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1章 領(lǐng)導(dǎo)能樂瘋

第231章

領(lǐng)導(dǎo)能樂瘋

古樸的白瓷枕,就如一把鑰匙,打開了記憶深處的大門。

久遠(yuǎn)的畫面一幕一幕,如走馬燈。

廳堂的正牆上,掛著徐邦達(dá)先生的遺照。正中擺著長案,鋪著一張畫了一半的山水圖。

林思成左右開弓,一筆勾勒,一筆渲染。

長案前,單國強(qiáng)(故宮研究員,師從字畫泰斗徐邦達(dá))雙手後背,拿著一根戒尺。旁邊,王老太太閉著眼睛靠著椅子,懷裡抱個紫砂壺,還冒著熱氣。

林思成正畫的認(rèn)真,老太太睜開眼,突然想到似的:“老單,乾隆題過詩的那樽瓷枕,你還記不記得?”

“乾隆題過詩,師姐說的是定窯孩兒枕?”

“不是,是養(yǎng)心殿那樽。”

“哦,定窯珍珠地剔花!”

“不是定窯,是乾隆搞錯了,文物局昨天才發(fā)的簡報,說是山西運城的什麼窯燒出來的。用的也不是剔花工藝,而是刻花填彩。”

單國強(qiáng)怔了一下:“乾隆懂什麼定窯山西窯,要搞錯,也是內(nèi)務(wù)府搞錯了!”

老太太笑了笑:“反正是搞錯了……簡報裡說,山西發(fā)現(xiàn)了從北宋到明代的新遺址,光是宋金時期的作坊就有四處,廢瓷坑三十多個,完整器挖出來了一千多,殘器更多,有上萬件……”

“除了白地黑刻花瓷器,還有從北宋時就專貢皇室的白青釉、三彩陶胎枕……我記得國博收藏了好多,以前都說是定窯和磁州窯的,結(jié)果不是……”

“山西出了宋瓷,還是貢瓷?”單國強(qiáng)一臉稀奇,“搞不好,能入選今年的考古新發(fā)現(xiàn)……”

“肯定的,完整的宋金瓷窯遺址羣就沒幾處,聽說這次的保存的相當(dāng)好,完全可以復(fù)原宋金制瓷流程……”

“咦,那板上釘釘!”

山西發(fā)現(xiàn)了貢窯,要入選全國考古新發(fā)現(xiàn)? 稀奇了……

林思成一時新奇,停下了筆。但剛懸起手腕,戒尺照手拍了下來。

“啪”的一下,林思成疼的一呲牙。

筆尖禁不住的一震,灑出一蓬墨星。

完了,畫了整整一週,就這麼廢了? “撕了重畫!”單國強(qiáng)冷哼一聲,“沒說不讓你聽,但誰讓你停了?”

林思成訕訕一笑,低眉耷眼的把廢了的畫揉成了一團(tuán)。

老太太抱著紫砂壺,“呵呵呵”的樂……

那是哪一年? 2016。

看他盯著瓷枕,一動不動,王齊志輕輕的咳了一聲。

林思成如夢初醒。

養(yǎng)心殿的那樽詩文瓷枕,他只是順帶著瞄過兩眼,所以只是約摸有些印象。

包括當(dāng)時兩位先生聊到的時候,他也只是好奇了一下,並沒有特地去研究。

所以,要不是碰到了眼前這一樽,還真不定能想的起來。

但乾隆睡過的枕頭,是什麼概念? 他還專程題了詩,讓工匠把御筆刻在上面,可見有多喜愛? 但這只是其次,重點是老太太說的那些。

以前,學(xué)術(shù)界和史學(xué)界公認(rèn),山西沒出過名瓷。

山西發(fā)掘的古代窯址其實不少,宋金時期的也有,比如霍州窯、平陽窯、榆次窯、懷仁窯、長治窯、平定窯……等等等等。但全是民用瓷,連名瓷的邊都沾不上。

這下好了,不但有了,還是貢瓷。

更關(guān)鍵還在於,已發(fā)掘的這些,產(chǎn)業(yè)鏈都不全,無法組成對應(yīng)關(guān)係。說直白點:要麼沒有練泥遺址,要麼沒有施釉遺址,要麼沒有任何測溫設(shè)備出土。

只要燒瓷,這些肯定得有,問題是沒發(fā)現(xiàn),沒出土相關(guān)遺蹟,配套不完整,導(dǎo)致沒辦法系統(tǒng)性的研究。

但老太太說,這次的發(fā)現(xiàn)完全可以復(fù)原宋金制瓷工藝流程,那這個絕對是山西首個完整宋金時期的瓷窯遺址羣。

以及新配方,新工藝,新科技……

一、二、三、四、五,只要佔一項,就有可能衝一衝當(dāng)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何況五點全湊齊了?

單先生沒說錯,板上釘釘……

暗暗感慨,林思成放下瓷枕:“兩位老闆,開個價!”

兩人很客氣:“林老師,你看著給就行!”

明白了,應(yīng)該是老莊總提前交待過。

但這次不是撿漏,事關(guān)重大,該做的防範(fàn)的還是做好。

林思成掃了一圈,不假思索:“兩位是老莊總的朋友,他既費人情,又搭關(guān)係,肯定不能看著給。這樣,八十萬……伯恆,帶兩位老闆去轉(zhuǎn)賬。”

兩人猛的一怔愣,林思成又笑了笑:“當(dāng)然,在商言商,要籤合同!”

趙修能和王齊志對視了一眼,沒有吱聲。

如果只是以文玩而言,桌上這些當(dāng)然不值八十萬。就拿這裡面最亮眼的那隻細(xì)白瓷碗來說: 就算是宋瓷,就算工藝不錯,也是不知名的小民窯,甚至窯口在哪都還不知道,十來二十萬頂?shù)教臁?

剩下的這些,頂多也就一二十萬,加一塊,四十萬撐到頭。

但從恢復(fù)工藝的角度而言,肯定值。他們至少能判斷的出來:這隻碗,絕對就是林思成所說的新工藝……

兩位老闆則一臉古怪:他們之前還想,能賣個二三十萬就不錯了。但臨了,人家給了八十萬?

低頭再看,確實還是那些東西,之前賣二十萬都沒人要……

兩個人又看了看莊子敬。莊子敬剛要說話,林思成卻擺了擺手:“莊總,人情歸人情,東西肯定是值的。”

莊子敬頓然明瞭。

重點在中間那一句:人情歸人情,但要防患於未然。

這兩位雖然不是專業(yè)的收藏家,但在生意場上混了半輩子,一聽要籤合同,就知道他們拿來的這些東西很值錢。

再要拿一二十萬的打發(fā),就是把人當(dāng)傻子哄,今天這生意就地黃了也說不定,還不如一次性給到位。

所以,這一堆破爛得多有用,讓林思成寧願多花五六十萬,只爲(wèi)了買份合同?

雖然心裡犯疑,但八十萬,怎麼都不至於吃虧。兩位老闆眉開眼笑,合同就地一簽,趙大帶著兩位老闆去轉(zhuǎn)賬。

等人一走,莊子敬看了看桌子上的瓷器,一臉狐疑:“林老師,不會賠本吧?”

怎麼可能賠? 林思成握住莊子敬的手:“莊總,我不瞞你,這裡面有好幾件都是宋瓷。雖然是小民窯,但每件二三十萬還是有的,所以要感謝莊總,更要感謝老莊總……

他稍一頓,又笑了笑:“可能還要麻煩你幾天!”

莊子敬不住的點頭:林思成是什麼性格,方靜閒講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你敬他一尺,他回你一丈。 wωw ?тt kān ?C〇

所謂投桃報李,現(xiàn)在幫林思成的越多,以後的回報越大……

“林老師你放心,這樣的永濟(jì)肯定還有!接下來我哪也不去,就留永濟(jì)幫你聯(lián)繫……”

“不是永濟(jì),是河津!”

林思成一臉鄭重,“這些瓷器全是用固鎮(zhèn)的瓷土燒的,既便窯址在鄉(xiāng)寧縣西坡鎮(zhèn),但建國前西坡一直屬河津縣。所以,河津肯定比這兒更多……”

“另外我推斷,河津也應(yīng)該有窯址,我準(zhǔn)備找一下。所以,還要請莊總代爲(wèi)聯(lián)絡(luò)一下,和市文化局,乃至市政府談一談,儘可能的提供一下便利……”

去哪兒都一樣,只要能幫到林思成就行,莊子敬滿口答應(yīng)。

王齊志和趙修能卻一臉狐疑:啥,又要找窯址?

前天還說不找了呢?

送走了兩兄妹,兩人正要問,林思成拿起那隻細(xì)白瓷碗:“老師,趙師兄,這是新工藝!”

對啊,新工藝。

林思成之前就說過,但之前收羅的那些瓷片不是太明顯,趙修能和王齊志只能憑想像。

現(xiàn)在有了這隻碗,兩人感受更爲(wèi)直觀:不是新工藝,燒不出這種極淡的白青釉。

關(guān)鍵是極薄。以宋代的制瓷水平,五大名窯中都極少見。

但還是那句話:再是新工藝,就算有窯址存在,但全壓在瓷土礦和紫砂器廠底下,你怎麼找,找到了又怎麼挖? 看兩人一頭霧水,林思成一拍額頭:“怪我沒說清楚……老師,趙師兄,這是北宋時的卵白玉,我直說吧:十有八九,窯址就在河津!”

兩人齊齊的一怔,王齊志還在回憶,卵白玉是什麼瓷器,趙修能眼珠一突。

何爲(wèi)卵白玉? 特指兩宋時期,薄如蛋殼,見光透影,瑩白如玉,微微泛青的白瓷。

是哪個窯研究出來的已不可考,五大名窯都有過燒製。但成品率極低,所以存世極少。

之後南宋亡國,技藝就失傳了。

然後到了明初,由工部虞衡清吏司(主工業(yè)研究)和御器廠聯(lián)合復(fù)原。歷史上有名的永樂甜白釉半脫胎器,宣德、成化蛋殼杯,以及雞缸杯的制胚燒胎技術(shù),全由此而來。

然後到了萬曆初,景德鎮(zhèn)制瓷大師昊十九精益求精,更上一層,研究出更爲(wèi)精巧、瓷壁更薄的卵幕杯。

有多薄? 將將半毫米,照著光,就如雞蛋殼內(nèi)的那層卵衣內(nèi)膜。

這個存世量更少,連兩岸故宮都沒有。

但這兒,突然就冒出來了一隻宋代的卵白玉碗?

怪不得,林思成想都沒想,就付了八十萬? 趙修能拿起那隻碗,翻來覆去,覆去翻來,眼睛裡冒著光:“這東西如果上拍,哪怕找不出出處,估計也能拍個二三百萬。”

“值多少錢只是其次,而是工藝!”王齊志一臉震憾,“意思就是,卵白玉的技術(shù)源頭,很可能就在河津?”

真要在這兒,陶瓷界能炸翻天。

林思成猛搖頭:“據(jù)推斷,卵白玉工藝應(yīng)該源自於周代柴窯和北宋汴京官窯,但都沒有實物出土。

所以嚴(yán)格來說,光是這隻碗,就絕對稱得上新發(fā)現(xiàn),新工藝,而且有很大的可能,領(lǐng)先同時期的兩個鄰居。”

新發(fā)現(xiàn),新工藝,且領(lǐng)先同時期的定窯和磁州窯……有了這個,還要什麼澄泥硯?

到時候,山西的領(lǐng)導(dǎo)估計能樂瘋。

趙修能和王齊志精神一振:“你說窯址在河津……這是怎麼判斷的?”

“這些天,咱們收集到的樣本不少,很明顯,宋代時西坡古窯的技術(shù)沒這麼高,這樣的卵白玉,應(yīng)該燒不出來……老師,趙師兄,你們再看這一件……”

林思成指了指那樽刻花三彩枕殘器:“這件是陶胎,如果是在西坡燒的,就該用更適合於燒陶的西坡陶土。但這一樽,卻依舊用的是固鎮(zhèn)瓷土,所以我斷定,窯址就在固鎮(zhèn)一帶……”

王齊志和趙修能對視一眼:好像有點兒道理。

但所謂孤證不立,如果這是個例呢? 不過兩人沒吱聲,更沒追問。

林思成也知道,有點兒牽強(qiáng),但一時半會兒,這已經(jīng)是他能想到的最能站得住的腳的理由。

總不能告訴這兩位:他腦子突然開了竅?

如果之前讓林思成回憶,他的印象確實很模糊,甚至在故宮什麼地方見到過瓷枕都想不起來。

但見到桌上這一樽之後,記憶就如打開了閘的洪水,涌了出來:2016年,山西運城發(fā)現(xiàn)河津古窯。

當(dāng)年,就入選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

2021年,國家博物館專程舉辦爲(wèi)期三個月的專展:龍門遺粹,山西河津窯考古成果展。

而在些之前,山西考古院聯(lián)合國家文物局,整整發(fā)掘了五年,可見遺址有多大,發(fā)現(xiàn)有多多? 而窯址,就在河津,就在固鎮(zhèn)。

林思成也很肯定,遺址很可能不在礦區(qū),至少不在瓷土礦脈上。

原因很簡單:從宋燒到明,窯址附近的瓷土早被挖完了。即便發(fā)生過史料中未記載的大地震,也不至於就地再移過來一座礦山,把遺址全埋掉。

所以,基本不影響發(fā)掘……

“老師,還得麻煩你聯(lián)繫學(xué)校,重新發(fā)個函,這次直接發(fā)給河津市政府……”

“我聯(lián)繫一下市文物局,看能不能請個勘察小組過來技援一下……”

“師兄,麻煩你和莊總跑一跑,該請客就請客,該送禮就送禮,儘量把關(guān)係捋順一點……”

趙修能半開玩笑:“給他們辦好事,還得我們給他們送禮?”

“沒事,花就花一點兒……”林思成笑了笑,“磨刀不誤砍柴工!”

只要能把窯址找到,之前的付出,能百倍千倍的回報回來。

更何況,還有卵白玉:輕工部和景德鎮(zhèn)從建國後就開始計劃,但到現(xiàn)在,過去了五六十年,別說復(fù)原,連點兒線索都沒找到。

而固鎮(zhèn)的窯址底下,像這種碗,又埋了多少? 不需要多,有個百八十件殘器,林思成就能把它推導(dǎo)出來……

(本章完)

第225章 口音第21章 充數(shù)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1章 充數(shù)第21章 充數(shù)第17章 匪夷所思第5章 闖禍了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208章 那是誰談的?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86章 名家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jié)合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第223章 關(guān)公門前耍大刀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90章 運氣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247章 一步到位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40章 漲見識了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87章 都剛樓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91章 怕是要糟?(4K第二更,求月票)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xué)的世界?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84章 道歉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第52章 要糟第77章 完了第203章 老虎不發(fā)威,你當(dāng)我是病貓?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35章 念出法隨第44章 我撿的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85章 趙孟頫《心經(jīng)》?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189章 假在哪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87章 都剛樓第26章 曼生壺解釋一下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241章 洞坑窯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34章 我不賣了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153章 更親近第61章 你要不要?第69章 鋦金第143章 找墓去了(月票加更34)第13章 就因爲(wèi)畫了幾張圖?第10章 都沒你牛第77章 完了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237章 契機(jī)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請假一天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64章 你爺也是倒?jié){糊的?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wèi)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192章 雄關(guān)漫道,從頭邁步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210章 你表妹呢
第225章 口音第21章 充數(shù)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1章 充數(shù)第21章 充數(shù)第17章 匪夷所思第5章 闖禍了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208章 那是誰談的?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86章 名家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著第114章 跨時代的工藝結(jié)合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第223章 關(guān)公門前耍大刀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90章 運氣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191章 收穫頗豐第247章 一步到位第242章 疊壓型遺蹟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40章 漲見識了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87章 都剛樓第194章 收禮收的莫明其妙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91章 怕是要糟?(4K第二更,求月票)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xué)的世界?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84章 道歉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164章 逼著讓人使絕招第52章 要糟第77章 完了第203章 老虎不發(fā)威,你當(dāng)我是病貓?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35章 念出法隨第44章 我撿的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85章 趙孟頫《心經(jīng)》?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189章 假在哪第147章 天才不需要理由第87章 都剛樓第26章 曼生壺解釋一下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210章 你表妹呢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241章 洞坑窯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34章 我不賣了第118章 全是國寶(月票加更66)第221章 大明黑三代第230章 詩文瓷枕第153章 更親近第61章 你要不要?第69章 鋦金第143章 找墓去了(月票加更34)第13章 就因爲(wèi)畫了幾張圖?第10章 都沒你牛第77章 完了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237章 契機(jī)第120章 嘴都笑歪了請假一天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64章 你爺也是倒?jié){糊的?第92章 有點兒神叨(4K:爲(wèi)盟主“趣味遊戲plus”加更)第192章 雄關(guān)漫道,從頭邁步第197章 一枚軍功章第210章 你表妹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皮山县| 上犹县| 延寿县| 两当县| 和平区| 绥棱县| 长武县| 元江| 昌邑市| 彩票| 临沭县| 汉阴县| 阳谷县| 济南市| 封开县| 平度市| 贺州市| 陇川县| 阿瓦提县| 潮安县| 绥阳县| 长顺县| 淮南市| 敦化市| 瓦房店市| 垫江县| 厦门市| 汾西县| 惠安县| 大埔区| 洪雅县| 屏东县| 武川县| 广安市| 宕昌县| 卢氏县| 台南市| 新乡县| 荃湾区| 吉木萨尔县| 沂南县|