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

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

四件紅釉在射燈下流轉著幽光,日影穿過落地窗,攀上了杯身,像浸在紅油中的寶石。

光影漫過瓷片,冰裂紋在光照下顯出千百道金絲。兩尾翠藍雄雞在花叢中昂首,鈷藍勾出的翎毛泛著耀眼的光。

杯底的雙藍圈框著款識,六個字忽明忽暗,忽濃忽淡,鈷料深處滲出團雲紋般的鐵鏽斑。

大明成化年制!

衆人面面相覷,愕然無聲。

記得幾個月前,見到林思成補好的嬌黃釉穿花龍紋大罐,郝鈞算是開了眼。說什麼也要讓林思成把罐兒賣給他,一度出價到五十萬。

但林思成沒賣。

一是不值那麼多,坑誰也不能坑朋友。二是修復時錄了像,到時申報,要把樣本和影像資料一起交上去。

林思成還勸他:郝師兄,你別急,後面我再慢慢補,青花、祭釉、粉彩……賣到你吐。

想開眼也可以,等補雞缸杯的時候我叫你。

郝鈞嗤之以鼻,一個字都不信:雞缸杯,這世上攏共才幾件?

林思成,別說你想補,故宮、國博更想補。但你去問問,別說補了,雞缸杯的瓷片兒他們能不能尋摸到一片兩片? 你也別說補,你能拿點雞缸杯的瓷星兒讓師兄瞄一眼,這輩子都算是讓師兄開了天眼了。

但現在呢?

何止是瓷星兒?

整整一小匣,兩個款底,兩個雄雞,兩隻母雞,以及一羣數不清的雞仔,這難道不是兩隻杯子? 夭壽了,真就他孃的開了眼?

也不止郝鈞,還有林長青……就他正式到任,履新工作室技術顧問那一天。

王齊志和商妍給他放了林思成補成化青花龍紋大罐的錄像。驚詫之餘,他問過王齊志一句:林思成連青花龍紋都能補,還有什麼瓷器是他補不了的? 王齊志想了一下,吐了三個字:雞缸杯! 當時,林長青只當是王齊志做了個比喻。因爲在他看來,哪怕王齊志手眼通天,也不可能給林思成找來這樣的物件。

不是捨不得,更不是害怕林思成補廢了,而是根本找不到……

結果倒好,真就有人給林思成送來了兩隻? 能補就補,補不了就練手……

一想到趙修能說這句話時,臉上渾不在意的表情,林長青的眼皮就禁不住的跳:拿這樣的東西練手,誰能練得起?

連他都這樣,遑論其它人? 只是工作室開個門,一出手就是上千萬的大禮?

舉世罕見,說聲“御瓷之王”也不爲過的珍品,拿來讓林思成練手,還一拿就是兩隻? 這樣的合夥人還有沒有?

而在這之前,不乏有人想,今天攜重禮道賀,算是給林思成長足了光。

但現在一對比,就感覺自己送的東西,怎麼看,怎麼透著那麼絲寒酸? 其中就包括陳朋和何志剛。

來之前,何志剛還問過陳朋,說帶點什麼禮物合物。但陳朋振振有詞:老何,最好別帶。

咱倆要不帶,就是長輩,去了後好吃好喝好招待不說,還得讓咱倆坐上席。

咱要帶了,就是朋友,雖然仍舊好吃好喝好招待,仍舊坐上席。但別的朋友都是幾萬十幾萬的大禮,咱倆撐到天就送幾千,你坐席桌上,能不能咽得下去? 果不然,陳朋一語成讖:就櫃子裡擺的這些,又何止是幾萬幾十萬?

再看看站在展廳的這一圈:做生意的有,當官也有,做學問搞研究的同樣有,混灰擦黑的更是不缺。

等於各行各道全湊齊活了,但凡林思成要辦點什麼事:要錢有錢,要門路有門路,要手段有手段。

也不用懷疑,其中的大半都會出死力:比如郝鈞,關興民,又比如陳朋,何志剛,更比如趙修能,以及王齊志。

頓然間,趙修能看著林思成,羨慕的眼珠子發紅:以前,好多同行都說他是三秦的坐地虎,走地仙,趙修能深以爲然。

但直到今天才知道,他連個皮毛都算不上。

再想想林思成歲數,趙修能就止不住的亢奮:他才二十出頭,至少還能提攜兩個兒子五六十年。到那時候別說他老趙的孫子,估計重孫都二三十了。

果不然,老孃的眼睛是真毒:那娃兒福載德厚,眼生慧光,這根大腿抱緊了,至少福澤三代……

老懷正慰,“嗡嗡”的幾聲,將趙總拉回現實。

王齊志拿出手機,順手接通:區裡的參觀團到了。

回頭一看,學院領導已經到了門口。

院長、書記,兩位副院長,兩位院長,以及團委、助理、各組專務組長……林林總總十來位。

請的是專業的慶典公司,不用提醒,歡迎進行曲播了起來。聲音不大不小,剛剛好。

遂爾,一衆客人也迎了出去。

起初,院領導還挺奇怪:昨天,王齊志和林思成還說請的人不多? 但看車場,停滿了大半,一輛比一輛闊氣。

再往展廳裡看,烏央烏央一大羣,不算學校的人,少說也有二三十號。

隨即,一羣領導猛的一怔愣:不是……怎麼是這兩位?

文遺學院和市局鑑證中心是共建單位,對陳朋當然不陌生。研究的就是文物,對何副局長更不陌生。

人當然認識,但一時沒明白:這兩位爲什麼會在這裡? 再回憶一下,嘉賓名單上壓根就沒有。所以,這兩位是自己跑來的? 驚疑間,雙方迎到了一塊,耿院長挨個握手,半開玩笑:“兩位駕鶴而來,受寵若驚!”

“院長,你別驚。”

陳朋笑了一聲,“聽說小林擺席,我和老何就是來蹭頓飯。”

一聽“小林”,院長的眼皮跳了一下。

林思成失蹤的那兩個月去幹嘛了,院領導一清二楚。爲表感謝,李春南局長和陳朋還專程來學校道過謝。

王齊志也特意提過,說林思成給公安、文物兩個局幫了不少忙,和兩個局的主管領導也相處的很不錯。

院長就以爲,王齊志所謂的處的不錯,也就是兩個局的領導比較賞識林思成。

壓根沒想過,竟然處到了請帖都沒下,自個跑來道賀的地步?

問題是,待會怎麼辦? 正暗暗轉念,陳朋又道:“院長你放心,添兩把剪子而已,亂不到哪裡……”

耿院長怔了一下,又點點頭:也對。

頂多改一下開場稿,彩花、禮儀多加兩位。即便亂,也亂不到哪裡。

耿院長大致問了一下,基本沒什麼疏漏。而後,參觀車隊也進了學校。

兩輛奧迪,三輛帕薩特,後面又跟著一輛考斯特。

看到奧迪,又瞅了一眼車牌號,耿院長的眼皮又一跳:前一輛他認識,區裡負責文宣口的馮副區長,名單上就有。

但後面那一輛,卻是陝B?這不就是銅川的車牌號? 正暗暗驚疑,車停在門口,後排的車門齊齊的打開。

前邊確實是馮副區長,而後邊,竟然是王澤玉和田承明。

兩位還帶了秘書,從後備箱裡搬出一塊匾,黑底金字,古色古香。

但凡知道一點底理的,全都是一怔愣:如果王澤玉是先去的區裡,區裡不可能不通知學校。所以十有八九是等在半路上,混進了車隊。

更說不定,一直就等在校門口……

下意識的,幾人對了個眼神:陳朋和何志剛算什麼搗亂,這纔是真搗亂。

但來都來了。

轉念間,雙方迎到一塊。陳朋和何志剛還裝模做樣的和馮區長握手:“領導辛苦,辛苦辛苦……”

馮區長哭笑不得:幸虧區裡夠重視,今天來的是他。要只是三個局的局長,保準被驚一下子。

開了兩句玩笑,馮區長又介紹王澤玉,挺正式,說是兄弟單位來觀摩觀摩。

兩人挺客氣,王齊志和林思成也當他們是來觀摩,道了聲謝,又讓趙大趙二把匾掛了起來。

略微寒喧,進了一樓的會客室,稍事休息,典禮正式開始。

馮區長和王澤玉一起上了臺,校長緊隨其後,而後是陳朋、何志剛,三位局長。

跟在最後,王齊志使了個眼色,林思成微微一點頭。

這兩位來,不外乎是覺得機會難得:區領導在,學院領導在,王齊志、林思成也在,正好可以談一談。

但林思成覺得,他們估計連區裡這一關都過不了:看馮副區長的神情就知道,他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暗暗轉念,典禮開始,雖然天氣不錯,但致詞都不長。即便加上王澤玉、陳朋、何志剛這三個臨時搗亂的,也才半個小時過一點。

最後剪綵,鼓樂齊鳴,炮聲震天。

最後,馮區長和院長一前一後,把三本證書遞到林思成手裡。

恰好對應門口的那三塊豎匾:

碑林區非遺保護項目,古陶瓷修復技藝傳承人。

碑林區非遺保護中心、培訓中心副主任。

西北大學非遺創研中心,古陶瓷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主任。

連著兩個主任,哪怕暫時沒有任何級別,就只是個職務。但看看林思成那張臉,一羣人說不出的古怪……

接下來,例行參觀。

院領導陪同,原定王齊志、商妍輪流解說。

但進了展廳,兩人才想起來,萬一領導要問:這四樽紅釉是什麼釉,上百件殘器,數不清的瓷片是什麼瓷,雞缸杯又是哪來的,他倆怎麼應對?

急中生智,王齊志推了林思成和趙修能一把。

一位是中心負責人,一位是中心合夥人,且同爲第三代傳承人,你倆不上誰上?

但當即,趙修能頭上的汗就下來的。

你讓老趙對著一幫同行吹牛,那自然是半點都不帶怯的。但給領導講解……王教授,你這不是坑人? 看他面露苦色,躊躇不前,林思成遞了個眼神。然後,把一幫領導帶進了展廳。

起初,都以爲只是走個過場。因爲馮建和耿院都清楚,今天這個儀式過於倉促,所謂的展廳裡面的展品全是從院裡借來的。

沒幾件東西,沒什麼新意,也沒什麼看頭。

但進去後,一羣人才驚覺不對:怎麼擺這麼滿?

那些金雕、玉器、銅盆、古畫也就罷了,都掛著彩,擺明是親朋送的賀禮。

但那些殘器,五顏六色的碎瓷又是從哪來的? 林林總總,殘器加碎瓷足有幾百件。

兩人對視一眼,卻一個比一個狐疑。

“各位領導,這些都是趙總支持的!”

林思成有條不紊,一指趙修能,“工作室成立之初,趙總就碾轉各省,走遍各大名窯,古窯……耗時數月,耗費資金無數,纔有現在展廳中一百餘件陳設器,以及數千份修復樣本。

從西漢的彩陶,東漢的原始青瓷,到三國時的外半釉、兩晉時的越窯密瓷。再到唐代鞏縣三彩、邢窯白瓷、長沙的彩繪……

再到宋代的五大名窯,六大窯系,再到元、明、清三代官窯及民間名窯體系……可以說,凡古代名窯、名瓷樣本,研創中心現在應有盡有……”

林思成平鋪直敘,趙修能卻眼皮直跳:輾轉全國,走遍名窯,我怎麼不知道? 就去了一趟京城而已,被林思成吹成千辛萬苦,爬山涉水不說,花的資金更是數不清? 一羣領導也被震的一愣一愣:凡古代名窯,名瓷,應有盡有? 林思成,你這牛吹的有點大了吧? 包括耿院長都是這樣想。

不過東西確實夠多,就沒說什麼,就如走馬觀花,林思成揀著比較有代表性的講了一下。

剛開始都沒在意,看到比較特別的,馮區長還著重瞭解了一下。耿院也捧了幾句哏。

但講到宋瓷的時候,馮建才發覺不對:這缺個嘴的的彩瓶,是鈞窯?

他雖然不是很懂,但至少聽過鈞窯的“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黃金有價鈞無價”、“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古代諺語。

所以,哪怕是殘器,鈞瓷也應該很少見。但這裡,卻擺了七八件? 正詫異間,林思成又講一件宋代官窯的米黃釉直頸瓶,以及幾片汝窯的瓷片。

乍一看,七殘八破,不怎麼起眼,但一瞬間,耿院長眼都直了。

馮區長霎時一頓:意思就是,這幾件殘器,以及這七八塊瓷片,全是真品? 再想想林思成之前講的,五大名窯,六大窯系:汝、官、哥、定、鈞……竟然真的一窯都不差?

官、哥、定、鈞也就罷了,但汝窯……說實話,耿院長也只是在博物館看過幾片。從來都沒想過,有一天,自己還能在學校裡見到這東西? 甚至於,當場就能研究?

他看了又看,確定無疑,又徐徐的吐了一口氣:“謝謝趙總!”

趙修能精神一振,臉上露出矜持的笑:“院長客氣!”

繼續往前,看到趙修能送的四件清代御紅釉,一羣領導又被震了一下:上千萬的東西當作賀禮,這位趙總對林思成的期許得有多高,信任得有多重?

關鍵的是,也能捨得? 感慨間,林思成又講到雞缸杯。

剛開始,都還以爲仿品,直到林思成提了三四遍,“大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一羣人才後知後覺:這兩件玩意,是真的? 一時間,他們已然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一點兒都不誇張,臉上的表情和之前圍成一堆,震的說不出話來的客人沒什麼兩樣。

就覺得,這樣的東西,這位趙總竟然也捨得送? 關鍵的是,林思成竟然敢收?

甚至於,他還敢補?

如果補廢了呢?

過於震憾,難免動容,馮建看了好一陣,又轉過頭,看著趙修能笑了一下:“感謝趙總支持!”

趙總心裡一震:“領導過獎!”

所謂人前顯聖,人後留名。今天他故意壓著點,最後一刻纔到,除了給林思成長光,不就等的是這一刻? 日後但凡林思成有所成就,就定然會提起:曾經有位合夥人,送了林主任兩隻雞缸杯。

這就夠了……

如此這般,光是一座展廳,林思成儘量精簡,壓縮,半個小時都還沒講完。

正想著要不要把剩下的省掉,王齊志站到他身側,不動聲色的使了個眼色。

以爲是讓他講快點,林思成微微點頭,又講了一件,當場結束。

王齊志順勢接棒,準備領到二樓。不知哪位眼尖,往外看了一眼。

先是一怔,而後仔細的瞅了瞅:“外面那輛,是不是李市長的車?”

一羣人齊唰唰的回過頭。

(本章完)

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166章 開始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60章 漏上漏第208章 那是誰談的?第75章 我也很好奇請假一天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57章 包票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152章 協調會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86章 名家第259章 算計了個寂寞第215章 帝王像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89章 大清內廷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57章 包票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4章 孫承祖業第141章 狗都不幹(月票加更24)第82章 鬼面具第6章 雞毛撣子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32章 我這就滾!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172章 聽不懂?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249章 強迫癥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61章 你要不要?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144章 提個醒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6章 雞毛撣子第69章 鋦金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58章 我拿錘子努力?第190章 運氣第4章 孫承祖業第52章 要糟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40章 漲見識了第86章 名家第241章 洞坑窯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51章 倒脫靴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54章 朱頭五銖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69章 鋦金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79章 彙報一下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153章 更親近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215章 帝王像第51章 江湖救急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4章 孫承祖業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9章 賣撣子
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166章 開始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60章 漏上漏第208章 那是誰談的?第75章 我也很好奇請假一天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57章 包票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152章 協調會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86章 名家第259章 算計了個寂寞第215章 帝王像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89章 大清內廷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57章 包票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4章 孫承祖業第141章 狗都不幹(月票加更24)第82章 鬼面具第6章 雞毛撣子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32章 我這就滾!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172章 聽不懂?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249章 強迫癥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61章 你要不要?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144章 提個醒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6章 雞毛撣子第69章 鋦金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58章 我拿錘子努力?第190章 運氣第4章 孫承祖業第52章 要糟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40章 漲見識了第86章 名家第241章 洞坑窯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51章 倒脫靴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54章 朱頭五銖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69章 鋦金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79章 彙報一下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153章 更親近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215章 帝王像第51章 江湖救急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4章 孫承祖業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9章 賣撣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岢岚县| 房山区| 宜宾市| 栖霞市| 隆化县| 平原县| 丹棱县| 九龙城区| 大丰市| 临清市| 宜昌市| 当阳市| 开平市| 福安市| 仁布县| 博湖县| 策勒县| 共和县| 鄂尔多斯市| 陇南市| 灵宝市| 海晏县| 应用必备| 宜宾市| 广水市| 巴东县| 宣化县| 惠水县| 武宁县| 武隆县| 武邑县| 屯门区| 威海市| 灵台县| 吉水县| 乌兰县| 稻城县| 乌兰浩特市| 平遥县| 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