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

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 鑽桿拔出地面,拆開釺管,近五米的土層一覽無餘。

最上一層是近三十公分的淤泥,夾雜著綠草、樹葉,之後是近一米厚的熟土層和間歇層。再往下又是兩米多的生土層。

土質爲粉砂質黃土,夾雜少許碎石,一看就是山洪衝涮沉積而成。按道理,一直到史前時期的地質層之前,都應該是這種土層。

但怪的是,到三米五左右,突然出現夾雜著白、黑斑點的紅土,足足有半米厚。

而且極硬,像石頭一樣,拇指大小的一塊,竟然用力都掰不開?

仔細再看:白的是石灰,黑的是磚渣,紅的是黃質黏土混合了黑質陶土的混合土。

這難道不是三合土?

孫嘉木又撥拉了幾下,撥拉到最底層的時候,他怔了一下,然後就徹底不動了。

王齊志往前湊一湊:拳頭大的釺管,裹著一根長約半米的圓石棍,中間有分層,不多不少,剛好七層。巧的是,每層都一樣厚,加縫近七公分。

撿起來輕輕一掰,石層分開,分成七塊圓形的石餅。仔細一瞅,王齊志瞳孔微縮:每塊石餅的正面,都印著一隻梅花鹿的鹿頭。

鹿頭,梅花鹿角,昂首……王齊志越看越是熟悉。

不出意外,這鹿嘴裡應該還叼著一根草,全稱奔鹿銜草磚,只有一個地方會用:墓牆或墓頂! 而且只盛行於唐以後,元以前,在這中間,不正好就是宋與金? 加上上層的三合土,這底下要不是墓室,王齊志敢把這幾塊磚啃著吃了。

再看孫嘉木,盯著幾塊鹿紋磚,跟凍住了一樣。

王齊志暗暗嘆了一口氣:震住了吧? 別以爲孫嘉木是從京城來的,還是文物局的處長,如果放在一塊對比一下,見識即便比他高,也高不出太多。

當初找張安世家族墓的時候,王齊志不照樣被驚的一愣一愣?輪到孫嘉木,即便好一點,也好不到哪兒去。

反過來再想:偌大的山坡,別說標識,連樹都不多見幾棵。但林思成說底下有墓,底下就有墓? 他說墓頂離地表大概三米五左右,就是三米五。他說墓頂厚一米,就是一米,甚至誤差不超過十公分?

他說這是宋金時期的墓,這就是宋金時期的墓?

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林思成有透視眼一樣……

愕然好久,孫嘉木滿臉怪異:“風水?”

林思成點頭:“風水!”

孫嘉木怎麼想都想不通:“不是……風水有這麼神奇?”

林思成頓了一下:要說神奇吧,說穿了也就那樣,無非是按圖索驥,順藤摸瓜。

當然,前提是你要懂得夠多,且能融匯貫通,舉一反三。

要說普通,這玩意還真挺有用,至少給盜墓賊找墓,一找一個準。如果學到林思成這種程度,那好了,保你一輩子衣食無憂:不是幾輩子都花不完,就是一輩子都是國家管飯……

林思成想了想:“晉時,郭璞著葬經和青囊經,奠定風水葬學理論。唐時,楊筠鬆著撼龍經與疑龍經,自此龍脈葬學理論體系徹底成形……”

“而不管是郭學,還是楊學,皆以星、山、水爲核心。即“高處尋星峰,平地觀水勢”,何爲星?日觀日月,夜觀九星(北斗加弼、輔)。何爲峰,山……”

林思成指了指龍門山,又環指著山前的平坡:“像眼前這種地形,其實並不複雜,稍懂點風水學都能看的出來:兩側山勢漸伏,如蟬翼輕覆,再結合星相,在青囊經中將這種地形稱之爲蟬翼砂,主藏風。在砂前結穴,中吉……”

林思成一轉身,又指了指坡前的峽溝:“平地隱微水路,分流匯合如蝦鬚,撼龍經中稱之爲蝦鬚水,主聚氣。水前結穴,同樣爲中吉……而凡結穴,穴前即爲緩坡,如毯延展,故名毯脣,又爲中吉……”

“三中爲一上,本該是處上吉的龍穴。但可惜,山上土質疏鬆,草稀樹少,但遇大雨必發山洪,一發山洪,山體必然崩裂滑坡。在風水中,這種地形稱之爲山破形,主家運哀頹……同樣的,稍懂點風水學的術士,也能看的出來。”

“兩相一結合,所謂的吉穴也就不復存在,頂多就是一處中上的穴位。貴是別想了,頂多主小富,且不長久,傳三代必衰。如此一來,達官貴人定然是看不上這地方的,平民又不懂,也請不起術士。所以即便葬,也只是地主、富戶之類。

而但凡入葬,爲求長久,必然要解破山煞,必然會布風水局。而能破此煞的風水佈局就那幾種,優中選優,不過三指之數。而不管是哪一種,墓園方圓不能超過二十步,墓室方圓不能超過三步(一步一米五),墓室必須離地六尺以下,且必爲圓形或八角。葬後既不立墳丘,也不立墓碑……”

“甚至於墓室方位,棺槨高低、墓頂層級,三合土厚度,及明器種類、數量都有定數……所以,陪室必有金、木、土等明器各九件,以日、月、七星位置擺放……”

“凡金,必有錢、鏡、鼎、爐。凡土,必有瓷、陶、玉、石,凡木,必有劍、符、紙、俑……”

林思成深入淺出,有條有理,孫嘉木恍然大悟。

就感覺好簡單:無非就是根據風水辯證:這裡屬於什麼地形,能葬什麼人,藏了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壞處如何避免和消除。

就像套數學題,做公式一樣,根據已知條件推導結論,就感覺並不是很難。

但細一琢磨:簡單個毛線。

Wωω●TTκan●C○

要真這麼簡單,滿天下都是盜墓賊。又何必冒著坐穿牢底乃至吃花生米的風險,去找什麼官墓、帝陵? 隨便找座山,找幾座地主富戶的小墓倒一下,照樣能賺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還不用擔太大的風險。

就像林思成說的這一座,如果是宋墓,那九件金屬器和九件土器,肯定還完好無損。不需要賣太貴,一件賣個四五十萬,十多件是多少?

七八百萬了都,京城的一套四合院纔多少錢?

再說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

被盜墓賊盜掘,不得不進行搶救性處理的古墓,孫嘉木發掘了沒一百座,也有八九十座。哪一座不是盜墓賊挖空心思,費盡了心機才找到的墓址?

而且光是墓址遠遠不夠還得找墓道,更得找墓室。絕對是資料查了又查,地形看了又看,洛陽鏟鑽了又鑽。

有時耗時數月,卻一無所獲。最後著實無法判斷墓室的準確位置,就只能挖地道,甚至於拿炸藥炸。

活糙、動靜賊大、極耗人力和時間不說,運氣的成份還極大。炸十次,都不一定炸準一次。

哪像林思成這樣,就在山頂上看一看,下山後一指,一鑽頭下去,就是金頂正中? 這不就和本地那些同行津津樂道,讚不絕口的那兩次一模一樣? 第一次一釺子就扎到了木灰池,第二次同樣是在山上轉了一圈,就畫出了窯場的佈局圖。

找墓盜墓他不懂,但幹了半輩子的勘探考古,耿嘉木難道連這個也不懂? 他算是明白了:林思成有意的避重就輕,所以聽起來才那麼簡單。其實找這座墓的難度,絲毫不亞於在一片沒任何標識的荒灘上找一座地下遺址。

說白了就兩個字:專業,甚至專業到了極致……

琢磨了好一陣,孫嘉木長呼了一口氣:人才! 怪不得吳副司長念念不忘,一心想把他弄到考古司? 可惜,人各有志。

轉念間,孫嘉木又皺了皺眉頭:找倒是找到了,但怎麼發掘?

不能僅憑一句:這下面有瓷器,很可能是宋代白瓷,就把好好的墓給挖開?

都說死者爲大,哪怕現在是新時代,考古發掘也沒有這樣發的。就像郭院長主動掘開了定陵,招來了多少罵名? 正轉念間,林思成蹲了下來,挨個翻了翻幾塊磚餅,最後拿起最底層的那塊,看了好久。

而後嘆了口氣:“老師,咱們報警吧!”

報警,報什麼警?

王齊志一頭霧水,和孫嘉木對視了一眼。隨即,兩人若有所悟:這墓,已經被盜過了? 不然林思成報什麼警?

下意識的,兩人盯著林思成手裡的那塊磚,看了幾眼,又瞅了瞅其他幾塊。

好像……沒什麼區別? 那林思成是根據什麼判斷,墓被盜了?

好像看出他們在想什麼,林思成把幾塊磚一一擺開:“其實還是有區別的:剛拆開釺管的時候,上層的六塊顏色稍淺,近似棕褐,最底層的那塊顏色近似棕黑……這是因爲底層的青磚長期處於有氧環境,墓磚中的鐵元素已氧化爲四氧化三鐵(黑色)……”

“而其餘六塊中的鐵元素在缺氧環境下以二價態穩定存在,所以最初呈黃色,驟然進入富氧環境後迅速氧化,在極短的時間內轉化爲三氧化二鐵或四氧化三鐵,顏色由黃變紅,再由紅變棕,再由棕變黑,最後才成了棕黑色。所以現在乍一看,好像還是一模一樣……”

“其實細微處,還有是區別的:長期氧化,氧化鐵體積大於原鐵元素,導致磚體內部應力增大,內部黏土結構早已緩慢分解,處於虛有其表的脆弱狀態,一觸就碎……

但驟然氧化這六塊,只是化學結構發生改變,原分子結構變化的沒這麼快,所以內部應力變化不大,硬度依舊很高……”

說著,林思成一手一塊磚餅,搓了一下。輕輕一碰,最底上的那塊上的磚粉“黍黍黍”的往下掉,但另一塊之前是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

驚疑間,孫嘉木也拿起了一塊,用力的用指甲摳了一下。別說掉粉了,他連個印都沒掐出來。

瞄了一眼王齊志,兩個人面面相覷。

乾的就是這一行,道理兩個人當然懂,但只是知其然,卻不知所以然。

如果讓他們講,他們當然知道是驟然見氧的原因。但什麼二階態,三階鐵,那是什麼東西? 不過話說回來,這總是書本上教過的東西吧? 但說實話,別說他們倆,包括專門負責實驗的黃智峰,估計都是一問一懵逼。

因爲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全部裝在腦子裡,隨時用的時候,都能想的起來。

但再反過來說,林思成這樣的,又怎麼解釋?

驚疑間,林思成已經拿出了手機,先找了談武,讓他代爲報警。然後又打給了高章義,讓他調兩隊人過來。

差不多一個小時,兩隊人一前一後,到了峽谷邊。

談武帶的是警察,只是瞭解了一下,做了兩份筆錄。

高章義則帶的是考古隊和民工,還有兩臺小型的挖掘機。

不是沒見過動用機械發掘古墓的,但一次性挖三米,這還是第一次。

就留了兩個值班員,孫嘉木把其餘的專家全部叫了過來,現場觀摩。

一時間,不大的山坡上圍滿了人。

兩個挖掘機齊頭並進,一個揭墓頂,一個找墓道。兩個師傅都是老手,圍著林思成插好的那兩桿紅旗下鏟,速度都很快。

差不多挖了半個小時,有人突地一聲驚呼:“盜洞?”

其餘人齊齊的回過頭:在代表墓道的那桿紅旗一旁,約摸一米深的位置,霍然出現一個圓洞。

不大,直徑約摸五六十,將將能下一個人。但極圓,洞壁極爲光滑,一看就是人挖出來的。

仔細再看,洞壁上還有幾道細槽,這一看就是吊人和往外運送陪葬品時磨出來的繩槽。

打著手電看了一下,林思成讓挖掘機繼續施工,但怕壓塌墓道,機械作業深度減少到了兩米,動作幅度也小了許多。

另一邊一如照舊。

又過了一個小時,揭墓頂這一臺達到了限定的三米深,挖掘機上了坑,高章義組織民工人工發掘。

就四米方圓的一個坑,十多個人換著挖,速度依舊不慢。

差不多半個小時,將將挖了半米,霍然露出了三合土。

一羣專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們算是知道,林思成是如何在半個月之內,把古垛村遺址發掘出來的。

半天發掘一座墓……就這個速度,誰還能比他更快?

(本章完)

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202章 我讓你玩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222章 得不償失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4章 鳴遠壺第25章 扯什麼淡?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199章 仿作第5章 闖禍了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166章 開始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233章 窯址就在這下面第63章 買不起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81章 太好用了第72章 我要了第34章 我不賣了第144章 提個醒第48章 六填六燒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82章 鬼面具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261章 專家也有錯的時候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66章 孽徒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229章 慢慢來第18章 核輻射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237章 契機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154章 朱頭五銖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47章 書上學的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35章 念出法隨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87章 都剛樓第78章 洗貨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69章 鋦金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205章 徹談第11章 家學淵源第66章 孽徒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5章 闖禍了第11章 家學淵源第181章 試試手第76章 又得翻案?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28章 窯變瓷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229章 慢慢來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
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202章 我讓你玩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222章 得不償失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4章 鳴遠壺第25章 扯什麼淡?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199章 仿作第5章 闖禍了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166章 開始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233章 窯址就在這下面第63章 買不起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81章 太好用了第72章 我要了第34章 我不賣了第144章 提個醒第48章 六填六燒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82章 鬼面具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261章 專家也有錯的時候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66章 孽徒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229章 慢慢來第18章 核輻射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237章 契機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154章 朱頭五銖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47章 書上學的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35章 念出法隨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87章 都剛樓第78章 洗貨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69章 鋦金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205章 徹談第11章 家學淵源第66章 孽徒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5章 闖禍了第11章 家學淵源第181章 試試手第76章 又得翻案?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28章 窯變瓷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229章 慢慢來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陶县| 绩溪县| 滦南县| 沙洋县| 东山县| 广元市| 布尔津县| 辽阳县| 丽水市| 榆树市| 丰县| 托克逊县| 息烽县| 来宾市| 贺州市| 亳州市| 青海省| 轮台县| 隆安县| 曲阳县| 台东市| 武宁县| 长子县| 图木舒克市| 乌兰浩特市| 志丹县| 肥乡县| 桐柏县| 洛南县| 张家川| 辽源市| 东莞市| 班玛县| 乌兰县| 南郑县| 青海省| 张北县| 武陟县| 富平县| 搜索| 松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