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

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 老人罵罵咧咧,鼻子裡噴著粗氣,不斷的問候著某字畫收藏協會會長的家人。

林思成一聽,就知道他罵的是丁良。

就說林長青窮瘋了、把乾隆鐵印給林思成的馬老師和他是好朋友的那位。

年輕人稍好點,看到攤前來了人,小聲提醒:“爸!”

老人擡了擡眼皮。

兩大一小,男的帥氣,女的漂亮,後面跟著個半大的小胖墩。

穿的挺光鮮,但太年輕,就說明沒什麼眼光。同時,也就意味著沒什麼購買能力。

老人只了瞄了一眼,再不理會。

年輕人倒是挺熱情,忙迎了上來:“兩位要看看嗎,南宋馬麟真跡,保真!”

林思成笑了笑,看了看老人:“不是市字畫協會的丁會長剛鑑過嘛?”

年輕人的臉色僵了一下:他老爹罵了一路,該聽到的早聽到了。所以,還怎麼保真?

他訕訕一笑:“丁會長眼力不行!”

林思成不置可否:“有沒有手電和放大鏡,借用一下!”

“有,有!”

年輕人忙點頭,翻他老爹的包,老人撇撇嘴,不過沒吱聲。

東西遞了過來,林思成拿放大鏡,葉安寧主動接過手電。

兩幅均爲絹本水墨,表面都有真空膜,大致就像廣告卡過塑的那種技術。不過比那薄很多。

一爲丘陵水鄉,構圖簡約,筆調淡雅,畫中丘高林密,草木蔥茂、風雨迷濛。

畫面極有層次感,由遠及近:遠丘、密林、勁草、水塘、茅舍,以及斜風,細雨。

景物極多,但佈局和諧,既有山水之高闊,亦有草木之生機,風雨之間,卻又透裡一股寧靜、淡泊之意。

意境極高,也極妙。

再看構圖:典型的南宋馬遠首創的“殘山剩水”佈局,既僅取山陵一角,通過巨幅山林的喧染,與對角佔幅極小的靜物或人物,形成極具對比感的線條擴張力。

再看筆力:先以剛勁的“大斧劈皴”畫出山陵,再以細碎筆觸側峰掃出密林、江水、靜物。線條該粗時粗,該細時細,剛中有柔,柔中亦有力。

再以積墨法渲染,墨色由濃至淡,暮靄沉沉的江南天色躍然紙上。

林思成仔細數了數,至少喧染了七層。

退後再看,整畫隱隱透光:留白處雲霧流動,江心處浪波暗涌,既有云翻,亦有浪卷,匆匆一眼,卻如咫尺萬里。

後世,名家稱馬遠爲“馬一角”,馬麟爲“馬小景”,意爲“一角小景,即見天涯”之意。

所以,只看畫工與筆力,這幅畫還真就像是馬鱗之作?

琢磨了一下,林思成又舉起放大鏡,看那幾方印:一爲玉池生,一爲馬麟,一爲馬氏家藏。

刻工精緻,深淺如一,唯有一點:太新,三方印都是一模一樣的新。

中間還有兩方,一方甲東南,一方上湖高人,應該是鑑藏印。但林思成回憶了一下,沒什麼印象。

不過只看極有意境的畫風,極爲獨特的畫工,林思成還是覺得,這幅畫像是馬麟真跡。

看林思成的眼睛越來越亮亮,葉安寧聲音極低:“感覺,太新!”

“是很新!”林思成想了想,“但只看畫工,你跟著師母在字畫館,應該見過類似的畫作吧?”

葉安寧頓了一下,點點頭。

故宮之中,馬遠馬麟父子的畫作均有收藏,如馬遠的踏歌圖、山徑春行圖,馬麟的層迭冰綃圖和靜聽松風圖等。

回憶那兩幅畫,與眼前這兩幅有很多相似之處,特別是後兩幅中的“小景寫意”的構圖方式、“劈皴細觸”筆工,與眼前這幅如出一輒。

但還是那句話,太新……不,可以這麼說:就沒一處不新的地方。

一是絹,雖然呈淺黃色,但這是畫絹用黃櫱、橡碗子等植物料染過後,本身就應該呈現的色度。

如果存放八九百年,真絲必然老化,絹色已經暗黃,徹底失去光澤度,絕不會是眼前這種“新的發亮”的視覺光感。

二是墨:凡水墨喧染,丘陵間,樹根下的暗角必爲濃墨,近於純黑。但放八九百年,墨色必然變淡,趨於“灰中泛黑”的顏色。但這一幅,卻依舊純黑。

三是印,新買的印泥是什麼樣,這幅畫上面的印就是什麼樣,比她包包裡的口紅還紅。

另外還有裝裱:絹綾、畫軸、背紙……反正沒有一處地方不新。

葉安寧沒說話,只是用眼神示意,林思成頻頻點頭。

確實挺新,但林思成認爲,既便新,也不一定就證明,這畫是假的。

暗暗轉念,他擡起頭:“這畫多少錢?”

年輕人的眼睛“噌”的一亮:“五十萬!”

林思成點點頭,“哦,我再看看!”

坐在方凳上的老人頓了一下,又使了個眼色。年輕人驟然會意:“可以低一點,但不能低太多!”

林思成頓然明瞭:一看,這兩父子就是收藏新手。當然,也可能是著急用錢,急著脫手。

林思成又笑笑:“你別急,我還沒看完!”

是真的看,而非轉身就走。

他又拿起放大鏡,對準了另一幅。

江上一葦,葦中一舟,舟上一位胖胖的老翁,踡伏在船頭酣睡。

蘆葦輕盈,布衣褶皺,秋風蕭瑟,水波粼粼。

仿的是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館,馬遠的秋江漁隱圖:葦枝用“鐵錢銀鉤”法勾描,葦葉以焦點刻畫,水波以散點平鋪,墨色以五階過渡。

可謂將馬遠的“一角截景”,並馬麟的“小景觀大”,體現的淋漓盡致。

除馬遠原作上的一句題詩外,另外還有一首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字跡與前一首題詩一模一樣,不像仿筆。所以林思成懷疑,這很可能是馬遠所題。

除此外,除了上一幅的那幾方印,又多了兩方:一爲馬遠,一爲“遙父”。

這兩方,都是馬麟之父馬遠的題印。

與上一幅如出一輒:看畫工與意境,咋看咋真。

看絹質、墨色、印章、裝裱,咋看咋假。

但林思成還是趨向於真跡的可能性大一些,且足有八成以上……

大致看了一遍,林思成又看邊角:畫絹底部的膜有一角微微卷起,還鑽了一個火柴頭粗的眼。

順手摸了摸,他又湊上去聞了聞,甜香中帶著一絲淡淡的苦味。

眼皮頓然一跳:蜂蠟加硃砂……把握又大了一成,九成!

但一縱即逝,林思成不動聲色的直起腰來:“這一幅多少錢?”

“這幅稍貴點,七十萬,也能低一點……但你放心,這兩幅絕對是馬麟真跡……”

年輕人有些急不可耐,又在包裡一頓掏,翻出一張過塑的紙:“不信你看!”

林思成瞄了一眼,眼皮又跳:

最上面是單位:文物出口鑑定委員會。其下是內容:兩幅作品均爲南宋宮廷畫家馬麟真跡……禁止出境。

之下是簽名:徐森玉(首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張珩(書畫鑑定家)、謝稚柳(字畫專家)……足足六位。

然後是日期與公章:1950年7月18日,文物出口鑑定委員會天津鑑定站。

這是建國後才成立的機構,核心任務爲審覈文物出口申請,禁止一級文物和重要歷史、藝術價值的文物出境。

不鑑真假,但結論比鑑定真假的機構還真。

但可惜,是複印件。

林思成嘆口氣:“原件呢?”

年輕人頓了一下:“丟了!”

“那你敢要一百二十萬?”

年輕人囁動著嘴脣,無言以對。

如果原件還在,這兩幅畫流落不到他父親手上,更流不到這裡來。

也不會碰到個專家就說:仿的,新仿的,仿都仿的不倫不類。

也更不可能只賣一百二十萬。

他嘆口氣:“八十萬,兩幅……我真不騙你,九零年的時候,我爸花十八萬買的!”

以九零年左右的購買力,十八萬約等於現在的二百萬,等於打折打到了膝蓋,又砍了一刀。

而以這兩幅畫現在的價值論,少些也值三百萬。

如果從“技藝研究”,“古代工藝復原”的角度考慮,價值更高。

林思成卻搖頭:“太高!”

葉安寧眼珠一轉,狀似無意,指了指捲起的膜角,以及那個小孔:“這是什麼?”

年輕人愣了愣,又咬了咬牙:“沒什麼,五十萬!”

自然不可能沒什麼:那個小孔,明顯是取樣檢測後留下的。

想來這兩個年輕人肯定不懂,但肯定會找人問。所以,他直接降了三十萬。

他爹剛要說什麼,他回頭瞪了一眼:“要不你來?”

他爹又坐了回去,年輕人轉過頭:“真不能再低了!”

確實不能再低了,再低,這爺倆就得內訌,今天這漏不黃也得黃。

恰到好處,林思成露出一絲猶豫,而後又點頭:“去大門東拐角,那兒有個營業點!”

父子倆如釋重負。

五十萬,當然很虧,但換個角度:賣了十七年,誰見誰說假的,早他媽受夠了。

虧一點,總比全虧了強。

幾乎是馬不停蹄,爺倆收撐桿和卷軸。

十一銀行放假,但應文物中心和區裡要求,特意在博物館拐角上留了一家營業點,專爲文博會的大額交易客戶服務。

但壓根沒有人進去過,兩個櫃員都快睡著了,所以辦的極快。

當完成轉賬,父子裡心裡頓然一鬆:買了十多年,終於他媽的賣出去了。

爺倆對視一眼,匆匆道了聲別,像是害怕林思成反悔似的。

人都到了門口,那年輕人又扭過脖子:“還有一幅明代戴進的松鶴延年圖,你要不要看一看?”

林思成眼神微亮:“畫在哪裡?”

“在家,但很貴,最少要兩百萬……”年輕人比劃了一下,“但你要看的話,最遲明天……後天我們要去上海。”

“在哪看?”

“還是這裡吧,其它地方銀行不開門!”

“好!”林思成拿出手機:“留個電話!”

互相留了手機號,父子倆匆匆出了銀行。

林思成夾著兩根長盒,不緊不慢的跟在後面。

將到臺階下,他不由一怔:郝鈞和關興民站在馬路邊,估計是剛下班。

但神情很怪,四隻眼睛撲棱撲棱,來來回回的瞅。

看看跟賊一樣,越跑越快的父子倆,又看看夾著畫軸,站在銀行門口的林思成。

突地,郝鈞一激靈,指了指他胳肢窩底下的長盒:“馬麟的秋陵圖、仿馬遠的秋江漁隱?”

被撞了個正著,林思成也沒否認:“對!”

“花了多少?”

“五十萬!”

郝鈞和關興民對視一眼,齊齊的鬆了一口氣:“賠得不多!”

賠? 林思成笑了笑:“關主任,市鑑明天正常上班吧?”

“當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小時隨時待命,要不能叫公安機關?”

關興民咂摸著嘴脣,“你是想做一下檢測對吧?但是成啊,我勸你別檢……”

郝鈞咬著牙根,“庫庫庫”的笑。

要是林思成賠個二三百萬,他倆肯定著急,但就五十萬,不痛不癢……

林思成補兩隻瓷碗就掙回來了,做爲損友,當然要幸災樂禍。

也怪林思成沒啥字畫方面的戰績,就一隻雞毛撣子,和一幅董其昌的字。

但前者爲竹雕,後者爲梵文,成功把這倆帶到了溝裡:以爲那兩件,林思成憑的都非字畫功底。

再者,這兩幅畫的歷史太過悠久,比馬蘭的那幅梵文心經還要久。市裡有名有姓的字畫專家基本都看過,誰見了都說假。

關鍵的是,該做的檢測全做過,就沒一樣是對的。

當然,懷疑還是有一些的:萬一所有的行家全走了眼,儀器也出了錯,獨獨被林思成撿了漏呢?

比如乾隆的鐵印,又比如市鑑的那樽銅香爐。

郝鈞斂起笑容:“老關說的對,先別急著檢,先去吃飯。順帶讓我們漲漲眼……”

“改天吧,明天也行!”林思成笑著搖頭,“今天還有事!”

啥事,陪葉安寧? 也對,相比較起來,五十萬連個屁都算不上。

五百萬都不叫事……

兩人露出姨母笑:“好好,改天!”

道了聲別,郝鈞和關興民先走爲敬。

看四下無人,葉安寧壓低聲音,但眼中閃動著興奮的光:“馬麟真跡?”

看,葉安寧就不懷疑! 林思成點頭:“對,真跡!”

“但爲什麼那麼新?”

“過程很複雜,得重新檢測一下才能下定論!”

葉安寧的眼睛更亮:“那幅戴進的字呢?”

林思成想了想:“不好說,但可能性很大!”

浙派鼻祖戴進的畫,明代宮廷畫派的代表性人物,作品才賣兩百萬? 乘個三才差不多。

再想想父子倆臨走時,說起戴進畫作的神色:惋惜中帶著痛苦,希望中帶著期盼……和賣這兩幅時一模一樣:既怕賠的太多,又怕林思成不買。

怕不是,同一類的東西?

明天一定要去看看……

(本章完)

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89章 大清內廷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169章 總得要乾點什麼第25章 扯什麼淡?第28章 窯變瓷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4章 孫承祖業第25章 扯什麼淡?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217章 帝璽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9章 賣撣子第237章 契機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48章 六填六燒第35章 念出法隨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9章 賣撣子第143章 找墓去了(月票加更34)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225章 口音第184章 道歉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66章 孽徒第87章 都剛樓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11章 燈會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189章 假在哪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59章 不可能第249章 強迫癥第51章 江湖救急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15章 我可樂呢?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76章 又得翻案?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24章 鳴遠壺第35章 念出法隨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149章 玉豬龍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59章 不可能第166章 開始第229章 慢慢來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72章 我要了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
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89章 大清內廷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169章 總得要乾點什麼第25章 扯什麼淡?第28章 窯變瓷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4章 孫承祖業第25章 扯什麼淡?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217章 帝璽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9章 賣撣子第237章 契機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48章 六填六燒第35章 念出法隨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9章 賣撣子第143章 找墓去了(月票加更34)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225章 口音第184章 道歉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66章 孽徒第87章 都剛樓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11章 燈會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189章 假在哪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59章 不可能第249章 強迫癥第51章 江湖救急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15章 我可樂呢?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76章 又得翻案?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24章 鳴遠壺第35章 念出法隨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149章 玉豬龍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59章 不可能第166章 開始第229章 慢慢來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72章 我要了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城县| 连江县| 钦州市| 永胜县| 温州市| 乌兰浩特市| 扬州市| 株洲市| 同江市| 辽阳县| 嘉义市| 文水县| 怀远县| 龙口市| 中西区| 西城区| 淳安县| 修武县| 达拉特旗| 遵义市| 通榆县| 育儿| 泽库县| 宜兰县| 松江区| 铁力市| 枝江市| 阜宁县| 缙云县| 方正县| 布拖县| 年辖:市辖区| 朝阳市| 买车| 孟连| 重庆市| 牙克石市| 新蔡县| 根河市| 宁南县|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