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9章 強迫癥

第249章

強迫癥

坐進車裡,看孫嘉木的眉頭皺成了“山”字,吳暉笑了笑:“是不是覺得哪哪都想不通,跟兒戲似的?”

孫嘉木猛點頭。

國家級的遺址發掘,負責人才二十出頭,乍一聽,就跟開玩笑一樣? 關鍵的是,從發現到發掘,只用了十來天。這要傳出去,史學界、考古界,乃至學術界,不全得爆炸? 但看當地那些領導,不管是省級部門,還是市縣兩級,一個比一個淡定,一個賽一個的心安理得?

孫嘉木就覺得,這地兒,這事兒,哪哪都透著弔詭。

吳暉靠住椅背:“他是王齊志的學生!”

孫嘉木怔了一下,一臉古怪。

算是前同事,兩人當然認識。但一個管考古,一個搞文遺研究,不在一個部門,所以不是很熟。

但孫嘉木至少知道,王齊志是什麼來歷……

一看就知道他想歪了,吳暉搖了搖頭:“我說的意思是,王齊志調到西大後負責的那個實驗室,其實一直是這個小孩在負責。包括那兩個重點項目,也是這小孩一手設計,王齊志只是掛個名……”

孫嘉木猛的一怔。

領導說的是,王齊志搞的那個“鐵質文物”和“銅冶金起源”? 吳司長說過,當時還和他開過玩笑:王齊志能耐了,從文物局出去沒兩年,就敢抄老東家的後路?

這也就罷了,他連社科院的飯碗都敢搶? 當時他還奇怪:這位二世祖突然就開竅了?

搞了半天,是那小孩弄的? 但二十出頭的年紀,獨立設計國家級項目……孫嘉木就覺得,更詭異了。

吳暉又笑了笑:“你剛出差回來,還沒顧上了解:其實運城……說準確點,那個小孩在河津發現的遺址,並不止這一處,而是三處。

第一處是老窯頭窯址,雖然是清代瓷窯,卻是山西迄今爲止遺蹟留存最爲完整,工藝鏈條最爲健全的陶瓷燒造遺址。”

“第二處是北午芹唐窯,一出土,就把山西的燒瓷歷史從宋末金初提前到了唐代。但這只是其次,重點在於,林思成在勘察燃料遺蹟時,還發現了焦炭遺址……”

孫處長眼皮直跳:“唐代的焦炭?”

“差不多……因爲暫時沒有煤炭類的斷代技術,只能檢測同地層輔助標本,比如獸骨、瓷片。這兩種都有年限誤差,所以暫時推論爲五代初期……但我覺得,唐末的可能性很大!”

別說唐代,哪怕是五代,也比之前的發現提前了近兩百年。

更在於,焦炭關聯的不僅僅是燒瓷,還涉及到冶金史,乃至工業萌牙溯源。

但這不對。

幹了半輩子考古,孫嘉木還是第一次碰到遺址這麼集中的:三處重大發現,都集中在一個小小縣級市?

時間更集中:僅僅在三個月之內接連發現,從考古學的角度而言,比兩塊中五百萬的概率還小。

吳暉又嘆口氣:“與之相比,其實這都不算什麼,難的是:三處遺址全都在地表之下,而地表沒有任何標誌性的遺存。”

“特別是兩處瓷窯窯址:運城一直計劃復原琺華器,從2000年左右開始就尋找窯址,找了八年,一直沒有頭緒,但那小孩一來,一座接著一座……”

孫嘉木恍然大悟:怪不得,林思成有那麼多的頭銜? 第一座,彌補省內歷史空白。第二座,將省內燒瓷歷史提前了兩個朝代。第三座,更是提前到了史前文明? 這都還沒算北午芹的唐代焦炭,古垛村的陶雕蠶蛹,只是這兩項,妥妥入選全國當年度重大歷史發現。

但問題是,既然難度這麼大,林思成是找到的?

透視眼? 那是扯蛋……

吳暉捏著眉心,回憶了一下:“我看了勘察報告,第一次,他是根據遺址範圍內的植物分佈異常,找到的窯址……”

“說具體一點:老窯頭地處山區,且處於瓷土礦的中心地帶,河流改道,土壤板結。不但缺水,也缺乏草木植物生長所需的養份和條件。但光禿禿的荒灘上,卻長著一坑茂盛的蒲葦?

林思成以此推測,底下應該存留有燒瓷時的草木灰遺蹟,然後戳了一釺子,就找到草木灰池……”

“第二次在北午芹,他根據一隻如新瓷的白釉碗,推斷出土地點可能是古代的窯神廟遺存。然後以此爲座村,又根據山勢、河道,推斷出窯址配套作坊的方位……這次更快,只用了一天……”

“發掘報告裡有他當時畫的簡圖,和發掘後的出土地點做對比,分毫不差……”

“至於這最後一處……”吳暉稍頓了一下,“王齊志說,這次確實是湊巧!”

扯淡的湊巧? 張嘉木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乍一聽,都挺簡單? 但如果沒有學過植物學或植物考古學,誰知道荒灘裡該長什麼草,不該長什麼草?

如果不是有多年的野外考古實踐經驗,誰知道蒲葦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生長環境,什麼樣的習性? 怕是想破腦袋,都和瓷窯扯不上邊。

還有第二次,首先你得對唐代民間陶瓷文化信仰有相當的瞭解:南方拜什麼神,北方拜什麼神,祭祀時擺什麼供品? 廟又該怎麼建,建在什麼方位,與山勢河道、以及窯爐等核心作坊的對應位置。

而唐代瓷窯有幾座?

數遍全國,系統性且完整的,具有代表性和參考價值的,兩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可能十年八年都用不到一次,學校壓根就不教這一類的知識,包括各文博機構、考古機構,研究的也是少之又少。

也沒人閒的蛋疼,耗時間去學這種知識,所以想查資料都不知道從哪查。

那林思成是從哪學的,又是怎麼做到的,只用了一天,就找到了北午芹窯址?? 想來想去,孫嘉木覺得只有一個可能:林思成通過不斷的實踐,知識和經驗已經積累到了一個恐怖的程度。

但問題又來了,都還沒畢業,他哪來的實踐經驗? 越想越不通,孫嘉木張著嘴:“這小孩……怎麼這麼邪門?”

“邪門不至於,但確實挺獨特!”

吳暉點點頭,“按王齊志的說法,這小孩學東西特快,過目不忘,無師自通……咱們局和社科院的那兩個項目,就是他從期刊和公開數據中扒下來的……”

扒? 扒期刊論文,反向驗證研究結論,這樣的並不少見。但那全是研究單位項目驗收完畢,論文全部公開發表,有核心數據支持的前提下。

就王齊志實驗室的那兩個項目,文物局和社科院都纔開始研究,才發了幾份普刊。

說直白點:壓根就沒什麼核心數據,也壓根就沒研究到那個程度,那林思成是從哪扒的? 下意識的,他又想起在會場裡,林思成說:RTK有配套的說明書,轉換應用場景並不難,改一下系統參數就行。

當時孫嘉木就覺得,這小孩真能吹牛逼? 就他說的這個“改參數”,考古司的技術員需要集中培訓兩個月左右,才能基本掌握。

但現在再想:他已經到了“根據幾份公開報導,就能推導出課題的核心數據,敢和文物局、社科院搶項目”的程度,根據說明書修改一下RTK的參數,不就跟玩兒似的? 孫嘉木就感覺,用“邪門”這樣的字眼,已經不足以形容……

琢磨了好久,依舊覺得不可思議,他牙疼似的呲了一下牙:“王志齊從哪挖來的妖孽?”

吳暉搖搖頭:“沒,就西大的學生,今年大四!”

啥玩意,大學生? 孫嘉木又愣住了:“不是……優秀成這樣,他還上什麼學?”

吳暉深以爲然的點點頭:“不過再一個月就畢業了。我和王齊志談了一下,這次師生倆一塊進組,給他們分一個小組,讓王齊志掛名,讓林思成具體負責。然後等八月份校招,讓司裡會給那小孩留一個名額,”

孫嘉木暗暗一讚:一箭雙鵰? 這小孩好不好用不知道,但王齊志真好用。

用過的都知道……

感慨間,車開到地頭,一羣人烏怏怏的下了車。

只是一眼,孫嘉木就知道,當地爲什麼那麼著急? 像這種典型的黃土臺地地形,但凡雨大一點,一塌就是一大片。

即便遺址處在臺地中心地帶,但因爲植太少,必然會被洪水衝涮,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之前是不知道既然知道了,肯定要做出有效的防護措施……

大致觀察了一下,專家團上了臺地。

坡以下是鬆軟的壤土,一腳下去,整隻鞋都能沒進去。還好,爲方便運輸考古設備,林思成打申請,讓河津緊急修了一條礫石路。

順著坡上了臺地,兩座碩大的鋼屋架佇立在臺頂中央。

鋼棚外部用石磚壘砌了三十公分高的步行道,四周又開了排水渠,來不及硬化,先用塑料護邊鋪底。

吳暉和孫嘉木算了算:這兩座鋼屋架並步道、排洪渠,肯定是遺址發掘之前就建的。即便連夜施工,也要五天到一週。

這樣一來,林思成發掘遺址的時間,應該比在報告裡寫的更短:十天之內。

但這只是其次,關鍵是規劃佈局:遺址外部乾乾淨淨,別說雜草植被,連顆石子都看不到。

也別看只是一條磚砌的步行道,但作用不是一般的大:晴天能走,雨天能走,甚至於發洪水的時候照樣能走。

除此外,裡外看不到半個腳印,說明步道建好後,無論進出,也不管是發掘還是鋼屋架施工,更或是繞多遠,所有的工作只能通這一條路進入遺址範圍。

再看門外那個金字塔式的土堆:這應該是劃方刮面時,從遺址內刮出來的地表層、間歇層、生土層。

堆在這裡不奇怪,因爲遺址還沒有徹底發掘完,後續可能還要分析、化驗。

但奇怪的是,偌大的一堆土,細的跟麪粉一樣? 說明真的是拿刮刀一層一層刮下來,然後又用細眼鑼篩篩過。所以別說遺漏文物,連個陶渣都不會漏過。

下意識的,吳暉和孫嘉木轉過頭,看了看身邊的林思成,又對視了一眼:這小子是不是有強迫癥?

說心裡話,國家田野所、考古隊,能不能管理不到這麼嚴,這麼細?

暗暗驚詫,孫嘉木回過頭:“林老師,當時刮面,現場有多少人施工?”

“一百二,分兩個隊兩班倒,每個隊又分十個組!”林思成言簡意賅,“每組四人負責刮面,兩人運輸、篩土!”

那就等於,現場最少同時有六十個刮面工?

還要加上二次篩檢的技工、不間斷勘檢的考古隊員,同時間,現場的施工人員最少有一百人以上。

這麼多人,管理首先是個大問題:考古不像其它,講究的就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稍有不慎,鏟子稍挖深點,整個組,乃至整個隊一天就白乾了。

很有可能還會返工,耗費的時間很可能是之前的兩倍,甚至三倍。

所以,用十天左右的時間完工,在孫嘉木看來,就像是趕著一羣鴨子上架……

暗暗轉念,林思成領著他們進了倉房。

門口有值班員,起身問了聲好。林思成笑了笑,拿起筆在登記冊簽上了名字。

簽完好,林思成按了一下牆上的酒精凝膠壺,仔細的擦手,又示意了一下登記本,然後指了指旁邊的更衣間:“兩位領導,不好意思,準備的有些倉猝,衣服有點不太夠!”

吳暉和孫嘉木齊齊的一怔愣。

啥意思? 要簽字、還要洗手、更要換防護服? 程序當然對,國家文物局考古司、考古管理處,牆上全貼的清清楚楚。進入遺蹟三要素:防菌、防塵、防污染。

包括地方考古機構,肯定也有相同的規定和條例。但說實話,認真執行的有幾個?

如果是之前,吳暉和孫嘉木肯定會想:這小子是不是在給他們玩下馬威? 但剛看過倉房外的佈置,以及比麪粉還細的那堆土,兩人再沒半點懷疑:這小子就是有強迫癥。

管你是什麼領導,什麼專家,又是從哪來的,你敢不簽字,不洗手,不換衣服,他就敢不讓你進去你信不信?

所以,籤吧!

(本章完)

第14章 我不坑爹我坑爺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14章 我不坑爹我坑爺第8章 感謝盟主趣味遊戲plus第15章 我可樂呢?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103章 嚼著吃了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66章 孽徒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1章 西京城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181章 試試手第21章 充數第151章 倒脫靴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119章 貴姓?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96章 聲東擊西第22章 我就知道第229章 慢慢來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第77章 完了第87章 都剛樓第25章 扯什麼淡?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91章 怕是要糟?(4K第二更,求月票)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143章 找墓去了(月票加更34)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12章 怎麼可能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81章 太好用了第249章 強迫癥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87章 都剛樓第189章 假在哪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10章 都沒你牛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22章 我就知道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96章 聲東擊西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241章 洞坑窯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72章 聽不懂?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215章 帝王像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219章 這就叫專業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119章 貴姓?第63章 買不起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215章 帝王像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第14章 我不坑爹我坑爺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14章 我不坑爹我坑爺第8章 感謝盟主趣味遊戲plus第15章 我可樂呢?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103章 嚼著吃了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66章 孽徒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1章 西京城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181章 試試手第21章 充數第151章 倒脫靴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119章 貴姓?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96章 聲東擊西第22章 我就知道第229章 慢慢來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第77章 完了第87章 都剛樓第25章 扯什麼淡?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91章 怕是要糟?(4K第二更,求月票)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143章 找墓去了(月票加更34)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12章 怎麼可能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81章 太好用了第249章 強迫癥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87章 都剛樓第189章 假在哪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10章 都沒你牛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22章 我就知道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96章 聲東擊西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241章 洞坑窯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72章 聽不懂?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215章 帝王像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219章 這就叫專業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119章 貴姓?第63章 買不起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215章 帝王像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壁市| 伊春市| 丹巴县| 囊谦县| 周至县| 威远县| 溆浦县| 平谷区| 敦煌市| 峡江县| 平罗县| 桐庐县| 甘孜县| 河北区| 大田县| 昌都县| 广西| 郓城县| 镇安县| 苏尼特左旗| 轮台县| 铜陵市| 宜章县| 涿州市| 伊川县| 峡江县| 桐庐县| 扎兰屯市| 延长县| 阳城县| 山东| 鄂托克前旗| 鹤山市| 新干县| 怀来县| 合作市| 墨玉县| 得荣县| 临沭县| 临江市|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