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7章 契機

第237章

契機 四份卷宗,幾樽硯臺,整整齊齊的擺在茶幾上。

檔案袋的封面上,蓋著“YC市工業局”“文化局”、“檔案館”的紅章。

談武坐在對面,一臉歉意:“前天,陳局長連夜趕回市裡,昨天親自盯著檔案科,把資料傳真到縣裡。同時,絳縣也重新發了一份。

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我讓兩個秘書科十幾個人反覆檢查,連標點符號都能對得上……”

放下標有“澄泥硯”的那一份,談武又指指另外三份: “這也是陳局長親自盯著市文化局發來的:稷山螺鈿、金銀細工、絳州剔犀,全是市裡準備申請國家級非遺技藝的失傳再復原工藝。

但有一點:才列入省級目錄,幾家研究所也在試驗調整階段。市文化局的資料不是很完善,數據可能不是很準確,不知道林老師能不能用得上。”

怎麼可能用不上? 哪怕不是很全。

“都很有研究價值!”林思成點點頭,“謝謝談秘書長!”

“林老師客氣了!”談武頗嘆了口氣,“前天的事情,還要請你見諒!”

林思成渾不在意:“人之常情!”

要說沒意見,那不可能,因爲所有的事情都是提前談好的:等價交換,各取所需。

臨了,卻拿一份不全的資料來糊弄。但凡換個人,但凡不是林思成系統性的瞭解過澄泥硯的工藝,百分之百中招。

但如果換個角度:至少這次不是領導默許,而是下面擅做主張。

而且從起初開始,當地領導的態度就要比耀州誠肯的多的多:不是不行,但要等,也不會太久,最多三個月。

最後雖然出了問題,但問題誰都會出,關鍵在於,補救的及不及時。

說實話,就連林思成都沒想到,當地不是一般的乾脆:本來只打算要一份,就因爲這件事情,一骨腦的又送來了三份。

所以,還有什麼不能見諒的?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林思成也沒敷衍,說是已經約好,下午要和王教授、田所長他們開會,最多下週,就能再次開始勘察。

氣氛很是融洽,兩人談笑風聲。

又聊了一會,林思成客客氣氣的把談武送走,然後讓方進通知開會。

不到五分鐘,幾位全部到齊:王齊志、黃智峰、趙修能、田傑、高章義、商妍。

幾個人圍著茶幾。

“我還以爲,談秘書提的那口箱子裡,裝的是錢?”趙修能開著玩笑,“這次拿來的資料這麼多,總給全了吧?”

“全,而且不是一般的全!”林思成用力點頭,又指了指四份卷宗,“除了澄泥硯,還有”稷山螺鈿、金銀細工、絳州剔犀的工藝技術資料。”

王齊志和趙修能愣了一下:啥? 贈一送三?

他倆一直負責外聯,市直部門和相關單位他們哪個沒跑過?所以很清楚,當地對於這幾項技術的重視程度。

但不奇怪,全是已列入省級非遺目錄,準備申請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失傳再復原工藝,換誰不重視? 再換位思考:如果有外單位聯繫西大,想學習林思成修復瓷器的技藝,你看西大會不會答應? 哪涼快你哪待著去……

“不是……當地這態度,怎麼轉變的這麼快?”

趙修能一臉驚詫,看著林思成,“他們現在怎麼不怕技術外泄了?”

不怪他想不通,委實是當地的態度變化的太快,原地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之前只是一個澄泥硯,都跟要親命一樣。眼下,就因爲一次誤會,全送了過來?

就跟這些技術全都不要錢的一樣? “因爲除了澄泥硯之外,這三項工藝的資料都不是很全,即便有人想複製,也需要時間研究。”

林思成笑了笑,“但這並非人家有意隱瞞,而是客觀因素造成的……就像談秘書說的:就連幾家復原機構都還在實驗求證階段,沒辦法苛求人家……”

幾個人對視一眼:僅僅這麼簡單? 當然不止。

當地應該是覺得,林思成研究的是文物修復,而非原封照搬的仿造。即便技術共享,雙方之間的衝突也不大。

如果合作好了,還能相互彌補。

其次,他們還得請林思成幫忙:

老窯頭遺址雖然是省內唯一,但放眼全國卻不怎麼夠看。如果按照林思成所說的,再找到明、元,乃至金宋遺址,算是把最後的一塊短板也補齊了。前幾不敢說,但怎麼也能在國內排得上號。

拿這些技術換,不虧。

當然,最主要的,是因爲對林思成有了足夠的瞭解:能力這麼強,這麼專業,還那麼多的名銜,關鍵的是,才二十出頭? 想像一下,他以後的路有多長,前途有多麼光明?在這個前提下,林思成腦子被驢踢了,纔會拼著揹負一輩子的污名,甚至是判刑的可能,把這些技術賣給別人? 幾相一結合:與其摳摳搜搜,還不如大方一些。

技術倒是拿到手上,但問題也來了:能申請國家級非遺的技藝,工藝水平肯定足夠高,價值不可謂不大,這些商妍都明白。

她就是有些擔心:飯得一碗一碗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別東一榔頭,西一捧子,最後哪個都沒搞好? 她想了想,委婉的提醒了一下:“林思成,要不咱們先放放,先研究澄泥硯?”

林思成點頭:“當然!”

所謂貪多嚼不爛,不是不研究,而是要分清楚主次。

“對,先搞清楚澄泥硯再說!”

王齊志拿起澄泥硯的檔案,信手翻了翻,“忘了問你,那位姚所長怎麼做的手腳?”

“很簡單:他隱瞞了幾點核心工藝和關鍵數據!”

林思成細心解釋,“澄泥硯的練泥工序,最核心的就是陰乾:因爲硯胎比較厚,不像瓷器,只有薄薄的一層,所以泥胚在陰乾過程中必然會收縮,然後乾裂。”

“爲避免這一點,必須在陳腐之前加入增塑劑。但因爲工藝失傳,具體加的是什麼,無從可知……姚所長第一次送來的那份資料中,就沒寫……”

幾個人湊過去瞅了一眼:這次寫了,留石! “不就是滑石粉?”

林思成點了一下頭。

其實,原始配方中加的是黃丹,也就是鉛丹。除了可以防裂,還能當做助溶劑,降低泥料燒結溫度,避免高溫導致硯臺瓷化。

更能促進泥料玻璃化,提高硯體密度。澄泥硯所謂的“堅如鐵石”、“貯水不涸”,就是這樣來的。

但這玩意有個缺點:配比稍有錯差,會和澄泥中的其它原素反應,出現起泡、無光、乃至表皮剝落的現像。關鍵的是,平衡點極難掌握。

看這幾件澄泥硯樣品就知道,澄泥硯研究所還在試驗階段,只知道要加黃丹,卻不確定該加多少。

其次,燃料。

古法燒澄泥硯,用的既非煤,也非柴,也不完全是第二份資料上所寫的“半溼稻糠”,而是半溼牛糞。

之所以要“半溼”,是爲了避免窯爐內升溫速度過快,導致泥胚內外溫差過大而開裂。

其次,不完全燃燒產生的含碳煙霧滲入泥坯微孔後,會形成碳化層,填補縫隙,增強硯體密度。

這兩點,半溼稻糠就能達到。

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牛糞含氮,在密閉空間燃燒時,可以產生惰性氣體,形成還原性氣氛。

這纔是澄泥硯窯變呈色的主要原因:還原氣氛可防止泥坯中的鐵元素氧化變色。

說直白一點:澄泥硯的窯變,完全可以人爲控制,想要什麼顏色,就能燒出什麼顏色。

再看樣品,基本全是黑硯,偶爾能看到幾點亮銀色,說明澄泥研究所還在試驗研究階段。

甚至於,可能還沒想明白這一點。

所以,之前林思成一直在想:如果第二次送來的資料還是瞎逑胡弄,他立馬回西京,回去就登論文,同步申請專利。

肯定又得幹一仗,但幹仗就幹仗。

還好,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暗暗轉念,林思成讓方進收起資料。

然後,六個人商量了一下後續的勘察計劃。

幾人信心都很足,當然,主要是對林思成有信心:老窯頭遺址那麼難找,不也才用了半個月? 這次時間線放長點,加一倍:一個月,夠用了吧。

林思成反倒覺得有點懸。

老窯頭之所以好找,一是離西坡古窯址羣近,二是地表有瓷土礦遺存,三是山區,古河道遺蹟明顯。

關鍵的是,從清初開始,一直到民國,老窯頭的窯火基本沒斷過。窯址也必然會依河而建,每階段之間只間隔幾十年。

再一個,四處都是山,河流即便發生過改道,也只能順著山谷改,改不到多遠。

有這些前提因素,然後順著建國後、民國、清末、清中、清初這五個時期的河道舊址,就能推斷出遺蹟的大致範圍。

但固鎮遺址在龍門山之外的平原地帶,不是村莊就是田地。而且要從明代找到宋代,上下間隔六七百年,天知道河道變過多少次,拐過多少個彎,遺蹟又留存下來幾處? 當然,不是找不到,但要下功夫。林思成估計,一個月可能不夠用。

果不然,一語成讖。

……

山谷間,河依著路,路傍著河。遮馬峪與209國道相伴而下,穿過龍門山,直抵河津盆地。

河水清澈如明鏡,麥田盪漾著淺金色的波浪。遠處青山如黛,如詩如畫。

風景極好,一羣人卻愁眉苦臉。

之前信心都挺足,覺得一個月肯定能搞定。但已經過去了兩週,別說窯址了,連遮古河道分佈都沒摸清。

不是沒找到,而是太多:河津有三峪(河),除了遮馬峪外,還有神峪與瓜峪。

巧的是,這三條河全從固鎮一帶流過。三條河流量都不小,在哪條河的河岸邊建窯都有可能。

更主要的是,這驢地方太平,雖然三條河是獨立水系,沒有交叉,但一遇豐水年,一發洪災,河道就會偏到了幾裡外。

再加上人爲因素干擾,比如防洪修提、搶水攔壩等等等等,導致同一個村,上下百年間,河道能改七八回。

又因爲河岸土地極爲肥沃,少不了開墾坪地,導致大部分的古河道都已無跡可循。

但再難找也得找。

二十個考古隊員分成三個隊,田傑、高章義、林思成每人帶一隊,每天不是在測繪,就是堪地形。

不誇張,林思成鞋都磨破了兩雙。

王齊志、商妍,以及資料組火力全開,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查資料。

肉眼可見的,全瘦了一大圈。

談武和陳宗年也沒閒著,除了搞好後勤保障,兩人發動所有的力量,安排人員實地走訪,查找線索。

可惜,忙活了個半個月,線索倒是越查越多,但也越來越亂。

這還是在明確知道,古窯遺址就在兩個鎮的範圍之內的情況下。如果擴大到整個縣,乃至整個地級市呢?

一羣老陝纔算是明白了:爲什麼全市都知道,運城有過蒲州古窯。也下功夫費力氣找過,但爲什麼找了十多年,連根古窯址的毛都沒找到?

相應的,談武和陳宗年,以及負責的領導也就更佩服:與之相比,林思成一釺子就探到老窯頭遺址的行徑,就跟奇蹟一樣! 真的,太他媽難找了……

又到了中午,對講機裡傳來廚師的聲音,說是已經做好了飯。

食堂設在村委會,條件比起在老窯頭的時候好很多,至少不用就著山風吃飯:吃完一碗飯,半嘴的沙子。

各隊上了車,陸續往村委會趕。坐進車裡,看王齊志的眉頭擰成疙瘩,林思成笑著寬慰:

“老師,真的,不用愁,最後肯定能找到,無非就是遲早的問題。”

王齊志也知道能找到,但問題是,這個遲早,是多久? 但報酬都收了,不能才找了半個月,就放棄? 他嘆口氣:“你倒是挺樂觀!”

林思成笑了笑:上輩子早習慣了,在山裡轉悠大半年,最後毛都找不到一根,又不是沒經歷過? 考古這事情吧,有的時候,除了能力之外,還得需要那麼點兒契機。

(本章完)

第190章 運氣第25章 扯什麼淡?第44章 我撿的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119章 貴姓?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48章 六填六燒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208章 那是誰談的?第241章 洞坑窯第249章 強迫癥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190章 運氣第167章 給老子封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19章 報警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224章 抽絲剝繭調整一下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77章 完了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199章 仿作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47章 書上學的第229章 慢慢來第144章 提個醒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89章 假在哪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59章 不可能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199章 仿作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47章 書上學的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89章 假在哪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180章 白勸了第89章 大清內廷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39章 我還是雜項專家?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章 西京城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141章 狗都不幹(月票加更24)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51章 江湖救急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57章 包票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3章 免死鐵券第91章 怕是要糟?(4K第二更,求月票)第51章 江湖救急第261章 專家也有錯的時候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52章 要糟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103章 嚼著吃了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35章 念出法隨第202章 我讓你玩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240章 歡迎林工
第190章 運氣第25章 扯什麼淡?第44章 我撿的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119章 貴姓?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48章 六填六燒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208章 那是誰談的?第241章 洞坑窯第249章 強迫癥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190章 運氣第167章 給老子封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19章 報警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224章 抽絲剝繭調整一下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77章 完了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199章 仿作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47章 書上學的第229章 慢慢來第144章 提個醒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89章 假在哪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59章 不可能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199章 仿作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47章 書上學的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89章 假在哪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180章 白勸了第89章 大清內廷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39章 我還是雜項專家?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章 西京城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141章 狗都不幹(月票加更24)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51章 江湖救急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57章 包票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3章 免死鐵券第91章 怕是要糟?(4K第二更,求月票)第51章 江湖救急第261章 專家也有錯的時候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52章 要糟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103章 嚼著吃了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35章 念出法隨第202章 我讓你玩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240章 歡迎林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晋中市| 广安市| 白河县| 宜川县| 沂源县| 新沂市| 遵义县| 额济纳旗| 水城县| 土默特右旗| 田东县| 涟水县| 芒康县| 南通市| 滨海县| 临高县| 施甸县| 宝鸡市| 罗平县| 南开区| 岱山县| 蒙阴县| 双牌县| 云南省| 西乡县| 富源县| 贵阳市| 水城县| 江北区| 通山县| 龙南县| 涟水县| 青河县| 西林县| 禹城市| 乌兰察布市| 洛宁县| 凤庆县| 东源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