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

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

這三件東西里面,最便宜的應該是李東陽的字帖。

但再便宜,也是史上有名的書法家,更是一朝首輔,怎麼也在百萬以上。

其次是陸子岡的玉杯。

2011年拍過一樽,加傭金約五百萬。雖說眼下的古玩行情比較冷,但少些也得兩百萬。

價值最高的是那方澄泥硯:

硯呈魚形,硯背襯以荷葉,黑紅相映,荷魚交輝,色彩鮮麗華美,濃豔與沉著相得益彰。

翻過硯背再看,一行楷體刻字:貽厥孫謀,鑑兮勸懲! 厲害了,不但是宮硯,還是御賜。算少點:三百萬……

但他把所有的兜掏完,也就百來萬。買不起還是其次,關鍵是上百萬的東西,哪有那麼好出手?

所以,東西雖好,但沒必要……

下意識的,林思成看了看王齊志。

王教授倒是可以買一件,問題是,對方賣不賣? 林思成想了想:“老人家,能不能商量個事?”

老太太笑咪咪:“娃你社!”

他指了指王齊志:“這是我老師,師承古銅張!”

老太太瞄了瞄王齊志的手,撇了撇嘴:“砸了幾道漿?”

意思是打了八百桿子都不止,王齊志連古銅張的徒孫都算不上,買東西就算了。

林思成張了張嘴,索性閉上。

老太太又笑了笑,柺棍往地上一頓:“那三個買不起木事,這個,你肯定買得起!”

隨即,趙修能挪過托盤,腰一勾,又從茶幾底下拉出一口箱子。

打開匣蓋,取掉海綿,又揭開三層軟布,匣子一分爲二。

一邊是碎瓷,另一邊也是碎瓷。

但一半黃,一半藍中有黃。

純黃的這一半與王齊志剛買的那隻碗如出一輒,嬌嫩如葵花,黃亮如雞油,弘治嬌黃釉無疑。

雖無龍紋,但目測一下,原器比合碗大許多,既便不是罐,至少也是尊。

再看另一半,典型的弘治黃底青花瓷:釉色柔和,釉質肥厚,青中泛灰,呈現出獨特的玉質感。

再看紋飾:花中有龍,線條纖弱,筆法灑脫,且透著幾份隨意,與桌上那隻碗別無二致。

翻了翻,林思成掏出底座,果不然:大明弘治年制。

弘治嬌黃釉琵琶尊,弘治黃地青花穿花龍紋大罐? 前者還好,特別是後者:工藝源自成化鬥彩,故稱弘治鬥彩。就憑這個底兒和那條龍,這半匣瓷片都值二十萬。

要是能拼出來,不比王教授的那隻合碗的價值低。

所以,哪怕這箱子裡的瓷片不太全,也要買下來。

大致翻了翻,沒發現真中混假的現像,林思成伸出手,準備問問價。

而袖子都捋了下來,他又突地一頓。

弘治嬌黃釉琵琶尊,弘治穿花龍紋大罐,弘治嬌黃釉合碗……哪來這麼多弘治御器?

關鍵的是,沒丁點的沁斑,說明這三件,沒有一件入過土?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成色……不出意外,這方硯與琵琶尊、龍紋罐、合碗是同時代的東西。

精確一點:一直都在一塊兒……

再看那張字帖:李東陽木齋先生將登舟以詩見寄次韻! 李東陽是誰? 弘治年間尚書、閣老、文淵閣大學士。

木齋先生爲莊昶,弘治年任南京吏部郎中,與李東陽是同鄉,更是至交。

兩人都是江蘇人,那李東陽送給莊昶的辭別詩,如何到了陝西? 林思成不太清楚,但他知道:莊昶的女兒嫁給了時任山西參政(從三品)李俊的兒子,而李俊,就是岐山人。死後葬在岐山鳳鳴崗,離這兒還不到十公里。

盲猜一下:這張字帖,會不會是兒媳的嫁妝?

其次,弘治初,李俊任過侍講,後任湖廣佈政使參議、屢任山西參政,深得弘治信任。那包括那方硯、那隻碗,這匣中罐和尊,是不是都是弘治所賜? 越想越覺得有可能,林思成眨了眨眼:“老人家姓李?”

“俄可不姓李!”

老太太搖搖頭,“娃兒放心,這些東西都是俄公公拿地從李家換滴……他沒回老家前,在宮裡當雜作匠……”

林思成怔了怔:這老太太還是祖傳的手藝?

包括托盤裡這三件,都是正兒八經祖傳的東西。

反正自己是別想了,著實買不起,也就能買買瓷片。

他嘆口氣,準備問價,老太太擺了擺手:“娃兒別急,再給你看樣東西!”

說著,老太太從板凳底下一掏,摸出一個巴掌大的小匣子,又顫顫巍巍的打開。

匣蓋剛揭開的一剎那,林思成的眼睛猛的一瞇:又是一匣碎瓷? 最上面的一片格外惹眼:一隻公雞昂首蹬足,引勁長鳴。身後一隻嫩黃的雞仔,撲棱著翅膀。

剛說什麼來著?

弘治鬥彩源於成化鬥彩,一眨眼,老太太就拿出了一匣? 仔細再看:釉面瑩潤,白中閃青,青中閃灰。但色澤並不顯暗,反倒透著一絲玉質感。

映著光再看:釉層肥厚均勻,光澤柔和含蓄。若換個角度:鵝黃微閃綠,杏黃泛絳紅,蜜蠟透明黃。

胎質也極薄,透過瓷片,甚至能看到背面手指的肉紅色。

關鍵是這隻雞,還有匣底的那個座……太他媽有識別性了:大明瓷中之最,皇帝專用,成化鬥彩雞缸杯。

不誇張,活了兩輩子,林思成第一次見到真東西……雖然是隻破的。

舉世是不是隻有十七隻,林思成也不太清楚,但至少七年後,劉益謙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花的那兩億八千萬,沒摻一絲假。

再看匣子的大小,這裡面的瓷片,少說也是兩隻……豈不就等於,兩個兩億八千萬?

不誇張,但凡換個人,託著匣子的手已經開始抖了。

一看就是好久,林思成徐徐的吐了一口氣,輕輕的放了回去。

老太太盒上匣子,一臉笑咪咪:“娃,你把這個給我補好,我把那個箱子送給你。”

稍一頓,她又指指托盤:“那三件裡,你再挑!”

王齊志雙眼猛突,眼皮狂跳:他離得稍遠,對瓷器瞭解的相對較少,暫時不知道林思成手中這匣是什麼。

但他至少能認出來,托盤裡那三件是什麼。特別是那方硯:明廷貢硯,皇帝御賜。

就爲了補這一匣破瓷,老太慶竟然說送就送?那這匣子裡的瓷片,該有多貴重?

林思成稍好點,但任他兩世爲人,也止不住的吸了口涼氣。

但他驚的不是老太太的魄力,而是手腕:怪不得明知道我買不起,卻堂而皇之的拿了出來?所以,她哪是賣東西,她是引著魚上鉤! 那補還是不補?

說心裡話:這樣的東西,幾輩子才能遇一次?別說給錢,哪怕倒貼,林思成都想幹。

但有一點,邏輯說不通! 林思成想了想:“老人家爲什麼不送到京城?”

比如故宮。

“京城好送,但萬一姓了公咋辦?”

哈哈……當年偷出來的? 都過了上百年了,應該不大可能,但也說不準……

“老人家,關鍵是我太年輕,怕給你弄壞了。”

“娃兒放心補,俄手雖抖滴很,但眼睛還好使!”老太太頓了頓柺棍,“你補,俄看著!”

倒是挺穩妥,但還是那句話,邏輯不對。

林思成點點頭,笑了一下,“老太太,其實我也是祖傳的手藝:我爺爺叫林長青,是西大的陶瓷學教授,師承李廣德(其父、祖皆出身內務府造辦處,晚清瓷器修復大師)……他手藝比我高多了……”

“娃兒又胡社,李廣德又木來過西京。”

老太太笑著,看了看他的手指,“你爺也是倒漿糊的?那他會不會調鋦青漆?”

林思成愣住,直勾勾的看著右手拇指的指甲:就小米粒那麼大的一點,青中透藍。

這是那天他點好那兩條魚的樣本,順手用古法調了點青花釉專用的鋦瓷膠。然後交待李貞和馮琳,樣本降溫後再用膠粘盆底上。

但就粘了這麼一點兒?

怪不得在門口時,老太太問:娃兒是倒漿糊的?

(本章完)

第186章 林老師?第86章 名家第247章 一步到位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93章 道賀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217章 帝璽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34章 我不賣了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96章 聲東擊西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49章 請客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49章 玉豬龍第205章 徹談第11章 家學淵源第237章 契機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225章 口音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205章 徹談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72章 我要了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189章 假在哪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72章 我要了第5章 闖禍了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57章 包票第29章 八萬!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調整一下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77章 完了第19章 報警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8章 核輻射第229章 慢慢來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190章 運氣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65章 搬家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79章 彙報一下第63章 買不起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112章 你個大白癡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96章 聲東擊西
第186章 林老師?第86章 名家第247章 一步到位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93章 道賀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217章 帝璽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34章 我不賣了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96章 聲東擊西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49章 請客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49章 玉豬龍第205章 徹談第11章 家學淵源第237章 契機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225章 口音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205章 徹談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72章 我要了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189章 假在哪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72章 我要了第5章 闖禍了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57章 包票第29章 八萬!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調整一下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合第77章 完了第19章 報警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8章 核輻射第229章 慢慢來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190章 運氣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65章 搬家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79章 彙報一下第63章 買不起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112章 你個大白癡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96章 聲東擊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诏安县| 汕头市| 农安县| 四川省| 宜川县| 碌曲县| 独山县| 永靖县| 许昌市| 灵寿县| 桓仁| 筠连县| 北票市| 平泉县| 中山市| 青阳县| 阳山县| 阿合奇县| 永宁县| 信宜市| 伊春市| 确山县| 玉树县| 沙田区| 临城县| 成武县| 贵南县| 封丘县| 罗平县| 临安市| 漠河县| 庆元县| 西充县| 观塘区| 那曲县| 大厂| 芷江| 图片| 肃宁县| 武威市| 蒲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