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

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 田承明暗暗鬆了一口氣,王澤玉也鬆了一口氣。

爲了見到林思成,他們整整準備了三天。

第一天託關係請人,費了不少周折,才請來了陶主任。

第二天找東西。這個沒怎麼費事,西京博物院就有。同時設計方案,緊急培訓。

所謂明陣磨槍,不快也光,至少不能在開誠佈公之前露了底。

第三天,邀請林長青……

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是見到了林思成。

乍一看,溫和,謙恭,和風細雨,臉上帶笑,好像特別好說話的樣子?

但在銅川的時候,林思成也是這麼溫和,這麼好說話,結果呢?

不過老話說的好,萬事開頭難,算是成功邁出了第一步,算是見到了人。接下來,無非就是加深關係,水磨功夫……

暗暗轉念,王澤玉使了個眼色,田承明又拿過那過手串:“林老師,你再給掌掌眼!”

林思成若有所思,接到了手中。

一件牙質手串: 顏色微黃,質地細膩,表面帶有獨特的螺旋紋,而且全部朝著一個方向旋。

抻開繩再看中間的孔,隱約間,能看到幾絲血泌一樣的細線。

入手很沉,至少要比象牙沉,觸感油潤,但並無象牙那般光滑。

大致看了看,林思成又聞了聞:“獨角鯨特化後的左犬齒,內部含有可感知環境的神經末梢,只有雄性有,一輩子就長一根……”

“獨角鯨是北極圈海域生物,所以這東西直到九十年代左右才大批量流入國內。剛開始冒充象牙騙外行,之後慢慢被人熟知,算是新式文玩……像這一串,截下來到現在,應該五到六年……”

一羣人頻頻點頭。

是不是獨角鯨的牙,他們心知肚明。所以其它不論,只是這份眼力,只是這手鑑術,就不得不讓人驚歎。

“林老師好眼力!”

田承明專門負責捧哏,先讚了一聲,又拿起那塊銅牌:“還得請您掌眼!”

林思成頓住,不知該說點什麼的好:這麼大領導,連“您”都用上了? 暗暗一嘆,他接過看了一眼,然後就怔住了。

乍一看,這什麼玩意:牌不像牌,錢不像錢,跟臆造品似的?

仔看再看:黃銅質地,上面泛著幾絲鐵鏽。偶見老包漿,但已然跟銅質凝爲一體。

再看那幾抹鏽,紅中透紫,紫中泛褐,鏽的極爲結實。

只看這兩處,林思成就敢斷定:這玩意沒一千年,也有八九百年。

再看紋樣:字刻的極多,偏旁部首都認識,但合一塊……這寫的什麼東西? 翻過來再看:坑坑凹凹,凹凸不平,左一道棱右一個坑,且沒什麼規律。

就感覺,造型不是一般的怪,鑄造工藝和刻工也只是一般。

但林思成卻看的極爲仔細,時而摳一下,時而拿放大鏡看看邊角,再時而擡起頭想一想。

一看就是好久,至少有十多分鐘,他才把東西放下來。

而後一嘆:難爲他們了,這樣的東西也能找得到?

珍貴只是一方面,關鍵是少……黃銅加隕鐵的契丹開國皇帝金令見過沒有? 全國出土的也就七八件,品相這麼完整,還保存這麼好。擺明是西京博物院從哪家一級博物館借過來,用作開館時的展品之一。

能帶到這裡來,再讓自己鑑定一遍,就挺不可思議。所以,他們給陶主任許了多大的好處? 看他默然不言,還嘆了口氣,就以爲林思成沒鑑定出來。也可能是把握不大,一時不好下定論。

由此,一羣人精神一振。

他們不怕林思成看不出來,就怕他看的太準,看的太快。

只要看不出來,就等於留好了勾子,就能約下一次的時間。

不需要多久,就隔一兩天。依舊看不出來更好,再換一件更難的……三番兩次,關係是不是就熟了?

同時做好背調,而後投其所好:是人就有愛好,就有需求……所以,肯定能談下來,無非就是需要付多大的代價。

暗暗轉念,王澤玉看了看陶卓,陶卓微一點頭。

他和林長青平輩論交,自然不好跟著叫林老師,先是笑了一下,又指指銅牌: “這東西太怪,也太難,說實話,我研究了好久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所以纔拿來請你爺爺看看……但可惜。”

“不過不要緊,西大能人輩出,小林你拍幾張照片,回去後問問老師,再查查資料……說不定就能找到點兒線索!”

林思成又嘆了一口氣:都找到家門口來了,哪還有下一次? 所謂快刀斬亂麻……

他點點銅牌,指著最中間的那個字:“歹、興、廾……這是契丹胡文,既最原始的契丹文字,翻譯過來,只代表一個字:朕!”

“中間這一圈爲契丹大字,既契丹中期逐漸漢化後,洐化出的更爲接近漢字的文字……從鈕孔之下順時針翻譯:天歲德福、長壽神萬、父國之……”

“是不是覺得數字不對,這一圈明明十二個,卻只念了十一個?而且語句不順,極爲拗口?”

林思指了指其中唯一有方框的那個字,又點了點旁邊的“圡”,“這本來是一個字,既“國”,不過故意拆開後刻了上去……還有這個……”

他又指了指方框字旁邊,有點像“丹”字抹掉了一點的那個字:“這是‘父’,但刻反了,”

“正常的字當然不會拆開刻,更不會刻反,更不至於刻的顛倒錯亂,前後不分……這塊銅牌之所以如此,只因爲它是令牌,專爲傳達軍事秘令……所以,要跳格,要反切,要借替,要錯位,才能翻譯出真正的意思……”

“具體是什麼意思我不知道,但這個‘朕’,只代表大遼皇帝……還有這後面疙疙瘩瘩的圖……”

林思成把銅牌翻了過來,“這是契丹獨有的‘九龍圖’,象徵“子孫繁茂,洪福齊天”。

同時,也是契丹的秘密軍事地圖:隆起即是山,低凹即是谷,也可能是路……具體怎麼走,全寫在正面的那十一個字裡面……”

“我說簡單點:這是大遼皇帝專門用來向在外征戰的高級將領傳令的金牌,即‘如朕親臨’……”

林思成每說一句,陶卓的眼皮就跳一下,再說一句,又跳一下。

東西是他親自借來的,中間那個字是不是“朕”,這又是不是契丹皇帝傳令的金牌,他最清楚。

但不應該?

這東西,全國攏共七八件,集中珍藏在三家博物家,件件都當做鎮館之寶,幾乎很少公開展覽。

陶卓費了好大的周折,才借到西京來。也根本不是林思成以爲的“開館展藏”,而是準備在過年期間搞個大新聞,用來吸引遊客。

展都還沒來得及展,林思成肯定沒見過。

但他不但鑑了出來,還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問題是,這上面是契丹最早時期的胡文,宋以後就徹底成了死文字,相關的文獻就沒傳下來幾部,全國會翻譯的專家有幾個? 更遑論像他這樣,不查資料,不做對比,張口就來……陶卓敢發誓:有這個水準的,兩隻手就能數的過來……

所以,怎麼想都想不通啊?

陶卓皺著眉頭,盯著林思成看了好久:“小林,你之前,是不是在哪裡見過類似的物件?”

“陶主任,我長這麼大連西京都沒出去過……哦不對,前兩天才出去過一趟,去了趟銅川……但就沒出過省,能到哪裡見?”

林思成點了點銅牌,似笑非笑,“東西確實沒見過,但相關的文獻我看過:爲了保密,大遼凡新皇登記,必換金令,包括正面的吉語,以及背面的九龍圖……

所以,每一套的辯識度都極高,只要懂契丹胡文,就能推算出這塊令牌屬於那位皇帝……

我再排一下這十二個字的正確順序:朕,國之父,天神萬歲,福德壽長……陶主任你想:能自稱‘國父’,‘天神’的大遼皇帝,會是誰?”

林思成又豎了個大拇指:“所以,這是大遼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九龍金令……

如果非要做一下對比:比成吉思漢當然差的遠,但至少也能和忽必烈的開國金印比一比……陶主任,真的,你撿大漏了:少說也是好幾個億……”

陶卓沒崩住,臉“騰”的一紅:我倒是想撿,但我能到哪裡撿?

這是從內蒙博物館借來的……

ωwш.тт kΛn.CΟ 所以,你當林思成在誇他?不,這是在指著他的鼻子罵……特別是“好幾個億”,就好像迎面糊來了幾巴掌,準準的抽到了他臉上。

不是……這賊慫沒幾歲,嘴怎麼這麼毒? 他又氣又笑,不知道怎麼解釋,又該不該解釋。

其餘人更是面面相覷。

是個人,都能聽出林思成揶揄的口氣。卻一時又不敢肯定,他只是在揶揄陶主任,還是意有所指? 正胡亂猜著,林思成擡起頭,目光從幾人的臉上掠過。

陶主任不算,那女人應該是他秘書或助理,也不算,但剩下的四位呢?

歲數相差不大,大都是四十多歲五十出頭。穿著也大差不差,就普通中年人的裝束。

但能從言行舉止,以及一些細微處,看出身份地位的不同。

稍胖的那位專門負責遞東西,收東西,乍一看,好像在四人中排最末,但其實他排第三。

當面和自己對話,一口一個老師的這位,應該排第二。

時而給老二使眼色的這位,當然排第一。

剩下的那位一直坐在角落裡,默不作聲,歲數最大,但級別應該最低。

而且感覺精很不好:眼中泛血,臉色蠟黃,隱約間,還透著幾絲青氣。

用中醫的說法:心脾兩虛,陰陽亦兩虛,心腎不交,心虛膽怯……惶恐,不安,焦慮,甚至有點抑鬱的癥狀。

回憶了一下王齊志的電話裡提到的考察團,林思成嘆了一口氣,伸了了手:“田局長,宋局長,幸會!”

一聲田局長,像是炸雷,田承明猛的一怔,直勾勾盯著林思成。

像是被震住了一樣,一時間,他不知道該不該答應,又該不該伸手。

宋敬賢正在小心翼翼的往盒子裝銅令,聽到一聲宋局長,手禁不住的一顫。

見了鬼了,他怎麼知道我不我? 兩人沒伸手,甚至聲都沒吱一聲,就定定的盯著他。

林思成笑了笑,又看著孟樹鋒:“孟所長!”

不等孟樹鋒答應,他又站了起來:“王市長好!”

茶室裡像是按了暫停鍵。

好歹也是領導,什麼場面沒見過。但一剎那,四個人被林思成震的不知道怎麼應對。

因爲他們很肯定,林思成從來都沒見過他們,包括孟樹峰。

他也沒回過學校,不可能看什麼錄像,或是照片。那林思成是怎麼猜到,他們就是他們的?甚至於能對號入座,誰就是誰?

總不能,還能是算卦算出來的? 當然不可能算卦,不過王澤玉喊了一聲:老田……林思成就知道了,這位是工業局的田局長。

和老田打配合的那位那麼默契,擺明兩人同事多年,當然就是宋副局長。

至於孟所長,壓根不用推斷,看氣色就能猜到。

那級別最高,威嚴最重的王總,不是最大的領導是誰?

震驚的不止這四位,還包括陶卓和助理。兩人驚的無以復加,此時的表情,就像下巴馬上就要掉下來一樣。

他怎麼認出來的?

林長青一頭霧水,不明所以,還想著不是什麼老總嗎,怎麼突然就成了市長。

葉安寧則雙眼放光。

舅舅說,林思成會望氣,更會鑑人,她一個字都不信,更是當笑話聽。

那這次算什麼? 衆人心思各異,男女老少七八位,茶室裡卻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好久,王澤玉嘆了一口氣,站了起來。

眼中光芒閃爍,夾雜著說不出的愕然、極度的驚疑、以及驚歎:妖孽成這樣,西大把他當寶一樣,一點兒都不誇張。

暗忖間,手也伸了出來:“林老師!”

林思成謙虛的笑了笑:“領導,你千萬別這麼叫,你叫我小林就行……”

小林?

只是這身本事,也絕對能當得起一聲老師。

客氣兩句,兩人坐了下來,王澤玉想說點什麼,卻又頓住。

不是說不出口,而是太過猝然,林思成純粹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把所有的步驟全打亂了。

腦子裡全是頭緒,不知該從哪一點說起……

轉念間,他看了看孟所長。

孟所長的身體震了一下,顯白的臉上微微一紅,腮幫子也跟著鼓了一下。

不是……何至於咬牙根? 沒等他站起來,林思成擺擺手:“孟所長,我知道,劉東做的事情,你肯定不知情。再換位思考,站在你的立場上,核心技術肯定要保密,也肯定會那樣交待:堅決不能外流。

因爲對於你和瓷研所而言,這是兩代人辛辛苦苦幾十年,耗費無數心血、精力,纔來之不易的成果……

對於你的學生而言,這是後半輩子評優選良,升職晉級,乃至養家餬口的憑仗……所以孟老師,您真不用道歉……”

孟所長頓了一下,明知道不應該,卻禁不住的鬆了一口氣。

但旁邊田承明的臉都綠了:老孟啊老孟,你當他是真不怪你,真的理解你?

他是壓根不給你解釋的機會……

果不然,田承明剛要說什麼,林思成又笑了笑:“領導,我也知道你們的用意……再換位思考,我也能理解你們的難處,更能明白幾位領導造福一方的苦心……”

“秘釉瓷,還是宮廷御器,這是多大的噱頭,多大的號召力?都不用刻意打廣告,只要能復原出來,只要論文一發表,相關機構就會慕名而來,相關媒體就會爭相報道……”

“加班加點,半年就能建好廠房,同步生產線到位。最多三個月以後就能生產,然後普及全國,乃至遠銷海外……到時候,肯定還得再建六七八九一十座。而一座廠能養活多少人?”

“算少點,五六百,但這五六百人身後的家庭呢?以及原料、包裝、運輸、銷售等等等等環節,這能提高多少就業率,能解決多少個家庭的困難?”

微微一頓,林思成又笑了笑:“但話說回來:孟老師有立場,各位領導有立場,同樣的,我是不是也得有點兒立場? 首先,我是西大的學生,幫老師看著一間小實驗室,又在老師和學校的幫助下,成立了一間小工室……所以,我應該站什麼立場?”

“我年輕,不敢說辛苦,至少沒有孟老師辛苦……但同爲核心技術,既然能讓孟老師和弟子們功成名就,加薪升職,爲什麼不能讓我的老師、我的師兄師姐師弟師妹也功成名就,也加薪升職?”

“甚至於,爲什麼不能讓學校也跟著沾點光?至少,西大培養了我爺爺,又培養了我父親,現在,又在培養我。”

“既然給銅川可以造福一方,可以解決許許多多的就業崗位,可以養活許許多多的家庭。那給西大,給文博學院所在的碑林區,乃至西京,難道就不能製造就業,就不能解決困難?”

“總不能,西大的老師、學生文化水平高,思想覺悟就得無限高?西京的百姓不是太困難,就可以先讓一讓?哪個領導敢說這樣的話,我立馬就給,白送……”

稍一頓,林思成又嘆了口氣:“俗話說的好:做人不能太自私……所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至少,我說不行就是不行,沒有吊胃口,更沒有把各位領導吊二十天……”

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語速也不快,卻迅如疾雷。

每說一句,四個人的臉就沉一分,話說的越來越重,四位領導也越黑越黑。

當林思成說完最後一句,四個人像是約好的一樣,臉色發青,額頭上青筋暴起。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林思成倒好,哪個不中聽,就挑著哪個說? 但偏偏,駁的他們啞口無言:既然有好處,我爲什麼不給自己人佔,要給你們佔? 而你們自己都不願意乾的事情,憑什麼非要別人幹?

也是這一刻,他們才明白:西大、那位王教授,以及林思成,這三個裡面,就數林思成態度最堅決,最直白,說話最不客氣。

道理都明白,但還是好氣,王澤玉甚至被氣的笑出了聲:被個小孩訓成這樣? 陶卓和助理撲棱著眼睛,看看林長青,再看看林思成,默不作聲:什麼叫嘴毒,什麼叫照著臉抽?

這不就是?

陶卓才反應過來:看在林長青的面子上,林思成算是給足了他面子……剛纔揶揄他那兩句,就像是撓癢癢。

林長青纔算是聽明白了一半:林思成去銅川學技術,技術沒學到不說,還被吊了個二十多天。

但不知道他怎麼弄的,最後竟然研究出了銅川最急缺的技術。然後這幾位才亡羊補牢,追到了西京。

已經去過西大,但被撅了回來。然後這些人另闢蹊徑,就想從家庭關係這方面下手……

想到這裡,林長青的臉“唰”一下就變了:這不就是欺負人?

林思成在銅川受的那些氣都先不提,就說現在:西大不同意,你卻讓林思成同意,他如果真同意了,力挺他的西大,力挺他的王齊志算什麼? 還沒畢業,工作室還在學校的林思成,又算什麼? 還有今天這一幕,這不就等於追到了家門口? 這次能找到林思成的爺爺,那下次能不能找到林思成的爸,林思成的媽,以及他們的單位?

不用猜,只會沒完沒了,沒完沒了……

林長青冷著臉站了起來:“林思成,走!”

“好的爺爺,走……”

林思成也起身,目光從幾位的臉上掠過:“孟老師應該知道,古代復原技術註冊專利,有多困難?但再困難,我也會註冊……

會不會申遺不一定,但幾位領導大可放心:不管是專利還是申遺,我都不會用到‘耀州’之類的字眼……”

他是不想嗎?不,而是根本用不著……

“一時情急,說的有點多。一時嘴快,用詞也不太妥當,領導們多擔待。但也請領導們理解一下: 因爲我太忙,好多事情都沒跟家裡講過。而爺爺年事已高,也怕他一時接受不了,知道的更少。所以,幾位領導下次還要是來,可以直接來找我……”

頓了一下,林思成又笑了笑:“其實,除過茶末釉,還有好多技術可以和孟老師,可以和兩位局長請教請教,探討探討:

比如青釉墨彩,比如剔花浮雕……更或是,日本南瓜蒂鈕、宜興紫砂提樑……當然,如果你們有興趣……”

霎時間,像是一柄鐵錘錘到了胸口上。林思成每說一樣,四個人的心臟就跳一下,再說一樣,又跳一下。

心跳,眼皮也跳,甚至嘴角的肉也跟著抽。

因爲林思成說的這幾種,全是耀州瓷核心技術中的核心技術,關鍵的是,都還沒申請專利。

因爲一註冊專利,就再沒辦法進入申遺的擴展技術項目中,所以要先入目錄,然後再註冊專利。而這段時間孟所長去京城,就是在跑這個事情。

更關鍵還在於,知道這幾項技術存在的除了孟所長,就只有兩位局長,以及王澤玉。包括市領導也只是知道有這麼個項目,具體的一概不知。

特別是最後一句:那是瓷研所最新研發的耀州新青瓷提樑壺,工藝核心,就是借鑑日本南瓜蒂鈕壺、宜興紫砂提樑壺。

但杜良志、王虹、劉東都不知道,林思成是怎麼知道的? 一剎那,孟所長原來蠟黃的臉色變的煞白:

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如果你們還要纏著不放,也不是不行,可以直接來找我。

但如果還想牽連到我的家人,那就別怪我不客氣:別說秘釉瓷,我連你們現在研發的那幾種都進不到你們的工廠……林思成就是這個意思。

四個人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領導又怎麼了? 領導也是人,該慌的時候,他照樣得慌……

(本章完)

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調整一下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112章 你個大白癡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58章 我拿錘子努力?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51章 江湖救急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225章 口音第144章 提個醒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77章 完了第49章 請客第199章 仿作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65章 搬家第249章 強迫癥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86章 名家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28章 窯變瓷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247章 一步到位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24章 鳴遠壺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190章 運氣第152章 協調會第89章 大清內廷第22章 我就知道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1章 西京城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89章 大清內廷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225章 口音第225章 口音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89章 假在哪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225章 口音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82章 鬼面具第60章 漏上漏第28章 窯變瓷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第28章 窯變瓷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119章 貴姓?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第44章 我撿的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77章 完了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149章 玉豬龍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17章 匪夷所思第189章 假在哪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71章 又撒謊?第143章 找墓去了(月票加更34)第89章 大清內廷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19章 貴姓?
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調整一下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112章 你個大白癡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58章 我拿錘子努力?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51章 江湖救急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225章 口音第144章 提個醒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77章 完了第49章 請客第199章 仿作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65章 搬家第249章 強迫癥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86章 名家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28章 窯變瓷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247章 一步到位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24章 鳴遠壺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190章 運氣第152章 協調會第89章 大清內廷第22章 我就知道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1章 西京城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89章 大清內廷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225章 口音第225章 口音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89章 假在哪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100章 密宗佛像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225章 口音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82章 鬼面具第60章 漏上漏第28章 窯變瓷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第28章 窯變瓷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119章 貴姓?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第44章 我撿的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77章 完了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98章 以後換個稱呼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149章 玉豬龍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17章 匪夷所思第189章 假在哪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71章 又撒謊?第143章 找墓去了(月票加更34)第89章 大清內廷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19章 貴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普兰店市| 长宁县| 民丰县| 衢州市| 新泰市| 砚山县| 天祝| 克什克腾旗| 扎鲁特旗| 绿春县| 德令哈市| 阿巴嘎旗| 昌黎县| 赤峰市| 乌审旗| 嘉义市| 托克托县| 青浦区| 陆丰市| 吉木萨尔县| 桑日县| 库尔勒市| 吉木萨尔县| 昌平区| 红河县| 肃宁县| 革吉县| 公安县| 博客| 嘉祥县| 屏东县| 青冈县| 丹寨县| 新乡市| 兴海县| 平利县| 静安区| 和平县| 晴隆县|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