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二章 (中)青霜

不多久,腳步聲響,一行人緩緩從通道走來,最前面一位瘦小枯乾的僧人,小眼睛,黃臉皮,兩眉花白,卻是倒掉著,沒有鬍鬚,滿臉皺紋,層層疊疊,恰如核桃,頭髮是剛剃過,卻沒個戒疤,土黃色的僧袍,飄飄灑灑,緩步行來,旁邊侍衛總管耶律斜側身相陪,正滿臉笑容地搭話言語。

耶律珍見那老僧面容形態,正是師父巴乎圖,但卻不知爲什麼這般打扮,一行人漸行漸近,那老僧已看到耶律珍,微微一笑,但這一笑卻比板著臉還嚇人,耶律珍雖然心中孤凝,但確是師父,忙趕步上前,盈盈下拜,道聲:“師父在上,徒兒見過恩師。”

那老僧嗬嗬笑著:“徒兒快起來,不必多禮,楚王千歲在哪裡呀?”說著,右手袍袖輕輕一拂,一種柔和之力,通過袍袖,已將耶律珍輕輕扶起,耶律珍恭聲答道:“家父正在院中恭候師父,徒兒帶路。”說罷轉身,將一行人帶進院中,其實也只有耶律珍,巴戲圖和總管耶律珍進了院,其餘侍衛則留在門口。

楚王耶律興與大俠巴乎圖,僅十餘年前見過兩次,都是匆忙之中,印象並不深,但聽耶律珍這兩年時常說起,也有印象,因而一見之下,也早認出來,忙前幾步拱拱手笑道:“小王何幸,大俠光臨敝府,足使蓬壁生輝。幸甚、幸甚。”那老僧也合十恭身行禮:“老夫一介粗人,本不該打擾貴府,只是珍兒歸家已經兩年,老夫放心不下,想看一看珍兒武功到何境界,不得不打擾府上,請王爺海涵。”

本來以楚王在大遼國的地位,別說是一介平民,就是一般的朝官、牧令,見了也得行大禮,而王爺連回也不用回,但至今不同,一是巴平圖在大遼武林之中何等尊崇,自來不把別人放在眼力,二則他此來身份仍是耶律珍之師,此時是在私宅,不在大堂。該論家禮:天地看親師,在耶律珍來說,兩人該是平起平坐,並無高下之分。故此兩人是平禮相見,都非常客氣。

耶律興見沒有旁人,除了父女兩人,一個是心腹愛將,另一個則是女兒恩師,因而也不說別的,笑道:“大師來的正好,這正有難題,請大師助一臂之力。”巴乎圖雙掌合十,對楚王一恭身:“王爺尊稱:老夫實在不敢當,詳細原委待會再向王爺細說,王爺有什麼吩咐,儘管直說就是。”耶律興聽他話中好象還未曾剃度爲僧,但一時之間,不好再問,於是將如何要送耶律珍一把寶劍,後來又是怎樣經過,詳細細說一遍。

巴乎圖一聽之下,心中也是大爲吃驚,沒想到楚王家中,還藏有如此神兵,越聽越是奇心大起,待楚王講完,巴乎圖身子微微一動,也不見有任何用力的跡象,又轉眼之間,已站到沒劍之處,將身蹲下,未曾拔劍,先詳細端詳劍柄,神色之間,卻越來越凝重。觀察許久,才一伸右手,握住劍柄,丹田真氣一提,功貫雙臂,長嘯一聲,身子一起,頓時長劍已抽出石外,金振之聲,嗡嗡不止,劍身光華四射。細觀之下,絲毫未損,巴乎圖一伸手,耶律珍撿起劍鞘,遞了過去,巴乎圖將寶劍入鞘,手中一託,再看劍鞘。正看之間,臉上突然一喜,雙眼一睜,神光湛然。口中連連不斷長嘯數聲。響振雲霄,振得在場諸人,耳朵極其難受,功力低的,都隱感噁心,但都知道,巴乎圖必有重大發現,否則決不會如此,因而誰都不開口說話。

巴乎圖停止嘯聲,對楚王一拱手道:“王爺,此劍來歷,我已猜個八九不離十,只是不知此物如何會在王爺手中?”耶律興雖然從父親手裡接過此劍時,就知道這劍乃是神兵,但一直不知這寶劍來歷,名稱。只知此物殺氣甚重,除了上陣殺敵,他從不佩戴。一聽說巴乎圖已看出來歷,也是喜出望外。對巴乎圖道:“先生見識廣博,本王深爲敬佩,先生既然來了,也不急於一時,且到客廳,慢慢再談。”

巴乎圖點點頭,將寶劍遞給耶律珍,隨同衆人,迴轉到客廳,耶律興今日高興,索性不理軍務,命令家人速備酒菜,款待巴乎圖。巴乎圖雖穿佛衣,卻不忌酒肉,也不阻攔。那王府之中,那一天少了客人,因而廚房都有預備,隨時可以招待,侍衛傳令下去,不一會,幾個家人已端著食盒,走進廳來,八涼八熱,一一上桌,又捧來兩壇狀元紅,給大家斟上,耶律興令侍衛出去待令,並傳出去,今日上午,所有客人一律擋駕。然後大家落座,耶律興招呼巴乎圖,耶律斜齊飲一杯,放下碗,這纔給巴乎圖介紹得此這寶劍的經過。

原來這把寶劍,並非由北國鑄造,乃是得之於中原,當年太祖耶律阿保機初創契丹國,國威本來並不盛,只是到了大唐末期,藩鎮爭戰,唐王朝無力北顧,才逐步發展起來,後來唐帝國爲朱溫所滅,中原更是混亂,而遼國則因地處關外大漠,盛產馬匹,又戰亂較少,因而一天天強大起來,以至後來後晉石敬塘爭奪皇位,還得靠遼國兵馬幫助,因而石敬塘對遼國自稱兒皇帝,割送燕雲十六州。大遼國力更是強盛無比。

後來因晉末帝不敬,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攻入汴梁,在晉室皇庫中,得到此劍,甚是喜愛,不料歸國途中即得病身亡,此劍落於耶律兀欲之手,後來耶律兀欲被殺,此劍又回到太宗子孫手中,沒過多少年,太后蕭淖,將此劍賜給耶律興之父,後又傳給耶律興,視爲傳家之寶,藏於密室,唯有上陣之時,愛其鋒利,盔甲遇之,如朽木敗革,才佩在身上,回來就收藏起來。

耶律興將此劍的得來這一詳細解說,聽得衆人不住讚歎,這寶劍落到楚王手中還經過了這許多波折。耶律興聽完,笑道:“珍兒既然喜歡此劍,我就將它送給珍兒,只是我們都不知這寶劍的來歷,還請先生指點。”

巴乎圖端起一碗酒,一飲而盡,隨後拿起寶劍,沒說別的,先問耶律珍:“珍兒,昔日爲師與你談論今古名劍,還記得多少?”耶律珍聽師父一問,知道師父在考自己的見識,便輕輕一笑,道:“師父曾說過,自古以來,寶劍神兵,春秋戰國有干將,莫邪,吳越金鉤,繼之而出,則短有魚藏,專諸用它刺殺吳王,長有太阿,秦王政佩之,自秦以後,雖時有紫電青霜之說,卻不見於正史,恐是謬傳,不知徒兒說的可對?”

巴乎圖微微一笑道:“珍兒一聞則記,天分甚高,所說大體不差,只是有一點,稍有出入。紫電青霜並非傳說。秦時,以太阿劍最爲著名,該劍長四尺,爲秦始皇帝佩劍,並定爲傳國之家,唯皇上可用,而紫電青霜與太阿劍同出一匠之手,秦王收入宮中,後以紫電賜丞相李斯,青霜劍賜大將蒙恬。當時秦皇曾說:“紫電劍,出則瑞光四射,紫色環繞,純正拙樸,承相佩之,釐正朝綱,調和陰陽,保我大秦,傳之千代萬世。青霜劍,聞兇事則無人自動,主兵戈,雖非吉兆,然大將用之,殺敵禦侮,豈不正合兇殺之意。”

但秦國曆兩世而亡,李承相與蒙將軍均不得善終,太阿劍不知去向,紫電青霜爲漢高祖劉邦所得,其時恰有留候張良看了以後,搖頭不止。說到這,巴乎圖似是口渴,又端碗一飲而盡,接著向下說。

原來張良,一生精研周易,陰陽與兵法,不僅善於兵家權謀,而且相卜之術也極爲精通,他對兩劍觀察許久,纔對高祖劉邦說:“此二劍者,雖是一正一奇,文武相濟,然合則兩利,分用則兩害,單使其一,難傷敵,而已先招兇事,李斯蒙恬正其例也,若主上欲用,則須二劍俱佩,不可分之。”劉邦聽後,未表可否,僅收入珍藏,其後項羽入關,設鴻門宴,接待劉邦,爲求脫身,劉邦將青霜劍獻給項羽,紫電送給亞父范增,此後二人均不得善終。兩柄劍分別落入韓信和英布之手,未幾,二人皆謀反遭殺,紫電青霜由此重歸皇室,因其傷主,無人敢用。由兩漢滅而晉,而後又南北朝,至隋,此劍一直珍藏皇家大內,至隋末大亂,羣雄並起,隋帝楊廣用此劍籠絡唐高祖李淵,故而兩劍落入唐皇手中,秦王世民征戰之事,常佩雙劍出,即此二劍也。然因其曾屢招禍事,故歷代史書均末明載,僅於細小處,一提即過,故人以爲此劍爲虛。

貞觀之後,歷代唐帝均收此兩劍於皇家內庫,僅到玄宗時,曾將青霜劍賜給安祿山,安祿山喜其鋒利,常隨帶在身,後被刺身死,安慶緒得劍,不久又爲史思明所得,但史思明不久也被其子所殺,後來唐室平定亂事,青霜劍又重歸大內。再也無人敢用,而紫電劍則不知所歸。

第七章(下二) 重傷第二十五章 (中)夜謀第十九章 (下) 千金第二十六章 (上) 援手第二十八章 (上)臨河第三十一章 (下)殺王第二十六章 (下) 退路第二十一章(中)大計第九章 (下) 羅漢第十八章 (中) 北上第三十五章 (上)掣肘第三十六章 (上) 提親第十章 (上)雄州第二十章 (下)內變第二十二章 (中)亂戰第十四章(下2)逃脫第三十二章 (上)求情第二十三章 (上) 涿州第十章 (下) 揭穿第十五章(下)對手第三章 巢穴第二章(上)黃雀在後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十三章 (上)南征第二十一章(中)大計第三十三章 (下)除魔第二十三章 (下) 離涿第三十五章 (上)掣肘第十二章(上) 試劍第三十五章 (上)掣肘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十九章 (上)夜闖第二十九章 (上) 偷渡第三十二章 (上)求情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二十二章 (下)潰敗第六章 妙人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三章 巢穴引子第五章 (中)求援第二十七章 (上)瘋魔第三十三章 (上)憨童第三十七章 (上)護短第九章 (中)對撼第三十二章 (下)兇僧第二十二章 (上) 大戰第十四章 (上)偷營第六章 妙人第七章 (下一)試陣第十九章 (上)夜闖第二十八章 (下) 謀渡第十一章 (下) 駕馭第三十四章 (上)無路第三十五章 (上)掣肘第四章 (下) 虎符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二十九章 (中)前軍第十一章 (下) 駕馭第十九章 (上)夜闖第二十章 (上)智囊第八章 (上)回莊第二十二章 (上) 大戰第三十六章 (中)傳位第七章 (下一)試陣第七章 (下一)試陣第十二章(上) 試劍第二十六章 (上) 援手第十五章 (中)相惜第三十六章 (中)傳位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三十八章(下)紫電第三十五章 (下)隕帥第三十三章 (中)羣毆第四章 (上) 初戰第三十六章 (上) 提親第二十章 (下)內變第七章 (上)再來第二十五章 (下) 動手第二十九章 (下)雙鵰引子第五章 (上) 回衙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八張 (下)壓服第十一章 (上) 阻攔第九章 (中)對撼第十六章 (下) 中計第三十三章 (中)羣毆第三十一章 (下)殺王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四章 (上) 初戰第二十七章 (又下)錯過第二十章 (上)智囊第三十二章 (下)兇僧第二章(上)黃雀在後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七章 (上)再來
第七章(下二) 重傷第二十五章 (中)夜謀第十九章 (下) 千金第二十六章 (上) 援手第二十八章 (上)臨河第三十一章 (下)殺王第二十六章 (下) 退路第二十一章(中)大計第九章 (下) 羅漢第十八章 (中) 北上第三十五章 (上)掣肘第三十六章 (上) 提親第十章 (上)雄州第二十章 (下)內變第二十二章 (中)亂戰第十四章(下2)逃脫第三十二章 (上)求情第二十三章 (上) 涿州第十章 (下) 揭穿第十五章(下)對手第三章 巢穴第二章(上)黃雀在後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十三章 (上)南征第二十一章(中)大計第三十三章 (下)除魔第二十三章 (下) 離涿第三十五章 (上)掣肘第十二章(上) 試劍第三十五章 (上)掣肘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十九章 (上)夜闖第二十九章 (上) 偷渡第三十二章 (上)求情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二十二章 (下)潰敗第六章 妙人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三章 巢穴引子第五章 (中)求援第二十七章 (上)瘋魔第三十三章 (上)憨童第三十七章 (上)護短第九章 (中)對撼第三十二章 (下)兇僧第二十二章 (上) 大戰第十四章 (上)偷營第六章 妙人第七章 (下一)試陣第十九章 (上)夜闖第二十八章 (下) 謀渡第十一章 (下) 駕馭第三十四章 (上)無路第三十五章 (上)掣肘第四章 (下) 虎符第十四章 (中)疲敵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二十九章 (中)前軍第十一章 (下) 駕馭第十九章 (上)夜闖第二十章 (上)智囊第八章 (上)回莊第二十二章 (上) 大戰第三十六章 (中)傳位第七章 (下一)試陣第七章 (下一)試陣第十二章(上) 試劍第二十六章 (上) 援手第十五章 (中)相惜第三十六章 (中)傳位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三十八章(下)紫電第三十五章 (下)隕帥第三十三章 (中)羣毆第四章 (上) 初戰第三十六章 (上) 提親第二十章 (下)內變第七章 (上)再來第二十五章 (下) 動手第二十九章 (下)雙鵰引子第五章 (上) 回衙第二十一章 (下)敗仗第八張 (下)壓服第十一章 (上) 阻攔第九章 (中)對撼第十六章 (下) 中計第三十三章 (中)羣毆第三十一章 (下)殺王第三十八章 (上)師尊第四章 (上) 初戰第二十七章 (又下)錯過第二十章 (上)智囊第三十二章 (下)兇僧第二章(上)黃雀在後第十七章 (下)決心第七章 (上)再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赉特旗| 蒙阴县| 延边| 西峡县| 达日县| 贞丰县| 漠河县| 曲周县| 天柱县| 酉阳| 莱州市| 江阴市| 南京市| 吴桥县| 讷河市| 奈曼旗| 阿鲁科尔沁旗| 昌邑市| 鸡西市| 舒城县| 水富县| 施甸县| 淳化县| 界首市| 邵东县| 阿鲁科尔沁旗| 成武县| 大同市| 青神县| 泉州市| 昂仁县| 乌兰察布市| 静宁县| 余姚市| 赫章县| 廊坊市| 大连市| 大港区| 关岭| 舞阳县|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