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2章 你賠!(二合一)

第122章

你賠!(二合一)

瓷陶技藝能不能申請非遺?

當然能。

2006年,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統技藝中的前十五項,就是陶瓷技藝。其中就包括陝西的耀州窯和澄城堯頭窯。

文物修復也能申遺,金銀工藝更能申遺,而且目錄更爲豐富:金箔、金銀細分、金銀鑲嵌、金漆髹飾……

但並不是說申就能申。

一是項目本身要體現一定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二是申請團隊和保護單位必須具有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

這兩點王齊志不擔心,難的是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足夠獨特,更要有活態傳承證據,以及清晰的傳承鏈條。

說直白點:最好就剩這一支獨苗,最好處於傳承將斷未斷的瀕危狀態,但在社會中又有活動跡像。

所以,靠機構研究,靠探索古代文獻資料而研究出的技藝不算,哪怕是復原出來的絕技,也達不到“傳承人”的標準。

比如2008年第二批,上博申遺古陶瓷修復,因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協助團隊挑選的項目過於普通,且沒有整理出完整的師承關係,所以申請剛遞上去,就被文化部給打了回來。

次年,傳承申請人蔣道胤教授與某民營公司合作,但直到七年以後的第四批,也就2014年才申請成功。

而上博以保護單位申請,直到2021年的第五批才申請成功。之所以這麼難,關鍵就在於唯一性,和清晰的傳承脈絡。

那林思成具不具備?

唯一性當然具備,不管是金銀技藝,還是陶瓷修復技術。

但傳承,當然沒有。

不過可以找,可以拜師,更可以學。

比如姚漢鬆教授:以那位何錦堂主任的祖父爲第一代,那被收入陝博的何錦堂父子就爲第二代,第三代。

姚教授跟著何錦堂的父親學藝,同樣爲第三代,如果林思成拜他爲師,就是第四代。

那姚教授收不收? 王齊志懷疑:他如果現在打電話,明天姚教授就敢讓林思成從西大退學。

“但不保險!”

王齊志皺著眉頭,“最好,還是能找到那位何錦堂教授!”

林思成想了想:“怕是難!”

因爲申遺有一項硬性要求:培養人才,傳承創新……說官方點:要傳下去,更要活起來。

所以還是那句話:人家安身立命的絕技,憑什麼白白教給別人? 王齊志強調:“我的意思是掛個名,以備萬一!”

“老師,我覺得姚教授就挺好!”林思成搖著頭,“省博的影響力夠大,研究能力更是綽綽有餘!又是公益性機構,普及傳承更不會猶豫……”

王齊志怔了一下:怎麼感覺,有點驢脣不對馬嘴? 我說的是傳承的名義,林思成怎麼又扯到影響力和研究能力? 他剛要解釋一下,嘴已經張開,猛的想到林思成提到的“普及傳承”,又閉了回去。

對啊,怎麼給忘了,何錦堂和省博有本質上的衝突。

選了前者,就不能再選後者,不能既要又要。

這還只是其次,重點在於:哪怕是掛名,師徒名份也不是亂掛的。打個比方,如果申遺成功,何錦堂要來分好處怎麼辦? 我是你師父,打著你的旗號開家公司,就像盛唐軒那樣的,不過分吧? 然後造一大堆仿品,流入市場……到時候那畫面太美,王齊志都有點不敢想。

他擡起手撓了撓腦門:自己雷厲風行,說幹就幹,利索倒是利索了,但有些地方,確實沒有林思成考慮的周到,細緻。

“我剛還想,立馬給姚教授打電話,看來,得先緩一緩!這樣,你先準備一下,然後改天咱倆再去一趟,給姚教授,給省博再增加點信心……”

林思成點點頭:“好!”

確實得增添點信心:一是拜師,二是申遺項目的保護單位必須要有足夠的影響力和研究能力,後一點省博毋容置疑。

其次,也可以減少競爭對手。可以這麼說,只要陝博公開:我要申請“金銀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評選,什麼鳳翔,什麼珠寶公司,全部得打退堂鼓,成功機率會大好幾成。

不過還是那句話,欲速則不達,不能太著急。

但王齊志卻不是一般的急,滿臉愁苦:“但陶瓷呢?一是要有特色,最關鍵的是傳承脈絡:只是林教授,怕是不太夠?”

何止是不夠,而是根本就沾不上邊:老爺子是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的第一批大學生,純純的科班出身,扯什麼傳承、非遺? 但並非沒辦法。

林思成輕輕的吐了三個字:“老太太!”

王齊愣了愣,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對啊,自己怎麼把岐山的那位老太太給忘了?

老太太的公公是正兒八經的晚清內務府工匠,老太太又扒了一輩子的散頭,補了一輩子的文物。傳承夠不夠悠久,脈絡夠不夠清晰?

再想想那天,老太太看林思成的那種眼神,但凡林思成敢說聲拜師,老太太當堂敢擺香案。

更關鍵的是:雞缸杯。

只要能把這兩玩意補好,往上級部門的桌上一放:來,瞅瞅,見過沒有? 甚至於,王齊志覺得比唐代金銀工藝把握還要大些?

“同樣的道理:老太太先不急著找,既便找,也得等你把嬌黃釉和穿花龍紋大罐補好再說。但該做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先做起來……”

王齊志一下又興奮起來,但思路格外清晰:“這樣,咱們先尋求學校的支持,但和院、校領導通氣之前,咱們先把團隊定下來……”

“然後,儘快實踐,同步整理實踐成果,不需要多,也不需要補好雞缸杯,只要能把那樽穿花龍紋大罐補好,老師我就敢拿著東西去找文化廳領導……”

林思成的眼睛亮了亮。

偶爾的時候,王教授確實有些跳脫,性子也有些急。但該耍腦筋的時候,他能甩十個商教授。

就像現在:師徒倆要項目有項目,要傳承脈胳有傳承脈胳,等於學校派個輔助團協助一下,頂多再支援點設備和物料。

然後,一項國家級的榮譽就落在了腦袋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所以,校領導不要太贊同,太高興。

但怕就怕鬧妖蛾子,比如弄來個像王齊志這樣的關係戶,一天內鬥都鬥不完,還申個屁的遺?

“啪”的拍了一手掌,王齊志看著林思成,“我覺得林教授坐鎮,商妍協助,就挺合適,你覺得呢?”

肯定合適:老爺子坑誰也不可能坑親大孫。

打了這麼多次交道,商教授的爲人,師生兩個一清二楚:絕對對得起爲人師表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情操。

林思成沉吟著:“商教授這邊,肯定要老師你出面。爺爺這裡,我得找個機會……”

關鍵的是,不敢讓老爺子一次性知道的太多:這纔多久,原本比繡花枕頭還草包的孫子,該會的不該會的全會了不說,甚至不要會的太精? 如果全抖摟出去,會不會把老爺子嚇出個好歹來?所以,得一點一點的說。

“放心,商妍雖然人笨點,但嘴肯定夠嚴。”王齊志“呵呵”的笑,“待會我就給她打電話,叫過來聊一聊……走,先吃飯!”

……

就隨便在校門口對付了一點,林思成和王齊志回了工作室。

地方是王齊志親自批的,之前還親自來看過,但沒想到,這纔多久,變化竟然這麼大? 轉著念頭,林思成帶著王齊志進了操作間。

李貞伏著長案,正在打磨瓦片,聽到開門的動靜,轉過身來:“王教授!”

王齊志嗯了一聲,點了點頭。

“快八點了,還沒走?”林思成看了看錶,“師姐,你吃飯了沒有?”

“在食堂吃過了,正準備走!”回了一句,李貞開始收拾東西。

收拾了個差不多,她稍稍一頓:“你今晚還住這邊?”

林思成想了想:“可能吧!”

待會商教授來,估計會談很晚,就懶得回去了。

“哦~”輕輕的應了一聲,李貞捋了捋耳邊的碎髮,“三四天了,一直見你穿這一身,所以中午和阿珠去商場幫你買了兩件襯衣,還有西褲。你晚上試一下,如果不合適,我明天去換……”

李貞的表情很坦然,語氣也很平靜。再加前世一直都是助理幹這些活,而且比這乾的更多,林思成也沒多想:“麻煩師姐!”

李貞笑了笑:“能報銷的!”

林思成點頭:那當然。

如果不報銷,性質就變了味。

王齊志默不作聲,眼皮卻跳了跳:什麼叫做潛移默化,溫潤無聲?

這就是。

關鍵的是,連他都沒意識到,林思成三天沒回過家,一直穿的都是這一身? 商妍這學生挺厲害啊? 正暗暗打量,李貞已經收拾好了東西,正準備走,林思成又叫住她:“師姐,稍等商教授也要來,要和王教授商量點事情,你也聽一聽!”

李貞柔柔的笑了笑:“好!”

王齊志的眼皮也跟著跳了跳:言聽計從,百依百順,甚至於一點兒都不好奇,多餘的話更是一句都不問。

當初的單望舒不就是這樣的?

有點能力,又相當忙,而且每件事情都需要投入十二分專注的男人,最怕的就是意外之外的麻煩。

基於此,好多事情都會湊和,將就。漸漸的,潛意識中就會養成“哪個麻煩少,我就選哪個”的思維方式:包括生活、工作,以及日常中的一些行爲習慣。

就比如,林思成能三天只穿這一身,還比如到了食堂,哪個窗口人少他就吃哪個,哪怕很難吃。

乃至於,擇偶!

不信?

王齊志就能現身說法,而且講三天三夜都不帶停的。

而且這女孩夠漂亮,性格也夠溫柔,關鍵的是,志趣相投。

猜一下,時日久了,林思成會不會萌生出“也不錯”的想法?

王齊志越想越覺得有可能。

正天馬行空,“吱呀”的一聲,商妍推門而入。

四人到了隔壁的辦公室。

李貞沏了茶,商妍接到手中,吹了吹浮抹。然後朝著林思成笑了笑,又朝王齊志撇撇嘴:“這麼晚叫我過來幹啥?”

對商妍這樣的態度,王齊志早習慣了。也怪他,三番兩次的給商妍上強度。

但商妍好歹也是大學教授,只是臨變反應能力慢一點,又不是真傻。三番兩次的被他忽悠,沒潑王齊志一臉茶就不錯了。

王齊志笑笑,壓低聲音,透著幾絲誘惑:“商妍,想不想領獎,領大獎?”

瞬間,商妍眼睛一瞪,滿臉的警惕:“王齊志,你又想幹嘛!”

林思成剛喝了一口茶,好險噴出來。

王齊一臉無奈:還能不能有點信任了? “林思成你講!”

林思成點點頭:“商教授,今天王教授請你來,是想和你探討一下:咱們依託工作室,以區政府爲申報單位,以學校爲保護單位,可不可以對‘古陶瓷修復技藝’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稍一頓,林思成又強調了一下:“國家級!”

商妍猛的握緊了茶杯。

也就是從林思成的口中說出來的,要換成王齊志,她保準嗆一句:姓王的,你長的醜,想的倒挺美? 什麼是非遺?

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且具有獨特性,乃至唯一性,以及傳承瀕臨斷絕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什麼是國家級?國務院建立、主持,文化部門協助。

申遺有多難? 就說一點:2005年,國務院發佈通知,各省爭相申報,而從漢到清,各朝各代,各省各市,有名的瓷器窯口何止上千? 但最後,就只有七家成功評選:景德鎮官窯、宜興紫砂、銅川耀州窯,澄城堯頭窯,福建德化窯、浙江龍泉窯、河北滋州窯。

原因就一個:窯火未熄,傳承未斷。再說直白點:一直都在燒。

還有上博,陶瓷修復技術業界聞名,在各大機構中少些也排前三,但申請“古陶瓷修復”項目,直接被駁回。

爲什麼? 沒有特色,不夠獨特,傳承脈絡也不清晰。

說淺白點:幾乎所有省都有古窯口,所有的省都出過名瓷。所有的地方研究機構及教育機構,研究的類別和技術工藝都大同小異,壓根就談不上“獨特”,更和“瀕危”沾不上半點邊。

所以,別說“國家級”,哪怕是省級,王齊志都得使出吃奶的能耐。

商妍剛露出一絲冷笑,王齊志大手一揮:“林思成,讓她見識見識!”

林思成笑了笑,從腳下拉出一口箱子,又揭開箱蓋。

商妍怔了怔,又瞇起了眼睛:明弘治嬌黃釉,弘治黃地青花穿花龍紋?

下意識的,她拿出了兩塊瓷片:研究了半輩子,肯定不會看錯。所以,王齊志和林思成想把這兩件補好,然後依據復原技術,申請非遺?

“異想天開!”

看了好久,商妍丟下瓷片,瞪著王齊志: “我就問你,你準備讓林思成怎麼補?鋦釘、貼金、金繕、還是漆繕?”

“後面兩種,咱們學校是不教,其它學校也不教。但問題是,哪個省級以上的博物館不研究一下?”

“林思成的手藝也確實高,但這兩種都有完整的文獻資料流傳,民間傳承更爲廣泛,沾不上瀕危的半點邊。哪何來的保護,你又準備怎麼申?”

商妍的嘴像機關槍,“叭叭叭”個不停,還斜著眼睛,就差說:王齊志,哪怕申遺審評組全是你家親戚都不行。

王齊志既不急,也不惱:“就知道你不會信,但別急,明天就讓你見識一下!”

商妍“呵”的一聲:“怎麼見識?”

王齊志慢條斯理的往後一靠:“分層修復聽過沒有?”

商妍直接搖頭:“不可能!”

“有什麼不可能?林思成修復那件景泰藍,就那隻葵口盤的時候,你又不是不在?”

商妍愣住:對啊,林思成六點六燒,逐層增色,不就是分層修復?

但她依舊覺得不可能。

所謂的分層修復,其實就是無痕修復,但銅胎琺瑯和瓷器有本質性的區別,而且難度更高。

著手研究的單位倒是多,但技術相對成熟的,就只有三家:國家文物局文化遺產研究院、故宮、上博。

就算林思成從古文獻、論文期刊上拼湊著學了點,但之前肯定沒有接觸過核心技術。

就算王齊志走後門,給他弄來了技術,就算林思成頂聰明,但就這麼短的時間,他頂多學個皮毛。

商妍捏著縱起的眉心,“林思成,銅是銅,瓷是瓷,底胎膨脹係數,釉面高溫耐受係數完全是兩個概念。但這只是其一……”

“其二,古法材料的不可複製性、替代材料的兼容性、多角度色恆常性、筆觸的觸感還原,這些,你都考慮過沒有?”

特別是最後兩點,黃地青花是迭壓瓷:胎體迭燒,釉料迭壓,色彩迭映。

要補底胎、要補刻胎,還要分層補施底釉、黃釉、青花釉……光是一個筆觸不同,導致色層互動而產生色差的難題,就夠林思成研究個三五年。

而申遺的單位的那位多,研究能力那麼強,就比如故宮、上博。所以,等林思成學會,黃花菜都涼了。

“商教授我明白!”林思成點點頭,“但我想試一試!”

“你別聽王齊志瞎忽悠,他渾身上下就長了那一張嘴,想一出是一出!”商妍一臉無奈,“其它不說,光是這箱瓷片,都得好幾十萬!”

“我知道!”林思成笑了笑,“但我還是想試一試?”

“沒救了!”

商妍捂著額頭,不知想到了什麼,又指指箱子,“瓷片是誰的?”

王齊志理所當然:“當然是林思成的?”

“好!”商妍笑了笑,“他要補壞了,你賠!”

王齊志一臉懵:這是什麼道理? (本章完)

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82章 鬼面具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37章 考都不用考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52章 要糟第172章 聽不懂?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63章 買不起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32章 我這就滾!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69章 鋦金第233章 窯址就在這下面第49章 請客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2章 再挑幾塊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27章 說個理由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81章 太好用了第72章 我要了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72章 我要了第145章 沒學會走,就想飛?(月票加更44)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193章 道賀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43章 找墓去了(月票加更34)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193章 道賀第237章 契機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77章 完了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60章 漏上漏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215章 帝王像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202章 我讓你玩解釋一下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190章 運氣第79章 彙報一下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211章 燈會第193章 道賀第52章 要糟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44章 我撿的第78章 洗貨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249章 強迫癥第237章 契機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225章 口音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47章 書上學的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122章 你賠!(二合一)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
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82章 鬼面具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37章 考都不用考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52章 要糟第172章 聽不懂?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63章 買不起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32章 我這就滾!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69章 鋦金第233章 窯址就在這下面第49章 請客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2章 再挑幾塊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27章 說個理由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81章 太好用了第72章 我要了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72章 我要了第145章 沒學會走,就想飛?(月票加更44)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193章 道賀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43章 找墓去了(月票加更34)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193章 道賀第237章 契機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77章 完了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60章 漏上漏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215章 帝王像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202章 我讓你玩解釋一下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190章 運氣第79章 彙報一下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211章 燈會第193章 道賀第52章 要糟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44章 我撿的第78章 洗貨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249章 強迫癥第237章 契機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225章 口音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47章 書上學的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122章 你賠!(二合一)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义县| 五寨县| 桃源县| 上杭县| 永州市| 前郭尔| 扎鲁特旗| 凤翔县| 阿勒泰市| 桓仁| 台中县| 扶余县| 肥东县| 三门峡市| 四川省| 渝中区| 大宁县| 郴州市| 讷河市| 广平县| 称多县| 周口市| 武夷山市| 玉屏| 同德县| 南京市| 囊谦县| 会昌县| 台湾省| 达州市| 平度市| 乌拉特后旗| 柳江县| 宣化县| 吉水县| 荔波县| 高平市| 衡东县| 平泉县| 饶河县|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