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4章 空前絕後

第234章

空前絕後 立架式的機械鑽釺,組裝簡單,但功率不小。

兩米長的鑽桿接了三根,“嗚嗚”的幾下,便鑽到了底。

一點兒阻礙都沒有,說明什麼? 六米以內全是土層,可見這個坑有多深? 鑽桿倒旋,一節一節的提了出來,所有人都圍了過來。

這一次釺出來的土層更亂:第一層是間歇型細土,第二層成了本應該深埋地底的生土,然後是半乾擾型的心土,最後纔是本該存在於最表層的熟土。

前三層還好,每層也就三五十公分。但最底下的熟土層,卻足足有一米五六,而且全是草木灰。

一羣考古隊員撲棱著眼睛:下釺前,林思成怎麼說的?

田所,高隊,你們放心往下鑽,這底下,應該是個草木灰池。

果不然,草木灰池。

林思成蹲了下來,仔細的捻了捻:顏色黑中顯灰,很細,很滑,也很輕,還很純。

看材質,應該白楊木低溫悶燒而成,然後又經過研磨淘洗。

古言:無灰不成釉,這玩意的作用只有一個:調釉。

有草木灰池,就必然其它釉料和調釉設施。

他拍了拍手,又往四處看了看:“田所,高隊:分一隊人到旁邊這個坑裡探一探,這應該是草木灰淘洗池……”

“再分一隊人到坑沿上,探一探那個隆起的土堆,那底下應該是石灰石……再往西一點,二十到四十米,應該有小灰窯(草木灰與石灰石混合燒成釉灰)……”

“第三隊往東,河岸上那個稍方一點的高臺看到沒有?那裡肯定有調釉的白瓷土。旁邊那個大坑,很可能是淘泥池。所以鑽的時候留意點:遇到疑似木製和石制結構的東西時,稍停一下,那很可能是研磨瓷土的水車和石磨……”

交待著,林思成撿了根樹枝,在地上畫了畫:“由此看來,這一塊應該是配釉區:再分一個隊,順著河岸探一下範圍,東西六十到八十米,南北五十米左右……”

高章義愣了一下:“林老師,光是配釉區,就有三千到四千平方?”

“對,大概五到六畝,所以瓷窯遺址不會小!”

何止是不小?整體範圍,少說也在三十畝左右。

而十畝以上,就超出了作坊的範疇,要稱爲“窯廠”。

田傑和高章義分派人員,其他人圍成一圈,討論不止。

王齊志叉著腰,左右打量:勉強能看出古河道的輪闊,岸臺空曠,荒草連天。

緊依山根的地方,有砂礫斷層,不是很厚,但是很齊。應該是被水沖毀的古道。

再往上,能看到山間裸露的煤層地帶,除此外,就周邊的這幾個大坑。

如果說這裡開過煤礦,那沒問題,有路,還有露天開採的痕跡。只要懂點地層學常識,都能看的出來。

但要說發生過礦難,乃至於埋住了瓷窯……反正他怎麼看,都看不出來。

琢磨了好一陣,仍舊沒什麼頭緒,王齊志又看了看田傑。

田傑嘆了口氣:林思成依據的,應該就是這幾個大坑,與沙礫古道的斷層。

如果是天然形成的池塘、湖泊,可以在開闊的低窪平原地帶,也可能相對平坦的山腰,甚至是山頂,但唯獨不會在河道一側的岸臺上。

高於河面,且緊靠著河道的湖泊,見過沒有?

這很違反地質學常識,如果存在,就只有一個可能:河道乾涸後,由地質災害形成的。

比如地震,塌陷。

山根下的古道斷層也可以證實這一點,但怪的是,周邊的地層卻又是完好的? 山體自然,河道完整,包括相對酥鬆,極易受地質運動影響而滑坡的裸露煤層帶完好無損,那就可以排除能引起大面積地質變化的地震。

這兒又是煤礦區,從而就能推斷出發生過塌陷類的礦難。

其次,如果是大面積塌陷,就應該是一個大坑,而不像現在這樣,東一個西一個,零星錯亂。

乍一看,有大有小,有深有淺。但如果將這一片比做古代瓷窯廠:眼前的這些坑,恰好符合配釉區的設置:淘洗池、堆積池、堆放臺,乃至研磨池。

但說實話:這些全是田傑根據這個草木灰池,有了座標參照物之後的推斷。沒發現草木灰之前,別說猜,田傑想都想不到。

所以,能這找這兒,完全是林思成的個人主觀判斷。至於他怎麼判斷的,田傑也不知道。

正暗暗感慨,劉明和許承嚴姍姍來遲。兩人盯著腳下,愣住了一樣。

長長的一截,像泥棍一樣,一看就是剛剛纔從釺管中倒出來的。

分層混亂,生熟顛倒……這說明什麼? 大型地質塌陷型礦難。

深達一米多的草木灰層,研這麼細,還這麼純,除了給瓷器調釉,還能做什麼用?

再回憶一下,兩人之前是怎麼說的:在這兒找瓷窯,這夥老陝腦子抽了吧? 現在呢,抽不抽了?

兩人撲棱著眼睛,盯著地上的泥棍看了好久,又四處亂瞅。

就算是試勘,總得有點依據吧? 但他們看的很清楚:林思成只是轉悠了兩圈,又問了一句這兒有沒有發生過礦難,就開始找。

然後一釺下去,就探出了木灰坑,這是多小的概率? 兩塊中五百萬都不可能這麼準……

耳中傳來一聲驚呼,劉明和許承嚴下意識的擡起頭,高章義飛奔而來。

雖不遠,卻跑的氣喘吁吁,手裡握著兩個標本袋,往前一遞:“林老師……看!”

這什麼,土磚?

顏色很淺,近似於灰白,質地極爲細膩,就像抹牆的膩子粉結了塊。

釉果,別名白不泥,主要成份爲絹雲母,由風化較淺的瓷石研磨後,再反覆舂打而成。

作用就一個,與釉灰(草木灰與石灰石燒成)混合後,調成釉漿。

等於離林思成的推測更近了一步:周圍這幾個坑,就是配釉區。

“哪裡發現的?”

高章義一指:“那個坑!”

“再往周邊探一下,測一下範圍!”

“好!”

高章義捏著對講機,給隊員下指令。

劉明擡起頭,囁動著嘴脣:“林老師……瓷窯?”

“對,瓷窯!”

“有多大?”

林思成估算了一下:“看木灰坑與白不泥淘洗池的距離,配釉區甚至在七畝左右。以此推斷窯址面積:大概三十畝。

但這只是處於同一時期,同一水平層面遺址……簡而言之:不可能第一次建窯就建這麼大,肯定是先小後大,逐步擴建,最後才形成了這麼大的規模。”

“除此外,因爲河道及水流變化,並木材、瓷土開採運輸等因素,燒造一定的年限後,窯廠必然要搬遷。所以周邊肯定有更早時期的瓷窯遺址……初步預測,總面積至少在五十畝以上……”

許承嚴倒吸了一口涼氣:多少?

五十畝,那就是三萬多平方米。

而超過一萬平,就能達到“中型遺址範圍”。但別說中型,迄今爲止,河津連個小型瓷窯都沒發現過。

正驚疑不定,高章義去而復返,依舊拎著兩個標本袋。但這次不是土,也不是磚,而是幾塊黑瓷片。

“林老師,在釉泥池旁邊發現了廢瓷坑……”

林思成點點頭,接了過來看了一眼:“鈣釉黑釉瓷,清中左右!”

衆人默然:有配釉區,有廢瓷坑,瓷窯遺址無疑。

看兩人愣住了一樣,林思成又解釋了一下:“範圍確實不小,但年代不會太遠,這一圈應該是中心遺址點,也是最大的遺址點。看廢瓷就知道,大致清中左右。

再往前的遺蹟肯定也有,但最早應該不會超過明朝末期……而且基本可以肯定,燒的全是民用型的粗瓷,大致以黑瓷爲主……”

別說明朝末期,哪怕是清末的,都算是填補了河津縣的歷史空白。

許承嚴還是沒想通:“但爲什麼歷史文獻中,沒有過任何記載?”

林思成想了想,又搖了搖頭。

說實話,他也不知道。

如果說,因爲這兒在古代的時候屬鄉寧縣,所以河津縣誌中沒有記載。那處於十公里之南,歷來就屬河津的固鎮,同樣沒有任何燒造瓷器的歷史記載。

而林思成卻很肯定,固鎮一帶必然還有瓷窯。不然那些白瓷、刻花瓷是哪裡燒的? “林老師,既然這麼大面積,爲什麼地表沒有任何遺存?”

林思成言簡意賅:“應該是民國時開煤礦的時候埋掉了!”

這兒煤雖然不少,但因爲交通不便,以前只是小打小鬧。

但到了民國,要養一個軍,而且許多機械設備已然普及,開發面積和深度必然呈幾何式增長。

關鍵的是,半露天開採,篩煤之後的廢土、廢渣就地一倒,多大的遺址給你埋不掉? 要不是因爲發生礦難,岸臺上弄出了幾個奇奇怪怪的坑,還真不一定能發現的了……

轉著念頭,林思成笑了笑:“劉館長,許局長,彙報吧!”

兩人猛點頭,不約而同的拿出手機。一個給縣裡彙報,一個給市裡彙報。

王齊志瞄了一眼,也拿出手機。

說了沒幾句,他又往前一遞:“何局長!”

林思成接了過來,裡面傳來何志剛的聲音:“小林,我明天就到……”

“好!”

掛了電話,林思成想了想:何局一來,這一塊估計就得交給本地部門。就一天時間,該測的還是要儘早測一下……

“田所,配釉區先放放,抽兩個隊:一個測一下遺址的大概範圍,就以這兒爲中心:南北一百米,東西一公里,這一片的岸臺都測一下……”

“另一隊找一下窯爐,測深一點……”

田傑用力點頭,捏著對講機安排。

王齊志暗暗感慨。

要說之前,是因爲念林思成的人情,再加何志剛三令五審,反覆強調,田傑纔對林思成言聽計從。

但現在,田傑絕對已是心服口服:沒錯,林思成確實不是專業考古,但他這個外行,比自己這個內行還懂得多……

轉著念頭,對講機裡又傳來高章義的聲音,說是在白不泥的淘洗池旁發現石磨。

林思成讓他們繼續探。

沒用他交待,商妍領著資料組跑了過去,拍照的拍照,畫圖的畫圖。

而後,對講機不時的響一下:水碓、水車、瓷坑、窯爐。

發現越來越多,範圍越來越大……

一直到下午三點,電話響起,何志剛說是到了河津市。

給田傑和高章義交待了幾句,林思成帶著王齊志和商妍上了大切。

……

偌大的會議室,安靜的出奇。

電話偶爾一震,秘書輕手輕腳的出去。接完回來後,又在領導的耳邊低語幾句。

幾位本地的領導目露振奮,王齊志卻老神在在,穩座如鍾。

林思成有多專業,有多權威,又不是靠嘴吹出來的?他說有窯址,那就肯定有窯址,找不出來纔不正常。

可惜,全是黑瓷……

正轉念間,三個穿著迷彩服身影進了會議室,何志剛瞅了瞅,愣了一下。

連著十多天,吃在山裡,住在山裡,面貌可想而知。

相對而言,王齊志和商妍要好一點,基本不參與勘測,只是衣服髒一點,憔悴一點。

但林思成全程跟著考古隊跑,而且大多數時候,他都在獨自釺探,走的比隊員更遠。

風吹日曬半個多月,臉上像塗了一層醬油似的,何志剛差點沒認出來。

他下意識的站了起來,其餘領導也跟著站了起來。

簡單打了聲招呼,相繼坐定。林思成從商妍手裡接過文件夾,朗聲彙報: “截止目前,已探明窯爐七座,最早爲明末清初左右,距今約四百年。最晚上世紀六十年代,基本可以證實,從清朝早期開始到建國後,老窯頭一直在持續性燒造瓷器……”

“周邊發現廢瓷坑四處,主要器形爲黑釉碗,其次爲醬釉壇、陶缸、陶罐等……實物樣本極爲豐富。”

“另外,發現瓷土坑與配套礦坑兩處,燃料坑、儲泥池各三處,加工區及設備:水車、石碓、水磨。並上釉區、燒成輔助區等……遺址東西長七百米,南北八十餘米,大致範圍五萬多平方……”

聽到五萬多平方,所有人齊齊的一怔愣。

先算一下面積,至少八九十畝。

但大還是其次,關鍵是全:窯爐本體、原料加工、燒成輔助、原料與燃料、出土遺物,乃至窯業垃圾層(廢瓷坑)。

換種說法,這是河津……哦不,這是運城首次發現的完整性的制瓷遺址。

不敢說絕後,至少是空前……

(本章完)

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9章 賣撣子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第144章 提個醒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105章 臉上貼金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211章 燈會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211章 燈會第186章 林老師?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3章 免死鐵券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233章 窯址就在這下面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78章 洗貨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199章 仿作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22章 我就知道第65章 搬家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81章 太好用了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0章 都沒你牛第24章 鳴遠壺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72章 聽不懂?第5章 闖禍了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72章 我要了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80章 白勸了第51章 江湖救急第65章 搬家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261章 專家也有錯的時候第151章 倒脫靴第112章 你個大白癡調整一下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249章 強迫癥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03章 嚼著吃了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35章 念出法隨第166章 開始第58章 我拿錘子努力?第86章 名家第6章 雞毛撣子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49章 玉豬龍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96章 聲東擊西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90章 運氣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52章 要糟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181章 試試手第149章 玉豬龍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
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9章 賣撣子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第144章 提個醒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105章 臉上貼金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211章 燈會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211章 燈會第186章 林老師?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3章 免死鐵券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233章 窯址就在這下面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78章 洗貨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199章 仿作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22章 我就知道第65章 搬家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81章 太好用了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0章 都沒你牛第24章 鳴遠壺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72章 聽不懂?第5章 闖禍了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72章 我要了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80章 白勸了第51章 江湖救急第65章 搬家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261章 專家也有錯的時候第151章 倒脫靴第112章 你個大白癡調整一下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249章 強迫癥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03章 嚼著吃了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35章 念出法隨第166章 開始第58章 我拿錘子努力?第86章 名家第6章 雞毛撣子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49章 玉豬龍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96章 聲東擊西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90章 運氣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52章 要糟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181章 試試手第149章 玉豬龍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漳浦县| 江山市| 宜黄县| 阿克陶县| 体育| 石家庄市| 尤溪县| 宕昌县| 潞西市| 滨海县| 东平县| 随州市| 宿迁市| 永康市| 黄陵县| 井研县| 财经| 阳山县| 固始县| 宁陕县| 那坡县| 邵阳市| 枞阳县| 贺兰县| 宁都县| 大冶市| 竹山县| 修武县| 同德县| 水富县| 吉水县| 江陵县| 和龙市| 陆丰市| 离岛区| 遵义市| 普兰店市| 上高县| 毕节市|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