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章 趙孟頫《心經》?

第85章

趙孟??心經? 女人的目標很明確,氣勢也很足。

同事們都很剋制,但目光掠過葉安寧的時候,嘴角還是會勾出一絲譏諷的笑意。

這樣的熱鬧,應該看了好多天了吧? 王齊志再懶得和那女人糾纏,皺著眉頭:“葉安寧,東西呢?”

“我去拿!”

葉安寧轉身離開,不多時,捧著一口長盒出來,放在茶幾上。

師生倆對視一眼,林思成坐了下來,從王齊志的手裡接過工具包。

有些突兀,圍觀的人一頭霧水。

說要解決問題的是葉安寧的舅舅,說懂鑑賞的也是他,但爲什麼坐下來的,是跟在後面的年輕人? 挺好看,也挺鎮定,被這麼多雙眼睛盯著,一點兒都不緊張。

但太年輕,頂多也就二十左右。

要是大上十來歲,女人說不定就被鎮住了。但俊秀的五官,以及眉眼間略帶奶味的青澀,再加上這副故做嚴肅的架勢,總感覺有點搞笑。

女人挑了挑眉毛,語氣中帶著幾分戲謔:“小弟弟長的真水靈!”

林思成沒說話,拉開了包。

女人不依不饒:“你是葉助理的弟弟,還是她男朋友?”

林思成依舊沒說話,皺起眉頭看了她一眼。

表情很平靜,眼神也不銳利,但女人感覺,那兩道目光像是兩把刀,直直的刺了過來。

女人討了個沒趣,撇了撇嘴,那眼神好像在說:你毛長齊沒有,就學人看古玩?

其實不止是他,圍觀的那些同事大都是類似的表情:所謂鑑定,一憑經驗,二憑眼力,三憑知識儲備。而其中哪一樣,不需要陳年累月的積累?

其中不乏從業十多年的資深人士,比如主任,比如主管。也別說眼前這個年輕人,就葉安寧舅舅那個年齡的,他們都沒見過幾次。

好奇歸好奇,不可能不上班全圍在這看熱鬧。將職員攆散,現場就留下了兩位領導和那位馬老師。

林思成不疾不徐,一樣一樣的取工具,然後又打開盒子。

但剛揭開盒蓋,他先是一怔:稀奇了,竟然是一幅梵文書法,還是橫軸。

可惜,只有半張,屬於殘卷。

外行一看,就覺得不倫不類,似是而非。但懂行的都知道,歷史上有不少名家謄抄過梵文佛經,也有不少真跡留存下來。

早一些,有“南宋五宗”之稱的張即之的金剛經梵漢雙文寫本。

稍後一些,有元代趙孟??手書的心經梵漢雙文冊頁,這兩件都收藏於臺北故宮。

再晚一些,有朱棣敕制,解縉手抄的梵漢雙文對照抄本金剛經。再再往後,還有乾隆御筆尊勝咒、大日經、心經。

後面這幾幅,都藏於故宮博物院。

民間流存的也不少:元代的鮮于樞、鄧文原,明代的文徵明父子、唐寅、沈周,清代的傅山、王鐸、劉庸等等等等。

畫家更多:八大山人、石濤、貫休、巨然……當過和尚的畫家幾乎無一倖免。

至於是真是假,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粗看這幅,全篇不見一個漢字,只有梵文,著實少見。

大致掃了一圈,林思成拿起放大鏡和手電:老規距,看畫先斷代,斷代先看裝池。

但只是一眼,林思成的眼皮禁不住的一跳:暗花天地靠山背? 這是元代獨有的裝裱風格:天地指畫紙兩邊的邊框,宋代上層用織錦,下層用絹,且重彩重色。

元代時改成了綾,主張簡淡雅緻,裱不奪畫。

明代文化承於宋,又改了過來,多用錦與絹。偶爾也用綾,但重色也重彩。直到中後期蘇裱風盛,才採用素色綾絹,但多爲明紋,視覺感要更強一些。

而這一幅,用的就是暗花素綾。

所謂的靠山背也一樣:宋、明兩代裝裱都講究薄裱,再加工藝過關,一般裱背只裱兩層紙:一層託底,一層覆面。

唯有元代,因宗教元素的影響,再加造紙和裝裱工藝退化,裱褙極厚,戲稱“靠山背”。

像這一件,足足裱了四層紙。

當然,天地也罷,褙裱也罷,指的只是風格,現代自然是想怎麼仿就怎麼仿。

問題是,林思成越看越覺得,這上面的綾和紙,都是真東西? 仔細再看:蠶絲用的是江南細絲,柔而長,綾質細密均勻,質地輕薄柔滑,織法爲雙經雙緯,密度高,且耐磨。

WWW ●тtκan ●¢ Ο 底紋爲蒙元特有的“八瓣蓮花團花”,間飾卷草紋,佈局對稱而規整。

有明顯的氧化痕跡,有些褪色,但蠶絲仍舊柔韌……換句話說,卷軸上這幾條,就是元代的青綾。

但問題又來了:元代等級森嚴,工藝退化,民間凌絹多不染色,染也只染常見的紅綠黑。只有少數宮廷用品,纔會染成這種顏料極貴,工藝極複雜的靛青色。

而且放了幾百年,質地仍舊柔韌,綾色仍舊明亮,就只有一種可能:這是元代貢綾。

不是民間不讓用,而是貴的離譜,能用得起必爲權貴。

翻過來再看裱背:四層託裱,用的全是黃櫱(黃柏樹皮)染色的桑皮紙。

同樣,元代獨有。

再看僅剩的那隻軸:呵……象牙? 軸頭雖貴,但裝飾風格卻極爲簡樸,只刻有稀疏的聯珠紋……也挺符合元代特色:貴重材質爲骨、素雅紋樣爲表。

但不奇怪,如果是普通的木軸或是鎏金軸,配不上那三條青綾。

最後,林思成摳了點斷茬裱縫中的漿糊嚐了嚐:小麥面加了明礬防蛀,又摻了少量蜂蜜和糖,既能增強黏性,又便於揭裱修復……這種配方,也是元代纔有的。

所以,綾也罷,託紙也罷,軸頭也罷,以及粘裱用料、乃至於裝池風格,無一不指向元代中後期。

且整體風格統一,年代特徵明顯,沒有任何現代仿製和僞造的痕跡。

用俗話說,就是哪哪都像。

但話說回來,這幅字如果真的出自元代名家,保力絕沒有不收的道理。

照這麼想,畫心有問題?

林思成轉著念頭,打開手電。

內容爲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標準的梵文種子字體,在密宗教義中,種子字是佛與菩薩的“心印”,象徵宇宙本源。

說通俗點:自帶法力。

寫的也極好:即有梵文幽古神秘之感,亦不失漢楷結構嚴謹,格局分明的特點。

難得的是博衆家之長,圓勁遒麗,氣韻貫通。且隱約間透著幾絲外柔內剛,透逸中含的韻味……

看到這裡,林思成下意識的皺起眉頭:用筆精妙,章法和諧只是一方面,關鍵的是,這筆法,這字勢……怎麼這麼熟悉?

但話說回來,純梵文的心經,自己纔看過幾篇? 稍一回憶,林思成的瞳孔霎時一縮:珍藏於臺北故宮,元代趙孟??手書心經梵漢雙文冊頁? 閉上眼睛,再猛的睜開,雙眸中泛起了光:兩篇心經,筆跡幾乎一模一樣……

(本章完)

第233章 窯址就在這下面第81章 太好用了第247章 一步到位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86章 名家第178章 不辛苦第153章 更親近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186章 林老師?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181章 試試手第6章 雞毛撣子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2章 再挑幾塊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解釋一下第156章 五世襲爵,皆祔葬園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189章 假在哪第12章 怎麼可能第249章 強迫癥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77章 完了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52章 要糟第51章 江湖救急調整一下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29章 八萬!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49章 請客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244章 一拍即合調整一下第172章 聽不懂?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153章 更親近第4章 孫承祖業第21章 充數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6章 曼生壺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141章 狗都不幹(月票加更24)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172章 聽不懂?第44章 我撿的第6章 雞毛撣子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72章 聽不懂?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2章 再挑幾塊第155章 胡鬧第28章 窯變瓷第17章 匪夷所思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29章 八萬!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103章 嚼著吃了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27章 說個理由第63章 買不起第184章 道歉第82章 鬼面具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49章 玉豬龍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205章 徹談第48章 六填六燒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119章 貴姓?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8章 核輻射第40章 漲見識了第7章 佛像
第233章 窯址就在這下面第81章 太好用了第247章 一步到位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86章 名家第178章 不辛苦第153章 更親近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186章 林老師?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181章 試試手第6章 雞毛撣子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2章 再挑幾塊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解釋一下第156章 五世襲爵,皆祔葬園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189章 假在哪第12章 怎麼可能第249章 強迫癥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77章 完了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52章 要糟第51章 江湖救急調整一下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29章 八萬!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49章 請客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244章 一拍即合調整一下第172章 聽不懂?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153章 更親近第4章 孫承祖業第21章 充數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6章 曼生壺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141章 狗都不幹(月票加更24)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172章 聽不懂?第44章 我撿的第6章 雞毛撣子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72章 聽不懂?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2章 再挑幾塊第155章 胡鬧第28章 窯變瓷第17章 匪夷所思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29章 八萬!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103章 嚼著吃了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27章 說個理由第63章 買不起第184章 道歉第82章 鬼面具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49章 玉豬龍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205章 徹談第48章 六填六燒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254章 收穫不小第119章 貴姓?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8章 核輻射第40章 漲見識了第7章 佛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萨嘎县| 利辛县| 台山市| 白玉县| 儋州市| 宝鸡市| 安仁县| 辰溪县| 遵义县| 宜阳县| 永和县| 察隅县| 文山县| 昌都县| 海口市| 光泽县| 昌黎县| 门头沟区| 运城市| 济宁市| 凉山| 武山县| 朝阳市| 桐柏县| 南京市| 新竹市| 娄底市| 纳雍县| 嵩明县| 宁强县| 九龙坡区| 武穴市| 通州市| 霸州市| 板桥市| 留坝县| 清新县| 清徐县| 岑溪市| 南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