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6章 又得翻案?

第76章

又得翻案?

八點鐘,林思成準時到學校,師生倆還抽空吃了了碗胡辣湯。

九點差十分到的市鑑,關興民帶著兩位科長,早早的等在樓下。

兩人剛下車,關興民就快步迎了上來:“王教授,辛苦辛苦!”

王齊志半開玩笑:“關主任,上次我可沒咋辛苦,辛苦的是林思成!”

聞絃歌而知雅意,關興民立馬保證:“王書記你絕對放心,該誰的功勞,絕對跑不掉,領導全記著呢!”

說著,還給林思成遞了個放心的眼神。

說笑間,一行人進了樓。

王齊志向來雷厲風行,能早幹一秒,絕不拖晚一秒。拒絕了關興民“先到會客室喝杯茶”的建議,直抵鑑證室,進門就換白大褂。

林思成打下手,依舊是科長和之前的那位女警記錄,關興民陪同。

所有的物證全擺在長案上,大小二十多件。隨意一瞄,“噌”的一下,師生二人的四隻眼睛驟然一亮: 長案中間,立著一樽約半米高,通體綠幽幽,長的像酒缸一樣的物件。

“酒缸”的頂部,還站著一隻老虎。

誰也沒出聲,兩人齊齊的一邁腳,走了過去。

先是看,後是摸,然後再敲,甚至合力抱了起來,看了看底。

然後,師生二人眼對著眼,默不作聲。

竟然是……真的? 長見識了:竟然能在這兒看到國寶? 這東西至少也是漢或以前,如果出土於墓葬,墓主至少也是一方諸侯。比如滿城漢墓,劉備的祖先中山靖王劉勝的墓中,就出土過一模一樣的一件。

關鍵的是,從春秋到漢,類似的器物攏共也就出土了二十來件。無一例外,全部無氧保存。所謂在博物館陳列的,全是仿製的。

那這一樽是從哪來的?

關鍵的是,竟洗成了這個模樣? 兩人神色凝重,沉默不語,關興民還以爲這東西是不是又有什麼問題,心裡都開始打鼓了,王齊志才吐了一口氣:

“肩寬,腰窄,平頂,口直!”

林思成也點頭:“底爲勾連雲紋,應屬禮器!”

王齊志:“虎鈕錞於,源於周,用於祭祀、慶典、以及戰場指揮!”

林思成:“原器爲錯金工藝,飾金極密,後被人撬走金飾,又洗去銅鏽。但酸比太重,紋飾盡毀。”

王齊志又拿起放大鏡,來來回回的看:“年代呢,秦還是漢?”

林思成也低下頭:“肩與圈有弦帶,下綴三葉,勾連雲紋的紋樣爲雲雷紋襯斜六邊……應爲西漢,且爲漢初!”

師生倆你一言我一句,科長和女警記個不停,記完再看資料,暗暗的一讚:幾乎隻字不差。

漢初錞於,錯金工藝,因爲洗鏽的溶液酸性太強,把錯金槽和表面的紋飾洗走了大半。

他們驚奇的是:老師能看出來不奇怪,學生的眼力也這麼強? 甚至於,感覺比老師……還要強那麼一點點?

林思成又瞄了一眼:“關主任,從哪挖的?”

“龍首原!”

好傢伙,未央宮……再結合漢初:專門給劉邦奏演禮樂用的?

國寶中的國寶!

如此一來,罪也更重了:盜的是西漢皇宮遺址不說,還把國寶洗成這樣,這不得把縫紉機踩冒煙?

“主犯判了幾年?”

“判?”

關興民比了一個打槍的手勢。

林思成驚了一下,心裡一動,看了看王齊志。

王齊志稍想了想,搖了搖頭。

所謂王八對綠豆,師徒倆雖然相處的不久,但默契是一等一。

林思成:老師,這東西能不能補?

王齊志:補倒是能補,但太費時間,還沒什麼效益:賣又不能賣,榮譽可能有一點,但頂多公安局和博物館各給一張獎狀! 還不如你多補幾件瓷器……

林思成點點頭:也對,反不如直接送到省博,那裡有的是高手。

看不懂這對師生在打什麼啞謎,關興民還不知道,一樁功勞眼睜睜的從眼前飛了。

再沒有挑,兩人就順著這裡往下看,別說,好東西不少。

一樽水波式髮髻的觀音銅像,袈裟邊緣鑲嵌金絲。衣紋帶飾錘揲而成,褶皺細密,飄逸而自然,明顯帶有“吳帶當風”風格。

頭部近似銀白,說明錫含量極高,至少在百分之二十以上。以下顯黃,近如黃金,錫含量明顯偏低,頂多百分之十。

這是典型的唐代玄宗少府監的鑄造特點,藝術成份和工藝水平極高,同時也代表著涉案金額極高。

還有一柄宋代的曲柄執壺,三方元明時期的高浮雕銅鏡,雖非官作,但藝術水準都挺高。

又看了幾件,師徒二人一口涼氣:這什麼……青銅鎛?

不怪兩人這麼驚訝,因爲這東西比之前的錞於還要少見,全國滿共纔出土了四樽。

前三樽爲寶雞出土的秦公鎛,現館藏於國家一級博物館,寶雞青銅院,也就是王教授之前上班的地方。

後一樽出土於更有名的曾候乙墓:其中編鐘五十四,鎛只有一件。

這東西就兩個作用,一爲祭祀,二爲給所有的樂器定音,可謂百樂之祖。

周禮: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所謂黃鐘,指的就是鎛。

如果非要做個對比:鎛爲兄,編鐘爲弟,之前那樽錞於則是弟中弟中弟……

兩人可謂見多識廣,依舊被震的一愣一愣。脖子不約而同的往前一伸。

王齊志剛把放大鏡湊上去,師生倆又齊齊的一怔愣。

鎛腹正中,刻著兩個銘文:大晟。

哈哈,宋徽宗仿的?

嚇一跳,還以爲冒出來了第五樽“鎛”? 器形一樣,大小也一樣,包括重量也應該大差不差,甚至徽宗親自命名爲“黃鐘”,但歷史不認。

因爲這鐘的音調比鎛要高半調,所以史稱爲“大晟編鐘”。

當時造的極多,一個州配一套,所以像這種的,造了足有上千樽。

出土的也不少,因其主要作用是“定律”,所以屬禮器,歷史屬性的價值非常高。

相應的,刑期也就重。不用懷疑,敢挖出來,妥妥的十五年以上。

仔細的看了一遍,基本和之前的鑑定結果沒什麼出入,兩人繼續往下鑑。

又鑑了幾件,終於看到了關興民多次提到的那樽康熙仿宣德爐,林思成精神一振。

市鑑鑑定爲假,省廳也鑑證爲假,被告律師請的專家卻又認定爲真,那肯定是有些說道的。

轉著念頭,他舉著放大鏡,俯身細瞅:

先看器形,典型的平口鼓腹壓經爐,爐身簡潔而流暢,圈足外撇,內鑄三乳釘,雖簡卻穩。

再看材質:質地堅密,棗紅中隱現青灰,其間間雜褐斑。

這個斑有個專門的叫法:堂梨斑。

名字很好聽,但說白了就是瑕疵:原因是清代改變配方,較明代宣德爐相比銅純度降低,鐵、硫之類的雜質增多,高溫氧化不均而造成。

但所謂的瑕疵也只是對當時而言,放到現在,卻成了“清三代”仿宣德爐的佐證之一。

繼續往下看:通體鎏金,薄厚如一,既便掩埋了三百年,大多腐蝕貽盡,但殘留的部分依舊程亮如新,耀如黃金。

再看款:大明宣……哈哈,這什麼:“德”字的心上少了一橫? 乍一看,僞作?

但恰恰相反,正是因爲少了這一橫,這東西離宮廷真品款的可能又近了許多。

因爲康熙造宣德爐有兩處:同屬武英殿造辦處十四作之一,前爲鑄爐處,後爲銅鋄作。

這一件應該出自銅鋄作,“德”字一律少一橫,暗指大明無德。

但存在時間很短,到雍正繼位後就給改了過來,出品也不多。存世的更少。

所以,別看這東西不怎麼亮眼,還有些髒。如果是真品,四百萬絕對打不住,市場價應該在六百萬左右。

看到這裡,師徒二人對視一眼:這已經算是鑑了一半了,怎麼感覺這玩意……有點像是真的? 總不能,市局又得翻案?

(本章完)

第44章 我撿的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72章 聽不懂?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7章 佛像第59章 不可能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40章 漲見識了第24章 鳴遠壺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35章 念出法隨第27章 說個理由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2章 再挑幾塊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48章 六填六燒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61章 你要不要?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0章 都沒你牛第233章 窯址就在這下面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4章 鳴遠壺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39章 我還是雜項專家?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第96章 聲東擊西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51章 江湖救急第19章 報警第151章 倒脫靴第72章 我要了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8章 核輻射第261章 專家也有錯的時候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211章 燈會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93章 道賀第72章 我要了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47章 書上學的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171章 又撒謊?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5章 我可樂呢?第10章 都沒你牛第225章 口音第51章 江湖救急第79章 彙報一下第61章 你要不要?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請假一天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211章 燈會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18章 核輻射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69章 鋦金第254章 收穫不小
第44章 我撿的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72章 聽不懂?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7章 佛像第59章 不可能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40章 漲見識了第24章 鳴遠壺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35章 念出法隨第27章 說個理由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2章 再挑幾塊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48章 六填六燒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61章 你要不要?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0章 都沒你牛第233章 窯址就在這下面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4章 鳴遠壺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39章 我還是雜項專家?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第96章 聲東擊西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51章 江湖救急第19章 報警第151章 倒脫靴第72章 我要了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8章 核輻射第261章 專家也有錯的時候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211章 燈會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93章 道賀第72章 我要了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47章 書上學的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171章 又撒謊?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5章 我可樂呢?第10章 都沒你牛第225章 口音第51章 江湖救急第79章 彙報一下第61章 你要不要?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請假一天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211章 燈會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18章 核輻射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69章 鋦金第254章 收穫不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治县| 宁南县| 民权县| 灌南县| 达孜县| 昌吉市| 景德镇市| 华安县| 寿光市| 漳浦县| 石楼县| 台南县| 叙永县| 威海市| 肇州县| 四子王旗| 南汇区| 霍林郭勒市| 张家港市| 雷山县| 金乡县| 和静县| 沂源县| 黎城县| 苍溪县| 内丘县| 郁南县| 庐江县| 于田县| 淮滨县| 称多县| 辽阳县| 句容市| 疏附县| 南和县| 扶余县| 夏津县| 枣阳市| 华宁县| 唐山市|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