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

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 “噗”,一把麪粉,暗紅木的案板上泛起醭花。

巴掌大的面劑子三兩下揉好,“喀嚓喀嚓”一頓剪,鍋裡飄起小拇指粗細的面魚。

煮透,過水,往軟爛的紅燒肉裡一撈,再翻炒幾下,香味撲鼻。

山西美食,紅燒肉剪刀面,又稱炒剪魚。

談武特地交待過,師傅對林思成的習慣瞭如指掌,特地開了小竈。

其實肉還是那一鍋肉,並沒有特殊對待,只是面煮得輕,水開一遍就撈。

以爲單另做的肯定香,葉安寧挖了一勺,嚼的腮幫子發酸。

“這麼硬,你咋吃?”

林思成笑了一下:“我胃好!”

葉安寧翻了個白眼,又踢了他一腳。

林思成抄起筷子,細嚼慢嚥:“你怎麼來了?”

“資料組人手夠用,化驗我又不懂,待著也是添亂。舅舅說要來找你,我就一塊來了……”

“你們公司分給你的徵集任務呢,弄的怎麼樣了?”

葉安寧不以爲意:“六月底纔開始,還早!”

這都五月中旬了,滿打滿算一個月,這還早?

林思成想了想:“要不這樣:放著也是放著,你幫我把沈度真跡,還有孝全成皇后(咸豐生母)的湛靜粉彩杯報上去,看能不能入選……”

葉安寧頓了一下:那兩件東西都由故宮的專家看過,真的不能再真,怎麼可能入不了選? 前一件“奉旨移跋”,後一件更是清宮御器,但凡上拍,不敢說壓軸,至少也排在前幾。

王齊志就坐在旁邊,冷不丁的一句:“給她應付一下差事而已,哪需要兩件?沈度真跡就夠了……”

葉安寧沒說話,抿了一下嘴:我還不知道這個?

舅舅的話是真多。

吃完麪,幾個人坐樹下乘涼。

正閒聊著,“吱”的一聲,大奔停在村委會的門口,趙修能從副駕駛上跳了下來。

身後跟著趙大,手裡提著一口囊匣。

“咦,王教授也在?”

“談秘書長,不用忙,我們在縣裡已經吃過了……”

打了聲招呼,父子倆提著箱子走了過來,王齊志讓葉安寧拿了兩個馬紮。

兩人坐定,趙修能打開箱子:“今天早上剛收的,有點怪,我也有些拿不準,所以送過來讓師弟看一看。”

趙修能都拿不準? 王齊志來了興趣,往前湊了湊。

一隻白色的瓷碗,口沿外翻,略微增厚。胎色潔白,胚骨堅實細密,

釉色很漂亮,白且瑩潤,釉質均勻,給人一種微透的玉質感。

敲一下,如金石一般。翻過來再看足,底部中心內凹,留著一個圓形的小圈。

“胚有些厚,但這釉色燒得不錯,和之前徵集到的白瓷片有點像。唯有一點,太新了些,不太像是古物,像是新燒的一樣。”

王齊志仔細看了一下:“趙總,從哪收的?”

“今天早上,我剛要出門,前臺打電話,說有人給師弟放了件東西。我下去一看,人已經走了,就留了一隻碗……對了,還留了電話!”

趙修能從口袋裡一掏,摸出一張酒店的便籤紙。

是個手機號,很有辨識性,一看就是太原的號。

王齊志皺起了眉頭:“什麼意思?”

“不知道!我連人都沒見著,服務員說是個五十來歲的男的,留下碗就走,只說是送給林師弟,再什麼都沒說。”

奇了怪了?

沒名沒姓,無緣無故的,給林思成送只碗? 正狐疑著,林思成瞇著眼睛拿起碗,王齊志又怔了一下。

師生倆快一年,林思成什麼性格,王齊志不要太瞭解。可以這麼說:刀架到林思成的脖子上,他不但能面不改色,還可能衝著你笑一下。

但這一次,林思成卻格外的凝重:眉頭皺起,眼眶微微縮緊,雙眼一眨不眨。

他先看釉,又看底,先後敲,之後又摸。

最後,碗放了下來,人卻盯著碗,一動不動。

還以爲他被難住了,幾人都沒說話。過了好久,林思成指了指碗底:“這是唐瓷,厚脣玉壁底白釉碗!”

啥? 王齊志突的一怔愣,猛的低下頭:不是……這碗都新成啥樣了? 仔細再看:釉面油亮,如銀似雪,無線無痕。也別說老化的痕跡,連絲包漿都找不到。

再看底,潔白細膩,溫潤爽滑,沒有任何沁斑。

林思成如果說這是新瓷,王齊志百分百相信。但如果說是唐瓷……反正他咋看,都覺得不可能。

下意識的,他回過頭:趙修能也沒好到哪,脖子前伸,雙眼微突,一臉“驚呆了”的模樣。

因爲太新,所以趙修能才說有些摸不準。他也猜過,這說不好就是老物件,但再老,也不可能有“唐”那麼老? 也不止是他倆,有一個算一個,全被震住了。

林思成耐心解釋:“鑑定界、拍賣界所謂的‘如新’,指的就是這一種:即瓷器傳承幾百上千年,卻基本沒有老化的跡象,依舊像新的一樣。”

“形成原因不復雜:一是盒封保存不見光,避免清掃擦拭,以及挪動類的物理磨損。同時,基本沒有人爲接觸,不會有油、汗等污染侵蝕。所以不會出現因“玻璃質老化”而形成的包漿層。”

“但最關鍵的:胎釉質量頂級。即高純胎土,高純釉料,高溫燒製,釉面堅硬緻密,抗老化能力極強。”

“很少見,但並不難鑑定!”

林思成拿出放大鏡,又把碗斜了一下: “再是保存的好,外面再新,但經過了上千年,瓷器內部必然會發生變化……看這裡,這是釉內礦物質結構重組,形成的絮斑和水晶狀結晶體……如果過儀器,比如X光,玻化儀,更是一目瞭然……”

幾個人齊齊的往前一湊:放大鏡底下,隱約能看到像玉石內部纔有的那種乳白色絮絲,以及微亮的透明斑點……

王齊志和趙修能對視了一眼:是不難鑑定,但這是見過,瞭解過的前提下,就像林思成這樣。

就像他倆,夠見多識廣,但今天才算是開了眼。

葉安寧倒是聽過,但也沒見過。

她想了想:“故宮中好像有。”

當然。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法門寺地宮(陝西寶雞)中出土了二十多件瓷器。除了十三件越窯青釉秘色瓷,還有八件唐代邢窯白瓷。

因爲全是盒封窖藏,二十一件古瓷基本沒氧化,剛挖出來的時候,嚇了專家一大跳:比新出窯的還新。

之後,十三件秘色瓷被送進陝博,那八件白瓷則被故宮借走,然後就成了劉備借荊州。

但那是故宮,珍藏有什麼樣的稀奇物件都算不上稀奇。

就林思成知道的,民間珍藏年代最久的“如新”瓷,是佳士得從英國徵集的明宣德青花梵文僧帽壺,距今不過六百年。

但這隻碗,卻是唐代?哪怕是唐晚期,距今也有一千一百年。

再說一點:想要達到極強的抗老化釉面,除了高純胎土和釉料,還必須在極高溫條件下結釉。窯溫最低,也要一千四百度。

而唐宋時期,窯溫最高的邢窯定窯,最高也不過一千三左右。所以,想燒出這樣的碗,除了技術,還得有運氣……

幾個人聽得一愣一愣:按林思成的說法,這隻碗即便沒達到孤品的程度,也絕對稱得上珍品。

所以,這已經不是值多少錢的問題,而是即便放進故宮和國博,也能進中央展廳的那種。

但莫名其妙的,且指名道姓的,送給了林思成?

打個比方:誰無緣無故的,給認都不認識的人送幾百上千萬?

更怪的是,只是留了個電話,沒多說一句,甚至連個名字都沒有? 這麼古怪的事情,他們聽都沒聽說過……

看了看便籤上的手機號,林思成想了想:“應該是這附近燒的!”

只覺腦子裡“嗡”的一下,談武頭皮發麻:“林老師,你說哪裡?”

“固鎮!”林思成翻過碗底,“這是固鎮瓷土!”

一羣人又呆住了。

來了兩個多月,徵集到的殘器和瓷片沒有一千也有六七百,林思成過手的次數多到數不清。

化驗更是天天做,元素成份比例,胎質、釉面呈色變化,早刻進了林思成的腦子裡。只是對比一下胎質而已,他還能看錯?

問題是,這是唐瓷?

說明什麼?說明河津古窯的燒瓷歷史,比林思成推測的宋、金時期還要早,距今至少有一千多年。

“噌”的一下,談武的眼睛亮的像燈泡。

但林思成卻高興不起來:誰閒的沒事,給人送這麼貴的東西? 怎麼想,都透著蹊蹺,以及古怪……

林思成想了想,拿出手機,照著便籤紙上的號碼撥了過去。

一羣人精神一振,豎起了耳朵。

響了五六聲,電話才被接通,裡面才傳來一個醇厚的聲音:“喂,哪位!”

“你好,我姓林,林思成!”

“咦?林老師,你好你好……”

回了一句,聲音又稍低了些,“爸,電話打過來了!”

“請他過來吧,來了見面談!”

“唉好……林老師,我爸上了年歲,腿腳不太利索。你看你要有時間,能不能來一趟太原?”

當然。

無緣無故,莫明其妙的送來一隻價值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古董,不說爲什麼送,甚至連個名字都沒留? 更甚至於,恰好與他正苦苦尋找的固鎮古窯有關。就像正打瞌睡,天上掉下來了個枕頭。

別說太原,哪怕是廣東、海南,林思成都得去一趟。

“好!”他點點頭,“請問老先生貴姓!”

“我爸不讓說,他說一提他的名字,你可能就不來了!”

怎麼可能?

林思成愣了愣,又笑了笑:“好,那怎麼聯繫?”

“林老師,你到了太原打我電話,我去接你!”

“好的,那麻煩了!”

“你客氣!”

等林思成掛了電話,一羣人更加古怪:前後說了五六句,但除了讓去太原,再什麼有用的都沒說。

關鍵的是,問他們姓什麼,竟然都不敢講?

王齊志突發奇想:“會不會……姓於?”

姓於?

於什麼,名震三秦,挖了張安世墓的那個於大海? 林思成搖了搖頭。

能把東西送到酒店,說明對他近期的行蹤瞭如指掌,更表蝗,已經把他的底細瞭解的清清楚楚。

要真是於大海,早送林思成吃花生米了,哪還需要送一隻幾百上千萬的碗,再約他去太原? 看看手裡的碗,再前後一結合,十有八九,還是和他現在尋找的白釉瓷古窯址有關。

但保險起見,還是小心點的好。畢竟林思成乾的都是正常人不幹的事。

王齊志看著談武,“談秘書長,能不能查一查那個號碼?”

“好!”

談武點點頭,起身打電話。不大的功夫就有了結果:機主姓張,是TY市文聯的一位科長,這個手機號已經用了快十年了。

太原文聯,科長,姓張?

搜遍記憶,別說這輩子,就是上輩子,林思成也不認識這樣的人。

不過至少能肯定,不是壞人。

他拿起那隻白瓷碗,放進囊匣:“老師,師兄,你們去不去?”

當然要去。

先不說這隻碗和林思成正找的固鎮古窯有什麼關係,就說誰閒的沒事,給人送這麼貴的古董? 他就不怕,林思成拿著這隻碗跑了? 又爲什麼要把約林思成到太原,又準備談什麼? 一點兒不誇張:王齊志和趙修能的心裡好奇的跟貓撓一樣。

以防萬一,王齊志讓談武叫了兩位市局的刑警陪同。九個人三輛車,直奔太原。

不到四百公里,開了差不多四個小時。

剛下高速,林思成再次撥通那個號碼。

剛響了兩聲,電話被接通:“林老師!”

“你好,我們到了!”

“咦,這麼快?林老師你稍等一下……”

像是捂住了話筒,聲音聽不太清。

但不長,就幾秒,聲音又清晰起來:“林老師,你問一下司機,鐘樓街他應該知道,我們在旁邊的乾和祥!”

林思成回了一聲,掛斷了電話。

不但司機知道,他也知道:山西茶行業唯一一家“中華老字號”。

創於宣統年間,民國時期就是太原知名茶莊,距今爲止,已經經營了上百年。

最有名的是茉莉花茶,好喝,不貴:最便宜的二十塊錢一斤,你要在茶樓喝,三元一杯能坐一天。

前世,來山西做技術指導,林思成沒少來這兒……

不遠,離高速路口就三公里,眨眼就到。

兩層的小樓,還是民國時期的風格,青牆灰頂,木門紅窗。

門口站著一位五十歲左右的男人,看到兩輛陝A,一輛晉M停下,他快步下了臺階。

林思成剛下車,剛站穩,一雙手伸了過來:“林老師,幸會幸會!”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男女老少九個人,年長如趙修能,年輕如趙大。文雅如談武,高壯如兩個警察。

這個男人卻一眼就認出了林思成,可見有多瞭解。

關鍵的是,忒客氣,伸的是雙手不說,還微微勾腰。

林思成連忙握住:“你好,先生貴姓?”

“當不得先生!”男人笑了一下,“免貴!”

不是……都到這會了,你連姓什麼都不敢講? 再說了,這兒又不是龍潭虎穴,難不成一聽你姓什麼,還能把我嚇跑是怎麼地? 暗暗狐疑,林思成指了指趙大手裡的囊匣:“那隻白碗,是先生送到河津的?”

“對,我爸讓我送的!”男人笑了笑,“林老師,我爸就在上面,上去再說!”

“好!”

林思成跟著男人,其餘人又跟在後面。

上了二樓,男人把林思成領進一人挺大的包間。

就茶室常見的那種佈局:紅木的茶臺、太師椅,旁邊是沙發和茶幾,靠窗的位置擺著一臺麻將機。

茶臺上擺著幾件古玩,兩邊坐滿了人,男男女女六七位,年歲都不小,最年輕的應該是去接他的那個男人,剩下的都在六七十左右。

居中上首的位置,坐著一位雪鬢霜鬟,身形矮瘦的老人。

嗯,這位應該最大,少說也有八十以上……咦,不對! 大略一掃,又轉了一下念頭,正準備問聲好,林思成愣了一下。

然後,他又轉過頭,看了看帶他上來的那位男子:這倆位,臉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難道不是爺倆?

但重點不是這個,而是這位老人,他認識。

當然,是上輩子。

水即生,山西朔城人,一九四五年畢業於JX省立陶瓷職業學校(景德鎮),後分配到山西實業公司。解放後,進入太原輕工局。

自此後,畢身致力於陶瓷研究及陶瓷考古,調查全省 70餘處古窯址,像冠絕山西的渾源窯、介休窯、八義窯,全是由水先生考古發現,並主持發掘。

同時,主持恢復失傳技藝:包括平定砂器、平定黑釉刻花、山西琉璃、澄泥硯等等等等。

山西列入國家級非遺目錄的失傳再復原工藝,其中有一半,是水先生指導復原的。

九零年退休時,他已是SX省輕工業廳總工程師、SX省玻璃陶瓷科學研究所總工程師、中國工藝美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古陶瓷研究會理事、陶瓷高級工程師。

可以這麼說:他不但是山西陶瓷工業的開創者,奠基人,更是山西傳統文化保護的核心人物。

除此外,他還是國內極權威的鑑定專家,學者。他著作的歷史名窯微觀痕跡鑑定參考叢書,囊括自唐到民國所有的窯系,所有的名瓷。

從分析胎體、釉面、氣泡、開片、包漿、老化、瓷土、釉料……等等等等微觀痕跡,是爲鑑定提供科學依據的古瓷科學鑑定標本庫。

包括現在,林思成的牀頭都放著一本,有時間就翻。

也不止他在學,凡是搞瓷器鑑定的專家,必然繞不過,包括故宮的瓷器專家。

應該是一四年左右,故宮請他去講過課。當時,林思成還專程請教過……

至此,林思成算是知道,爲什麼留的那個手機號是文聯的:他不但是考古、陶瓷學者,還是著名的書法家,篆刻家。

林思成更知道:爲什麼他兒子死活不敢說,他爸姓什麼。

在山西,但凡和考古、和陶瓷相關,這位是絕對繞不開的大山。水這個姓還這麼少見,再結合那隻白釉碗,稍微懂行的就能猜到是他。

真的,林思成要知道是這位,打死他都不會來。

甚至於,他已經有點想跑了。

動腦子想:老人的兒子直直的找到了賓館,可見去之前已經瞭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包括自己在找固鎮古窯,包括自己徵集到了哪些樣本,大概做了哪些分析研究。

更在於,看到那隻碗的第一眼,林思成就斷定:固鎮白瓷的卵白玉工藝,就源自燒出那隻碗的那座窯。

老人搞了一輩子的考古,研究了一輩子的瓷器,還能不知道這隻碗的價值? 都不用化驗,拿塊自己徵集到的瓷片一對比,就能猜到自己想幹什麼:瞞著河津,瞞著運城,恢復卵白玉的工藝。

關鍵的是,價值幾百萬,可能上千萬的孤品瓷器,說送就送? 說好聽點,這叫千金買馬骨。說直白點: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但來都來了,難不成真的招呼都不打就跑?

嘆了口氣,林思成腰一勾,鞠了個躬:“水先生好!”

“咦?”老人驚了一下,“咱們見過!”

林思成搖了搖頭,指了指老人的手。

老手擡起雙手看了看,恍然大悟:得接觸多少瓷器,滲進去多少氧化鐵,才能把手上的那層皮染成棕黑色?

嘖,厲害了,這眼睛真就像刀子一樣。

暗暗一讚,老人又有些狐疑:“在山西,研究了大半輩子瓷器的又不止我一個,你怎麼知道我是我?”

林思成指指囊匣:“因爲那隻碗!”

咦,還真就是?

一般人,哪知道林思成找的固鎮古窯是什麼窯,和這隻碗又有什麼關係? “先坐!”老人起身,拄著拐仗走到了沙發那邊,“都坐!”

“好!”林思成點點頭,走了過去。

其它人一頭霧水的跟在後面,一一落座。

服務員端來了茶,上好的茉莉飄香。

老人做了個請的手勢:“小林,我這麼叫你,可以吧?”

林思成點頭:“可以!”

“那好!”老人笑瞇瞇,“哪咱們再打個商量?”

林思成頓了一下,嘆了口氣:“水先生,先說好,碗我不要!”

好像早就料到了,老人一點都不意外,輕輕往後一靠:“碗不要是吧,那窯址要不要?”

(本章完)

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241章 洞坑窯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249章 強迫癥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63章 買不起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章 再挑幾塊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48章 六填六燒第241章 洞坑窯第79章 彙報一下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96章 聲東擊西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11章 家學淵源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3章 免死鐵券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217章 帝璽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32章 我這就滾!第155章 胡鬧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24章 鳴遠壺第199章 仿作第26章 曼生壺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151章 倒脫靴第72章 我要了第3章 免死鐵券第119章 貴姓?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10章 都沒你牛第178章 不辛苦第66章 孽徒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229章 慢慢來第48章 六填六燒第186章 林老師?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39章 我還是雜項專家?第103章 嚼著吃了第34章 我不賣了第249章 強迫癥第19章 報警第178章 不辛苦第52章 要糟第122章 你賠!(二合一)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211章 燈會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65章 搬家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190章 運氣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第9章 賣撣子第199章 仿作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29章 八萬!第171章 又撒謊?
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241章 洞坑窯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249章 強迫癥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63章 買不起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章 再挑幾塊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48章 六填六燒第241章 洞坑窯第79章 彙報一下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96章 聲東擊西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11章 家學淵源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3章 免死鐵券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217章 帝璽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32章 我這就滾!第155章 胡鬧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24章 鳴遠壺第199章 仿作第26章 曼生壺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151章 倒脫靴第72章 我要了第3章 免死鐵券第119章 貴姓?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10章 都沒你牛第178章 不辛苦第66章 孽徒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229章 慢慢來第48章 六填六燒第186章 林老師?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39章 我還是雜項專家?第103章 嚼著吃了第34章 我不賣了第249章 強迫癥第19章 報警第178章 不辛苦第52章 要糟第122章 你賠!(二合一)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211章 燈會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30章 這小子把鐵券賣了?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65章 搬家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190章 運氣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第9章 賣撣子第199章 仿作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29章 八萬!第171章 又撒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托克逊县| 聂拉木县| 太康县| 内丘县| 湖州市| 浪卡子县| 抚顺县| 通榆县| 荔波县| 崇礼县| 剑川县| 秦皇岛市| 阜南县| 淮安市| 当阳市| 花莲县| 鹰潭市| 大方县| 孟村| 板桥市| 察雅县| 华池县| 淮安市| 岳阳市| 万州区| 宜君县| 铁岭县| 彩票| 桐乡市| 江城| 丁青县| 凯里市| 宾川县| 宝兴县| 昂仁县| 乳源| 响水县| 常熟市| 鞍山市|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