴第十八章 (中) 北上第二十四章 (上) 近鄉第六章 妙人第三十章 (中) 圍殺第二十章 (下)內變第三十八章(下)紫電第三十一章 (上)困獸第五章 (上) 回衙第八章 (中) 對頭第九章 (下) 羅漢第十一章 (上) 阻攔第三十三章 (上)憨童第三十七章 (下)聞訊第二十七 (中)驚醒第二十七 (中)驚醒第八張 (下)壓服第十二章 (中)青霜第三十章 (上)調虎第三十二章 (下)兇僧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十六章 (下) 中計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三十章 (下)忠心第七章 (下一)試陣第三十六章 (上) 提親第十章 (下) 揭穿第十二章 (下)國師第十章 (又下) 脫殼第十三章 (上)南征第二十七章 (又下)錯過
第三十二章 (下)兇僧第二十六章 (下) 退路第三十三章 (中)羣毆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二十一章 (又下)議和第三十四章 (下)南行第二章(下) 追蹤第三十三章 (上)憨童第十一章 (上) 阻攔第二十九章 (上) 偷渡第三十六章 (上) 提親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三十章 (下)忠心第十一章 (上) 阻攔第三十三章 (上)憨童第九章 (上)計議第三十二章 (下)兇僧第二十五章 (下) 動手第二章(下) 追蹤第八章 (中) 對頭第二十七 (中)驚醒第三十七章 (上)護短第二十二章 (上) 大戰第四章 (中) 神偷第十二章 (下)國師第九章 (中)對撼第二十八章 (中)滯軍第十章 (下) 揭穿第七章(下二) 重傷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十五章 (中)相惜第二章(上)黃雀在後第二十三章 (下) 離涿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十四章(又下)退路第十三章 (下)前鋒第一章(上) 出巡第二十八章 (上)臨河第十二章(上) 試劍第十九章 (上)夜闖第二十一章(中)大計第二章(上)黃雀在後第十四章 (下)衝陣第三十二章 (上)求情第九章 (上)計議第二十七章 (上)瘋魔第二十一章 (上)堅城第二十九章 (下)雙鵰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二十一章(中)大計第二十一章 (上)堅城第三十章 (上)調虎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一章(上) 出巡第二十八章 (下) 謀渡第二十五章 (中)夜謀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二章(上)黃雀在後第二十一章 (又下)議和第十二章 (中)青霜第五章(下)出援第三十七章 (下)聞訊第二十三章 (下) 離涿第十四章(又下)退路第三章 巢穴第十八章 (中) 北上第二十四章 (上) 近鄉第六章 妙人第三十章 (中) 圍殺第二十章 (下)內變第三十八章(下)紫電第三十一章 (上)困獸第五章 (上) 回衙第八章 (中) 對頭第九章 (下) 羅漢第十一章 (上) 阻攔第三十三章 (上)憨童第三十七章 (下)聞訊第二十七 (中)驚醒第二十七 (中)驚醒第八張 (下)壓服第十二章 (中)青霜第三十章 (上)調虎第三十二章 (下)兇僧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十六章 (下) 中計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三十章 (下)忠心第七章 (下一)試陣第三十六章 (上) 提親第十章 (下) 揭穿第十二章 (下)國師第十章 (又下) 脫殼第十三章 (上)南征第二十七章 (又下)錯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邑县| 昌图县| 古蔺县| 鹤壁市| 南京市| 东乌| 察雅县| 海宁市| 玉山县| 桂林市| 大悟县| 广灵县| 崇礼县| 安陆市| 双柏县| 高要市| 民丰县| 新兴县| 吉木萨尔县| 泗洪县| 台东县| 油尖旺区| 东安县| 鹤庆县| 六盘水市| 青铜峡市| 五家渠市| 习水县| 沁阳市| 文安县| 平阴县| 化德县| 乌鲁木齐市| 溧水县| 惠州市| 庐江县| 班戈县| 郓城县| 永寿县| 什邡市|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