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0章 沈度真跡

第200章

沈度真跡 仿作?

郝鈞怔愣了一下,女人的臉往下一垮。

清代李譽?

聽都沒聽過……

握著核桃的老人眉頭一皺:“年輕人,飯能亂吃,話不能亂說!”

林思成笑了笑:“確實,我年輕,沒你老吃的飯多!”

老人愣住,臉霎時一白,張嘴就要罵。

林思成又擺擺手:“老先生,郝師兄請我來鑑定,鑑完了,我當然要如實相告。至於我有沒有看對,是不是亂說,是不是要先等我說完,你再下定論?”

臉色一陣青,一陣白,老人咬了咬牙:“好,你說!”

說不出個所以然,今天這事沒完。

“好,那我說重點!”

林思成點點頭,指著畫,“明代的宣德紙,明代的老花梨木軸,明代的松煙墨,甚至於託褙,也用的是明代的熟宣……但唯有一點……”

稍一頓,林思成指著那幾方?。骸斑@是清中時期蘇杭一帶的姜思序堂泥,始創於乾隆末。三方鑑藏印用這個,還有情可原。

但查示標在康熙三十七年逝世,他死了快一百年,纔有的姜思序堂泥。那這畫上的這兩方題印用的印泥,是從哪來的?”

幾人齊齊的怔住,又往前一湊。

研究古玩的大概都懂一點兒印泥知識,清代蘇杭的姜思序堂泥也有耳聞。但具體有什麼特點,怎麼區別,還真說不上來。

但他們會看:不管是查士標的題印,還是下方的三方鑑藏印,無論是顏色、質感,好像並沒有什麼區別? 說明什麼? 這五方印,全是同一時期蓋的。

但查士標死於康熙中,題印的印泥卻產自於乾隆後,光是這一點,就可以說明這幅畫是贗品……

愕然間,林思成又指著畫的右上方的留白:“仔細看,這裡的紙色是不是稍有些暗,感覺像是保存不當,弄髒了一樣?”

“其實不是,這裡原本有一句題跋,之後被洗掉了……但怕把宣紙洗爛,不敢洗太狠,所以就留下了一層墨跡……”

“還有這個……”林思成又指了指畫心之外的細長凌帶,“同爲清代蘇綾,但康熙與乾隆朝的工藝和用料,有明顯的區別……”

而後,林思成又直起腰:“破綻不多,肉眼也不好鑑,但現在科學鑑定的方法這麼多,隨便過一下儀器就能鑑定出來……”

“五方印的印泥是不是同一時期,同一材質?軸頭的漿糊、天頭地頭的綾條被氧化了多少年,是康熙朝還是乾隆朝的蠶絲,一鑑便知……”

老專家張著嘴,說不出話來。

拿人錢財,替人辦事,他是賣家請來的,買家如果說這是仿品,不管是與不是,他肯定得反駁。

只不過話說的重了點些,就被這小孩這一頓懟? 關鍵是,懟得他啞口無言。

但這小子眼睛怎麼就這麼尖?

其它不說,被污染過的留白,像是被洗去的題跋這一點,他都沒怎麼注意。

還有那五方印,顏色,老化程度好像都別無二致,他也沒留意。

不是他不認真,而是太細微:保存了幾百年的東西,舊點,髒點,不同時期的印泥顏色大差不差,不很正常?

也不止是他,包括郝鈞、葉安寧也沒怎麼留意……

幾個人愕然無言,那位王小姐盯著林思成,上上下下的打量。

她去過京城,花重金請中國美術館的專家看過,結論也是仿作。但專家只說印不太對,好像是同一時期蓋的,卻沒說用的是什麼序堂泥。

至於什麼留白處污染是洗過題跋造成的,以及什麼李譽,提都沒提。

關鍵的是,這小孩用時還沒專家的一半……

轉念間,她忽的一笑:“貴姓?”

林思成面無表情:“姓林!”

“林老師好眼力……再請教一下:李譽是誰?”

“清中乾嘉兩朝時的畫家,丹徒(鎮江)人,師承京江派(又稱丹徒派)名家潘恭壽,主攻山水,專仿查士清……”

女人眼睛一亮:“也是名家?”

林思成搖搖頭:“當時只在蘇浙一帶略有薄名,所以史料中基本沒有記載!”

史料中提都不提,那算什麼名家? 女人的眼神又黯淡下來:“那這一幅大概值多少錢?”

林思成不假思索:“頂多三五千!”

愣了一下,女人的臉一黑。

從三五百萬,到三五千,這是多少倍的差距?

而且還是“頂多”……

她說了聲謝謝,把畫卷了起來。

郝鈞怔了一下,罵了一句他媽的:這狗女人明顯知道這畫有問題。

但古玩行不就是這樣:能騙就騙,能蒙就蒙? 暗忖間,女人主動打開了第二隻長盒。

解開絲帶,慢慢攤開,女人又做了個請的手勢。

林思成掃了一眼,眼神微微一動:又是一幅雲山圖? 同樣是水墨山水,同樣是奇峰疏林,同樣是平江列岫。

乃至於意境,神韻,都好像大差不差?

仔細再看題印,左上偌大的“玄宰”題字,與篆刻的董其昌印映入眼中。

林思成怔了一下,微往後仰。

這位王小姐好像會算卦:自己剛剛纔想到董其昌,一轉眼,她就拿出來一幅董其昌的作品? 別說,乍一看,還挺真。

同樣的流程,先看材質:軸爲紫檀,無論是明清還是現代,都比花梨名貴。略雕雲紋,形制簡潔,稀疏有致。

包漿暈潤均勻,木色內斂自然。

紙色稍深一些,但這是氧化所致。原紙的顏色應該比明代的宣德箋更淺,史稱“淡箋”,爲董其昌獨愛。

並專門作賦,贊曰:魚子松花之潤、鋪玉敲冰之滑……

四邊爲上好的素絹,兩頭(天頭,地頭)爲淡青綾,突出一個低調而又奢華。整體仿的是“宣和裱”的制式,講究簡雅爲宗。

即“以畫爲主,不可奪其色”。

託裱用的是明代生宣,正好符合董其昌水墨渲染的疏淡風格??吹竭@裡,至少裝裱與畫紙都沒問題。

再看印,雖然整幅畫就只有這一方,但刀法靈活,古樸卻不失典雅,莊重中透著率真……這絕對是董其昌的自刻印。

再看題詩,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是好詩,字也是好字:

以中鋒爲基,線條如“錐畫沙”,剛健卻不失含蓄。且隱現米芾的“無垂不縮,無往不收”的筆法,強調“勁利取勢,虛和取韻”。

字體爲行草,字組連綴如牽絲呼應,筆意連綿若流水,字形欹側取險勢,既有書法家所謂的“氣脈”流動,又能動中求衡。

最爲顯著的,則是董其昌獨有“淡箋用淡筆”的書法風格:一改明時傳統的深墨習慣,以淡墨表現“虛和蕭散”、“淡中見潤”的意境。

整體章法疏朗空靈,蕭散沉靜,卻又突顯質樸無華,平淡自然的神韻,如“未雕之玉”,“本中求真”。

畫先不說,只說字:林思成敢九成九斷定,這首詩絕對是董其昌親筆題的。

再看畫:筆力內斂含蓄,靈動自然。墨色清潤淡雅,層次分明。且隱現宋元名家山水的精髓: 董源的疏林遠樹,平遠幽深。巨然的淡量輕嵐,霧清氣潤。馬遠的清淡自然,簡逸靈動,以及黃公望的悠然空靈,平淡天真。

且以書入畫:中鋒行筆,以楷書的工整筆法勾勒山石輪廓,再以側鋒點染,點劃枝葉與苔點,增添靈動。

同樣以淡墨爲宗,墨色清潤淡雅。再通過積墨、破墨技法呈現“墨分五彩”的微妙變化。

看到這裡,感覺……這就是董其昌的真跡?

但林思成總感覺不太對。

想了想,他把畫倒了過來,又後退一步,託著下巴端詳。

其他人不由錯愕,面面相覷:倒著看畫,這是從哪學的? 別說那個老專家和郝鈞,葉安寧國美出身,專攻字畫鑑賞,請教過的名家無數,都沒聽過這種方法。

她當然沒聽過:這是故宮徐邦達先生的獨門絕技。葉安寧在故宮蹭課的時候,老爺子已經八十五歲高齡,早退休了。

所以要感謝王老太太:林思成斷斷續續,跟著徐先生學作畫,學鑑畫和金石,整整學了三年。

反正賊靈。

就如現在,林思成細細一看,還真看出來了點東西。眼中泛起了光,即驚訝,又好奇,且玩味。

這種類型的畫作他見過不少,但董其昌的作品,還是第一次。

半真半假,既真且假……

又看了一遍,林思成把畫轉了過來,又放下放大鏡。

郝鈞精神一震:“怎麼樣?”

林思成想了想:“還行!”

還行是什麼意思? 鑑定鑑定,你不給個定論,叫什麼鑑定? 要說林思成不方便說,那不可能。一是兩人的關係擺在這,二是林思成就不是那樣的性格。

郝鈞皺著眉頭:“假的?”

“畫是真的!”林思成一副肯定的語氣,但卻搖著頭:“但先緩緩!”

郝鈞一頭霧水:該聽懂的都能聽懂,林思成的這個緩緩,意思是讓他別收。

但又說,畫是真的……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一直憋著氣的老專家眼睛一瞪:“小夥子,這幅畫,王小姐拿到京城,請國畫館的專家看過,說是董其昌真跡?!?

林思成笑了笑:“那王小姐怎麼沒賣掉?”

老人被噎了一下。

賣倒是能賣掉,但價格太低。原因很簡單:遞藏無序。

除了董其昌的題和印,再不見一方鑑藏鈐印,不見一句鑑藏的題詞與跋文。

說專業一點:沒有真僞的史學錨點,沒有藝術理念的延續與影響。也沒有文人精神的連續性載體,更沒有鑑藏生態的時代鏡像。

更更沒有其藝術價值在各個時代的市場背書。

也別說董其昌,哪怕是乾隆真跡也得打個折口。所以女人才拿著畫到了榮寶齋。

如果出價合適,榮寶齋收了最好。既便收不了,蓋個鑑定章也行。

別奇怪,榮寶齋真有這項業務:鑑定爲真跡後,會幫客人蓋上表明真跡的印戳。起步十萬,最後具體收多少,要看畫作的市場價值。基本上是十萬的基礎上再加一成。

有了榮寶齋的章,就能上拍。價格定高點,多上幾次,各大拍賣行的鑑定章也就有了。雖然比不上真正的“鑑藏有序”,但至少有了背書,價格要高很多。

不像現在,最高的都纔出價八十多萬。而近幾年董其昌山水圖的拍賣價,最低的都在三百萬以上……

老人剛要說什麼,女人輕輕一擺手。

勾著的腰慢慢坐直,雙眼盯著林思成,神情既狐疑,又凝重。

“畫的材料不對?”

“都對!”林思成搖搖頭,“軸對,絹對,綾也對。紙、墨、油、印泥也都對?!?

女人緊追不捨:“那是印不對,或是題字不對,更或是畫不對?”

“印對,董其昌親自提刀的自刻印。題字也對,董其昌的親筆手書。畫,也算對,至少各大行都認。”

林思成了頓一下,語氣稍稍一緩:“但是王小姐,我如果講的太細,你心裡肯定不會舒服。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這裡不收,換一家就是,沒必要讓自己不開心……”

女人的心臟跳了一下。

畫,也算對? 沒必要讓自己不開心? 豈不是說,還是畫有問題? 但女人不大信。

因爲老人沒說謊,她真的到京城請國畫院的專家看過,專家說是真跡。

甚至去過保力、嘉德、京城瀚海,這三家也說是真跡。

只是因爲預估的起拍價都太低,所以她纔沒有送拍。

女人想了想,微一咬牙,拿出了支票本,“唰唰”就是一頓填。

前面一個“4”,後面四個零,整整四萬。這是等於把上一幅,也就查示標的那一幅的鑑定費也一起付了。

但別嫌貴。

東西如果有問題,榮寶齋只會說不收,卻不會告訴你哪裡有問題。你如果非要問,不好意思:一件兩萬……

林思成和郝鈞對視了一眼:明明來裱畫的,竟然還能賺點零花錢?

這四萬,榮寶齋抽一成,外請的專定賺九成……

三兩下填好,女人往前一推:“林老師,願聞其詳!”

錢都收了,服務當然得搞好,林思成務盡其實:

“王小姐,我說簡單點:這是代筆。就是別人畫好後,董其昌蓋了章,又題了詩……而且不止王小姐這一幅。

我可以這麼說: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的董其昌的畫作,都是這一種:旁人代筆,董其昌題跋,蓋印……”

“而光是啓功先生考據的,董府門下門生、門客及僕童,專門給董其昌代筆的有十數人之多,其中不乏名家:如山水大家趙左、華亭派名家沈士充、吳振、趙行之、葉君山,以及畫僧珂雪、楊彥衝……等等等等……”

“也不止一本古文獻中記載,董其昌的這種以流水式作業,以假仿真的斂財方式?!?

“姜紹書(明末收藏家,學者,官至南京工部侍郎),韻石齋筆談卷下,書家餘派:元宰(董其昌)門下士則有吳楚侯。楚侯名翹,後改名易……

適思翁(董其昌)應宮詹之召,倦於酬應,則倩楚侯代之(代筆),仍面授求者,各滿其志以去。楚侯之寓,堆積綾素,更多於宗伯(董其昌)架上焉……”

“依舊是姜紹書,無聲詩史卷四:趙左,字文度,雲間人。畫法董北苑、黃子久、倪雲林,超然元遠(米芾與馬遠)……流傳(市面上流傳)董跡(董其昌真跡),多爲出文度手者……”

“還有朱彝尊(清代文學家,收藏家,金石家)的論畫絕句:董文敏(董其昌)疲於應酬,每倩趙文度及雪公(僧珂雪)代筆,親爲書款……”

“還有清代鑑藏家顧復所著平生壯觀(書畫鑑藏著錄):先君與思翁交遊二十年,未嘗見其作畫。案頭絹紙竹筆堆積,則呼趙行、之泂、葉君山、有年代筆,……

翁(董其昌)則題詩寫款用圖章,以與求者而已……聞翁中歲(中年),四方求者頗多,則令趙文度佐代作,文度沒(亡)而君山、行之繼之,真贗混行矣……而這樣史料文獻,還足有二三十處……”

林思成一指茶幾上的畫:“咱們再說到這一幅:筆力內斂,墨色清淡,構圖自然,線條靈動,既顯悠然空靈,又透著平淡天真。

且以書入畫,以淡墨爲宗,既有積墨,也有破墨,乍一看,董其昌的‘熟後生’技法無疑?!?

“但是,匠氣太重,過於注重技法,畫面層次過於繁複,雖然立體感強,卻少了董其昌特有的‘淡化寫實,以筆墨自娛’的意味。”

“其次,筆法:董其昌多用中鋒與側鋒,其次用枯筆淡墨,所以虛實相生,疏朗空靈。但這一幅卻以幹筆焦墨爲主,然後多層渲染,以達到‘談筆’的效果……”

“再看構圖,典型的三段式佈局:近景草堂、中景水泊、遠景山巒,層次分明。但董其昌的構圖特點,卻是簡括平遠……

說簡單點:董其昌的畫風沒這麼密,留白的地方極多,至少比落筆的地方要多……所以我判斷,這應該是明代名家,華亭派代表畫家趙左代筆。”

“比起董其昌,無論是畫工、筆力、意境,趙左都要差一點,但只是相對而言。他本身就是明代名家,傳世作品也不少:

故宮博物院的富春大嶺圖卷,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寒江草閣圖軸,上海博物館藏仿大癡秋山無盡圖卷、山水卷、秋山幽居圖扇面藏等。

溪山無盡圖卷收錄於中國繪畫史圖錄下冊,長江迭翠圖卷則藏於中國美術館……”

稍一頓,林思成又笑了笑:“話再說回來:這一幅確實是代筆,但題也罷,印也罷,都是真的。且趙左本身就是名家,又專業爲董其昌代筆二十餘年,流傳下下來的畫作極多,所以各大行都默認爲董其昌真跡……”

“但是,默認歸默認,怕砸招牌,上拍前的起拍價都不會太高,基本不會超過一百萬……而董其昌親筆的真跡,像這麼大的篇幅是多少?”

林思成伸出三根手指:“起拍價,至少在三百萬往上!”

平鋪直敘,不疾不緩,林思成侃侃而談。

但女人的心直往下沉。

下意識的,他想起國畫院的那位專家看了足足一個小時後,說的那句:基本沒什麼問題,王小姐可以上拍試試。

只是要個結果,又沒問他要鑑定證書,沒問題就是沒問題,爲什麼在前面加上“基本”? 還有去過的那幾家大型拍賣行,去了都說是真跡,但一定起伯價,就跟約好的一樣:七十萬、八十萬、九十萬……

再問原因,理由出奇的一致:遞藏無序。

但她現在才明白,壓根就不是這麼回事,而是林思成所說的:趙左的代筆,就值這麼多……

頓然,女人的嘴脣一哆嗦:陪了兩年,結果就值三幅贗品,算下來,還不到一百萬?

但人都進去了,她總不能跑到監獄裡找後賬? 可是,如果只賣幾十萬,她真的不甘心……

女人咬了咬牙,看著郝鈞:“郝總,我多出錢,或著是直接給你……求你在這畫上蓋一枚章……”

郝鈞驚了一下:你開什麼玩笑!”

這是多掏錢的問題嗎? 誰蓋誰是傻逼:但凡事發,榮寶齋一告一個準,他少說也是三年以上……

暗暗轉念,郝鈞臉一板:“王小姐,抱歉!”

女人神色一黯,愣了好久,才點了一下頭。

那就上拍。

不可能誰都像這個小孩,眼睛這麼毒,懂的還這麼多。說不定就能拍個高價。

但萬一呢? 萬一被人道破,認出這是趙左代筆,上拍這條路,就算是被堵死了。

所以,到底拍是不拍?

一時間,腦子裡亂成了一鍋粥,女人默默的捲起畫,裝進了盒子裡。

可能是打擊有些大,神情有些恍惚。蓋好後往下放的時候,不小心把另外一幅碰了下去。

“吧嗒”的一聲,長盒掉到地上,盒底盒蓋一分爲二,畫軸骨碌碌的滾了出來。

壓根就沒綁,當即就滾開了半張,露出工整的字體。

咦,這字寫的好,就像是印出來的一樣? 林思成怔了一下,順手撿了起來。

自樂……這是沈度的??? 哈哈……臺閣體?

但怎麼看著,有點像是沈度真跡? (本章完)

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172章 聽不懂?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86章 林老師?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4章 孫承祖業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1章 西京城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55章 胡鬧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61章 你要不要?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22章 我就知道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103章 嚼著吃了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51章 倒脫靴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189章 假在哪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19章 報警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14章 我不坑爹我坑爺解釋一下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72章 我要了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72章 我要了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0章 都沒你牛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249章 強迫癥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4章 孫承祖業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章 再挑幾塊第11章 家學淵源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8章 感謝盟主趣味遊戲plus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189章 假在哪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96章 聲東擊西第12章 怎麼可能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10章 都沒你牛第29章 八萬!第87章 都剛樓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184章 道歉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247章 一步到位第87章 都剛樓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247章 一步到位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61章 你要不要?第77章 完了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21章 充數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19章 報警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
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172章 聽不懂?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86章 林老師?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4章 孫承祖業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1章 西京城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55章 胡鬧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61章 你要不要?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22章 我就知道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103章 嚼著吃了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51章 倒脫靴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73章 你是不是人?第189章 假在哪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19章 報警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116章 遇到高手了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14章 我不坑爹我坑爺解釋一下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72章 我要了第97章 增加點信心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72章 我要了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10章 都沒你牛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249章 強迫癥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4章 孫承祖業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2章 再挑幾塊第11章 家學淵源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8章 感謝盟主趣味遊戲plus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189章 假在哪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第96章 聲東擊西第12章 怎麼可能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10章 都沒你牛第29章 八萬!第87章 都剛樓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102章 你真的挺難搞第184章 道歉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247章 一步到位第87章 都剛樓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247章 一步到位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61章 你要不要?第77章 完了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21章 充數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19章 報警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厦门市| 闽清县| 梨树县| 金秀| 育儿| 隆子县| 油尖旺区| 崇义县| 三穗县| 陈巴尔虎旗| 泸西县| 大埔区| 叶城县| 辛集市| 搜索| 敦化市| 大名县| 玉树县| 两当县| 广南县| 虞城县| 陕西省| 准格尔旗| 宁河县| 华阴市| 眉山市| 广德县| 沙洋县| 荣成市| 广水市| 鄂伦春自治旗| 泽州县| 绵竹市| 乌兰县| 沽源县| 嘉黎县| 昂仁县| 隆子县| 烟台市| 高台县|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