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5章 沒學會走,就想飛?(月票加更44)

第145章

沒學會走,就想飛?(月票加更44)

不提醒還好,一提醒就糟。

張安世的墓被盜,和張安世的兒子的墓被盜,兩者的概念天差地遠。

關鍵還在於,旁邊就是杜陵。

前者,頂多公安部門給區一級的文保單位通知一聲,讓看緊點。

後者,得省級部門往上報。搞不好報上去的第二天,上面的工作組就下來。

就像那一年,耿市長要修雲岡石窟,還沒動工,就被人給告了.第二天,單局長就帶人到了大同……

關興民哪還能坐的住,當即就給領導彙報。

領導當即指示:集市鑑、省廳的所有技術力量,對遺策、玉溫明進行鑑定。同時通知長安區,組織警力排查、巡邏。

市鑑的人全被抽走了,還怎麼鑑玉?再說了,楊志高已經抓了,又跑不掉? 送走關興民,師生倆轉頭就去省博。

……

林思成開車,王齊志坐在副駕勢,一臉唏噓:“這次欠你人情的,可不止一個公安局,嘖,這運氣!”

因爲不管是申遺、工藝研究,更或是考古,科研項目,但凡與“文物”、“古玩”相關,不管什麼活動,都在文化部門管轄之下。

所以,與公安部門相比,要更爲直接,也更爲便利。

關鍵的是,之前倒流壺的人情都還沒還,這又欠了一樁:張安世墓?

林思成暗暗點頭:運氣確實不錯。

如果不是遺策和玉溫明,他還想不起來:就是今年初,國務院批準,在西京設立航天產業爲特色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概在七八月,發改委批覆,在韋曲鎮成立航天產業基地,同步動員徵收建設用地,並同步拆遷。

第二年,也就是明年春,徵拆完畢,基地開始基礎建設動工。地基挖到一半的時候,大概也就是到明年夏天,纔會發現張安世家族墓葬。

之後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考古隊對墓地進行系統性發掘。然後發現,整整十四座墓葬,已被盜了個大半。

重點在於:除了之前零星的盜掘外,百分之八十的盜掘活動,都集中在一年之內。

說簡單點:知道墓葬所在的韋曲鎮要被徵收後,盜墓份子進行了報復性的盜掘。以拆遷隊的名義進駐,表面給農民拆房子坪地,暗地裡盜掘。

開挖掘機挖盜洞的見過沒有?一條盜洞,直直的從拆遷村挖到了陵腳下,整整挖了一公里多。

被盜走的文物有:兩乘鎏金銅車馬。可以參考始皇陵銅車馬:真車真馬有多大,這一輛就有多大。

金縷玉衣兩件:張安世夫婦。

銀縷玉衣四件:子富平愛候張延壽夫婦,子陽都候張彭祖夫婦。

另有列候金印兩件、青銅鼎七件,青銅簋四件,青銅鈕鍾九件,甬鍾四件。

另有雁魚銅燈、傅山爐、青銅雁尊、玉舞人、論語、葬律、引書(醫書)、醫藥方簡等等等等。

就林思成買的那樽玉溫明,連零頭的零頭的零頭都算不上。

知道頂多一年後就會敗露,盜掘的同時,團伙緊急銷贓。之後主要頭目出逃國外,大部份的文物流入黑市。

之後被追回來了多少不知道,林思成懷疑,可能還不到十分之一。

有多少人被問責,林思成也不少知道,但絕對不少。反正爺爺被請去開會,回來後唏噓了好久。

現在肯定不會了:拆遷工作八月分纔開始,才拆了兩個來月,估計盜洞也就挖到一半,頂多剛挖通。

不遠,就在杜陵往西七八公里那一片。但光是航空基地第一期,就有二十多平方公里。具體在哪一塊,林思成還真不不知道。

具體是哪一家拆遷隊乾的,他更不知道。所以就只能用笨辦法:先找墓。

不難找,甚至比王齊志猜測的還要輕鬆一點。只要找到墓,順藤摸瓜就能逮到人。最後能落多少人情不好說,但肯定不比倒流壺那次少。

其次,關興民又要立功了,而且是大功……

暗暗感慨,大切開進省博。

車剛停穩,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下了臺階。人還離著十來步,就笑著打招呼:“林同學,我姓張,叫張平,是姚教授的學生。老師讓我來接你……”

林思成怔了一下,連忙迎了上去,王齊志默默的跟在後面。

這次來,是林思成聯繫的,只說是過來查一下資料,再請教幾個問題。但姚漢鬆依然派了學生在樓下迎接,可見林思成在他心目中的份量?

暗暗轉念,林思成又介紹:“張研究員,這是我老師,西大文保學院的王教授!”

“哦,王教授,你好!”

笑的比之情更熱情,但王齊志還能看不出來,哪個是真笑,哪個是公式化?

張平又來接箱子,林思成連忙推辭,三人上了臺階。

應該一直在窗邊看著,剛上三樓,姚漢鬆恰好出了辦公室。

先是衝著王齊志笑了笑:“王教授。”

而後又看著林思成,嘆了一口氣:“我還以爲第二天你就會來,結果等了兩個星期?”

林思成連忙陪笑:“姚教授,不好意思,這段時間出去找了一下研究標本。回來後又研究了一下,所以沒顧上!”

“黃金材質的標本與物料確實少,館裡真品雖然不多,但仿品還是有幾件。你不用刻意去找,想練手,直接過來就行。”

姚漢鬆笑了笑:“你也別覺得不好意思,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再怎麼研究,金子又不會少!”

“對,您說的對!”

邊說邊進了辦公室,林思成不住點頭,王齊志暗暗嘆氣。

再是仿品,那也是金的。

幾人坐定,張平泡茶,林思成打開了箱子:“今天來,就是想請姚教授看一看,這兩件東西能不能用得上!”

姚漢鬆點著頭:“好!”

起初,他並沒有在意,心想林思成是不是又去了之前的那家店,買了兩件何錦堂的仿品回來? 當然,何錦堂的手藝確實沒得說,比他,乃至比館裡的金藝老師都高。

但說實話,畢竟是現代的民間工藝仿品,銅多金少,甚至是銅器鎏金。如果要研究真正的唐代宮廷黃金工藝,剛開始學的時候,還是儘量別碰的好。

容易誤入歧途,被帶偏了。

但等林思成打開箱子,拿出東西,姚漢鬆先是一怔,而後瞳孔倏地一縮。

明代五樑金絲冠? 宋代朱漆戧金蓮瓣式奩?

關鍵的是,不像是仿品?

他下意識的站了起來,從林思成手裡接過金冠:

金箔鏨紋,瑪瑙壓光,金絲網用的是“編燈籠空兒”。

冠樑爲辮股,用的是堆灰法。

內襯赤金樑,外部累金珠。

特別是最後這個“累金珠”:承自於唐,更勝於唐。與唐代的炸珠工藝有最直接的關聯。

關鍵的是,竟然是真品:等於照描畫虎,依舊文獻中的古法炸珠,只要能炸到金冠樑珠這個程度,就說明技藝復原完全合格。

上面還粘著一朵珠花……咦,壓玉法、壓印法?

哈哈,宋代的三師官冠珠花?

再看另一件,宋代朱漆戧金蓮瓣式奩,這個更真! 而且,與林思成和王齊志準備研究的,已接近失傳的“唐代金銀平脫工藝”,同樣有直接的聯繫。

不算直接繼承,而是反向創新,但宋代的戧金工藝的工藝邏輯,確實源自於唐代的平脫工藝。

一是載體相同:同爲漆器。

二是材料關聯:均以金銀爲裝飾材料,展現奢華質感。

區別在於:戧金是漆器中刻槽,嵌裝金料。平脫是先裝金料,而後打磨。

至少用來印證“宋時,平脫工藝仍未斷絕”,綽綽有餘……

姚漢鬆看了好一陣,又擡起頭來:“從哪找的?”

“金絲冠是從買了瑪瑙杯的那家店裡買的,漆盒是從杭州找來的!”

“花了多少錢?”

“漆盒八十五萬,金絲冠三十五萬!”

姚漢鬆怔住,直愣愣的盯著林思成。

等於,總共才花了一百二十萬?

但只論經濟價值,這三件,五個一百二十萬都不止。這還沒算工藝體現,歷史屬性……

姚漢鬆看了看王齊志,又轉過頭來,眼睛漸漸明亮:“你之前學過鑑賞?”

“姚教授,我爺爺也是西大的教授!”

“哦哦……不好意思,你之前提過,我給忘了!”

姚漢鬆笑著,又看了看王齊志。

王齊志想罵娘:你忘了就忘了,看我是幾個意思? 意思是,肯定不是我教的,對不對?

暗暗腹誹,姚漢鬆又放下漆盒:“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東西,非常有借鑑意義,你準備怎麼研究?”

“姚教授,我想試一試,看能不能逐步實驗,推演關鍵工藝!”

姚漢鬆怔了一下:“直接試?”

林思成點頭:“是的姚教授,直接試,實驗用的物料我也帶過來了!”

姚漢鬆眉頭微皺:這根本就不是有沒有物料的問題。

打個比方:走都沒學會,就想飛……

(本章完)

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27章 說個理由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61章 你要不要?第91章 怕是要糟?(4K第二更,求月票)第44章 我撿的第208章 那是誰談的?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181章 試試手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229章 慢慢來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49章 玉豬龍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24章 鳴遠壺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166章 開始第72章 我要了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241章 洞坑窯第51章 江湖救急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52章 協調會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82章 鬼面具第249章 強迫癥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211章 燈會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44章 提個醒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15章 我可樂呢?第141章 狗都不幹(月票加更24)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73章 你是不是人?解釋一下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63章 買不起第3章 免死鐵券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65章 搬家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第172章 聽不懂?第12章 怎麼可能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82章 鬼面具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119章 貴姓?第12章 怎麼可能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154章 朱頭五銖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205章 徹談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
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27章 說個理由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61章 你要不要?第91章 怕是要糟?(4K第二更,求月票)第44章 我撿的第208章 那是誰談的?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181章 試試手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229章 慢慢來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49章 玉豬龍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24章 鳴遠壺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166章 開始第72章 我要了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241章 洞坑窯第51章 江湖救急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52章 協調會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82章 鬼面具第249章 強迫癥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211章 燈會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44章 提個醒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15章 我可樂呢?第141章 狗都不幹(月票加更24)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73章 你是不是人?解釋一下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63章 買不起第3章 免死鐵券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65章 搬家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第172章 聽不懂?第12章 怎麼可能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82章 鬼面具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119章 貴姓?第12章 怎麼可能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154章 朱頭五銖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205章 徹談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安县| 建阳市| 贵港市| 博罗县| 抚州市| 田林县| 长海县| 永年县| 宜川县| 新余市| 溧阳市| 清河县| 民丰县| 建湖县| 简阳市| 改则县| 二手房| 兖州市| 海兴县| 邵东县| 台中县| 白玉县| 东台市| 凤庆县| 四子王旗| 天水市| 甘孜| 长武县| 原阳县| 区。| 通化县| 加查县| 台东县| 什邡市| 本溪市| 连云港市| 亳州市| 永昌县| 南漳县| 海兴县|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